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特产白凉粉是魔芋粉做的 广西凉粉草制作黑凉粉过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特产白凉粉是魔芋粉做的 广西凉粉草制作黑凉粉过程更新时间:2022-08-17 01:12:38

一. 广西 贺州 八步区 开山白毛茶

开山白毛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开山白毛茶 产地: 贺州

    开山白毛茶栽培历史悠久,是广西名茶之一,主产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开山镇。生长在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云雾缭绕的群山中。采制工艺以手工炒制为主,制成的茶品质特色为:汤青叶绿、回味甘甜;外形细圆光直、白毫显露;冲泡后芽嫩叶绿,始饮时微苦,随后转甜,清香馥郁,满口生津;其苹果香味独特。色、香、味具美。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称其为“一品开山茶,天下无佳茗”从此,开山白毛茶美名远扬。

开山白毛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县生产的一种条形炒青。主销广西、北京等地。茶区该县桂岭,海拔 1000米以上,三面环山,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冬暖夏凉。茶树品种优良,叶形椭圆,叶质柔软。其品质特点条索紧细、匀整,呈螺形卷曲,银绿隐翠,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清澈,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爽回甘;叶底嫩黄匀整。

曾有史料记载: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桂林时,有-位老人请乾隆品茶。皇帝端起茶杯嗅了-下。忍不住赞叹一声“好茶”,并不住迫问“请问此茶出自何处”老人答道;“茶出贺县开山,开山茶也。此茶一道水,二道茗,三道四道味犹未穷。”接着皇帝冲上第二道水,轻呷一口, 不由自主地击掌叫道:“妙哉,真乃一品开山茶,天下无佳茗也。”从此,贺县开山白毛茶美名远扬至今。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地域范围

开山白毛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处于桂湘边界萌渚岭山脉的开山镇、桂岭镇、大宁镇和黄洞乡。开山白毛茶发源于萌渚岭山脉开山镇东南村的庙塘冲、高田冲、寨岩冲、公胆冲一带,原生态茶区海拔500米以上,三面环山,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冬暖夏凉。地域范围坐标为北纬24°46′24〞~24°28′54〞、东经111°41′12〞~111°47′41〞之间。地域保护范围的面积4000公顷,现种植面积 400公顷,年产量鲜茶500吨。地域范围属南岭山区丘陵区,桂岭河支流流经开山、桂岭、大宁、黄洞、贺街等镇,境内长100公里,出贺街镇流入贺江。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开山白毛茶(绿茶)外形紧细、匀整,有锋苗,白毫显露;香气清香、浓郁,苹果香突显;汤色清绿明亮;滋味醇厚甘爽。开山白毛茶属广西地方历史名茶,品质优异。 (2)内在品质指标:开山白毛茶(绿茶)主要品质指标:水分≤6.3%、总灰分≤4.92%、粗纤维≤11.4%,水浸出物≥56.4%、茶多酚≥23.6%、游离氨基酸≥2.5%。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须符合按照(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卫生安全指标要求。

二. 贵州省 贵阳 花溪区 魔芋锅巴炒肉丝

魔芋锅巴系贵阳地方产品,细致锦软,味道特殊。此菜系将魔芋锅巴发软切成细丝,配以茭瓜丝或苤菜丝,糟辣椒,芹菜等炒制而成。酸辣可口,适宜佐饭,有明显的地方风味。( 贵阳)

三. 云南省 昭通 巧家县 巧家魔芋

魔芋(英文名:Konjac 中国古时称:蒟蒻,日本现在仍然延用这样的名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为扁球形,个大,叶柄粗壮,园柱形,淡绿色,有暗紫色斑,掌状复叶,生长在疏林下,具有散毒、养颜、通脉、降压、减肥、开胃等多功能。


魔芋主要成份葡萄甘露聚糖可作为膳食纤维,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对人体好处很多:


(1)清洁肠胃,帮助消化,防治消化系统疾病。

(2)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

(3)防治肥胖,延年益寿。

(4)对防治糖尿病有好的作用。


魔芋是有益的碱性食品,对食用动物性酸性食品过多的人,搭配吃魔芋,可以达到食品酸、碱平衡,对人体健康有利。丰富多彩的魔芋食品,必将有广阔的前景。
DYCMS_info_next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的泛称,又名磨芋、鬼芋、鬼头、花莲杆、蛇六谷等,主要产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我国为原产地之一,四川、湖北、云南、贵州、陕西、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山区均有分布。魔芋种类很多,据统计全世界有260多个品种,我国有记载的为19种,其中8种为我国特有。


目前,我国和日本是世界上两大魔芋主产国,此外东南亚几个国家有少量种植。虽然日本的魔芋是从中国传去的,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对魔芋的科技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所以目前日本是国际上研究利用魔芋水平最高的国家,而且魔芋也已经成为其一项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南方诸省也大力发展种植魔芋,每年生产魔芋精粉(主要含魔芋多糖)约700吨,四川省的产量占50%以上。魔芋亩产5千至1万斤,从1984年至1999年这15年来看,单价在0.3元至1.2元之间波动。就按最低亩产最低价格计算,每亩也有1千5百元收益。
DYCMS_info_next

魔芋地下块茎扁圆形,宛如大个儿荸荠,直径可达25厘米以上,营养十分丰富,含淀粉35%,蛋白质3%,以及多种维生素和钾、磷、硒等矿物质元素,还含有人类所需要的魔芋多糖,即葡萄甘露聚糖达45%以上,并具有低热量、低脂肪和高纤维素的特点。魔芋地下块茎可加工成魔芋粉供食用,并可制成魔芋豆腐、魔芋挂面、魔芋面包、魔芋肉片、果汁魔芋丝等多种食品。魔芋食品不仅味道鲜美,口感宜人,而且有减肥健身、治病抗癌等功效,所以近年来风靡全球,并被人们誉为“魔力食品”、“神奇食品” 、“健康食品”等。但魔芋全株有毒,以块茎为最,中毒后舌、喉灼热,痒痛,肿大,民间用醋加姜汁少许,内服或含漱可以解救。因此魔芋食用前必须经磨粉、蒸煮、漂洗等加工过程脱毒。


我国早在2000千多年前就开始栽培魔芋了,食用历史也相当悠久,在我国西晋大文学家左思的使洛阳纸贵的名著《蜀都赋》中就有“以灰汁煮即成冻,以苦酒淹食,蜀人珍之。”这样的记载。相传很久以前,四川峨眉山的道士,用魔芋块茎淀粉生产的雪魔芋豆腐,色棕黄,其形酷似多孔海绵,味道鲜美,饶有风味,为峨眉山一珍品。后来,魔芋从中国传到日本,深受日本人所喜爱,几乎每户每餐必食之,直到现在也仍然是日本民间最受欢迎的风雅食品,而且日本厚生省还明确规定中小学生配餐中必须有魔芋食品。目前,日本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魔芋食品消费国家,同时,魔芋也被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

四. 香港 B仔凉粉

B仔凉粉是由一间坐落于香港元朗山贝河(一般称为“大坑渠”)旁、名为佳记甜品的糖水店所创出的凉粉,特点是份量特大。



到了现在,“B仔凉粉”已经是该店的另一名称。该店开业自1985年,十多年来只有面对香港元朗山贝河的一间本店,直至B仔凉粉名气使慕名而来客人增多。B仔的名称据称来自糖水店的一位熟客:外号“B仔”,他是当时驻守元朗区警署的警员。

五. 广东省 河源 紫金 伯公坳凉粉

伯公坳凉粉为紫城镇1村书田伯公坳江氏所售,已经营有100多年。2013年,紫金至中坝公路书田坳两边有凉粉店5间,专营凉粉兼营其他小食等,长年营业。其中“敏记”凉粉曾参加2004年河源市首届客家文化节展销。凉粉又称“仙人粄”,由凉粉草熬汁加适量生粉冷却后,加适量蜂蜜即可食用,入口甘甜,又有药味,清凉可口,有清热利湿、帮助消化、降血脂等作用。

六.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凉州凉粉

凉州因气候凉爽而得名,但凉上加凉,更是一绝。盛夏时间,吃一碗凉州凉粉,真是凉飕飕、酸溜溜、辣酥酥,别具风味。据《东京梦华录》载:远在北宋,每当三伏季节,都城汴梁城内已有“细索凉粉”应市。据考,凉粉始于宋代,距今有近千年历史。

武威凉粉品种繁多,风味各殊,制作考究,用料独特。既能“充饥”,也可“下菜”。一般常见的有豌豆制成的白凉粉、用荞麦制成的黑凉粉和用扁豆制成的黄凉粉以及沙米制成的沙米凉粉,尤以白凉粉最讨人喜“爱”。它晶莹透明,手托一寸厚的块子,隔粉能看见指纹。吃时可切成薄片细条,或一寸见方的大丁,有的还用旋子旋成面条状。调料有酱油、醋、蒜泥、芝麻酱、油泼辣子、芥末等。有些人还喜欢抖点味精和花椒面,拌进几节香菜或嫩芹菜。看起来白红带油光,诱人食欲大增;吃起来咸、酸、香、辣、鲜五味俱全。

七. 重庆市 城口 城口魔芋

魔芋,别名蒟蒻、蒟芋、蒟头、磨芋、蛇头草、花杆莲、麻芋子。原产于东印度及斯里兰卡,东印度的热带森林中尚有原始种。热带及亚热带的亚洲国家普遍栽培。中国以云南和四川两省及长江中下游栽培较多。

魔芋属天南星科魔芋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栽培种群。魔芋块茎富含淀粉及果胶,有毒,须经石灰水漂煮后才可食用或酿酒,常用以制魔芋豆腐。还具有降血脂、血清胆醇及消肿攻毒之药效,也是重要的添加剂和化工原料。

八. 贵州省 贵阳 息烽县 魔芋锅巴肉丝

魔芋锅巴是制作魔芋豆腐时靠锅底的那层厚皮,用它来爆炒猪、牛、羊肉丝,别有风味。

制作时先将干锅粑用开水发软,切成细丝,把芹菜、红萝卜、猪(或牛、羊)肉也相应切成丝。用“混合油”即猪油(牛、羊肉丝用牛、羊油)、菜油先把肉丝炒成八成熟,滤油后放在漏瓢内。然后把糟辣椒放入油锅,再放入芹菜、红萝卜丝炒一下。把肉丝放入锅内,最后放入甜酱、盐、味精、蒜片、姜丝、酱油炒熟即可。

这种菜系民间菜,但辣香微酸,细致绵软,很能体现黔味特点,深受欢迎

九. 甘肃省 陇南 武都区 武都凉粉

武都的凉粉,一般是泛指早市上的面皮、米皮、凉粉、洋芋搅团和油面茶等风味小吃。武都城不大,但武都人是甘肃最据城市精神的人,有敢于消费的生活理念。武都人一般不在家做早餐,一年四季都在大街小巷的小摊和市场上以凉粉为早餐的。凉粉无疑构成了武都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当地人早起,相互见面问候的第一句话是凉粉吃了没有。外出几天回来第二天先要做的事,就是吃顿凉粉解回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