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湛江海产特产介绍及图片 湛江十大稀有海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湛江海产特产介绍及图片 湛江十大稀有海产品更新时间:2022-07-16 00:23:42

一.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鱼肚

●“鱼肚”并非鱼胃,而是鱼的呼吸器官,即鱼鳔

●鱼鳔为何贵重?一是物稀为贵;二是鱼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

●食用鱼肚的记载始见于1600多年前的北魏《齐民要术》,唐代鱼肚已列为贡品

●鱼肚的种类主要有:黄唇肚、鳘鱼肚、黄鱼肚、鳗鱼肚……

●黄唇鱼肚是鱼肚中品质最好的鱼肚,以前被列为皇宫贡品

●鳘鱼主要产广东湛江及海南等地,其中又以湛江的金钱鳘肚最为著名

鱼肚自古被列入我国海产八珍,与鱼翅、海参等并列。动物的器官中,肚,一般指的是消化器官,比如猪肚、牛肚,指的是猪、牛的胃。可俗称的商品——“鱼肚”却是鱼的呼吸器官,即鱼鳔,在一些鱼体内(并非所有的鱼类都有鱼鳔)的鱼鳔内充满了气体,可以调节鱼的空气比重,而随意在各水层活动,少数鱼类的鱼鳔在涸水季节还可利用鳔来辅导呼吸。鱼肚为鱼鳔干制而成,主要产于我国南部沿海及南洋群岛等地,因“鱼肚”以富有胶质而著称,所以又被称为“花胶”。鱼鳔之所以贵重:一是因为物稀为贵;二是因为鱼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相当高;根据营养学分析,每500克鱼肚中含有442克蛋白质,250毫克钙,145克磷,13毫克铁,而脂肪仅含1克,三是经加工后的鱼肚味道鲜美嫩滑,十分可口;四是鱼鳔在医学上有防病治病疗效。

我国的鱼肚又以广东所产的“广肚”质量最好,湛江的鱼肚则是“广肚”中的上品。湛江鱼肚色泽透明,无黑色血印,体大者涨发性强。据了解,鱼肚的种类主要有:

(1)黄唇肚:以黄唇鱼的鳔加工制成,又称黄唇胶。成品呈椭圆形,扁平并带有两根的胶条。呈淡金黄色或金黄色。光泽鲜艳,半透明,波纹显著,产于东海、南海等地区。黄唇鱼肚是鱼肚中品质最好的鱼肚,以前被列为皇宫贡品。产量极少。

(2)鳘鱼肚:是以鳘鱼的鳔加工制成,又称敏鱼肚、米鱼肚。成品呈椭圆形、片状,凸面略有波纹,凹面较光滑,色淡黄或浅红,明亮有光,半透明。鳘鱼肚亦有公母之分,也是公优于母。鳘鱼主要产广东湛江及海南等地,其中又以湛江的金钱鳘肚最为著名。

(3)黄鱼肚:以野生大黄鱼的鳔加工制成,又称黄鱼胶。单片黄鱼胶色白略黄,光滑,半透明,较薄,形体也不大。近年黄鱼几近绝迹,黄鱼胶的身价高起来了。黄鱼肚产于广东湛江、浙江、福建等地。

(4)鳗鱼肚:以海鳗的鳔加工制成,鳗鱼鳔一如鳗鱼,长圆形,细长,壁薄中空,两端尖似牛角,白中略黄。主要产于东海和南海部分海区,鳗鱼肚一般不剖开,也称桶胶、筒胶。

据湛江沿海的渔民介绍:鱼肚的加工方法比较简单,鲜鱼在解剖后,将鳔摘出,规则地纵行剖开,将鳔摘出,规则地纵行剖开,用水洗净,去掉血筋,摆晒于席子上,适时翻转,晒至全干即可,为防虫蛀,可在晒到半干时用硫磺熏一下。熏时把适量的硫磺放在碗中,点燃后搁在缸底,再把盛在筐或筛子上的鱼肚放进缸中,缸口用麻袋包扎,熏4小时左右即可取出晒干。其成品的造形板平正规,色呈半透明的乳白或淡黄并有光泽者为上品。

鱼肚是我国烹制菜肴的高贵原料,用它能做出红烧鱼肚、绣球鱼肚、高汤烩鱼肚、大扒鱼肚等上乘名菜。

二.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梅菉鱼丸

吴川特色美食:梅菉鱼丸 口感嫩滑有筋道

在吴川梅菉一带,烹制鱼丸是很出名的一道地方小吃。梅菉的鱼丸选材优良,制作考究,口感嫩滑,无腥味,有筋道,老幼咸宜。鱼丸的制作,首先要选好海鲜原料,精选产于南海、北部湾的深海马鲛鱼,肉质鲜嫩而有韧性,花样繁多,可以满足不同口味的食客。

制作鱼丸最讲究工艺环节是搧鱼肉,搧得够功夫最重要,力度大小对鱼丸的韧性有影响,力度够了韧性足,力度不足则软绵绵。

做法:

1.先是剖鱼净肚,横切鱼片; 接着,用刀反复搧片鱼肉,使其成为鱼茸;

2.手工摔打肉泥50次左右至起胶为止,配佐料花生油、味精、精盐、蛋清、生粉,和鱼肉混合成胶糊状;

3.最后就是手捏成球状放入清水冷固定型,放入大锅50度至60度浸熟;

4.再文火不停搅动,看其是否熟,恰到好处时用捞箕捞取。

吃法:

可猛火煲汤、可油炸或可煎炒。

三.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吴川海蜇

海蜇,别名水母,渔民兄弟称“唠”,属海洋腔肠动物门。因其很多小触手长有刺细胞,会蜇人注入毒液,使皮肤灼痛和出现红肿,故叫海蜇。海蜇外形象降落伞和大蘑菇,身体分伞部和腕部两个部分。伞部呈球形,肉薄,俗称海蜇皮,直径一般30-40公分,最大可达1米。腕部如根状,肉厚,俗称海蜇头,占海蜇总重量十分之六。经加工后的海蜇,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早在1100年前晋代张华著的《博物志》中已有我国食用海蜇记载。宋代沈与求曾赋诗海蜇“出没沙嘴如浮罂,复如缁笠绝两樱”。此诗也引出海蜇入清宫为御膳的传说。乾隆皇第二次东巡,在渤海正兴高采烈欣赏天水一色壮景,突然远处密密麻麻飘来团团“白蘑菇”,令乾隆惊慌失措。军机大臣和珅懂得是海蜇,便用沈的海蜇诗向皇帝解释,并献媚说是龙王送的贡品,给皇上观赏和品尝,令乾隆龙颜大悦。乾隆吃过御厨精制的海蜇后,赞口不绝,从此海蜇也入了宫廷食谱。

吴川沿海民众,很早就掌握海蜇的特性,把海蜇加工成传统的水产食品。吴川海岸线长达48公里,港湾较少,海底地形平坦,潮流缓慢,水质污染少,水温适中,浮游生物丰富,极宜海蜇生长,故吴川的海蜇以产量多、质量好著称。吴川海蜇色泽光亮,肉实肥厚,鲜美松脆,入口香爽而闻名远近。1985年,吴川海蜇在全国首届水产品质量评比中荣获优良产品奖,同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国际贸易博览会,广受好评。此后,殊荣不断,名声远播,成了吴川水产的品牌。目前,我市加工海蜇的企业达20多家,年加工量保持在2800吨左右,产品出口远销香港、泰国、美国、加拿大等地。

海蜇属无性繁殖,生长快,自身0的幼体,3个月可重1公斤。海蜇天气好喜欢在海面飘浮,遇到恶劣环境,则垂直下沉。海蜇一般用拾捡和捕捞两种方法获取。飘流在沿海搁浅的海蜇,在岸边即可捡获;水中浮游的海蜇,则用船网捕捉。吴川对海蜇加工十分讲究,先用刀把伞部和腕部分割,用篾片刮净表皮沙泥和斑点,再进行三道明矾和盐的腌渍压榨,去除水份,才制成海蜇皮和海蜇头,加工的成品率为10%。吴川海蜇之所以名不虚传,除天然质优外,精细加工也是重要一环。

海蜇作食料,可多样烹饪,炒、灼、拌皆美,特别是海蜇丝与红萝卜丝、葱丝、黄瓜丝、芫茜、花生末、糖油酱醋等组合的拌菜,色香美味,天然风味,令人馋涎不止,成为宾馆酒楼宴席佳肴。《本草纲目》等古籍均有载并经医学临床验证,海蜇能清热解毒,化痰消肿,祛风润肠,降血压、通血管,具有很高的滋补保健和药用食疗价值,大大提高了海蜇的食用地位,广受青睐,也使原来名气不大的水产品成了热门的抢手货。

四.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麻通

麻通是吴川糖果生产中的独特名优产品,该产品系用大糯米、水芋头、白糖、芝麻等原料,经过特殊的处理方法和制作技术做成半成品,晒干后随时备用。再加工制作时,将此半成品先后投进分别用文武火煮成不同温度的两个油锅中去炸,炸至膨胀适度,取出淋上白糖胶,洒上芝麻即成。成品粗如甘蔗,长7~8公分,中空充满泡沫,入口松脆香甜,是糖果中佳品。麻通的制作,在吴川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其制作技术长期秘传,直至60年代才公开。( 吴川)

五.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吴川禾虫

禾虫多长于鉴江出海口的吴阳、黄坡两镇,每年只有五、八有份才出现几次,一般在红云细雨,天气变化异常的情况下,加上逢水头起(农历初一、十五涨潮高峰期)为多,一旦出现,密密麻麻,漂浮在河涌水面上。这时,捞禾虫的人真是捞之不尽,一个小时左右,可获二、三百斤,用斗捞的也有十数斤之多,随着潮水的高涨,禾虫逐渐消失无影无踪,只好望河而叹!有捞禾虫经验的人,掌握禾虫出现的时机、地点,捞具好,加上眼利手快,就捞得多。禾虫 生于咸淡水交界处稻田的表土层里,以腐烂的禾根为食。其形体像小蜈蚣,长约三十至四十厘米。人们常说,蜈蚣的脚最多,可是禾虫和脚比蜈蚣的脚还要多,更有趣的是禾虫身上可随时交替变换着红、黄、绿、蓝、紫的颜色,并且十分鲜明。把它煮熟,就就成纯是蛋黄颜色。禾虫蒸、炒、煲、炖 ,样样皆宜,蒸禾虫加上姜、葱、油、盐 ,放在饭锅里蒸即可。炒和煲则要加上猪腩、粉丝之类的配料,不过比蒸好吃得多, 是将禾虫炖熟,用炭炕干,味道甜中带香。还有 咸禾虫,每年禾虫造,家家户户都卖几十斤,多的百余斤,用盐腌了,吃时加点油、葱、姜蒸熟即可,因此,过去吃禾虫,特别是咸禾虫,中算是穷佬菜。

禾虫虽小,口口是肉,含有丰富蛋白质,而且风味奇特,清香鲜美,嫩滑可口,实是饮酒、吃饭一道好菜。它还有滋阴、健脾、暖身、去湿之功效。

六.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牛杂串

牛杂串

为了保持传统牛杂的原汁原味,廉江的牛杂煲采取的是很原始的制作方法。一碗牛杂从内脏变成美食要经过很多复杂的步骤:首先要反复清洗内脏和其他污垢;接着用盐腌制;之后文火煲至九成熟;然后再一次冲洗至最干净;再放酱汁焖熟。一副内脏从制作到出街大概需要4至5个小时。牛杂煲好不好味,关键看煲的配料,经过多方的了解,好不容易打探到牛杂煲的制作配料:以“十三香”为主要的卤水香料,包括茴香、花椒、八角、桂皮、陈皮、沙姜、豆寇等。

牛杂串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小食之一。当北方寒潮南下,天上飘着毛毛细雨时,廉城的横街窄巷便飘起了一阵阵煮牛杂串的香味来。

牛杂串最关键的是那煲滚烫浓香的酱汁,里面除了面酱之外,八角、茴香、花椒、陈皮等各种香料是必不可少的。店主将煮熟了的牛肠、牛筋、牛腩之类用剪刀剪成片片小块,然后用长约20公分的铁线串起来,食客象吃火锅那样自己动手放进正煮得翻滚的酱汁里煮来吃。吃时当然别忘了还要蘸上一点辣椒酱,边吃边喘气,这样才够刺激。吃过了牛杂串,还有腌酸菜或腌酸萝卜,用牙签挑上几片过一过口,这样才过瘾。

七. 广东省 湛江 麻章区 湛江威化饼

又名华夫饼、维夫饼。产于广东湛江。采用新鲜、纯正、支链淀粉多、粘性大的糯米为主料;所用油脂,经碱炼、脱味、脱色、氢化后成为腻滑、无异味、洁白;白砂糖磨细成微细粉沫;添加剂纯度要高。其制作,先将糯米洗净、浸泡、晾干、椿粉,与充分溶解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等混合液,按一定比例制为粉团,投模夹内,焙烤成饼片。另将凝固的食用油脂连续搅拌,至腻滑为上好,加白糖粉拌匀,涂饼片上,进行粘全,最后锯成各种规格的小块,才成为成品。威化饼色泽鲜艳,层次明显,滋味纯香甜美,口感膨松嫩滑,保存期长,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脂肪、营养丰富,热量较高。

八.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吴川田艾

田艾草大致分为两类,一种叫大艾,具有特殊刺激气味,不可食用。仅用于端午节的时候或产妇等会用来煮水洗澡,以达到驱除邪气的作用;另一种即是田艾,是冬天收割完后田野里生长出来的一种野草,经常摘取来制作饼等糕点食用,以达到避邪气、驱寒毒的功效。据《食物本草》里介绍,田艾还具有祛湿,暖胃,清肠等功效。

田艾是吴川特色小吃村里人大多是逢年过节都会做来吃的,基本是家家户户都做的。

吴川人做田艾的习俗一直沿习至今,

特别是农村,每到“二月二”前夕,他们就捣米粉、备田艾绒、做田艾,用煮好的田艾绒和米粉搓成皮,然后包上白糖、花生、椰丝、芝麻、陈皮、肥肉做成甜味的田艾 ,香味的则用新鲜虾仔、生葱、新鲜萝卜丝或咸萝卜碎加肥肉、芝麻、花生作馅。形状有的用木凿的模子做成杯口大圆形的,有的做成桃子形的,有的做成碗口大半月形的,再用新鲜的木菠萝叶子或土生的一种叫做“能木”的树叶包垫起来,放进镬头用武火蒸熟,既省钱环保,又有绿叶的清香。香心甜皮的田艾最为美味可口。

做田艾的习俗吴川历来盛行,因为在这个开春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正是田艾生长的全盛时期,等待春耕的田野上长满灰绿色的田艾。约10厘米高的田艾,叶子是粉绿色的,花朵白中间绿,全身长满绒毛,给人毛绒绒的感觉。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吃田艾绒做的,可以清除体内杂物、尘埃,去腻化积,养身健体。因而每到这个时节,农村的男女老幼就到田野去采摘田艾,晒干再用竹箕把田艾干擂擦成绒,然后煮熟晒干,变成象棉絮一样灰绿色的绒绵,就成了上等的田艾绒,就可以拿来和米粉做田艾"米乙"了,或拿到市场去卖,赚一些钱帮补家用。不过民间认为田艾绒越陈越好,甚至可以做药用,因而很多人把上好的田艾绒密封收藏,日后自用或馈赠亲友。城里人得到农村亲友送来的田艾绒或田艾"米乙",那简直是如获至宝。

九. 广东省 湛江 霞山区 湛江蟹

湛江东连南海,西枕北部湾,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滩涂众多,是蟹的良好棲身之地,自古以来盛产优质名蟹。湛江的海蟹与江南的淡水大闸蟹,平分秋色,各领风骚。湛江吴川的芷寮米蟹,在宋代已视为蟹中上品,产于蟹的养份充沛的吴川吴阳江海交汇的芷寮,以腿粗肉厚,膏满脂丰而著称,是中国四大名蟹之一。传说当年苏东坡路过吴阳,品尝了芷寮蟹,赞不绝口,写下“未看黄山徒双目,不吃螃蟹辜负腹”诗句。清朝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也有诗曰“执杯持蟹螯,足了一生事”,可见芷寮蟹是何等的风味迷人。麻章太平和东海岛民安的灶蟹也闻名遐迩,饮誉海外。湛江人称蟹洞为灶,这类蟹均在洞中捕捉,故称“灶蟹”。太平、民安的灶蟹,肥、香、鲜、脆,多为“双衣”“重壳”,味道别具一格,特别是具有“长命”的特点,可活生生运到京城,历来被列为朝廷贡品。湛江流传不少贡蟹的故事,雷州府白鸽寨武官劳守备误期押蟹到京;进士陈瑸违旨侍病母迟晋京授职,均借助赶蟹上路保其鲜活为名,巧脱欺君之罪,免于一死。故事除讴歌智慧外,也反映了本地贡蟹品牌。清举人,诗画家陈乔森画蟹解馋更高度展示湛江蟹的魅力。他画蟹题诗“白酒黄花节,清秋明月天。无钱买紫蟹,画出亦垂涎”。仿佛使人回味到晶莹娕滑可口的蟹肉,金黄鲜美香口的蟹膏。

湛江的渔民很早就掌握蟹的生活特性捕蟹。“九月尖脐十月圆”,脐的尖圆是雄雌蟹的区分,即九月雄蟹,十月雌蟹最肥,也是捕蟹的旺季。芷寮、太平、民安外,坡头的南三、雷州的东里、徐闻的新寮、和安及遂溪的草潭,都是湛江主要的蟹产区。蟹的重量大小不一,一般单只半公斤已算少有的大蟹。号称蟹中之冠是2006年8月,粤东南澳岛渔民捉到一个巨无霸赤蟹,身长20公分,宽12公分,重2.5公斤,但湛江市的游泳队员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们曾在霞山游泳场闸口捉过一个巨蟹,体长和重量都超过此蟹,当时卖给国营水产收购站,得款80元。

湛江蟹民捕蟹的方法很多,设栏、撒网、垂钓、装篓、挖洞……其中挖洞捉灶蟹最特别,湛江在明朝初已有此项技巧,一直沿袭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蟹肥了要脱壳,周期性脱壳逐渐长大,脱壳后身躯软绵,易受鱼鳝所噬,需找个安全保险的地方棲身。渔民利用蟹这一习性,在滩涂挖洞让其入灶筑巢,并暗中另挖相连遮蔽一小孔,作查蟹捕蟹之用。“有蟹无蟹在于灶”,灶要挖得巧,选择蟹最喜欢的环境和地形,投蟹所好,不能有丝毫通风透光。好的灶,天天入蟹,多的可一灶3蟹。若查蟹捉蟹及时,必多得“重壳”佼佼者。捕捉时要轻快小心,根据蟹在灶的位置,采用不同方法。过去一个劳力可管200个灶,高手每月可捕捉250公斤。

十.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英利烧猪

英利烧猪

英利烧猪皮色光滑,又香又脆,肉质细腻,又嫩又滑,香润可口,是餐桌上一道美味。几百年来,它以“纯天然,无污染,是绿色食品”为卖点,引得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品尝。

英利人对烧猪取料和制作十分讲究,他们一般选购40—60公斤重量本地放养的生猪,这种生猪在农家吃的是番薯、木薯、玉糠等熟饲料,爬到村边的山坡上吃的是青草嫩叶,有的甚至用嘴拱挖泥土里的蚯蚓、蜗牛等细小动物咀嚼,以补充其体内所需要的磷、钾、钙等矿物质。所以这种猪肉肉质结实,纤维精细,脂肪较少,营养丰富,酥香可口,且这种猪喂养6—7个月,个头较小,易烧烤加工,易出售。

挑选后生猪提前进圈栏3—5天,宰杀前赶着猪急绕猪栏走数十圈,使其血液流遍全身后立即宰杀放血,即利于脱毛,又使烧烤时皮色鲜美,然后将开膛破肚加工整理好后的光猪吊挂起来,晾干水迹,清肉体里的涩水,约1小时后,烧猪师傅将配制的五香粉、姜、葱、蒜、盐、醋、糖、味精等佐料按一定比例调配后,再加上线性正白米酒涂抹在猪肉体各个部位,等浆料浸透肉体1小时后,再用毛刷醮蜂蜜均匀地涂抹在即上炉的猪皮上,把腌制好的光猪吊下炉中烧烤,将红泥浆封实炉口,还用一口铁锅反盖炉口顶端,烧烤师傅凭着丰富经验,用鼻闻烤炉中发出的气味,就知道炉中的猪烧烤程度。当时间一到,就将烧猪从炉中抬出,一头色、香、味均佳的烧猪顿时呈现在食客的面前,人们无不垂涎三尺,吃起来嫩滑爽口,猪皮酥脆留香,有“原汁原味”的口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