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昭通镇雄市特产 昭通镇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昭通镇雄市特产 昭通镇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6-26 01:50:11

一. 云南省 昭通 彝良县 豆面丸子

先将鸡架去油下入锅中,加入葱姜 花椒 大料熬制高汤。泡软的宽粉条放入热水中煮至烂软,拿出后放在案板上剁碎,与豆面以3:1的比例混合,加入水 胡椒粉 和盐。混合均匀后,攒成一个个小丸子下锅炸成金黄色捞出。高汤中下入丸子,加入酱油 鸡精 盐 调味,淀粉勾芡,出锅前放入蒜末和香菜,点几滴辣椒油即可食用。宽粉条要提前开水煮软。豆面和粉条的比例是1:3。加入宽粉可以使豆面拈合在一起,容易粘在一起。加入胡椒粉和盐提味。

二.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镇雄刺梨酒

刺梨---落叶灌木,高可二尺许,枝干及果实皆有刺,叶对生、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春开黄花,秋天果实成熟也呈黄色。果实大,味甘甜,肉厚。据测定,鲜果维生素C含量约为甜橙的50倍,猕猴桃的10倍,梨、苹果的5倍。40年代初,著名化学家,营养学家罗登义实验证明,刺梨除富含维生素C以外,还富含维生素E。而刺梨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称其"可解闷,消积滞"。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凡维生素C、E缺乏引起的疾病或症状,刺梨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据《大定府志》、《镇雄州志》记载,用刺梨酿酒,在镇雄已有上千年历史。明清时广泛流传于芒部、水西一带的《竹枝词》中吟唱:"尖头鞋子细花装,偏向邻家约女郎。半里如云伞如盖,担笼携酒送新娘。"--状写的就是生活在芒部,水西的苗族,遍邀女友,打着遮阳伞,担着刺梨酒陪送新嫁娘的场景。这种极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场景,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今镇雄,威信一带仍随处可见。

镇雄刺梨酒的酿造,以刺梨、糯米、冰糖、鲜猪板油等为主要原料,辅之以特制曲药发酵,按芒部历史上所形成的独特工艺酿造后,再用特制土陶容器装酒入窖,恒温贮藏。置放时间一般3年,最快也要1年以上。到期开窖取酒,酒呈棕红色,散发出诱人的浓郁清香。长期适量饮用,具有清热利尿,消食健胃,散瘀祛气的功效;由于它还含有活性物质--超氧化岐化酶,可以起到防癌和抗衰老的作用。

远在明、清两朝,镇雄刺梨酒就颇有名气。咸同时期,镇雄籍的吏部侍郎陈维周常将其在镇雄州酿造的刺梨酒运到北京城私邸,招待清王室中的王公大臣。这些惯于品评名酒佳酿的酒客们,对镇雄刺梨酒也一往情深,赞不绝口,常借故登门"蹭"酒喝,一时传为佳话。20世纪50年代后,野生刺梨资源遭到破坏,刺梨酒至今仍然停留在家酿的自给自足阶段。

三. 云南省 昭通 盐津县 木瓜

木瓜在昭通市栽培历史较为悠久,昭通、鲁甸、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镇雄、彝良、威信等市县农村,均有栽培。清时,民间就把木瓜切片,用相加、糖渍之,以供食用,或用以酿醋或入药。巧家、鲁甸生长的木瓜,当地群众叫做“酸巴树”,以质地优异见长。昭通市木瓜林生产 的木瓜,个大、皮呈鲜红色,置于室中,香气袭人,又称“香木瓜”,是木瓜果品中的珍品,在云南享有声誉。1987年,全地区生产木瓜1万公斤左右。( 昭通)

四. 云南省 昭通 水富县 昭通风味小吃

昭通风味小吃

五. 云南省 昭通 绥江县 绥江米线

米线,是云南著名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正宗且味美。口味独特,物美价廉,浓香的热气与鲜美的味道,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米线主要以汤、肉片、米线再加佐料做成,以细白、有韧性者为好。佳佳香开发研制的新产品一品香米线具有集美味、鲜美、清香、爽口、软糯于一体,色香味俱全,同时具有滋阴补阳和补血的食疗功能。来往行人,即购即吃,甚为方便。其特点突出:原料制作上和工艺上有区别于其他品种米线。不含任何添加剂。食用起来口感细腻,入口绵滑,嚼之筋骨十足,令人回味无穷。


采用祖传秘方,味道鲜美的高汤与众不同,看着油花微澜,肥而不腻。汤中配有大枣、枸杞等三十余味中草药,辅以上等大骨熬制,浓香四溢。具有补气、滋补、健身之功效。


辅料在传统基础上又特别研制了酸菜、辣椒油、肉馅等十几种调料,使其汤味鲜甜,肉质香嫩,同时也可按个人爱好不同添加调料。

六.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镇雄杨梅

杨梅属于杨梅科乔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七. 云南省 昭通 镇雄县 龙须草

龙须草,本地区又称“山草”、“蓑衣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茎园而细长,长米以上,下生茶褐色鱼鳞片叶,夏日离茎梢10厘米处长出花梗,缀生多数小花,呈淡绿色。多生在巧家、永善、大关和彝良等县江边、河谷地区多湿的山岩隙间,溪边、沿河茺坡地带。秋季收割,年平均总产量约在50万公斤上下。龙须草的特点是不生节、纤维长、拉力好、色泽乳白,是制造胶版印纸、复印纸、钞票纸的优质原料,也是纺绳索的好材料,又可用于软件家俱的填充物,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省内外市场上较为紧俏的商品。有的地方还用龙须草加工划地毯,作为出口商品,受到国外市场的欢迎。龙须草是昭通市农村经济优势之一,近几年彝良等地已推广人工种植,积极对这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 昭通)

八. 云南省 昭通 水富县 燃面

燃面,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早在清朝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这种小吃选用本地优质水面条为主料,以宜宾黄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

九. 云南省 昭通 彝良县 彝良天麻

彝良天麻是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的。彝良天麻是大自然赋予彝良的“宝贝”,其个大、肥厚、饱满、半透明,质实无空心,素有“云天麻”之称。

彝良是国家标准《原产地域产品昭通天麻》的核心区,也是全国天麻产业大县之一。天麻出在昭通,而昭通天麻又以小草坝天麻闻名。小草坝天麻是大自然赋予彝良的“宝贝”,其个大、肥厚、饱满、半透明,质实无空心,素有“云天麻”之称。

近年来,云南彝良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把天麻产业作为全县的主要支柱产业来培植。据统计,2013年末全县注册组建天麻协会4个、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11个,完成新增天麻种植2.05万亩,采挖天麻3.174万亩,产鲜天麻2236.16万斤,产值11.56亿元,按2013年末全县农业人口计算,农业人口人均创收1974.5元,天麻留存面积3.9万亩,人工天麻菌材林总量达到34.62万亩 ,目前为止,“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