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渭南农副特产厂家 陕西农副产品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渭南农副特产厂家 陕西农副产品一览表更新时间:2022-09-30 18:58:24

一.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沙底辣椒

沙底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荔县沙底辣椒鉴评产品符合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所描述的外在感官特征,辣椒呈长指型,色艳红,有光泽、饱满圆润肉厚籽少,辣面油气大、水上漂,香浓持久等地方特色.

经过深加工后的沙底辣椒,很快受到消费者认可,进超市、闯省城、远销十多个省市。辣椒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4-6元增加到8-12元,每亩收入由200-400元增加到800-1000元。全乡辣椒种植面积也由不足千亩恢复到2000亩。

地域范围

沙底辣椒主要分布在大荔县南洛河、渭河之间,东到韦林镇果园村,西到官池镇石槽村,南到韦林镇西寨村,北到朝邑镇伯士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6′-110°05′,北纬34°42′-34°47′,主要涉及官池、韦林、朝邑等3个镇27个行政村,总保护面积8000亩,年产鲜辣椒1.28万吨,干辣椒20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沙底辣椒鲜椒纤长(一般长15cm左右,粗3cm左右)艳红、肉厚籽少,多干制;干椒梗草绿、角深红、纹路匀;辣椒面色较深、油气大,泼入煎滚的食用油,鲜红的辣椒面就悬浮在油面上,辣味香浓,有“水上漂”之说。2、独特的内在品质:沙底辣椒维生素C含量不低于145mg/100g、镁含量不低于460mg/kg、钾含量不低于4500mg/kg。3、安全要求:沙底辣椒产地环境选择、产品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二.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华州山药

华州山药是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华州镇的。华县华州山药其茎身粗、条长、质细、味道浓郁,营养丰富。由于其毛稀皮薄,易于清理做菜,食用价值高,可烧、炸、炒、蒸、煮味道鲜美,老少皆宜。

华县华州山药是陕西华县农品种,2006年9月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具有茎身粗,条长、皮薄、质细、味道浓郁等特点,内含糖和蛋白质,营养丰富,具有大众化的珍贵蔬菜。同时由于其内含有皂苷粘液质,尿囊素、胆碱、淀粉酶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华州山药为块根茎植物,结实于土中。华州地处渭河下游,河滩沙土细疏,为山药生长提供了佳境。早春华州、柳枝、下庙、赤水一带农民,将菜地开挖出一道道3尺深沟,撒上农家肥,或油渣豆饼,摆栽有胚芽的山药龙头,填土夯实,大水漫灌,等待发芽扯蔓;夏季搭架,浇水除草;秋后即可采挖。而今,华县菜农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打沟机开带打沟,推行无公害栽培,科学施肥,精细管理,产量品质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华县优质山药种植已发展到5000亩。

华州山药茎壮条顺,一般茎粗达5公分,长约七八十公分,色褐里白,味道甘甜,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碘、磷、钙、铁等,为上好的滋补品。据古华州志载:“士大夫多作馈赠品”,深受世人喜爱。华州山药质细汁黏,据科学测试,所含蛋白质、淀粉酶、胆碱、多糖量极高,能治疗多种疾病。本草纲目上讲:华州山药与怀山药同入中药,可“止腰痛,治虚劳”;“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除寒去热,生精固本。其中含黏蛋白多糖,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特殊疗效。久服山药,耳目聪明,肌肤光细,延年益寿。

华州山药毛稀皮薄,易于清理做菜,人见人爱,为上等滋补品,久负盛名。家常菜醋熘山药片,鲜脆可口;用山药藤蔓上的籽实,切成片炒味道更妙。山药做成甜菜有蜜汁山药、拔丝山药、油炸芝麻薯条,吃了可养气安神,润肺补肾;做成咸味菜的如红烧山药、蹄花山药、山药烧牛肉,食用能滋阴祛邪,健骨强筋;熬成山药粥、羹,可理气和中,养容颜抗衰老,且绵软爽滑,老少皆宜。

三. 陕西省 渭南 临渭区 渭南猕猴桃

猕猴桃是当今风扉世界的果品,被称为“水果之王”。其果实中含丰富、独特的营养成份,对人体具有特殊保健作用。尤其是维生素C和17种氨基酸含量和组合配比,对人体的消化道癌症、心血管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和儿童健脑等方面具有特异的医疗保健功效。

2009年,陕西省猕猴桃面积达到58万亩,产量5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8.6%和42.9%,成为全国猕猴桃第一大省,总产占到世界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陕西秦岭北麓、渭河以南地区为猕猴桃优生区,陕西省政府近年决定把这里建成北半球猕猴桃生产、销售和加工重要基地。2009年,陕西省政府以及猕猴桃主产市、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促进猕猴桃产业发展,省级财政对每亩新建园补贴200元,市、县配套补贴不低于100元,这一惠农政策对扩大优生区面积,推进猕猴桃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陕西省 渭南 华阴 华阳糍粑

华阴市罗敷镇华阳便民服务中心(原华阳管区)位于秦岭东部腹地,山区温差较大,耕地以旱地为主,可耕种的农作物种类单一,土豆尤其适于在此生长。虽然农作物的种类并不丰富,但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多种美味可口的食物,华阳“土豆糍粑”就是其中最受大家喜爱的一种小吃。华阳人民依靠他们的智慧把普通的土豆创造性的做出了不同口味,逐渐成为人们酒足饭饱之后忆起的美食。

土豆糍粑,是一种以马铃薯(土豆)为主要原材料的汉族小吃,流行于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因其制作费时费力,所以在民间主要用来招待来自远方的贵宾和重大活动享用。华阳“土豆糍粑”更是别具一格,主要分布在华阴市华阳管区。

五. 陕西省 渭南 蒲城县 蒲城苹果

蒲城苹果是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的。蒲城是全国有名的苹果基地大县,蒲城的苹果以品味纯正、肉质细嫩、香甜可口而享誉海内外。

蒲城县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现辖24个乡镇,373个行政村,总人口75万,是陕西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140万亩,年产粮食3亿公斤,居全省第一;是全国100个优质小麦基地县之一和生态治理重点县。

蒲城是陕西的果品大县,拥有果林面积50万亩,其中苹果25万亩,酥梨17万亩,特色时令水果8万亩,建成无公害绿色果品基地15万亩,年产果品5亿公斤;是陕西最大的果品生产基地,是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之一。

关中大道,渭北重镇,蒲城自古繁华。这片区域为1584平方公里的黄土地,有山有川,有沟有塬,有河有滩。平原高原交接过渡的复杂地貌,西北高而东南低的大落差地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气侯特征,地肥层深,雨量适中的生长环境,为果品的优质、品种的丰富赋予了先决条件。蒲城历来被誉为“果乡”。蒲城县目前有县乡村三级果品公司购销服务接待站三百余个,来自国内外四面八方的果商,无论是在县城,还是在乡镇果区,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随着果品业的发展,为果品业服务的包装、加工企业得到蓬勃发展。全县目前有纸箱厂50余家,年产纸箱千万套以上。各种档次的纸箱任你选用,满足您的需求。全县有千吨以上设施先进的冷藏气调库36座,百吨以上的500余座,十吨以上的家庭小果库万余座总库存量达1亿公斤以上,库位多,租费低,形式多样,既可供客商就地收购、储存果品,分批运输,又可作为收果时客商短期周转。一年四季,您都可从蒲城采购到新鲜果品。

蒲城主要苹果品种:

富士 红富士是日本农林省园艺试验场盛同支场1939年杂交,1966年引入我国。果实大型,果皮细而稍厚;果色淡红霞色,果肉淡黄色;质细硬脆,果汁多,甜酸 清香适口,果心小,在我县栽培含可溶性固形物高达17.5%。较原产地高出3.5个百分点,果肉硬度9.2公斤/cm2,品质优良。10月中旬成熟,果实 比国光耐贮藏。蒲城县系栽培红富士14万亩,年产量15万吨以上。

新红星 新红星是美国俄勒岗州于1952年出现的一株红星全株芽变,1964年引入我国,果实大,平均单果重180克,最大果可达300克,长圆锥形,果顶五棱突 出,果形指数为1,果面光滑,脑质厚,果粉多,果点较稀,果皮厚韧,果色全面浓红,色泽艳丽,果肉初采时绿白色,贮后淡黄色,质中粗松脆,果汁多,甜香浓 郁,含可溶性固形物13 5%,品质优良。9月初成熟,常温下贮藏果实易变沙,需冷藏。蒲城县系栽培红星3万亩,年产量可达5万吨以上。

秦冠 秦冠是陕西果树所1957年杂交,1970年命名的晚良种。果实大型,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果350克以上,果实圆锥形,果皮底色黄绿,果面全红,果 皮厚韧,果点明显,有断绪 斑,肉质中粗松脆,汁中多,风味甜酸,贮后品质更佳。10月中旬成熟,果实耐贮耐运,货架期长。蒲城县系栽培冠5万亩,年产量达6万吨以上

引进新品种 近年来,随着果业结构的优化组合,我县引进了嘎拉、新世界、松本锦、安娜、珊夏、南方脆等萍果 新品种和八月红、红香酥、红安久、七月酥、早美酥等新品种,目前已发展到4万多亩,年产3万吨以上。

六. 陕西省 渭南 华阴 麻食泡

麻食泡是华阴地区特有的风味小吃,可与西安的羊肉泡发媲美。据70岁的著名麻食厨师孟传荣说:民国三十年(1941),陕西省警察局局长马国华回乡竞选国大代表,专门和郗俊等来吃麻食。麻食做工精细,色味俱全,碗面漂一层油泼辣子和飘香的大油珠子,似云版上的明星,又若锦缎上的宝石。透过油层,碧玉般的豆腐块、黄金般的粉条、银白色的葱节、火黄色的蒜沫若隐若现,切成块的锅盔馍埋在下边,手一端碗,香气扑鼻。( 华阴)

七.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柳枝香椿

柳枝香椿

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暗褐色,片状剥落;幼枝有柔毛。双数羽状复叶,长25—50厘米,有特殊香气;小叶10—22片,对生,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5厘米,无毛或下面脉腋有长束毛。圆锥花序顶生;花芳香;花萼短小;花瓣白色,卵状长圆形;退化雄蕊5,与发育雄蕊互生。蒴果卵圆形,长1.5—2.5厘米;种子椭圆形,一端有膜质长翅。花期5-6月,果期8月。

各地均有栽培,多种植于村边路旁;分布于华北至西南各省。

嫩芽食用,木材纹理细,是造船和建筑材料,木屑及根可提芳香油,国外用作雪茄烟的赋香剂;种子可榨油,含油量38.5%;根皮及果入药,有收敛止血去湿止痛的功效。树皮含川楝素,图醇,鞣质;叶含胡萝卜烃,维生素B,C。

八. 陕西省 渭南 临渭区 渭南时辰包子

渭南时辰包子创始于清乾隆年间,但那时不叫时辰包子,到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渭南城南村出了一位做包子的名手叫张坤,他家的包子特别味长,每天食客络绎不绝,排成长龙,一过上午10时,就买不到包子了。因此人们就给这种包子加上“时辰”两字,尔后约定俗成,流传至今。

渭南时辰包子从取料到制作都有严格的规程,一丝不苟。做皮的面要选上等小麦,用石磨细磨如箩,做馅的猪油,要用真正猪内腔里那两块板油,不能用花油,而且要精心贮存一年后再用。油去膜,切成黄豆般小粒,和以粗面粉,锅内加陈菜子油,用文火炒熟。佐料用华县赤水大葱,去头、叶、杈,仅取其中间的部分,拌上陈菜油、炒面作馅,最后再配以韩城大红袍花椒、小茴、大茴、丁香、桂皮、草果、砂仁、荜拨、豆蔻等制作的九味调料。再者,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面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也是时辰包子的独到之处,一般春、秋季节用酵面三分之二,对水三分之一,加适量碱水、二成热水和成,而夏季则用酵面、水面各半,加碱水和冷水和成,到了冬季,需用酵面五分之四,水面五分之一,碱和七成热水和成。

渭南时辰包子,每做6个油包子,便要搭配4个以豆腐和大葱作馅的素包子以调剂口味。半夜起来蒸包,过路人能闻见香味,蒸出的包子状如僧帽,小巧玲珑,周边洁白,包底金黄,肥而不腻,香味悠长,人说吃一顿包子能走10里路,还口齿留香,所以又被叫做“十里香包子”。吃时必佐以大葱蘸黄面酱,完后还须喝一杯浓茶。

九.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花生

大荔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荔花生,是陕西久负盛名的,距今已有2100多年种植历史。《大荔县志稿》记载:“南乡沙苑,横亘商阜,低滩隙地无几,加以风沙飞走,地力薄弱,不善五谷。光绪初,邑宰倡凿井、各村颇遵行之。然沙苑地狭风多麦粟终寡;其所产则金针;落花生、红茹等”。民国时期,扩展到黄河、渭河、洛河滩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荔推行“麦垅点播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80年,县政府把花生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种植,被授予“花生生产基地县”称号。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白胖子”。这一则打“花生”的谜语,把花生的形象,比喻得十分生动有趣。

大荔花生是陕西省久负盛名的,主产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大荔县一带。《大荔县志稿》记载:“南乡沙苑,横亘商阜,低滩隙地无几,加以风沙飞走,地力薄弱,不善五谷。光绪初,邑宰倡凿井、各村颇遵行之。然沙苑地狭风多麦粟终寡;其所产则金针;落花生、红茹等”。它以荚果硕大,籽仁饱满,果皮洁白;色泽鲜艳,香脆可口,出油率高,营养丰富,宜于贮存,品质优良等特点而著称于世。可与全国著名的山东大花生、郑州花生相媲美,是陕西重要的内销和出口商品。

大荔花生属豆科植物(1eguminosae),一年生草本。茎匍匐或直立,有棱,被茸毛。按茎的生长习性可分为直立、蔓生等型。羽状复叶。腋生总状花序,花黄色,授粉后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茧状荚果。种子(花生仁)呈长圆、长卵、短圆等形,有淡红、红等色。喜高温、干燥,不耐霜,适宜微碱性沙质壤土栽培。我国栽培极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花生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无论花生总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我国北从黑龙江,南至海南岛,西起新疆,东到滨海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行踪。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各地,其中以山东省为最多,占全国35%以上,位居全国之首。我国花生主要类型有:普通型、多粒型、珍珠豆型、蜂腰型4类。

大荔花生何以出名大荔花生主要产在县城南十多公里的沙苑。这里是一片广阔的沙丘地带,地势平坦,土质疏松,通透性能好,土壤易耕,利于花生根系发育,果针下扎和荚果膨大;该县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是关中东部的高温中心,为陕西的“两大火炉”之一,年均气温14℃,极端最高温42.8℃,≥)0’C的积温4445.6℃,无霜期212天,年日照时数2385.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0%,年总辐射量125.8千卡/平方厘米。从热量资源看,不论是春花生还是复种花生,均能满足正常生育需要;年降水量514毫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埋藏浅,水质好,易于发展机井灌溉。加之又有渭河、洛河从南北两侧流过,渭惠、洛惠渠。自流灌溉条件好,能满足花生对水分的需要,是发展花生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荔人民很早就有种植花生的习惯,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种植技术和生产经验。花生是大荔仅次于棉花的大宗经济作物,也是全省花生主要产地之一。近年,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全县花生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年总产3500~4000万公斤以上,占陕西省花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25%以上。畅销西北、东北等地,更是外贸出口的优质商品。

花生已成为大荔县的拳头产品和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大力发展大荔花生这一名产,利国利民。

地域范围

大荔县花生生产区域位于关中东部,地理位置东经109°43′-110°09′,北纬34°36′-34°80′,主要涉及大荔县官池、韦林、朝邑、羌白、下寨、苏村六个镇。总生产面积20万亩,年产量3.5万吨,占陕西省花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25%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性:大荔花生荚果硕大,籽仁饱满,果皮洁白,网纹深、形状整齐、饱果多、色泽鲜艳。 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大荔花生富含蛋白质、脂肪、油酸及亚油酸,其蛋白质24%-36%,脂肪44%-54%,油酸含量46.5%-52.3%,亚油酸27.5%-34.32%。 3、安全要求:大荔花生生产管理过程严格遵照NY 5303-2005《无公害食品花生》标准要求。

十. 陕西省 渭南 潼关县 面花

俗称“花花馍”,属面塑艺术。种类有婚礼、丧礼、寿礼、节日花馍。他以普通面粉为蕊,特等面粉为皮,借用针、梳、刀、剪等工具,靠捏、剪、修、缀而成。相传它是古代图腾金石礼器演化的产物,也是劳动妇女智慧的结晶。我市民间普遍盛行,尤以合阳、华县面花为佳。两县“面花”都曾先后到北京、西安等地展出,引起极大轰动。1990年3月和阳县独店乡面花艺人赵秀琴表演制作的中秋礼馍“蛤蟆吐娃”荣获陕西省面花大赛一等奖,“狮子糕”等5见面花作品参加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佳品展销和赴日本“中国艺术周”展出( 渭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