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门面筋是哪里的特产 龙门面筋的传说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门面筋是哪里的特产 龙门面筋的传说更新时间:2022-07-03 00:14:50

一.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面筋

面筋

面筋是用面粉制作的凉食佳品,膨松,柔软,独具风味。

它的制作方法是:将面粉加入少许盐调水和成面后,在清水中揉搓,分离出蛋白质和淀粉,蛋白质揉和成面饼,放在草编的圆形筐子上,待锅中的水开沸后,依次放入锅中蒸10—15分钟,若锅大一次可蒸20个,蒸熟后的面筋薄如白纸,擦上适量的香油,然后摞叠起来,切成韭叶宽窄的长条,佐以辣子油、蒜泥,配上各色小菜即可食用。面筋软嫩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倍受人们的喜爱

二.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三.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布朗族的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服饰中,刺绣和银饰也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刺绣图案多为各种花草、鸟兽和几何图形。绣工独特的要数“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的婚礼习俗中,举行婚礼时众人要进行爬竿比赛,新娘必须拿出自己在婚前精心刺绣的“棉包锦囊”,内装五谷、银饰等物,挂在竹竿上,比赛结束将“囊”赠给胜利者,以示吉祥。

五. 江苏省 无锡市 新吴区 肉酿面筋

肉酿面筋现在是无锡民间的风味特色菜肴,逢年过节时,家家都要烧煮。家有客人来临,待客时桌上也少不掉一碗肉酿面筋。肉酿面筋制法相当简单,只要将肉馅塞入无锡清水油面筋中就可以。烧煮时,如再加冬笋、香茹、黑木耳、金针菜等,其味更佳。

六.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新西兰独资黑龙江新鹤王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西兰洪洋集团独资创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新西兰洪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房地产、畜牧养殖(牧场)、皮革加工、国际贸易、乳品研发等多元化的投资集团,2003年底投资并购原五大连池鹤王乳业集团,进军中国乳品制造业。

鹤王品牌曾是中国乳品十大品牌,鹤王商标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曾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出口的乳品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海内外获得过良好声誉,生产基地位于刚刚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连池市,该地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水草肥美,矿物质丰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产地之一。该地区又地处北纬48度,是优良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理想饲养地带,由该地区饲养奶牛所生产的新鲜牛奶既无污染又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元素。是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生产基地。

七.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龙门草菇

草菇又名禾菇、秆菇,历来是人民喜爱的高级食用真菌之一。龙门鲜草菇个体肥大,呈圆筒形,肉厚实爽脆,味甘甜可口,且含有一定量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龙门县生产草菇,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60年代开始出口香港、美国和东南亚。出口最多的年份是1982年,全县年出口干菇4.74吨。

至2002年止,龙门鲜草菇年总产量约60吨,主要分布在龙城、王坪、平陵等地。产品有鲜菇和干草菇两种,干草菇包装有250克和500克两种。

八.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九. 海南省 定安 龙门萝卜干

龙门萝卜干是在火山富硒土地上种植的,品种优良,明末清初就闻名岛内外,是高级养生食物,以色泽黄亮,肉质厚实,香味浓郁,咸淡适宜,脆嫩爽口而著称,有“0参”之美名,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消炎、开胃、消油腻等功能。

许丽姬 摄

十. 浙江省 杭州 桐庐 孙权面筋

孙权面筋是龙门传统菜,是龙门古镇的特色小吃,据说当年孙权得胜归来,用油面筋犒劳将士,于是这种象征胜利的食品也在古镇代代相传。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