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在成都市买特产去哪里性价比好 成都特产超市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在成都市买特产去哪里性价比好 成都特产超市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2-08-16 13:12:46

一. 四川省 成都市 新都区 新都白米酥

新都白米酥,是四川成都市新都区的传统食品,始于乾隆年间民间小贩所营,后为新都区“密根堂”店的老板创制,成品具有香甜味美,细腻化渣,营养丰富等特点。

白米酥是四川新都的传统食品。相传起源于二百年前的清朝中期。始于民间小贩所营,具有香甜味美,细腻化渣,营养丰富等特点,渐有名气。传说有一秀才上京求名(又一说为清乾隆年间的武将岳钟琪)路过新都,慕名购尝,赞叹不已,便携带一些进京作为土仪分送达官贵人,由此名传千里。后来巾帼不断改进提高,到民国年间,成为了本地京果作坊的主产之一,而以“永和居”所产最为上乘。vAD

新都白米酥原料配方(50千克产品) :vAD

糯米粉4.75千克、熟富强粉12.75千克、白糖16.4千克、提糖9.25千克、桃仁1.75千克、一级冰渣1.8千克、桔饼1.5千克、蜜玫瑰1.8千克vAD

vAD

新都白米酥制作方法:vAD

1.制提糖:按50千克白糖、2千克饴糖、加水7.5千克的比例配料熬制,糖水煮开后下化猪油1千克,熬至120℃,取糖液滴到水中成块即起锅,放入锅里搅拌翻炒即成提糖。vAD

2.制熟面:将面粉放入蒸笼(20千克面粉需蒸20分钟)蒸熟起锅,冷却一天,用粉碎机打碎即成熟面。vAD

3.制糕粉:将糯米以50~60℃温水冲4~5分钟,捞起摊在簸箕,滤干水分,次日早上以河砂(用菜油制的河砂)大火炒泡,但不能炒黄,炒后磨成粉末,即成糕分(又称雄粉),再摊在簸箕上晾2~3天,使手捏粉子成团,无响声即可。vAD

4.制心子:将桃仁、桔仁切碎,加冰糖渣、白糖、蜜玫瑰和少许玫瑰仁与熟面粉搅拌均匀即成。vAD

5.上印模:将刻有花纹图案的印模装上2/3的糕粉作底层糕皮,再将心子放入,然后再将糕粉铺1/3,擀平,压紧,扣出色装即成。vAD

vAD

新都白米酥质量标准:vAD

形态:圆形,不掉边,不缺角。vAD

色泽:表面白色,馅心浅红色。vAD

组织:松软滋润,不散垮,不露馅,无粉粒,无杂质。vAD

口味:纯甜,并有该馅品种的特殊风味。vAD

二. 四川省 成都市 金牛区 成都竹编

竹编,是成都传统工艺产品之一。其产品粗中有细,疏密有致、色调柔和,且千变万化不失竹子本色。品种有篮、箕、碗、凳、椅、扇、灯、盒、吊篮等,既是家居必备之物,又是风格独特的装饰品。( 成都)

三. 四川省 成都市 新都区 四川海椒

石板滩、木兰、泰兴、三河等乡镇,地处东山台地尾区,盛产海椒,俗称东山海椒。品种有大红袍、二金条。色泽鲜红、味道辛辣,是川菜调味的上好佐料。涪陵榨菜、郫县豆瓣,都选用东山海椒作为原料。

四. 四川省 成都市 简阳市 老君井樱桃

老君井樱桃,是四川省资阳简阳市老君井乡的著名,简阳市老君井乡素有“樱桃之乡”的美誉,老君樱桃以果色鲜美、口感纯正而远近闻名。

简阳市老君井乡素有“樱桃之乡”的美誉。老君樱桃以果色鲜美、口感纯正而远近闻名。全乡樱桃树约有20万株,常年产鲜果200万斤左右,如果丰产可以超过300万斤。uN5

近年来老君井乡启动了生态农家乐旅游业。利用山区高山险峻、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无污染的特色,大力发展农家乐,吸引了各方游客前来观赏旅游。当地政府特地打造了一条樱桃沟风景区。uN5

樱桃沟地处龙泉山脉,东起贾家镇大山村,西至老君井乡松林村,主、支线共长10余公里。当地人祖祖辈辈都有种樱桃的习惯,房前屋后,山上坎下,遍布樱桃树。现在景区共有樱桃5000余亩,600米左右的海拔高度,加上特有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闻名遐迩的鲜美樱桃。.uN5

樱桃沟景区距成都市主城区仅半小时车程,是简阳“两湖一山”旅游区开发重点项目,其发展定位为面向成都的自驾游、乡村休闲游目的地。“简阳樱桃沟是‘藏在深阁人未识’,今后,我们将不断加强景区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樱桃沟、喜欢樱桃沟。”当地人如是说。目前景区的主要道路硬化已经完成,其他建设将于本月底全面完成,届时,樱桃沟将以崭新的容颜展现在八方来客面前。uN5

五. 四川省 成都市 崇州市 汤麻饼

汤麻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汤麻饼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崇州市街子镇现辖行政区域。

街子汤麻饼,是四川省成都崇州市街子古镇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因其火工精当,拥有黄而不焦,皮酥心脆,香甜化渣的特点,上世纪40年代被列为当时蜀州四大名小吃(天主堂鸡肉、致华堂白雪糕、石观音板鸭和汤长发麻饼)之一。

街子汤麻饼,又叫汤长发麻饼,是成都名小吃之一,原产地在崇州街子镇。正宗的汤麻饼是采用面粉、白糖、冰糖等原料,经制皮、制心、制油、制酥等程序后,制作成圆型,然后粘上脱皮芝麻,烘烤而成。其产品全部采用手工操作,纯绿色清真食品,无化工添加剂,保鲜时间可达半年以上。

街子汤麻饼的来历:

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崇州市街子镇南场口头脑聪慧的乡民汤仕元成立了一家以制作素点心为主的手工作坊:长发祥号(寓意汤家长发财、长吉祥),创造出了一种麻饼,即后来享誉川西的名小吃“汤长发”麻饼。这种麻饼因其火工精当,黄而不焦,皮酥心脆,香甜化渣,上世纪40年代被列为当时蜀州四大名小吃(天主堂鸡肉、致华堂白雪糕、石观音板鸭和汤长发麻饼)之一。有趣的是,按汤家的祖传规矩,汤麻饼的配方和制作工艺秘不外传,而且只传儿媳不传儿女,据称是怕儿子酒醉泄密,怕女儿出嫁失密。

目前,“汤长发”麻饼拥有黑芝麻、五仁、花仁、火腿等品种以及芝麻酥、小黑酥、白米酥等系列糕点。并在成都市锦里、琴台路等地建成了10个专卖店,在成都红旗连锁、家乐福等超市上柜销售,远销甘肃、山东、宁夏、重庆、新疆、广东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一、原辅料要求

1.小麦粉:选用崇州当地种植的小麦制作的小麦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植物油:选用崇州当地种植生产的黄菜籽油,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芝麻:选用崇州当地种植生产的黑芝麻和白芝麻,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4.糖:选用四川省内生产的白砂糖,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5.生产用水:选用产地范围内的山泉水和地下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二、工艺要求

1.工艺流程:选料→配料→制作起面水→(制酥、制皮面、制心)→包酥→制坯→成型→粘芝麻→摆盘→烘烤→成品。

2.生产工艺关键控制环节

(1)配料:将小麦粉、川白砂糖、黄菜籽油、黑芝麻粉及熟面粉按1:1:1.04:0.28:0.4配料。

(2)制作水起面:小麦粉和水以1︰(0.05至0.08)的配比揉制成面团,揉制时间20分钟至30分钟,至面质均匀;放置容器内醒发,醒发温度控制在18℃至20℃,醒发时间1.5至2小时。

(3)制酥:小麦粉、黄菜籽油按1:0.46比例调制成面团,然后,加入黄菜籽油,用力揉匀捏绒,使之成团。菜籽油分2至3次加入,加入量为酥坯的60%至70%。

(5)制皮:小麦粉、黄菜籽油、起面水按1:0.64:0.28:0.05比例配制,反复揉制20分钟至30分钟,直到手打有空响,手拉有筋丝。

(5)加工熟面:将面粉用竹制蒸笼蒸熟,翻出冷却后用丝箩筛一遍,去掉成团的不要,再将筛下的细熟面粉放在锅里用中火慢慢炒黄后再过筛备用。

(6)制心:熟面粉、黑芝麻粉、熟菜籽油按1:0.7:0.9比例先将熟面粉、熟芝麻粉充分和匀,并掏起漩涡,倒入熟菜籽油充分拌合,能捏成团状即可。

(7)包酥:将揉搓好皮面拉成节子(12克左右)再将酥坯拉成约2公分粗细的圆条,并将圆条皮面用手掌部位压薄包上酥坯(酥坯重约6克),然后将包好酥坯的节子用擀面棒擀开,卷成筒状双层叠压,再擀成圆形薄皮,皮面成2个漩涡状。

(8)制坯:将包好酥后擀成圆薄形的皮子加入制好的心料(重约30克),再将面皮口子绕成圆型收好压成扁圆型,生坯即制好。

(9)烘烤:将沾好芝麻的麻饼生坯摆上烤盘送入烤炉,用中到大火烘烤3至4分钟后取出,小心在盘里翻面后再烘烤约2分钟左右即可。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均匀,表面有芝麻,底面无焦斑,香甜、酥脆、不粘牙、酥脆可口、入口化渣,回香。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水分 % ≤9.0

总糖 (以还原糖计) % 18.0-40.0

脂肪 % 20.0~34.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六. 四川省 成都市 邛崃市 邛陶

邛陶,我国历史上著名瓷窑之一。是四川青瓷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古瓷窑。起于南北朝,盛于唐代,南宋以后衰败。元、明、清各代至民国时期几至湮没无闻,只有出土的邛窑产品和古窑址是当年盛极一时的历史见证。古邛窑旧址包括邛崃境内的南河坎十方堂,固驿镇公义村瓦窑山,原西河乡尖山子,白鹤乡大鱼村等多处,其中以十方堂窑址的烧造年代延续最长,规模最大,窑包最多,暴露遗迹最明显,包含物最丰富而著于国内外,为邛窑遗址中的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瓷窑之一。是四川青瓷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古瓷窑。起于南北朝,盛于唐代,南宋以后衰败。元、明、清各代至民国时期几至湮没无闻,只有出土的邛窑产品和古窑址是当年盛极一时的历史见证。古邛窑旧址包括邛崃境内的南河坎十方堂,固驿镇公义村瓦窑山,原西河乡尖山子,白鹤乡大鱼村等多处,其中以十方堂窑址的烧造年代延续最长,规模最大,窑包最多,暴露遗迹最明显,包含物最丰富而著于国内外,为邛窑遗址中的代表。( 邛崃)

七. 四川省 成都市 郫都区 唐元韭黄

唐元韭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唐元镇种植韭黄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唐元韭黄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鲜、香、嫩、脆”的特点,且经济效益较高,生产受季节限制很小,一次播种可连续生产3—5年,每年收割2—3次,年亩产韭黄可达2000—3500公斤,亩产值达5000—10000元,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里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韭黄生产基地。

唐元韭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郫县唐元镇、唐昌镇、新民场镇、古城镇、三道堰镇、安德镇、友爱镇、花园镇等8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四川省 成都市 崇州市 崇州牛尾笋

崇州牛尾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崇州牛尾笋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崇州市文井江镇、三郎镇、街子镇、鸡冠山乡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牛尾笋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的区域,是竹笋的一种,从竹子的根状茎上发出的幼嫩的发育芽,一经长出地面就砍下作为一种蔬菜。

产地

据调查了解,世界上的竹子有一千多种,但牛尾笋为中国四川龙门山脉地区崇州市和都江堰市部分山区所独有。现在种植面积最多是四川省崇州市文井江镇约28000亩。

食疗价值

牛尾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每100g牛尾笋含干物质9.79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素0.9g、脂肪0.13g、钙22mg、磷56mg、铁0.1mg,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牛尾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

中医认为牛尾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牛尾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牛尾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牛尾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牛尾笋有一定关系。

区别特点

一般的竹笋是“雨后春笋”,及2—4月生产,而牛尾笋是“雨后秋笋”,及5—10月是盛产期,蔬菜淡季的黄金季节。同时,牛尾笋无苦涩味可单独烹调。牛尾笋同其它竹笋相比较,肉质丰富,纤维细脆,化渣,口感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被有关专家和现代人称为“人类肠道清洁工”、“铁扫把”、肠道卫士“,属天然有机绿色食品。

一、源植物

刺黑竹(俗称牛尾竹) (Chimonobambusa neopurpurea Yi.)。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800米至1500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壤质土和山地黄壤,pH值4.5至7。

三、栽培管理

1.育苗:产地范围内成熟竹林就地采挖。选用两年生苗,苗木要求壮苗,色泽正常,无检疫对象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规格为:高100厘米、地径2厘米。

2.栽植:移栽造林一般在9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此期间冰雪未解冻时不得整地或造林。栽植密度小于等于1600株/公顷,种植点配置可依山势而定,一般是“梅花”形配置,造林技术要点为“穴大、鞭舒、浅栽、紧围”。

3.竹林管理:

(1)幼林管理:松土除草、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也可施绿肥,每年夏秋为宜;灌溉排涝;按照“去小留大、去老留嫩、去密留稀、去弱留强”的原则抚育间伐;在新造竹林1至3年内可以进行竹农间作,以耕代抚。

(2)成林管理:调整立竹密度,每667m2 (亩)控制立竹度在3500至4500株;调整林分年龄结构,五年生以上立竹全伐掉。护笋养竹;保护林冠层,郁闭度是0.4至0.5。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笋

8月上旬至9月下旬,竹笋出土4天左右采笋,取笋高度根据径粗和林分质量而定,高径比为10至15:1。

五、质量特征

1.感官特色:笋肉黄色或黄白色,新鲜清洁、笋肉丰腴、肉质脆嫩,笋箨有光泽不萎篶,具有“鲜、香、嫩、脆”的特点。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 标

水 份 % 90~92

蛋白质g/100g 2.0~3.0

总 糖g/100g

脂 肪 ≤ 0.8~1.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九. 四川省 成都市 成华区 鸳鸯

鸳鸯 即在同一个摊面上同时经营水粉和荞面两种食品。所用调料与素面条调料相同。水粉由店内自制而成,即将生豌豆粉加水调至稀稠适度,再用漏瓢下到沸水中。下粉者一手端瓢,一手在上面敲打,只见十几股雪白粉丝直落汤锅,顷刻,粉条变得透明而柔韧,当其浮于水面时,即可捞出并漂入冷水中备用。荞面是用“土机械”压成细条下锅,来就餐者,一碗之中一半水粉一半荞面。因其深受顾客喜爱,于是,人们便以“鸳鸯”雅号相称。( 成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