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银川美味的特产哪家便宜 银川市口碑好的特产怎么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银川美味的特产哪家便宜 银川市口碑好的特产怎么选更新时间:2022-11-21 17:58:01

一.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二毛皮

二毛皮是宁夏五宝之白宝,历史久远。据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宁夏黄河两岸被屯垦。随着秦渠、汉延渠的兴修,地近荒漠的宁夏,变得谷稼殷实,牛羊塞道。《宁夏农业地理》在唐时将此地称为塞上江南。一千年前,宁夏地区养羊业发达。清朝乾隆年间,二毛皮裘皮闻名,《宁夏府志》中有“布衣褐,冬羊裘”的记载。二毛皮出现在宁夏已有数百年。明末、民国初,外商在银川市和贺兰县的洪广地区,开设作坊和店铺专营皮毛。当时白羊多在贺兰山东麓平坦的草滩放牧,皮货商在皮板上加盖滩羊公章,以此区别,全国推销。随着商贸的发展,滩羊之名逐步取代白羊。

滩羊是长期在水草丰盛的宁夏地区培育而成。肉不膻不腥,味鲜可口,畅销河北、大连、四川、合肥、福建、上海和山东等,远销德国、加拿大和阿拉伯。滩羊皮尤以银川和贺兰山一带产的二毛皮著称。滩羊羔出生30天左右,取皮精加工称二毛皮,这种皮子称胎皮,毛发短、皮厚,不掉浮毛,质地坚韧,轻便。二毛皮穗色泽晶莹,毛质弯曲柔软,如起伏的波浪,有“九道弯”之赞。将皮板倒提,自然下垂,如涟漪荡漾;若要轻抖,仿佛梨花纷飞,感觉轻盈。民间将二毛皮毛花分为串字花、软大花等,人们多喜爱串字花,现今则视软大花为贵。制成的成品有男女裘皮冬装、两用马甲、坎肩等30余种,具有很强的实用特色、地方特色和回族特色。其中二毛皮皮衣等,穿着舒适,保暖性佳;用其制作高档服饰的镶边,色调明快、别致。二毛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易受潮、发霉、生虫。在穿戴二毛皮衣物时,要避免接触油污、酸性和碱性等物质。二毛皮服装贮藏前应通风,然后用宽肩衣架挂起,无需放防虫剂。

二毛皮制作技艺属民间手工技艺,银川市永宁县和西夏区均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工序有30多道,原料以滩羊皮为主,辅以纯碱、兰矾、硫酸、元明粉、氯化钠、盐、脱脂剂、漂白粉等材料进行深加工。需经过选皮、购皮→打灰整皮→抓毛清皮→下池泡皮(洗血)5遍→洗皮(脱柔、脱脂)→清水洗(浸泡一天一夜)→上机取油、取肉→再泡洗、脱水(需一天一夜)→熟皮→干铲、晾晒、再喷水、回软→再干铲→清酸、晾晒→回软(干铲)→定型(手工绷展)→去潮→护理毛皮→裁制、制半成品→铺平、缝合→加工面子→制成成品等工艺流程。过去土办法熟皮需20—30天,由天气的气温高低决定。

二毛皮制作技艺两次在宁夏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展出,作品相继被加拿大、德国、法国及中国东北、东南沿海等客商购买。宁夏电视台、宁夏教育台、《新消息报》《银川晚报》等媒体以《文化履痕—发现之旅—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三十一》《宁夏二毛皮那白玉一般的轻裘》等为主题进行报道。在银川六中非遗传承基地向广大师生展示宁夏独有的技艺特色。参加由国家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非遗博览会,西夏区传承人丁永俊的作品荣获国家级二毛皮制作技艺金奖、优秀产品奖、传承人展示纪念奖、组织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四个奖项。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二. 湖南省 湘西州 永顺 美味米豆腐

要吃就吃传统工艺制作,口味更美,更细腻,正宗乡村美味,给城市人带来乡情。

米豆腐源于湖南,是土家族、苗族地区一种传统的风味小吃。以永顺县所产的最为闻名。将米洗净,浸泡一天,和水磨成米浆。将米浆放入锅内烧热,一边加适量的食用碱(旧时用油桐果壳烧灰熬成的土碱),一边用力搅拌,直至煮熟,再放于盆内,使之冷却,即成。食用时,用细线将成因的米豆腐划成1~2cm3的小颗粒,泡入清水中,再备上各种佐料(辣椒末、香葱、姜末、西红柿酱、味精、酱油等),用热水温烫,盛于碗中加佐料,即可。其味清香嫩滑,酸辣可口。农历夏日,十分盛行。旧时亦有用玉米制成的“包谷豆腐”,其制法和食用方法、味道均与米豆腐相似。

米豆腐色泽润绿明亮,口感清香、软滑细嫩。在0℃~25℃温度下存放3天仍能保持新鲜不变质。米豆腐既可冷食也可熟食,风味独特,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一、制作设备及工具

磨浆机(或石磨),煮锅,筛子(铁皮筛或竹筛),水缸,盆,勺等。

二、原料与配方

大米5公斤,生石灰100克。

三、工艺流程

原料→浸泡→磨浆→熬煮→过滤冷却成型。

四、制作要点

1.备料 ①用普通籼米即可。要求米质新鲜、无杂质。不能用糯大米,因其黏性大,不易制作。②石灰。要用新鲜生石灰,用量据原料数量而定,不宜过多或过少。石灰过多碱性过重,制作出来的米豆腐涩口味重;石灰过少碱性过弱,制作出来的米豆腐味淡。

2.浸泡 将备好的米在水桶中浸泡10小时~12小时。

3.磨浆 把浸泡好的米用磨浆机(或磨子)磨成米浆。浆液浓度一般以浆水能从磨浆机上流下来为宜。

4.熬煮 将米浆倒入先烧烫的温水铁锅内,再掺入已溶解好的石灰液。要注意4点①熬煮水量要适当,一次性不宜加水过多。要视浆糊熬煮的软硬程度确定添加水量(温水),否则浆糊过稀,米豆腐不易成颗粒状。如果浆糊过硬,会造成米豆腐不够鲜嫩。②水温不宜过烫。过烫米浆易起团子,不易煮熟。③要勤搅拌,以免煮焦。④要煮熟。将米浆熬煮至全部熟透不黏口时即可出锅,否则米豆腐易糊,不够软滑。

5.成型 米豆腐按其形状可分为虾子型和方块型两类。虾子型米豆腐是将煮熟的浆糊趁热用筛子过滤到有水的水缸里迅速冷却成虾状米豆腐,再用冷水漂洗一二次即可。方块型米豆腐是将煮熟的浆糊趁热倒入盆里,让其自然冷却后凝固,再把米豆腐用刀划成若干方型块,这样即可添加调料上市出售。

三. 山东省 临沂 临沭县 美味锅贴

锅贴有两种,一种油煎锅贴,一种清蒸锅贴。

油煎锅贴一种是带馅,一种无馅。大小约为水饺的两倍。馅可以随自己的喜好调制。一般是猪肉(芹菜肉、萝卜肉)或素馅(白菜豆腐、素三鲜)等等。包好后一个个贴到热油锅里。在加热的过程需要翻动几下。无馅的锅贴为长条形。是将面擀成皮,抹上油盐葱,卷成条状,然后扭一下。做好后同有馅锅贴一样放到锅里煎熟。刚出锅的锅贴最好吃,香喷喷的,看着热油还在上面没有完全退去。忍不住咬一口,虽说有点烫,但是香香的够滋味的美味已经到了嘴中……

清蒸锅贴,顾名思义,这种是不带油煎的。它是包好馅后贴到烧开水的锅沿上(水当然是一半了,不能把贴到锅边上的锅贴给泡了)。蒸熟好拿出食用。这种锅贴清淡爽口,不是水饺在锅中煮的“满身”是水,而干干的,软软的,一口咬下,真是介乎水饺与包子中间,说不出的好吃。不喜欢油腻的可以尝试这种锅贴。如果午饭是这个,那么大可不必烧菜了,做点汤配着最好.不做干吃喝水也很好。

四.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五.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的萝卜

蒙城西南,距城四十五华里的曹街子,村子周围附近,约百亩地上,盛产萝卜,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建国前,乡土教材亦有记载:“曹街子萝卜,坛城的白菜……”。故此,曹街子萝卜,远销南京、蚌埠、淮南、界首;近销蒙城、涡阳、利辛、凤台等地。凡往来经过曹街子的客商行人,总是要买些带回去,有的人还专程来此地购买。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白嫩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如伤风感冒,咳嗽气闷,吃后感到舒服,似乎病情减轻,所以,萝卜又叫“顺气丸”。人们常说:“吃冬萝卜喝清茶,饿坏大夫算个啥。”所以有些人总时常把萝卜作为客桌上的一种食品,或者当作礼物送人。

曹街子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曹姓居多,庄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约两千多口人,几乎家家都有萝卜生产园地,亩儿八分不等,大都靠萝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因为不论大小集镇市场,一听说是曹街子萝卜,极好出售。曹街子萝卜颜色有两种,即:青、红两种。萝卜的形状亦是两种:一种是圆形,生长在土层上面,显得又大又圆,叫“大顶红”;一种是长形,生长在土层下面,乍看之下,似小而实大,又叫“贼不偷”。这两种类型的萝卜,最大的可长到二至三公斤,一般的一公斤以上。每到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异常喜人。

六. 宁夏 银川 永宁县 黄河鲶

黄河鲶

黄河宁夏段土著性鱼类。多年来一直作为湖泊和池塘的套养品种,一方面增加池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控制水域中的野杂鱼。属鲶形目,鲶科。其特点:适应能力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又无肌肉间刺,市场价格号,经济价值高。

七.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鸭火锅

鸭火锅在银川崭露头角大抵可以追溯至2005年春末。这种源自重庆的美味火锅在银川颇受欢迎,生意红火时,有的店一天的用鸭量就超过了三百余只。正宗的鸭火锅的主料选用的是从四川、重庆一带运来的麻鸭;辅料可选用乌鸡,或甲鱼、鹅掌等;炖料则以秘制的川味酸萝卜为特色,口感香而不辣。鸭火锅在烹制中注重中药材的搭配使用,加之鸭肉性凉,食之有明目、补气养肝、润肺益精的功效,适宜四季享用。

八.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米黄子

米黄子是宁夏的一道小吃。先将黄米粉用水和成糊状发酵。在带盖的凹形锅里加清油和糖果子(麦芽糖),灌入发好的黄米面糊,煎熟后出锅。一面呈茶色,一面呈乳白色,现煎现卖,形似蛋糕,吃起来软脆香甜。漩粉凉菜:将漩粉皮切成条状,加少量的青菜,佐以芥末汁、蒜泥、芝麻酱、陈醋等拌匀,为春末夏初的应时佳品。

始于清末,还有个名字叫“梅花糕”

米黄子是发端于宁夏中卫的一种特色小吃,因“外黄内糯,香甜可口”,曾经征服了宁夏人的舌尖,然而即便在现在的中卫,也鲜有年轻人知道米黄子了,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虽然知晓,但也很难见到、吃到这种美味了。

制作讲究,美味正渐渐走向式微

米黄子的得名应该和制作它的原料有关。虽然只是一种风味小吃,但米黄子的制作却不简单,仅材料就有10多种。马金柱介绍,米黄子所需原料主要有黄米粉、碱、香油、麦牙糖、糯米、花生、葡萄干、枸杞、红枣、芝麻等。

制作时,首先将黄米粉用水和碱和成糊状发酵,然后用勺灌入带盖的凹形锅里,加清油和糖果子(麦糖)、芝麻等,文火煎熬;再灌入发好的糯米面糊,紧接着放入枸杞、红枣、葡萄干……再在其上面浇上一层糯米面糊,然后将凹形锅翻过来再加热几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出锅的米黄子一面呈茶色,一面呈乳白色,现煎现卖,形似蛋糕,吃起来香嫩可口、软脆味甜。整个制作过程虽然只需要7分钟,但为这7分钟所做的准备工作却很多,而且一锅只能出7枚米黄子,还得现做现卖,否则不能保持它纯正的滋味。

“米黄子制作考究,发酵后的原料极易变质,不适宜规模生产,而作坊式生产又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马金柱说。也因此,马氏米黄子在这种情势下的经营称得上惨淡。马金柱夫妇如今在中卫商城守着一个制售米黄子的摊点,以微薄收益勉强支撑,“好的时候能卖几百元,淡季最差的时候仅仅能卖数十元。”刨去成本,所剩区区。

作为一种传统小吃,米黄子虽是美味,如今已是难得一见。虽然美味已“不可避免地”走向式微,但它的甜美滋味却顽固地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信息来源:银川晚报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
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包烧水鲜,可取鲜鱼鲜、鲜鳝鱼鲜虾作主要原料,重200克、300克均可。配料选取用适量烧热的青辣椒末或糊辣椒粉、蒜末、姜末、芫荽、苤菜。将欲包烧的水鲜收拾干净,配料切细,加入适量食盐、味精拌匀后,填入鱼和鳝鱼腹腔(鲜虾只需与配料拌匀),也可用配料包住主料,用鲜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内的炭火之下,至包内水鲜烧熟。包烧水鲜,菜包白绿相间,味鲜、香,水鲜原味浓醇
包烧肉类,可用禽肉、蓄肉、兽肉、为主料,用量一般为200克至300克。以青辣椒、姜、蒜、芫荽、苤菜为配料。肉料洗净剁细,配料洗净切末,加适量精盐、味精,将主配料调合均匀,用芭蕉叶或叶包成长15公分,宽10公分的肉包,用竹篾捆扎后焐于火塘的炭火之下烧熟。包烧肉类,由于有叶片包裹,营养物质不易散失,菜色褐红夹绿,味鲜、醇、香、辣,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

十. 湖北省 仙桃 仙桃美味黄鳝

仙桃美味黄鳝

我一直喜欢仙桃,不仅仅因为仙桃是我的故乡,更主要是那里的水乡人文不带俗气。后者是我到过不少的地方的悟道。

有朋友认为,是那里的‘沔阳三蒸’迷住了我,让我对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山川也敢一碗水端不平。

我喜欢吃‘沔阳三蒸’,尤其喜欢吃粉蒸黄鳝,与偏食无关。这是一个‘好吃佬’不好听的坏名声。鳝鱼其实是仙桃人们餐桌上最朴实的一道菜。

鳝鱼现宰现吃,可炒,可爆,可炸,可炖。在仙桃,黄鳝除了粉蒸,再就是烧排鳝,炒鳝丝,黄瓜炖鳝鱼汤。仙桃人精明能干,特别富有想象力,能让地方文化彰显无余。

仙桃黄鳝生长在一个波澜不惊,雨意绵绵的江汉平原水域里。这里的人爱吃它,不仅仅是它的肉嫩,而且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含大量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维生素。

当朋友们旅游仙桃,来到汉王陈友谅故里,观赏完莲花仙境,然后再到沙湖湿地公园,看无边无际的芦苇,仰视天空中各种水鸟……疲惫一天踅进一农家大院,看到水缸里养着肥大的黄鳝,顺势点上一个黄鳝多样吃法。

初夏的江汉平原,阳光和煦,雨量充沛。庄户人家的菜地里长出水灵灵的蔬菜。老板从菜园里抽来几根蒜苔,摘上几条黄瓜,还有青椒,洗净落锅。噼拍一顿爆炒,很快,鳝排的清香被蒜苔托着,弥散一屋。

老板把一盘烧好的蒜苔排鳝端到你面前,你悠然地呷着啤酒,狼吞虎咽吃着。而此时一盘青椒炒鳝丝又端了出来。随之盛来香喷喷的米饭。

黄瓜鳝鱼汤用柴火炖着,当地做法的妙,就在于黄瓜入鳝鱼的鲜味,没有黄瓜的脆嫩,哪有沙锅中的黄鳝油香鲜嫩润肠胃啊。

客人脸上泛着红晕,米饭打底,再每人来一碗热腾腾的黄瓜鳝鱼汤,汤入肠胃,冲淡了啤酒,噎下米饭,一点也不渴。这才酒足饭饱了。此时此刻是你在怎觉得;没看够仙桃美景,返身回来在美景中吃美味黄鳝,农家小院溪流曲径,真是人生中一份难得的风雅。

心情舒畅中,品尝着绿色食品一一仙桃黄鳝佳肴,‘莫笑农家腊酒浑‘的场景才能找到感觉。

我爱吃粉蒸黄鳝是在小时候就有了。端午节前后,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人们选端午节请客也是有的。没冰箱的年代,有鳞鱼不好放,只好买些无鳞鱼做菜了。如泥鳅,黄鳝。

把宰好洗净的黄鳝捶成片,切为一段一段,用米粉拌好后,放在蒸笼里用柴火灶蒸上一半熟,用碗捡起来。等客人到齐后,再用一空碗一翻扣,放进蒸笼里热一下,端出来浇上勾好的欠,撒些葱花就可以端上席了。米粉粘附字黄鳝上吃起来不油腻,色味俱全,又鲜又嫩,真好吃。粉蒸黄鳝就代替了‘沔阳三蒸‘中必须有的蒸鱼了。

那时候,经济不发达,平常家里是很难吃上的。……

美丽富饶的仙桃,有水的地方就有黄鳝,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都人工养殖黄鳝了,形成了很大的产业规模,远销国内外。再也不需像我小时候拿着鱼篓到处去捉了。想吃方便了。

朋友,仙桃的黄鳝何止这几种吃法。如果哪一天你去游仙桃,临行前请通知我一声,也许我能为你当一个游仙桃,吃黄鳝很精明的向导。不过当向导只是我一个漂亮的借口,其实我是想找机会回我的故乡去吃粉蒸黄鳝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