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特产猪蹄 广东正宗的黄金猪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特产猪蹄 广东正宗的黄金猪蹄更新时间:2022-08-14 11:37:45

一. 广东省 东莞 荷叶饭

荷叶饭

荷叶饭又称荷包饭,以荷叶包裹米饭和肉馅蒸制而成。荷叶碧绿,饭团松散,饭粒软润而爽鲜,有荷叶的清香。此品原是民间传统方便食品,历史已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记曰:“东莞以香粳杂鱼肉诸味,包荷叶蒸之,表里香透,名曰荷包饭。”明代以来,它一直是广东珠江三角洲群众的方便美食。20世纪20年代,被名师改进而成为茶肆的夏季名点心。

二. 广东省 东莞 麻橛

麻橛 橛者,东莞人称之为一小段。在炒糯米粉中,拌入炒花生(研碎),更有芝麻。一粒粒麻橛大小相近,约二三公分长,菱形,其色如麻。一把麻橛在手,往往相叠相连,成方胜(四方端正)图案。寓意为方正无邪,同心合意,优胜吉祥。东莞人互相赠送麻橛,互祝吉祥如意。

三.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鷓糕

鷓糕

潮汕鷓糕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糕点美食。澄海苏南鷓糕最为出名,它又白又润,甜而不腻,是用糯米、白砂糖、猪油和芝麻等上等原料制作的。做时先把糯米细磨成粉末儿,配上白砂糖和猪油上盘,清蒸而成,上面再均匀地撒上密密点点的芝麻。然后,将蒸成的鷓糕,切成圆的、方的、棱形的及指头大的条条或其他各种形状,装入造型多样美观的盒子或陶钵等。鷓糕新鲜的时候色泽洁白,晶莹透亮如琥珀,清香嫩滑,肥而不腻。再在鷓糕上洒几滴果子露,甜中透香,越品越甘香、爽口。

四. 广东省 中山 豆捞

沙溪“豆捞”煮熟的汤圆放在豆粉上,爆香的豆粉粘满了整个汤圆就是一粒粒豆捞。咬一口,中间的糖水汹涌而出,有种“爆浆”的感觉,爽的很,接着是满嘴浓郁的豆香……



“豆捞”是现今流行东南亚的一种新的饮食形式。传统的豆捞吃法都是火锅的格调。而我们中山人却打破常规,把传统的火锅“豆捞”做成小吃,“豆捞”起源于珠江三角洲,由广东打边炉演变而来,盛行于港澳。“豆捞”,就是“都捞”的译音。每逢佳节、喜庆之日,人们就会选择吃“豆捞”来映衬节日喜气,洋溢幸福的心情。因为它的含义有:捞人气、捞和气、捞运气、捞财气、捞喜气,捞起无尽的福气;天增岁月人增寿,义满乾坤德满堂!

五. 山东省 枣庄 薛城区 五香猪蹄

薛城金虹食品厂特色产品,该产品经10余道制作工序,40余种调料加工而成,其外形色泽金黄,气味芳香,含有高蛋白、低脂肪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食用五香猪蹄具有开胃健脾、消淤化积、延衰健美之功效。

六. 广东省 东莞 猪红粥

猪红粥

莞城卖猪红粥,数东门和阳桥头那间最出名。早晨,远近群众都慕名前去品尝。不但粥底咸、香合人们品昧,且猪红既软又滑,每碗粥必配以鱼片、油撒、葱花、胡椒粉兼油炸鬼,吃起来让人津津有味。

七. 广东省 中山 石岐鸡

沙栏鸡原产三角镇沙栏圩而得名,又称“三角鸡”,因大量的沙栏鸡经石岐转口输往广州和港澳各地,故又称“石岐鸡”。该鸡种以其肉嫩滑、味道鲜美、体型适中,特别适合制作“白切鸡”而驰名省港澳。近年来,香港的畜牧工作者,利用沙栏鸡做母本,三黄胡须鸡做父本,适当吸入新汉夏鸡的血缘,育成命为"石岐杂"的新鸡种,占有香港80%的肉鸡市场。

沙栏鸡种来源,据说200多年前从顺德、东莞迁移到中山的农民带来的鸡种,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现有母鸡40万只,年产雏鸡1400万只左右。

【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石岐鸡属肉用型品种,原产地及中心产区为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一带。主要分布在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广州市番禺区亦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1主要特性特征体躯丰满,胸肌发达。多为直立单冠,冠齿6~7个,冠、耳叶、肉髯均呈红色。喙呈黄色。虹彩呈橘黄色。胫有黄色和白色之分,以黄色居多。皮肤多呈白色,少数呈黄色。公鸡羽毛多呈黄色和枣红色,部分个体腹部羽毛有黑色和棕黄色(花胸),尾羽多呈黑色。母鸡羽毛多呈黄色和麻色。雏鸡绒毛多呈黄色,背部两侧各有一条白色绒毛带,从肩部延伸到尾部。

2保种方式,采用保种场和基因库原地保护,由中山潮兴家禽发展公司建立保种场进行原地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2000年引进保护。

【生产性能】

1成年体重与产肉性能公鸡平均为2280克,母鸡平均为1490克。120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72.9%,母鸡为82.4%;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66.5%,母鸡为67.8%。

2繁殖性能平均开产日龄150~180天;在笼养条件下,平均开产日龄147天,年产蛋数70~90个,平均蛋重45克。平均种蛋受精率92%,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1%。就巢性弱。

【开发利用情况】

石歧鸡肉质嫩滑、味道鲜美、皮下脂肪少,1985年被选入广东省名优品。为了拯救、保护这个地方品牌,恢复其“纯正血统”,中山市从10年前开始在三角镇开展了沙栏鸡的提纯复壮尝试。经提纯复壮的石歧杂鸡,母鸡年产蛋数从原来70~90个增加至120~130个。以平均每只母鸡年产蛋增加40个计,目前潮兴家禽发展有限公司存栏种鸡14万羽,年多产蛋560万个、苗450万羽,按每羽2.5元计算,年多创收1125万元。

八. 河南省 许昌 襄城县 王洛红烧猪蹄

王洛红烧猪蹄是襄城县一道名吃,它历史悠久,制作讲究,色泽鲜艳,味道纯正,而且闻名遐迩。据传,春秋时期周襄王避难经源(现襄城王洛处),王妃在路旁店铺生一王子,故赐名此地为王落子店,后又改名王洛。当时,百姓曾以猪蹄炖汤供奉王妃食用,滋补身体。此后,王洛猪蹄盛名,并逐步传承至今,但制作程序及配料经逐步改善,形成了独具特色,迥然不同的美味佳肴。

长葛市正宗宋氏王洛红烧猪蹄成品呈酱红色,晶莹发亮,烂而不散,肥而不腻,甜香可口,使人常吃不厌,是增强营养、舒心开胃的良好美食,产品行销周边县市。

正宗宋氏王洛红烧猪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所用配料、色味酱类多而俱全。仅配料就有草果、肉蔻、大小茴香、八角等48种之多。色味酱也有麦酱、果酱、海鲜酱、杂铁酱等。

正宗的宋氏王洛猪蹄的关键还在于最后焖炖的老汤,由于老汤保留常用,熬炖次数又多,汤呈胶质状,加之用料原故,即使夏天也不招蚊蝇,不变质变味。用其它汤水,1公斤生猪蹄能炖出0.6公斤熟蹄,而用这锅老汤,1公斤生猪蹄能炖出0.9公斤熟蹄,并且熟烂而不变形。

宋氏红烧猪蹄不但浓香可口,味美异常,食后使人思之再三,而且猪蹄内含胶质,有极强的美容成份,常食之,可使面部皮肤细腻、光亮、红润。同时,宋氏红烧猪蹄以药理配料,具有健脾、健胃等多种功能。

九. 广东省 东莞 大朗荔枝

东莞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以色、香、味俱全的荔枝而闻名中外,“食之令人畅然意满”的东莞荔枝被誉为“岭南第一品”。

东莞荔枝栽培历史悠久,《东莞县志》记载“荔枝色如渥丹,味甘如饴,其种不一,盖岭南之佳品也”。

荔枝主要分布在东莞市的山区、丘陵、埔田地区。主要产区有大朗、大岭山、寮步等20多个镇区,是东莞市水果中的拳头产品。

东莞荔枝的主要品种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三月红、黑叶、槐枝等传统优良品种,近几年又培育出红绣球、无核荔枝等新品种。值得一赞的是大岭山镇的糯米糍荔枝,以其个大、皮薄、肉多、果甜、味浓的特点而享誉中外,曾获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质奖和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的名句已成为东莞荔枝的广告词。

十. 广东省 中山 椒盐水蛇

水蛇,过去属价值较低的水产品,一般只用于煲水蛇汤或水蛇粥,以前也只卖几角钱一斤。近十多年来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不少酒楼食肆把水蛇生削剥皮后斩件腌制,再放入油锅生炸,上碟前加椒盐拌匀,吃 时按每件的弯卷状况反向一拗,使骨与肉稍分离,再用牙撕其蛇肉,其香无比,诚为下酒佳品。因此,水蛇现已身价百倍,市场也卖至几十元一斤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