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浙江温州的特产是什么怎么做 温州的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浙江温州的特产是什么怎么做 温州的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7-18 19:12:10

一. 浙江省 温州 龙湾区 温州鸭舌

温州鸭舌的来历:鸭舌是瓯菜系名菜,熟鸭舌在温州的价格甚高,想想偌大一只鸭子方可得一小块鸭舌,容易吗?卤鸭舌呈琥珀色,卤熟风晾至半干,一根整舌带着舌根两条波状如弹簧钢丝的软骨,鸭舌看去像一只随时准备飞逃的无臂水虱。嚼时极具韧性,左嚼嚼,右嚼嚼,鸭舌的味道就释放出来了。在温州食愈久,就知鸭舌的重要性,无舌不成席。温州话中,舌的发音居然同“亏”,这么说,吃鸭舌就是“吃鸭亏”,所以温州人把鸭舌叫“鸭赚”。

产品名:酱鸭舌

品牌:初旭

配料:鸭舌.食盐.味精.酱油.调味料.亚硝酸钠

毛重:250克里面有小包装.每包2条鸭舌

保质期:常温10个月,阴凉处存放最佳

食用方法:开袋既食.包装袋如有膨胀.漏气.变质切勿食用

二.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海鳗

产品名称:海鳗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肉质细嫩,含脂肪量高

产品简介:海鳗是炎热的夏季最好的海产物补品,海鳗牙齿似犬牙。

8月末左右的海鳗味道开始变的不太好。 海鳗与鳗鱼或豐长鱼含有不同的高蛋白,低脂肪,维他命A,钙,银的含量,是无需担心胆固醇过高的营养滋补品。
海鳗的背部灰白色,腹部银白色,背鳍呈浅黑色。 身体细长且略呈扁型,嘴巴较长且成 突出的三角形,口型较大且上颚较下额突出,两颚约有2-3列牙齿,前部有硬而大的犬齿,背鳍 比胸鳍靠前,侧线孔共有146-154个,其中肛门前方有40-47个,无腹鳍和鳞片。

中国有2属5种:海鳗属的海鳗和山口海鳗的下颌无横卧牙,海鳗侧线孔140~153个,在中国各海区均有分布;山口海鳗侧线孔 128~134个,仅分布于南海和东海。鹤海鳗和原鹤海鳗的下颌具向外横卧牙,鹤海鳗头长约为胸鳍长4.1倍,仅分布于南海;而原鹤海鳗头长约为胸鳍长3.2倍,分布于南海和东海。细颌鳗属的细颌鳗体侧扁,尾部短于头与躯干部的合长,犁骨牙细小,前鼻孔不呈短管状,分布于南海和东海。海鳗科鱼类中,以海鳗、山口海鳗数量多、产量大,是重要的食用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含脂肪量高;鳔可作鱼肚,为名贵食品。除鲜销外,还可制成各种罐头或加工成鳗鱼鲞,是国内外市场的畅销食品。

产品历史:海鳗一般在日本南海岸越冬,春季时北上,游到中国沿海及韩国西海岸,秋季再次南下。

三.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温州鱼饼

温州鱼饼是温州传统民间,它均以东海的冕鱼、马鲛鱼等新鲜海水鱼为主原料,配以独特的调味品,采用传统配方及先进工艺精制而成,不添加任何色素及防腐剂,肉质鲜嫩、鲜而不腥、低脂肪,营养极为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钙,维生素A、E、C及钾、镁、磷、钼、碘、硒及大量的蛋白质。是家庭、酒店、旅游及馈赠亲友的天然鱼肉食品。

据说温州鱼饼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制作的记载,而到了民国十年(1921)就已很出名。当时,永强沙村人周阿实专卖鱼饼。主要原料是豆腐、山粉、鱼肉,打成长条,放在蒸笼里蒸熟,而后再放在油锅里去炸,人们称他为、“鱼饼实”。现在鱼饼制作法又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做时先刮取黄鱼、带鱼等少刺多肉的鱼肉剁成肉泥,加入酒料,拌人豆腐、菜泥、葱、姜等和番薯粉揉成粉团,然后作饼形,或上蒸笼,或下油锅炸至焦黄再入锅炖熟,可即食,也可以切成片块煮,或切丝加佐料翻炒。味道鲜美,即可以享受鱼肉的鲜美,又省去剔骨的麻烦,尤其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如今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引进新鲜工艺和设备,采用机械采肉、漂洗、脱水同时进行的技术,生产除了更具营养、细腻、弹性和光泽的现代鱼饼。大大提高了附加值、延长了保质期,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我市鱼饼也彻底改变了“深藏闺阁无人识”的局面阔步走向了国际。

目前温州各县市均有鱼饼加工企业,其中瑞安、苍南较为集中且上规模。其中苍南榜峰水产品加工厂所生产的“汤记码头”牌鱼饼曾获得2004年浙江省农博会金奖。

四. 浙江省 温州 泰顺县 烧笋干

把烧笋干放入锅内用小火焖煮6-8分钟或者用温水浸泡于水中,然后捞起沥干水分,依个人口味加入肉片,等佐料,炒、炖、煮即可。烧笋干味香脆,肉鲜美,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矿物质,并且有开胃抗癌之功能。

五.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老肖泡菜

泡菜:老肖,01小区,三街学士路,一街建兴路口,人民医院边上小巷老肖泡菜铁板鲫鱼

六.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温州杨梅

温州的气候和不少地区的土壤正适合种植杨梅。杨梅是温州的之一。主要产地有市郊、瓯海区、永嘉县、乐清市、平阳县。"丁岙梅"为最佳。"丁岙梅"产于瓯海县茶山乡的丁岙村。丁岙杨梅成熟时,个个象紫红色的水晶球,青绿色果蒂稍稍突出,,果大核小,甜酸适中,汁多味浓,自古以来享有盛名。杨梅不仅甜酸可口,止渴生津,而且富有营养。杨梅可鲜食,浸白酒则是消暑佳品,果汁可作饮料也可以加工成杨梅干、蜜饯或罐头。( 温州)

瓯海区杨梅已有500多年以上的栽培历史,现有杨梅栽培面积28000亩,因历史悠久、品质优异,闻名遐迩。2003年6月被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据清光绪《永嘉县志》中记载:“杨梅,旧志载士产杨,今出茶山者尤胜”。瓯海杨梅属丁岙杨梅,以其个大、核小、色艳、质佳等特点而优于其他杨梅品种,又因原产于茶山镇的丁岙村,而定名为“丁岙杨梅”。全区有丁岙杨梅面积2.8万亩,年产量6000吨,产值超亿元。其中万亩丁岙杨梅连片生产基地山林环抱,气候湿润温暖,土壤肥沃。瓯海丁岙杨梅鲜果为最佳鲜食品种,素有“红盘绿蒂”之美誉,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丁岙杨梅基地还通过一系列无公害生产栽培管理,提高了丁岙杨梅的品质、产量、市场知名度和商品率,在浙南地区占有绝对的市场优势,已经成为瓯海区最具地方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

瓯海丁岙杨梅近几年曾获得第五届全国杨梅协作研讨会鲜果评比第一名,浙江省农博会金、银奖,温州市杨梅鲜果评比金奖。

七.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苍南荔枝

荔枝因果实成熟时枝弱而蒂固,不可摘取,只能用刀连枝剪下,故名荔枝,荔枝因形象美艳、质娇味珍、超凡出众而被古人宠爱,称誉为“人间仙果”、“佛果”。荔枝种类繁多,如:三月红、桂绿、凝冰子和糯米糍等。荔枝果肉中含葡萄糖高达66%,还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有机酸、果酸及多量游离氨酸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荔枝味酸,性平偏温,具有生津止渴、补气养血、理气止痛等功用,尤其是病后体虚,气血不足,胃脘胀痛,胃阳不足及口渴咽干等病的食疗佳品,具有神奇的医疗保健作用,但荔枝虽好,不可多食,否则人会感到恶心,四肢无力。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昏迷等低血糖症状,俗称“荔枝病”。

我国是世界上荔枝栽培最早的国家,在我国又以广东最早,而[苍南荔枝] 早在1934年苍南县马站镇利用小气候引种。1975年马站亚热带作物试验站以“元红”为主栽品种,种植92公顷27625株。实践表明,马站适于载培荔枝。成熟期为7月下旬,果呈棕褐色,果肉乳白色,汁多味浓,唯个子比原产地稍小,核亦小的特征,现种植均分布在马站镇中魁村、下溪村和霞关镇。欢迎(特别是温州人)大家到苍南马站镇品尝我们温州唯有的荔枝。

八. 浙江省 温州 瑞安 明金牛排

湖岭镇的明金牛排店是家20年老店,在瑞安乃至温州地区都有一定的名气。牛排就装在几口大锅中,一天到晚供着火,暗红色汤汁映衬着牛排,夹杂着几支红辣椒。食客们喜欢自己用长筷子在里面挑选,热气中夹杂着浓香,扑面而来,令人食欲大开。一盘牛排,一把花生,几瓶啤酒,三两好友,叙旧聊天,人生几何。

九.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马站煎包

马站煎包是位于浙江省苍南灵溪镇望鹤路151号。

苍南马站为人熟知的食物除四季柚外,还有就是煎包。

作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民间小吃,休闲食品——马站煎包其工艺特点是面皮油润柔软,包衣金黄脆香,包馅鲜嫩可口。马站煎包具有六十年的历史,从马站发展到县城灵溪,每天现场制作的3000余个物美价廉的煎包经常出现抡购一空的局面,供不应求。马站煎包店开设在望鹤路151号,将继续为推广马站煎包的民间小吃文化作出贡献。

十.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苍南夹缬

夹缬,是我国古代在织物上印花染色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主要采用一组纹样对称的花版,紧夹丝织物,浸于蓝靛青染液,取得染织物,故专家称其为“蓝夹缬”。起源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是我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堪称我国印染技术之母,古代曾作国礼。其实物残片现被国外一些世界一流博物馆视为国宝级珍藏品。

夹缬技术在唐代就有彩色印染技术,其产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十分盛行。在宋代却曾两度遭赵氏王朝政府的示禁,几近消亡,元明以后,夹缬由多色彩向单一蓝色转化,20世纪70年代之前,苍南境内乡村,夹缬印染作坊比比皆是,夹缬产品的“大花被”依然是本地民众婚嫁的必备之物。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生活需求的改变,更兼现代工业的繁荣,色彩斑斓的各类现代布制品的出现和兴起,传统夹缬印染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日渐萎缩,因滞销而停产。20世纪80年代开始,宜山八岱村印染作坊业主薛勋郎师傅对此进行抢救性的生产。薛勋郎的夹缬印染作坊便成为全国惟一完整地保存夹缬传统工艺,且尚在生产夹缬的作坊,堪称是中国古代印染业的活化石。

苍南夹缬印染生产技术性强,生产流程一环一节,环节相接,周密而考究,不仅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代夹缬印染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同时还保存了天然靛青的配方、配液和以天然靛青为染料的技术,可以说是我古代印染技术的活化石,抢救和保护夹缬技术,对于研究我国印染技术的原始风貌、传承方式和发展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苍南夹缬印染技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生产技术性强,伴随着人民的生活而代代传承。苍南夹缬印染以棉纺土坯布和天然染料靛青为主要原料,其生产的产品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印染过程不会造成有害性无污染,不存在当代印染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苍南夹缬以蓝、白两色构图,将温州地区的南戏故事、民间传说作为夹缬制品的主要图案。有取材于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的“百子图”,有取材于民间绘画的凤凰图、牡丹图、菊花傲霜图、灯笼双喜图等,明显有别于唐宋明时期的夹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代服装、装饰品、旅游产品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通过技术改进,可生产各种工艺装饰、被褥、时尚服装、门窗帘、等各类生活用品,特别是在服装和工艺装饰方面具有较大的发掘潜力和利用价值。抢救和保护苍南夹缬,对于研究和考证夹缬在苍南及至整个浙南地区的发展与变化,具有较大的意义。

苍南夹缬印染技术,是农耕社会的缩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工艺,流传千多年,对于研究我国农耕社会人民生活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6年“苍南夹缬”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夹缬传承人薛勋郎于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