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介绍家乡特产番薯作文400字 家乡的特产红薯作文不少于3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介绍家乡特产番薯作文400字 家乡的特产红薯作文不少于300字更新时间:2022-07-02 20:50:21

一. 广东省 肇庆 广宁县 潭布番薯干

潭布镇由于海拔高、气温偏低、土壤肥沃等独特自然条件,因而年年盛产清甜可口的优质番薯。潭布番薯具有糖份高、淀粉低、纤维少、味香浓、软滑可口等特点。秋天,农民收获番薯后大部分加工成番薯干,制作方法原始简单,采取天然日晒风干的方式,不添加任何化学成份和人工色素。潭布番薯干具有甜而不腻,黄里透红,软韧适中的美味口感和独特风味,因此备受欢迎,在县内外都颇有知名度,成为人们喜欢品尝和馈赠亲友的风味。

制作步骤:

第一步:挑选表皮光滑细致,无虫孔、无破烂、无异味、大小适中的番薯为佳。刚挖回来的番薯最好晾上几天,去掉其水分,为了让淀粉更好的转化为糖。

第二步:把番薯挑到河边,溪边或井旁,将番薯的泥土冲刷干净。流动的溪流是最好洗干净泥土的方法。

第三步:将洗干净的番薯放进大柴灶里面蒸煮,整好后出锅冷却后,将番薯片去掉。

第四步 :根据番薯的形状,手工切成适合的大小进行晾晒风干,全靠太阳照射,直到黄中带红,色香味俱全。

晒好的番薯干软糯香甜,谭布番薯干保留了天然色泽和品质,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耐嚼,具有丰富的葡萄糖和维生素A、B、C、D以及微量元素铜、磷、铁等,属生理碱性食物,能对米.面.肉类的生理酸性起调节作用。

而且,番薯干还是一种能够带到床上吃又不会掉渣的零食哦,哈哈。想象一下,躺在床上刷屏看电视剧的时候,啃着一条软糯香甜的番薯干,那得多享受呀!

二.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爆皮黄番薯

高州爆皮黄番薯

薯中之王

爆皮王番薯是高州云潭镇垌头村的,红皮黄肉,肉质鲜美,蒸熟后皮开肉裂,香味扑鼻。色、香、味俱全,被当地人誉为薯中之王。

垌头村的爆皮王番薯种植历史悠久,究竟始于何时该村的村民开始种植“爆皮王”番薯已没有人能说出一个准确的时代。但据该村老村民反映,他从老0的口传得知,“爆皮王”番薯由于口感味道特别好,受到该村历代村民的喜爱,被村民一代一代传下来,估计该村种植“爆皮王”番薯已有数百年历史。

爆皮王番薯

“爆皮王”番薯适植性特别挑剔,只适合高旷干爽肥瘦适中半沙半泥的土地生长。目前还未发现其他的地方适合种植。高州、电白、阳春等地很多农民都曾经引种“爆皮王”番薯,但“爆皮王”薯苗引种他处后,一般都“水土不服”,茎叶长得茂盛,但结薯却不理想,有的甚至不结薯。这是造就“爆皮王”番薯是垌头村委会的,一直沿袭多年的主要原因。

三.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家乡莲藕饼

将莲藕刨丝,配上冬菇粒、虾米等配料。拌匀后,将其制作成圆形饼状并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就成为甘香可口的家乡小吃。( 番禺)

四. 广东省 湛江 遂溪县 下六番薯

下六番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遂溪极品下六番薯目前有两个品种:下六女儿红和下六香芋薯,还需按一定的种植方式,而且必须是种植在遂溪县草潭镇北灶尾和下六村委会的一块神奇土地上,约有1500亩左右,才能称为极品下六番薯。

这块土地原是堵海造田的“海地”,大概在10多年前,人们渐渐的发现,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番薯与其它地方出产的味道不同,这里的番薯别有一番风味。 女儿红薯表皮呈紫红色,光滑无皱痕,无虫害,成薯重量达0.4-0.5公斤。煮熟时薯皮半裂散开,露出红色的薯肉,发出诱人的香味,吃之香、甜、滑;香芋薯表皮呈暗红色,光滑无皱痕,无虫害,成薯重量达0.3-0.4公斤,煮熟时薯皮至薯肉半散开,薯心呈紫绿色,散发出不仅有薯的香味,还有芋的香味,吃之香、粉、爽。

下六番薯虽然味美,但也要讲求食法。不同的品种,食法也不同。女儿红薯适宜水煮、煲番薯粥、煲糖水,香芋薯则宜于用微波炉烘或用炭火煨,隔水蒸也可。另一点是,若要知其味,需慢慢的品尝,若狼吞虎咽的一餐吃它三四斤,则因其味太浓而不知其味了。若烘、煨、蒸熟的香芋薯顺着薯肉的结构用手大力一小块一小块地撕开(不能用刀等硬物切割,那样风味大受影响),就着甘洌的山泉水一小块一小块地细品,那味道真是妙极了。

由于产量不多,大部分农民都是留下赠送亲朋好友或送礼之用,又有—部分入专程到村里购买吃或送礼,还有一部分人专程收购远销广州、深圳等地,真正的下六番薯在市场上流通的不多。大部分人购买的下六番薯其实只是下六产的番薯而已,并非真品。严格的讲,下六番薯尚是处在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

五.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大布番薯干

乳源县大布番薯干历史悠久,主要产自大布镇。全县年产量300吨,年产值480多万元。其采用优质番薯煮熟切片,自然晾干而成。具有原汁原味、柔软甘甜、无任何添加、口味香甜、柔软而有韧性的特点,且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营养价值极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其制作过程为:1、窖藏:把新番薯储存一段时间后,才开始逐渐取出;2、清洗后锅蒸:把取出的番薯清洗后,就上锅蒸;3、去皮:蒸熟后就是去皮了,去皮的过程会筛选掉不好的番薯,只留下又大又好的;4、切片:然后手工逐个切片,远离地面的晒干,经过3-4天的晒制;5、晾干:切片好的番薯片均匀码放到专门的晾晒网里通风晾晒,正常需要3-4天的时间。等糖分自然生成,基本干透后储藏。大布蕃署干采用传统制作工艺和品质优良的蕃署,精心制作而成,不含色素,不加糖,并无任何化学剂,色泽光润,透明,略有糖霜,香酥可口,是营养成份保留最充分、最完美的的署制品,是旅游、居家、馈赠的佳品。

目前,生产大布番薯干的企业主要有三家,分别是乳源县小农番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乳源县茂盛番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乳源县新新番薯种植专业合作社。

六. 广东省 深圳 福田区 家乡猪肉汤

猪肉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磷等,具有滋阴润燥、补肾养血、益气强身的功效。精选客家地道家乡猪肉,肉质优良,“和兴客家道”精心打造,清淡好味,烫头鲜美,肉质鲜嫩,给唇舌以最纯真的慰藉。

七. 福建省 福州 长乐 长乐番薯

长乐番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长乐番薯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福建大旱,巡抚金学曾下令广种番薯度荒,长乐人始知其名,乃遍植山园砂地,然犹不知其详。因为引种人陈振龙虽是长乐青桥村人,早年寓福州南关外达道铺,其子经纶又以闽县生员身份向金巡抚提出种薯度荒。所以夏允彝、贺世骏修纂的《长乐县志》(俗称“夏志”、“贺志”)均未为陈振龙父子立传。直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陈振龙之孙陈世元在福州南台小桥升尺堂书坊刊行《金薯传习录》一书后,大家才知道番薯和陈振龙的关系。道光间福州的藏书家、景阳书院山长何则贤在乌石山建“先薯祠”祀巡抚金学曾,附祀陈振龙父子,直至同治初彭光藻修纂《长乐县志》时才为陈振龙父子立传义行。

长乐人论番薯,最早为谢肇氵制,他在《五杂组·物部》中载:“百谷之外有可以当谷者,芋也薯也。而闽有番薯,似山药而肥白过之,种地中易生而极蕃衍,饥馑之岁,民多赖以全活。此物北方亦可种也。”时距番薯传入仅12年。明崇祯十二年(1638年)夏允彝政暇课士有以“金薯”为题纪其事,可惜文字已失传。

康熙间,溪湄(江田溪湄村)贡生陈骝有《金薯赋》传世。乾隆三十三年,江田诸生梁上宝、弟梁上治、表贤陈永书,岱西举人施楠,浮岐举人卢遂都应国学生陈世元之请,为《金薯传习录》作序、题咏等。道光年间,溪湄名医陈修园,对番薯的药用功能辨认尤详:“甘薯始自闽长乐,俗称地瓜,性同山药而甘味过之,补脾胃、驱湿热、养气血、长肌肉,用白密同煮食之可治下痢、结肠、妇女赤白带诸症均甚效。”

番薯,长乐种植最盛,然每到“冬节”后渐有烂者,至冬末春初则色味俱变。康熙年间,东山(文武砂东山村)有陈朝范母,自创“铁卷”,刨为长条晒干,久存不腐,即“番薯米”。

长乐三面滨海,一隅背山,人烟稠密,虽田有双熟水稻,但番薯也为主粮之一。它不与五谷争地,也不论瘠卤沙岗皆可生长。以种分有早薯、晚薯之别,以色分有朱薯、白薯之分。切片曰薯钱,擦(刨)之曰薯米,洗之滤之为膏为粉,蒸之为白酒(俗呼“番薯烧”)。长乐曾有谚语云:“三台案番薯溪下芋”,言其适于土壤者,固佳。

岱边(首占岱边村)李永选先生留心乡土文献,撰有《番薯考》一书。分概述、原始、传布、文献、发明、结语等六章,对番薯作了全面概述。其中介绍了1956年,东吴(文岭东吴村)高丰社农业先进吴国良,依据土地、气候等特点,用大畦密植方法,培植了每亩万斤的高产量。1957年,全国十一省番薯会议在福清县召开时,《番薯考》的油印本由吴国良代表带去参加会议,分送各省代表。可惜该书毁于“文革”,仅见《藏楼丛书目录》,不知现在是否还有人保存该油印本。

(原载于《吴航乡情》:2010年12月23日第八版作者:陈和栋)

粮食

地域范围

长乐番薯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长乐市辖区内的潭头镇、文岭镇、湖南镇、鹤上镇、梅花镇、江田镇、罗联乡、古槐镇、金峰镇、漳港镇、文武砂镇,东到梅花镇梅东村,西到罗联乡东林村,南到江田镇下沙村,北到潭头镇福星村,保护范围为11个乡镇、172个村。地理坐标: 北纬25°48′19"~26°05′43"、东经119°27′30"~119°51′26"之间,总保护面积46038公顷,年生产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长乐番薯薯块呈纺锤形,大小均匀,光滑美观,商品薯率高;肉质细腻,纤维少,口感面、香、甜;2、内在品质指标:长乐番薯含薯块烘干率23-26%、薯干淀粉含量52.6-55.7g/100g、可溶性糖18.5-22.4g/100g、粗蛋白2.9-6.8g/100g、粗纤维2.5-3.9g/100g。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长乐番薯产品质量应符合NY 5221-2005《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标准。

八.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后陇红番薯

潮安县凤塘镇后陇自然村出产的“后陇红心仔番薯”(俗称“后陇红”),属名优地方土,其薯肉红若辰砂,香似菱荷,还带有类似蜂蜜的甜味。而且久煮更柔润,不易烂哩。收获后的后陇红番薯,薯块连同根部一起保存,挂在樑上使之通风透气或窖藏,保存经年,味道最好。据说它曾做为贡品朝贡嘉靖和乾隆皇帝,也曾做为礼品赠送毛泽东主席,可谓名闻遐尔!

后陇红番薯的正地道产地在后陇村山前那片“石龙”旱地,极品圣地是饭包山感天大帝庙前的三分六厘(一说三分)地。此地出产的后陇红番薯,薯质最佳。据传,朝贡嘉靖和乾隆皇帝及赠送毛主席的后陇红都产自此地,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广东省特级厨师朱彪初先生的大作《潮州菜谱》,有一味高级宴会甜菜“甜五仁地瓜”,原料就是特选后陇红番薯600克,配以核桃仁等“五仁”,加上白砂糖和冰肉小丁、生葱花,经炸、炒、煮而成。

九. 浙江省 宁波 宁海 茶院番薯面

茶院"铜岭脚"番薯面,以高山上种植的纯天然红薯为原料,采用独有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无农药化肥污染,不含色素,保持天然本色,该面条具有晶莹透亮、洁净韧滑、晶莹纯净、营养丰富、经久耐煮、不浑汤、不断条、柔软可口的特点。

本番薯面属低热能、低脂肪的健康绿色食品,口感好,风味独特,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送亲人的最佳礼品。备受宁波、温州等地客商的青睐。该面条晶莹透亮、洁净韧滑。

十.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爆皮王番薯

爆皮王番薯

垌头村的爆皮王番薯种植历史悠久,究竟始于何时该村的村民开始种植“爆皮王”番薯已没有人能说出一个准确的时代。但据该村老村民反映,他从老0的口传得知,“爆皮王”番薯由于口感味道特别好,受到该村历代村民的喜爱,被村民一代一代传下来,估计该村种植“爆皮王”番薯已有数百年历史。

“爆皮王”番薯适植性特别挑剔,只适合高旷干爽肥瘦适中半沙半泥的土地生长。目前还未发现其他的地方适合种植。高州、电白、阳春等地很多农民都曾经引种“爆皮王”番薯,但“爆皮王”薯苗引种他处后,一般都“水土不服”,茎叶长得茂盛,但结薯却不理想,有的甚至不结薯。这是造就“爆皮王”番薯是垌头村委会的,一直沿袭多年的主要原因。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