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海有什么特产带回家 青海特产有哪些可以带回家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海有什么特产带回家 青海特产有哪些可以带回家送人更新时间:2022-09-10 02:50:07

一. 青海省 黄南 同仁县 热贡堆绣

堆绣,藏语称“规唐”。意为绸缎制作的唐卡。堆绣先按规范的佛画绘成画稿,再按佛像不同部位的要求选用各色面料,剪贴缝制而成。小幅画面为一尊主佛像与下方两尊小佛像组成,周围配以花卉、云纹、日月、供品等图案。堆绣原系汉地传入藏区的一种艺术形式。据土族名画师更藏的研究,传入青海藏区约有250多年,逐步为热贡艺人所接受,并在广大藏区兴盛起来。

热贡的堆绣艺术,在信奉藏传佛教地区影响最大,省内外很多著名寺院纷至沓来定做堆绣作品。

二. 青海省 西宁 城西区 羊蹄筋

羊蹄筋又称羊筋,是羊小腿部的韧带。在宰杀季节,经过剔取、拉直、阴干后,扎成小把,可长期保存,久藏不坏。羊筋分前筋(前小腿的筋)、后筋(后小腿的筋)。后筋比前筋长,质量较高。羊筋是胶质组织,与海参、鱼翅相比价廉味美,是烹制筵席佳肴的重要原料。用羊筋做的菜肴品种很多,是青海回、汉族筵席上常见的地方风味菜肴。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三. 青海省 西宁 湟中县 湟中燕麦

湟中燕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湟中燕麦是青海西宁湟中县的。

据民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为传播中华文明致远吐蕃,将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从任城召至长安,被封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途经湟中时,曾吃湟中燕麦炒面。燕麦是重要的饲草饲料作物,也是古老的农作物。从栽培地域上看,栽培的燕麦距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湟中燕麦,种植历史悠久。湟中县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形成了适宜种植燕麦的区域,种植的燕麦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成熟度高、种质优良,当地群众利用因地制宜的优势,充分利用撂荒地和贫瘠地扩大燕麦种植面积。2015年我县燕麦规模种植面积达23.49万亩,生产燕麦良种3000万公斤,覆盖15个乡镇,燕麦良种率达到了100%,每年向省内外提供良种1000万公斤以上,占全省燕麦良种市场的60%。目前在我县主要推广和应用的品种有加燕2号、林纳、白燕7号、青引1号、青海444等。自2003年来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农区饲草基地建设及复种饲草项目、国家燕麦体系建设、科技富民强县饲草种植等项目的实施,2006年获得了湟中县良种燕麦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省级成果奖。2013年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015年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所在地域: 青海

申请人: 青海省湟中县草原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湟中燕麦的地域保护范围为青海省湟中县辖行政区域内,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36°13′32〞—37°03′19〞,东经101°09′32〞—101°54′50〞;东与西宁市、平安县毗连,南与化隆、贵德两县交界,西与海晏、湟源两县接壤,北与大通县相邻。全县东西长约68公里,南北宽约91公里,幅员面积为2700平方公里。湟中燕麦主要集中在田家寨镇、土门关乡、上新庄镇、鲁沙尔镇、共和镇、大才乡、汉东乡等地区,是我省主要燕麦生产区之一。

四. 青海省 海西州 乌兰县 青海翻跟头

翻跟头是青海的民俗食品,是一种两头翻出中间切缝的油炸面食。将发面擀薄,切成约1寸宽、3寸长的面条;从中间切一道缝不出两头,再将两头从中缝翻出,投入沸油炸5分钟左右即成。干黄薄脆,适口易存,一般逢年过节时制做。

五. 青海省 海东 平安区 碎蛇

西藏墨脱县墨脱村的山坡上,有一种隐藏在地下生活的动物, 名叫细蛇晰。每到五六月间人们翻地时常常会发现它,由于它容易断,所以当地人叫它碎蛇。 用碎蛇浸泡的酒,口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良好。

六. 青海省 果洛 玛沁县 酿皮

    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较浓的传统小吃。在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出售酿皮的摊贩到处可见。

     酿皮是在麦面中掺和一定数量的蓬灰和敷料,用温水调成硬面团,再几经揉搓,等面团精细光滑后,再放入凉水中连续搓洗,洗出淀粉,面团成为蜂窝状物时,放进蒸笼蒸熟,这叫“面筋”,再将沉淀了淀粉糊舀在蒸盘中蒸熟,这便叫“蒸酿皮”。蒸熟了酿皮,从盘中剥离,切成长条,配上面筋,浇上醋、辣油、芥茉、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来辛辣、凉爽、口感柔韧细腻,回味悠长。

    酿皮除有“蒸酿皮外”,还有“馏酿皮”。馏的酿皮,金色发亮,薄细柔脆;而蒸的酿皮,色褐沉着,浑厚肥大,两者色形各异,而味道基本一致。酿皮虽是小吃,但可作主食充饥解饿,也可当菜肴,充当下酒冷盘。冷热均宜,四季可食。

若论及西北的特色小吃,我想“酿皮”是首选之一。吾乡人读“酿”作“让”音。然而,进了陕秦之地,称做“面皮”;入了嘉峪关,又道“凉皮”。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称法,都只概括了这种美食的一个方面。

     酿皮的原料甚多,从绿豆面、高粱面到麦面,似乎只要是富含淀粉之物,皆可入选。故称为“面皮”,乃指其原料皆为面食。

    酿皮的制作相当繁复。我记得幼年时,母亲曾为我们制作过一次。不过,仅此一次——因为要做出一份色香味形皆美的酿皮,实在是大费周章,劳师动众得很。首先,要将面粉(或绿豆粉等)和成面团。之后,用极细且净的白布包裹着,在清水盆中不停地反复揉搓。面团中的淀粉成分不断从白布中渗出,在盆底积了厚厚一层糊。将再无淀粉渗出的白布打开,里面只剩一小块如冻豆腐般的面筋。蒸熟的面筋可是酿皮不可缺少的伴侣——少了它,就如同咖啡不放奶,感觉上会差很多。

    接着将先前积下的淀粉糊用清水轻轻漂洗后,依份量缓缓倒入一张又大又平的平底盘中,摸得又匀又平。之后,将数个大平盘上笼蒸熟。此时,淀粉糊已成了一大张亮晶晶的“面饼”。将这“饼”轻轻揭下,逐一相叠。彼此之间须涂抹熟菜油,以妨相粘。待其冷却后,便算是完成了主料的制作。“酿”字一义为“蒸”,故而“酿皮”是说明“蒸”是其加工过程中一项重要步骤。

    至于“凉皮”之称,不言而喻,则是指其食法为放凉后拌作料而食。

七. 青海省 海北 海晏县 酸奶

酸奶是草原上独特的奶制冷饮。从盛夏到深秋,当牧业区产奶旺季到来时,也是制作清凉鲜嫩的酸奶季节。



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地区,也有吃酸奶的习惯。特别是回族同胞,他们用小碗装熟牛奶制作酸奶,并特意在碗口滴上几滴菜油,表层奶皮金黄,油渍点点,洁白如脂,芳香扑鼻,鲜嫩质细,清凉微酸,加一勺白糖,酸中带甜,更是凉爽可口。在旅途劳顿时吃上一碗酸奶,能解渴、消热、开胃,一身的疲劳便会荡然消失。



酸奶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饮料,营养胜于牛奶。它能助消化、增食欲,还有抑菌、收敛、镇静和催眠的功能,对轻微腹泻的慢性病人有治疗作用。医学家还发现它能降低胆固醇浓度、预防动脉硬化和肿瘤,避免过早衰老。因此酸奶是饮食、保健二美兼具的风味食品。

八. 青海省 果洛 玛多县 青海花斑裸鲤

青海花斑裸鲤又称大嘴鱼,是鲤科裸鲤属淡水鱼类。主产于青海省玛多县内黄河段及札陵、鄂陵等淡水湖泊,柴达木盆地的奈齐河水系亦有发现。其肉质多脂,味道鲜嫩,富有营养,鱼子有毒,不能食用。鱼肉除鲜食外,还可干制、卤制、熏制及制成罐装食品,便于久藏及远销。

九. 青海省 黄南 牦牛骨髓

本品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FD(冷冻真空干燥)保鲜、保质技术,将新鲜牦牛骨髓速冻而成,保留了其90%以上的营养成份,是上等的礼品及高级保健营养食品。使用方法:本品温水浸泡后,即恢复鲜体样、可煲汤、配菜等能作各种菜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