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达州市达川区大树镇特产 四川达州有什么野生药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达州市达川区大树镇特产 四川达州有什么野生药材更新时间:2022-08-17 23:49:30

一. 湖北省 鄂州市 梁子湖 涂镇红薯

涂镇红薯是湖北鄂州市梁子湖的。

涂镇红薯又名涂镇红苕,出产涂镇红薯(红苕)产品的区域为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涂家垴镇,涂家垴镇简称为涂镇,该区域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土壤以红黄壤为主,富含硒、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土层深厚、活土层在60cm以上,地下水位在1m以下,土壤pH值在5.5-7.5之间,出产的红薯(红苕)品质优良。

该镇大规模红薯种植起源于上世纪。现已逐步形成了产业规模,全镇现拥有红薯种植面积大户160户,红薯加工企业10家,红薯产品运销全国。

二.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苏州丝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丝绸约有五千年可考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但发明了丝绸,而且昌明丝绸、利用丝绸,使其在服饰上、经济上、艺术上及文化上均散发出灿烂光艺,进而使丝绸衣披天下。被称为三大名锦的古代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是丝织品中的优秀代表,至今在世界上仍享有很高声誉。因此,丝绸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

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史前时代,黄河流域已经出现丝绸的曙光,到商周丝绸业已较发达,随着战国、秦、汉时代经济大发展,丝绸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公元前126年,在汉武帝的西进政策下,大量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向西运输。经过魏晋北朝发展到唐代,中国丝绸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一方面条贯、折衷传统遗产,另一方面又兼容了外来技术、纹样的优点。宋元时代随着古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丝绸生产技术的较大发展,品种风格有了创新,丝绸生产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至明清江南苏杭一带成为最重要丝绸产地,发展了一批典型的丝绸专业市镇,官营织造也日趋成熟,此时,我国丝绸发展到了最活跃的时期。1804年始,中国丝绸业开始向现代化迈进,建国后,我国丝绸更得到了迅速发展,建成较完整的丝绸业体系,丝绸产品已行销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古老的丝绸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正焕发出新的青春,走向灿烂的未来。

三. 云南省 红河 金平县 大树菠萝

大树菠萝其学名木菠萝,又名菠萝蜜,树菠萝是金平人对其的称谓。大树菠萝除具有水果功效外,还具有美食之功效,其核仁性平,味甘、微酸,功能益气、通乳。它含有较丰富的淀粉、脂肪油等。可煮熟食用,也可用它来煲瘦肉作汤。

四.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酱汁肉

酱汁肉相传在200多年前已有应市,当初叫酒焖汁肉,是用红胭脂作为着色原料,后来改用红米着色,进而改称为酱汁肉。 酱汁肉

苏州酱汁肉,最有名的店铺是陆稿荐熟食店。该店酱汁向选料严格,配料讲究,制作精细,确实独具特色。制作的过程是先将新鲜、肥瘦适宜的肋条猪肉,剔去骨头,除掉奶脯,切成方块。接着下锅加水和红米同煮,叫做“红出水”,一般要煮一个小时左右,使肉色鲜艳。然后将肉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另一空锅内。这时锅内四周和锅底要放有蔑垫,垫上则放一层猪头肉,放的比例是10斤肋条向用一只猪头肉作垫,垫边四周再放猪舌和排骨,等到把桂皮、茴香、姜、葱、盐等调味品也垫上后,就可以把“红出水”后的肉放在锅的中间。 张家界酱汁肉

放好后,再把“红出水”的汤倒人锅中,直到肉都浸入汤中为止,把锅盖盖严,用急火烧沸20分钟后,将酱油和绍兴酒放入,再以急火烧1小时40分钟,从锅中取出二钵头卤,把白糖加入锅中,再用急火烧30分钟就成了。烧好以后,用竹尖把肉一块块地起锅。起锅时要注意,锅下不能断火,宜用小火一直烧到起完为止,否则肉要起油。肉起钢后,将锅内剩余的汤,加入红米水和白糖,煎熬成稀糊水。顾客来买时,可将红卤汁浇在肉上,随买随浇,使酱汁肉保持“色泽桃红,甜而不腻,酥而不烂,人口而化”的特点。

菜肴主料

猪肋条肉(五花肉)(6000克) 猪蹄筋(200克) 猪蹄(1500克)

菜肴辅料

料酒(250克) 盐(350克) 糖色(100克) 冰糖(750克) 白砂糖(2克) 大葱(200克) 姜(100克) 八角(50克) 红曲(75克) 酱汁肉

红曲米 又名红曲,红曲是以籼米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分离出优质的红曲霉菌(monascuspurpureus)经液体深层发酵精致而成,是一种纯天然、安全性高、有意于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而且本品色泽鲜艳、色调纯正、饱满、光热稳定性好,是天然绿色食品理想的着色剂。它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食品类(肉制品、果汁、色酒、果酱、饮料、糖果、糕点、酱油、保健醋等);药品类(药品着色剂、功能性保健品);化妆品类。 性味 甘,温。 ①《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②《纲目》:甘,温,无毒。 ③《本经逢源》:甘微苦辛,平。 归经 入肝、脾、大肠经。 ①《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②《得配本草》:入足阳明、太阴经血分。 ③《要药分剂》:入脾、胃、大肠三经。

菜肴制法

1、把猪爪,蹄筋,肋条肉分别刮洗干净,葱切段,姜切片,肋条肉切成100克重的方块。 碧绿酱汁肉

2、将肋条肉方块,蹄膀,猪爪一起放入大锅内,舀入开水(淹没为度),用旺火烧沸几分钟,撇去浮沫,将竹箅放入锅内垫底。先将猪爪,蹄膀放在下层,然后把肉块(皮朝上)排放在上面,加入料酒,葱段,姜屑,绵白糖,待卤汁收稠时,锅离火,取出酱汁肉(蹄爪另用),皮朝上放在大盘中,食时,切片后装盘,浇上卤汁即成。

五.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徐州冬桃

冬桃为水果中的稀有晚熟品种之一,因为其冬令方熟,故称冬桃。冬桃味香脆甜,略带冰糖味,皮薄核小肉细,且内核分离,汁多可口,采下冬桃,掸去桃上雪,食之,沁人心脾,齿颊留香,耐人寻味。主产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境内。

六. 重庆市 南川 南川大树茶

南川大树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川大树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树茶故里——南川

南川茶(学名:Camellia nanchuanica)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阔叶林里,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南川区独特的生态气候和环境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南川已有1700多年的产茶历史,早在五代十国毛文锡的《茶谱》中就有记载,“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今南川)……”。南川茶树资源丰富,现有茶园面积6.47万亩,金佛山生长有大量野生大茶树,据悉,时任国家农业部副部长的茶学泰斗吴觉农老先生曾组织茶叶专家对金佛山大茶树资源进行了普查研究。发芽分早、中、晚三大类十八个品系。位于德隆乡茶树村刘教的一株大茶树是南川最大的一株,被誉为“茶树王”,据西南大学茶叶专家测定,该茶树已有1400多年的树龄,是茶树资源的宝贵原始材料,对研究世界茶树起源和育种具有重要作用。经这对金佛山野生大茶树的适制性研究,试制绿茶香高味浓,耐冲泡,试制乌龙茶效果更佳,试制红碎茶品质高于四川中小叶种和福建群体品种,接近云南大叶种,其内含成份丰富,氨基酸含量特别高,达到4299.1mg%。该品种叶型大,叶质柔软,抗寒性强,叶质黄绿,成茶品质优良。2008年金佛山野生大树茶通过有机茶认证,2010年5月30日—31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来南川视察茶叶产业化工作,品鉴金佛山野生大树茶,对南川茶叶产业提出殷切希望,对野生大树茶赞赏有加,并欣然题词“天赐佛茶”。

南川茶 -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5-8米,嫩枝无毛,芽体被柔毛。叶革质,椭圆形,长5-13厘米,宽4-6.5厘米,先端急锐尖,基部楔形或略圆,上面干后深绿色,稍发亮,下面灰绿色,无毛,侧脉每边7-8条,在上下两面均能见,网脉不明显,边缘密生细锯齿,叶柄长8-10毫米。花生于枝顶叶腋,白色,直径6厘米,花柄长7-9毫米,无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长6-7毫米,无毛;花瓣7-8片,倒卵圆形,长2.5-3厘米,无毛;雄蕊离生,长2.3厘米,无毛;子房4-5室,无毛;花柱长1.5-1.8厘米,先端4-5裂。蒴果扁球形,直径4-5厘米,高2.5-3厘米,有沟,4-5耀开,果爿厚1-2毫米,木质。生长习性生于海拔1 300米的阔叶林里。

地域范围

南川大树茶产地主要集中在东经107°02′09″~107°18′06″,北纬28°31′48″~28°53′16″区域,分布在金佛山以南,柏枝山以东、三界山以北的德隆乡、合溪镇、古花乡、大有镇、三泉镇(马嘴村)5个乡镇。东到古花乡的时家村,南到合溪镇的草坝村,西到德隆乡茶树村,北到三泉镇的马嘴村。海拔800~1600米,面积700公顷,产量1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外形肥壮,色泽深绿,品种香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黄绿匀亮。 2、独特内含成份 水浸出物≥35%,水分≤6.5%,灰分≤6.5%。 3、安全要求 南川大树茶地理标志保护区域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国家《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8—2001);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茶叶》(NY5244—2004)标准规定使用农药、肥料等。

七.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苏绣

苏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它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苏绣图案秀丽,题材广泛,技法活泼灵动。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无不体现江南水乡那细腻绵长的文化内涵。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素雅秀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孕育了一朵朵璀璨的艺术明珠。享誉中外的苏州刺绣就是在这里发祥的。

据史料记载,宋代以后苏绣的艺术水平达到了鼎盛。当时苏州是我国的锦绣之乡:绚丽多姿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形成了苏州“户户有刺绣,家家有绣娘”的地方特色,在一方锦帛上可绣出五岳、江海、城邑、行阵等图案,并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

                  

在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中,苏绣是最擅长吸取其他艺术精华的品种,它的图案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为题材,一般以蓝、绿为主色调,体现清雅、幽静的效果。从人物、花鸟到山水、动物,从静若处子到动如脱兔,苏绣呈现的无不是江南水乡那细腻绵长的人文内涵。而这些美轮美奂的苏绣都是在上千年的历史间空中,由一代代绣娘巧手穿引,心手相传,一针一线创造出来的。

                  

苏绣的特点主要是精细雅洁,精呢,就是它针法很细的,它一根丝线可以劈成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四十分之一,那么雅呢,主要体现在色彩,色彩文雅。

                  

俗话说:“一笔千线”。画家信手一笔,刺绣就要千针万线。而苏绣是以精细见长的,它的线色达到千种以上,每种颜色从浅到深有十多种之分,一件作品有时多达用了一二百种颜色。因此,一般小幅苏绣作品就要绣3至5个月,中等作品要绣一年,大幅的要绣两三年,有时还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当然,这样精制而成的苏绣艺术品自然是人们争相珍藏的重点。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一等奖的苏绣《耶稣像》,当时售价高达就高达一万三千美金。

                  

如今,苏绣仍然是苏州最重要的手工艺术品,并以生动逼真的质感、玲珑活泼的姿态、精美细致的绣工而驰名。作为国家礼品和展览品,先后有七十九次作为馈赠国家元首级的礼品,在九十二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被誉为东方的明珠。而这些悠深的古城小巷、美妙绝仑的古典园林、栩栩如生的波斯猫,富贵娇艳的牡丹花,也就从苏州走向了世界。

八. 四川省 达州 达川区 灯影牛肉

灯影牛肉是四川达县的传统名食。牛肉片薄如纸,色红亮,味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究。灯影,即皮影戏,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 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灯影”来称这种牛肉,足见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灯光下可 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戏中的幕布

清光绪年间,四川梁平县有个姓刘的人流落到达县,以烧腊、卤肉为业。最初,他制 作的五香牛肉片厚肉硬,吃时难嚼,且易塞牙,销路不畅。后来,刘氏日思夜想,逐 步加以改进,将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先腌渍入味,再上火烘烤,卖时还淋上香油。这 样制作出的牛肉酥香可口,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刘姓商人生意兴隆,并因此而发家致 富。其他人见有利可图,纷纷仿制,灯影牛肉逐渐成为四川一大名产......( 成都)

“灯影牛肉”是一道制作方法与众不同,风味独特的四川名菜。

相传在清代光绪年间,四川梁平县人刘仲贵,在四川北部大巴山南麓的达县开了一家小酒店。刘仲贵精于烹调,为了闯出名气,他精心研制了一种下酒佳肴。此菜用薄如纸片的牛肉制作,呈半透明状,在灯前照看,可以透出灯影,所以名之为“灯影牛肉”。不久,成都、重庆等城市相继仿制。重庆的老四川馆,将精心烹制的“灯影牛肉”放在一个小玻璃柜内,里面点一盏灯,入夜时望去如民间牛皮灯影,观之者如堵,尝之者如云。从此“灯影牛肉”之名益彰。

“灯影牛肉”色泽红亮,麻辣干香,片薄透明,口味甘美。如今各著名川菜馆都经营此菜。四川的达县还大量生产“灯影牛肉”的罐头食品,远销各地,受到食客好评。

轶闻趣事: 灯影牛肉

产地: 四川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Title 制作方法

【原料】

黄牛肉500克,白糖25克,花椒粉10克,辣椒粉15克,盐15克,料酒100克,五香粉25克,味精1克,姜片15克,麻油10克,生油500克(约耗150克)。

【制法】

(一)选用牛后腿上的腱子肉,去除膜皮保持洁净(不用清水洗 ),切去边角,批成大薄片,放在案板上铺平理直,均匀地撒上炒干水分的盐,裹成圆筒形,晾至牛肉成鲜红色(夏天约14小时,冬天约3~4天)。

(二)将晾干的牛肉片放在烘炉内,平铺在钢丝架上,用木炭火烘约15分钟,至牛肉片干结。然后上笼蒸约30分钟取出,切成4厘米长、2.5厘米宽的小片,再上笼蒸约1.5小时取出。

(三)锅内放生油,烧至七成热,下姜片炸出香味,捞出,待油温降至三成热时,改用小火,放入牛肉片慢慢炸透,然后滗去约三分之二的油,烹入料酒拌匀,再加辣椒和花椒粉、白糖、味精、五香粉、颠翻均匀,出锅晾凉,淋上麻油即可。

九.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章镇樱桃

樱桃或樱又名楔荆桃、车厘子等,是某些李属的植物的统称,包括樱桃亚属、酸樱桃亚属、桂樱亚属等。

果实可以作为水果食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凝脂,营养特别丰富,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元素。

十.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魏湾镇莲藕

魏湾镇水资源丰富,盛产莲藕。所产莲藕孔多、节大、酥脆、味正、香甜、无渣。其藕质白嫩、营养丰富、滋补性强,既是细菜佳肴,又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保健食品。早在清朝时期就广为种植。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太行堤水库的兴建,水域面积扩大,为种植莲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使莲藕发展进程逐步加快。70年代,莲藕基地面积发展到30公顷。80年代,发展到100公顷。90年代先后引进开封白莲、南京大白莲等莲藕优良品种。2000年后,开发出莲藕罐头等莲藕系列产品,并建起莲藕批发市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格局。2009年,全镇莲藕种植面积120公顷,年产莲藕2477吨,畅销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