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泸州家乡特产 泸州特产及配图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泸州家乡特产 泸州特产及配图更新时间:2022-08-19 23:55:28

一. 四川省 泸州 合江县 合江青果

合-果是驰名中外的保健佳果,在千多年前就有栽培,有种植面积8万亩。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等多种营养物质,可鲜食,可加工,也可入药。因其独特的保健功效载入《本早纲目》,鲜食脆嫩化、清香爽口、微涩回甜,有开胃健脾、生津液、止烦渴、化积食、化痰止咳等功效。

二. 四川省 泸州 泸县 泸县甜橙

泸县原有柑桔总面积8.5万亩,但质量仍劣。近年来大力发展优质甜橙,一是对原有品种进行高换改良,二是引进优质果苗,仅2001年就推广的华红、北培447等加工与鲜食兼宜的优质甜橙新品种9个,发展9000余亩。计划在2005年在泸隆高速及321国道两旁建成5万亩优质甜橙水果带。

三.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古蔺牛皮茶

古蔺牛皮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古蔺牛皮茶(Gulin niupicha)茶树有性群体品种之一,因其叶大且厚而得名。原产四川省古蔺县椒子沟。主要分布在四川古蔺县及邻近地区。春茶开采期比当地群体品种早7-10天,新梢伸育力强,茶芽粗大肥壮。

古蔺牛皮茶 C.sinensis cv.Gulin-niupicha

有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四川省古蔺县椒子沟。主要分布在四川古蔺县及邻近地区。1985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 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开张,分枝较稀,叶片水平状着生。叶椭圆或长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面微隆,叶齿较深稀,叶质较厚。芽叶茸毛中等,一芽三叶百芽重61.0g。花冠直径2.9cm,花瓣8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种径1.4cm,种皮较粗糙。 特性:春茶开采期较其他群体品种早7~10天。产量高。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1%、茶多酚25.1%、咖啡碱4.5%。适制红茶、绿茶,品质优良。制绿茶滋味醇厚,具栗香。抗旱性较强。结实性中等。 适栽地区:四川南部茶区。 栽培要点:按常规茶园规格种植和定剪,培育树冠,及时采摘。

四. 四川省 泸州 古蔺县 古蔺大曲

古蔺大曲,是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的著名,该品采用浓香型泥窖发酵、老窖续糟的生产工艺,具有“芳香农郁、清冽爽、醇甜适口、尾净味长”的独特风格。

泸州古蔺大曲,由四川省古蔺朗酒厂生产,1985年荣获四川省优质产品称号,此酒具有芳香浓郁、醇甜适口等特点,是收藏的佳品。古蔺大曲是四川省名牌产品,荣获四川省优质产品奖励,古蔺牌商标荣获四川组著名商标称号,产品质量先后通过中国方圆标志产品质量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可。古蔺大曲采用浓香型泥窖发酵、老窖续糟的生产工艺,具有“芳香农郁、清冽爽、醇甜适口、尾净味长”的独特风格。zfd

古蔺郎酒在酿造流程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采取分两次投料,反复发酵蒸馏,七次取酒,一次生产周期为9个月。每次取酒后,分次、分质贮存,封缸密闭,送入天然岩洞中,待3年后,酒质香甜,再将各次酒勾兑调味,经过质量鉴定,合格后,方可装瓶包装出厂。

五. 四川省 泸州市 江阳区 泸州老窑

泸州老窑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早在1792年,四川泸州特曲就受到清代诗人张船山称赞。后来又陆续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得奖。解放后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名酒。被誉为我国浓香型酒的代表产品。泸州老窑特曲的“老窑”二字,是因为它的成名与用陈年老窑发酵有关。泸州现有老窑,至少有三百年以上的窑龄。

中国名酒,窖龄已有四百余年,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名酒金奖。具有醇香浓郁、饮后留香、清冽干爽、回味悠长的浓香型酒的特色,享有“拔塞千家醉,开瓶十里香”的美誉。

六.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客来敬茶

王褒《僮约》中的“烹荼尽具”便是规定在家中来客之后烹茶敬客。

南朝宋人何法盛《晋中兴书》记:“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安既至,所设唯荼、果而已。”陆纳以茶和水果待客。

南朝宋人刘义庆《世语新说·纰漏》记:“任育长年少时,甚有令名。……坐席竟,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荼,为茗?’”客人入坐完毕,便开始上茶。同书还记:“晋司徒长史王濛好饮荼,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王濛“人至辄命饮之”,这是他好客的表现。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客来到来,见面寒暄之后,先请饮三杯茶。

客来敬茶不仅是世俗的礼仪,昙济和尚也是以茶待客,道俗相同。客来敬茶在两晋南北朝时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礼俗。

七. 四川省 泸州 江阳区 张坝桂圆

张坝桂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张坝桂圆

四川省泸州市张坝景区办事处、茜草街道办事处、黄舣镇、泰安镇、弥陀镇现辖行政区域

《泸州市江阳区人民政府关于请示审批张坝桂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泸江府函〔2014〕148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0502/T01.01-2012

《张坝桂圆生产技术规范》

八. 四川省 泸州市 龙马潭 泸州黄粑

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蜀南等地非常有名的小吃。主要配料:优质糯米、红糖,用笋壳叶、粽子叶、竹叶包裹(不含任何色素、保鲜剂)。其色泽晶滢黄润、味道清香柔软,食用方便,砌片后蒸煮、油炸、煎炒、微波加热变软后,开袋即食,是营养丰富的主副食品。

说到黄粑的起源,还有个难以考证的小故事。时间一直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的贵州,还被称作夜郎。据说那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当时正率兵平定孟获,在夜郎国与那黔中洞主作战。一日,蜀军正埋锅造饭,突然探子来报,说有蛮军临阵。诸葛亮一听,于是下令出战,没几下,便打退了黔国洞主的人马。也不知这诸葛军师是何用意,你说胜了就胜了吧,可他既不顾穷寇莫追的忌讳,也不顾这帮军士的饭还没吃,下令大军乘势穷追蛮军上百余里。这一追倒也没什么,可就急坏了这军中的火头军了,久等部队不归,可这煮着的豆汁儿和米饭不能浪费呀,本来就没带多少粮草,怎么办呢?诸葛军师一看这情形,只好命将士兵把未用的豆汁儿与米饭掺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等大捷而归的士兵回营,这被豆汁儿掺和过的米饭已足足蒸煮近两日,又累又饿的士兵们急忙分食,谁料这米饭已成另一番模样,不但色泽黄润,而且味道甘甜香软,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士兵们还以为是军师用来犒劳他们的美味,三下两下便让几甑佳馔见了底。碰巧劳军当地百姓遇到,见此物如此美味,也仿此手法制作,一千多年的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这不,蜀南便又多了这么一道美味———黄粑。

先将洗净的粘米与糯米打制成混合的米浆,再将糯米洗净,放入传统的木甑中蒸煮到七八成熟。然后将打制好的米浆与蒸好的糯米饭倒入大木盆中再行混合,其间还可加入少量的红糖。在大木盆中几经搅拌,待米浆中的水分被糯米饭完全吸收,便可将糯米饭搓打成一个个雪白的大饭团了。紧接着,便用清洗并煮制好的老笋壳叶或大竹叶将糯米饭团依次捆扎好,然后便可全部盛入大木甑中加火蒸煮了。

黄粑作为四川小吃,很多四川人都知道黄粑是用黄粑叶子包裹的也就是良姜叶和羌活叶包裹的,并不是什么竹叶和粽子叶。没有良姜叶和羌活叶根本没有黄粑那种独特的香味,不用以上两种叶子包的黄粑不能称之为黄粑。

因为蒸制好的黄粑色泽红亮且味甜,所以一直让人误以为黄粑中加入了大量的红糖以着色调味,其实不然,黄粑的黄润与香甜,完全就赖这漫长蒸煮。糯米饭,在密闭的木甑中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和发酵,分解出大量的糖分,而糯米饭的色泽也由白变黄,同时也越发的香糯,黄粑也由此而得名,而这也是黄粑的最大特点——本色本味,包味皆由己出。本色本味是食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这么看来,黄粑也算颇富性情的一道美食。

经过漫长的20个小时,黄粑出锅了,香气透过湿热的竹叶蒸腾而出。趁热剥去竹叶,黄润晶莹的黄粑跃然眼前,糯香、甜香、竹香扑入口鼻又沁入心田,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开。

九.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特兴桂圆

泸州市龙马潭区为泸州市桂圆生产基地,龙马潭区的胡市镇、特兴镇均有近千亩桂圆林,年产桂圆近十万斤,销往全国各地。

特兴镇桐兴村桂圆栽培历史悠久,是龙马潭区四大桂圆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该镇大力实施桂圆“优果工程”,积极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质高产的“蜀冠”等优良品种,不断加大对果农的技术培训力度,使当地桂圆品质得到较大提升。为确保果农增产增收,镇政府积极协调泸州土知名企业泸桂圆公司与桐兴村签订了购销协议,公司将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该村果农桂圆。同时,镇政府依托村中心广场和村办公室,建立桂圆交易平台,进一步拓宽和扩展销售渠道。在收购过程中,镇政府严格把关,确保果农为公司提供优质货源。

龙马潭区作为泸州市桂圆主产地,近年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基地为重点,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大力推进无公害桂圆基地建设。该区已建成以桂圆为主的长江上中游水果带,全区90%的村都栽种了桂圆树,桂圆产业作为全区一大特色农业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十.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家乡炒辣菜

 春节前后,农家菜园中生长最为茂盛的是芥菜,大多数农家食不完则腌制辣菜储食,其味爽脆触鼻,似日本芥辣,乃农家特色美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