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南充县特产 四川南充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南充县特产 四川南充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7-06 00:25:15

一. 四川省 南充市 高坪区 六合丝绸

南充-丝绸公司位于“中国绸都”,有“丝绸之乡”之称的四川南充,是有100余年生产历史的国营大型企业,拥有自主进出口权,产品畅销全球40余个国家或地区。-丝绸集团公司蚕丝被厂主经产品蚕丝被生产、蚕丝被贴牌加工、丝绸领带、方巾,睡衣、桑蚕丝棉。南充-丝绸集团公司蚕丝被厂主经行业:床上用品、丝绸系列面料、蚕茧、蚕丝、编织工艺品、织造加工、手工编织加工。

二. 四川省 南充市 高坪区 青林柑橘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永安镇青林村,位于南充市高坪区城南,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50亩,非耕地面积370亩。

青林村以优质柑橘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规模大,种植面积达2300亩,其中标准化示范园面积1100亩,柑橘种植严格按照专业化管理,并实行了套袋、 错季、嫁接枝等多种植技术,拥有爱媛38号、青见、不知火、南良2号等多个品种;柑橘色润味美,属无公害、绿色生态水果。此外,青林村积极举办橙花节、橙果节等节庆盛会,极大地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发展,青林村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四川省文明村、南充市特色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南充市产业人才开发示范村、新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十强村等荣誉称号。2011年,青树村(柑橘)获得农业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

三.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奉皇米豆腐

阆中老观古镇,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这里山清水秀,百姓勤劳朴实,地产奉国大米文明遐迩。奉国大米因产自老观山区(古奉国县)而得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的稻米,以其饱满、色泽好、口感佳而成为历代宫廷贡米。解放后曾出口欧美及其东南亚,近年获得西博会"金奖"、"南充知名品牌"、"民为天放心食品"、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等多项殊荣。

奉皇米豆腐是以优质奉国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几千年来,一直是阆中百姓逢年过节善待亲朋的必备佳肴,因汉武帝刘彻对其情有独钟而被当地百姓称作“奉皇米豆腐”,它以精致环保、味美价廉、绿色健康的优势代代传承,属于阆中地域传统美食。

汉代有一宰相名曰谯隆,奉国县(今阆中老观镇)人,深受汉武帝刘彻的青睐。奉国县山青水秀,自然生态良好,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的稻米,粒大、饱满、色泽好、口感佳,作为汉代宫廷贡米,故称奉国大米。谯隆进谏,诏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进京修订历法,终采纳其浑天说理论,启用《太初历》,创立春节文化并沿袭至今两千余年。在汉代第一个春节时,谯隆将家乡以奉国大米为原料,用手工方法做成的又糯又香的米豆腐献给汉武帝刘彻,皇上食之大悦,并高度赞赏。此消息很快传遍了家乡,奉国百姓将此米豆腐称为“奉皇米豆腐”,沿用至今。从此逢年过节,奉国百姓以奉皇米豆腐为上等佳肴善待亲朋。奉皇米豆腐,又称作奉皇“米豆福”,取其幸福吉祥之寓,与春节文化融为一体。

四. 四川省 南充市 仪陇 仪陇半夏

仪陇半夏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仪陇半夏俗称“麻芋子”,系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以块茎入药,一直是仪陇地区的重要药材之一。 仪陇是半夏的道地产区和历史产区。据《南充县志》记载:“清嘉庆25年(1820年)前,南充盛产的63种药材中,以半夏、僵蚕等有名气”。早在明末清初,仪陇县城就已形成了半夏交易市场。仪陇半夏主要以“保宁半夏曲”而闻名,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浙江绍兴商人缪复泰在保宁(今南充阆中所在地)创办“保宁半夏曲”手工作坊,其产品畅销华北、上海、武汉、长沙、新疆、内蒙、浙江及港澳、南洋一带。由此可知,早在100多年前,南充地区即盛产半夏。 据《四川中药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记载:“半夏我省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遂宁、南充市仪陇县、蓬溪等地”。中国药材公司编著的《中国常用中药材》(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记载:“四川的广安、仪陇等地为半夏的主要分布地”。《四川道地药材志》(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5年版)记载:“半夏四川产量较大,仪陇为半夏的最佳适宜区,所产半夏质量较优,并以其色白、质坚、粉性足,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无泡壳,圆球形等显著特点而享誉国内外”。 仪陇半夏产业近代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建国初期,半夏曲由缪氏制作,国家订货。随后,缪氏后裔缪惠生献出秘方,半夏曲由阆中县制药厂生产。1952年至1985年,仪陇累计收购半夏59.6万公斤,平均每年收购1.7万公斤,远销香港、澳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各地开始进行人工种植,为了区别不同产地的半夏,外地客商特称仪陇地区所产半夏为“仪陇半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了“仪陇半夏”这一自然品牌。 上世纪60年代前,仪陇半夏主要以野生为主,70年代起农民逐渐开始人工种植。改革开放以前,仪陇半夏一直延续传统的农家种植方式,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范化的加工技术,生产出的半夏品质不高,价格偏底,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发展缓慢。进入90年代,随着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的提出,仪陇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川半夏生产基地,仪陇县将半夏作为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行推广。1999年9月,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办公室选送南充仪陇半夏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全国优质中药材展销,受到中外客商好评。1999年12月在南充举办的“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上,仪陇半夏被评为“优质产品”。2001年仪陇县被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定为半夏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区。 仪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仪陇半夏的发展,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优惠政策,在基地建设、技术推广、科研开发等方面投入300余万元,大力抓好仪陇半夏基地建设及销售拓展等相关工作。目前,仪陇半夏标准化、无公害种植新技术已在县内9个乡镇推广,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增收。仪陇半夏可种植面积约30000亩,总产量约12000余吨,总产值可达21600万元。2011年种植面积2000余亩,总产量400余吨,按照2010年平均价格140元/公斤计算,总产值5000余万元,平均亩收入在20000元以上,为规模开发仪陇半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地域范围

仪陇半夏产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仪陇县双胜镇、复兴镇、五福镇、赛金镇、凤仪乡等5个乡镇,8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1′-106°23′,北纬31°18′-31°25′之间,保护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仪陇半夏块茎呈圆球形、饱满、无泡壳、大小均匀,直径1.0-1.5cm;表面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针状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粉性足;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内在品质指标:仪陇半夏总灰分≤4.0%,浸出物≥13.0%,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3)安全要求:仪陇半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按照GMP标准加工。

五.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蓬安回锅肉

“回锅肉”为四川首创传统名菜。此菜味浓而香,与青蒜合炒,红绿相间,色味俱佳,颇受食家欢迎。

【原料】

猪后腿肉600克,永川豆豉6克,甜酱8克,豆瓣辣酱25克,红酱油15克,青蒜60克,生油130克,黄酒20克。

【制法】

(一)猪后腿肉洗净,入汤锅内煮20分钟,以煮至肉皮软时为适宜,捞出稍晾,切成0.4厘米厚、4厘米宽、5厘米长肥瘦相连的片。豆瓣酱、豆豉均剁成细茸。青蒜多用蒜头部分,留少许青叶,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

(二)铁锅内放入生油烧热,下肉片,炒至吐油时,将豆瓣、豆豉、黄酒、甜酱、红酱油放入一起炒透,再把青蒜段加入焖熟,即可起锅装盆。

六. 四川省 南充 高坪区 烟山冬菜

烟山冬菜

“烟山牌”冬菜始创于1790年,名冠四川四大名腌菜之一。以无药、无害虫的优质绿色芥菜为原料,置土陶内陈年腌制而成,其色黑褐、质翠嫩、味清香,经检测富含氨基酸、乳酸、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增强人体机能之功效,是佐餐调味、居家旅游和馈赠之佳品。

七. 四川省 南充市 嘉陵区 金凤白酒

金凤白酒创建以来,在金凤人不断的努力下,由原来的乡间默默无闻的小作坊,到今天南充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再到南充人民心中的[南充的五粮液、小茅台]与众不同的品质和金凤人优质服务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

金凤镇地处金鸡沟,凤凰山而得名。金凤场又称流溪寺,唐代开跃元年(681)在这里建过县城、名为流溪县,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建立金凤乡,1986年拆乡建立金凤镇,悠久的历史传承,孕育了金凤镇丰富多元文化、酒文化也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金凤白酒从自酿自饮到作坊式生产再到美名远播,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风霜,沉积了200多年的风月精华。

金凤白酒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工艺,解放后,曾组建了南充县金凤酒厂,改革开放后,是金凤白酒的兴盛时期,国营金凤白酒厂改制,掌握了金凤白酒技术的师傅们独立门户,开始了百家争鸣的金凤白酒时代,后在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我厂将散落在民间的金凤老厂的烤酒师、品酒师、杂工重新组建,注册厂名为南充市嘉陵区世纪金凤白酒厂。2004年为了适应企业发展,让产品走向城市,在嘉陵区委、区政府的关怀下,选址风景秀丽的文峰镇二龙村,建立基地。以此作为对接城市的窗口,建厂之前我厂先将文峰的地下泉水送省权威部门检测,所检测的结果是水质与金凤镇老厂水质完全一样,得知这一结果,我厂更有信心将金凤这一品牌做大做强;2009年在当地工商部门的帮助下成功注册金凤商标,如今我厂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我们有信心让这只金凤飞出南充,飞出四川,飞向全国。南充在外务工的优秀儿女,已将金凤白酒带往北京、深圳、上海、天津等城市作为接待朋友的家乡酒,在南充已成为老百姓宴席上的首选品牌,走亲访友的最佳馈赠品,以此成就了老百姓口啤相传的一句话:金凤白酒——南充人自己的酒。

信息来源:嘉陵区门户网

八.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油饟馍馍

油 饟

清代初年,随着回教传入阆中,甘肃河州的清真食品“油饟馍馍”也就在阆城安家落户了,由于其风味独特,所以深受百姓喜爱。

它是用面粉、白糖、鸡蛋、芝麻、菜油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做成的食品。其外形,下大上小,底部椭圆,长径约八厘米左右,高五厘米许,其上粘贴一些芝麻,似绽开的尖顶石榴。下锅用油炸成红黄色后,外脆,内酥,吃起来爽口舒心。

油饟是回族待客的神圣礼品,每逢婚、丧之宴,新年佳节,便可以看到它像一朵鲜花盛开在回族丰盛的筵席上。

九.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高老妈子面

牛肉凉面为回民所创制,所以大家叫这种面为“高老妈子面”,其子高登发继承母业,阆中的牛肉凉面便留传下来。民国时期,唐联三在郎家拐街开馆子卖这种牛肉凉面,大家就叫“唐凉面”。


其作法是,先将镁牛肉切成小块作成热馅汤;然后将细面条作成的凉面盛入碗内,加入调料,特别是干辣椒面,再烧上牛肉馅汤拌匀食之。其特点是凉面不凉,热馅不烫,麻辣清香之味悠久绵长。当时连英国传教士回国时,也带上这种牛肉凉面为旅途食品。抗日战争时期,美驻蓉空军常来阆中,他们慕名来买唐凉面,装入饭盒再飞回成都,据说馅子还未凉,他们吃了赞不绝口。

十. 四川省 南充市 营山县 营山凉面

在营山的诸多小吃中,营山凉面获得的赞语最多。原因在于它凉面劲道,红油劲霸,先有凉粉打底,最后撒上大头菜,健脾开胃,香辣无比。

凉面在营山历史悠久,是营山县的传统名优小吃。所以,不是所有的凉面都叫营山凉面。爱TA,就带她来吃营山凉面吧。

不论逢年过节还是亲友聚会,营山人都爱用营山凉面来招待客人。不论是在上档次的大酒店的宴席上,还是街边小吃摊点都有营山凉面。凡吃过营山凉面的人,无不为其鲜美爽口的川味风格而赞叹。

营山凉面讲究色、香、味、形,色泽光亮,香味扑鼻,让人垂涎。吃起来鲜美可口,着实让人回味无穷。

营山凉面的特点:

1,色,香,味俱全。

2,辣油,香油都是店家祖上多年传下来,经自己的独家调理做出来的。

3,面也是就地取材,由当地农民伯伯提供。那才叫纯。

4,大头菜,地道的哦,香味独特。

信息来源:营山县旅游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