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闲鱼卖平湖特产 闲鱼上卖自家土特产可行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闲鱼卖平湖特产 闲鱼上卖自家土特产可行吗更新时间:2022-06-30 05:22:23

一.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黄桑鱼

黄桑鱼,又名嘎牙子、金丝鱼,天然分布于东平湖水域的底层,为野生肉食肉性鱼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内黄桑鱼最多,一网可捕四五十公斤,据渔民说,1964年时,雨后撑船下湖,可看到成群的黄桑鱼露头于水面,日捕获量上千公斤。但那时黄桑鱼价格十分便宜,市价仅0.16元1公斤(而现在已高达16元1公斤)。在八十年代后,由于过度捕捞,产量已明显下降。目前年产量约120吨左右。

黄桑鱼背部黄绿色,体侧黄色并有断续的黑色斑块,体裸无鳞,头大宽平,眼小,口裂大,背鳍硬刺,具有锯齿,胸鳍呈扁形。硬刺强大,这于其底栖肉食性是相适应的。

黄桑鱼肉质细嫩,味鲜美、少刺,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据测定,黄桑鱼可食用部分在74%以上,蛋白质含量高达28.7%,脂肪含量为2.5%,此外还含有大量的钙(2.65%)、磷(0.15%)、铁(0.02%)以及大量的微量元素。适合于各种烹调方法,可以做成许多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佳肴,如金丝鱼片,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咸,色美。黄桑鱼还有健脑、补血、调中益阳等保健功能。

近年来,宴席上,多喜欢用黄桑鱼做汤菜。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餐条

餐条俗称白条,餐条,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餐属的一种。餐条是东平湖常见鱼类,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最多,常常形成鱼汛。据老湖镇老湖村渔民介绍,1961年10月出现阴雨天,湖内有大面积餐条出现,两条船用30米长、20米宽的大兜网对拉,一天可捕获5000多公斤鱼,有的船捕捞竟达上万公斤,其中主要是餐条。八十年代以后,由于湖内出现炸鱼、电鱼等灭绝性不法捕捞行为,餐条数量已大大减少。现在单船作业日捕获量不过5公斤。全湖年产量约200吨。

餐条体长,扁薄,腹棱自胸鳍基部至-。鳃15—18,侧线在胸鳍上方向下急剧弯折,侧线鳞48—57片,背鳍有光滑的硬刺。

餐条行动迅速,常成群游弋于东平湖浅水区上层,杂食,主食无脊椎动物,在东平湖每年的5—6月份产卵,产卵时有逆水跳滩习性。分批产卵,卵粘附于水草或砾石上。餐条为小型鱼类,一般体长100—140毫米,最长达240毫米。

东平湖餐条作为一种纯天然绿色水产品深受人们的喜食。“烙饼卷餐条”这一东平传统名吃成为招待客人的必备食品,前来东平湖观光旅游的中外游客都喜品尝这一风味。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莲子

东平湖莲子

莲子是东平湖之一,久已著名于国内外市场。在老湖区北部,曾有大面积荷田。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有“芦苇丛中设奇兵,荷花阴中伏战船”的描写,可以想见历史上东平湖荷花之多。

莲子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滋补食品。据测定,每

100克莲子含水9.36克,糠12.19克,淀粉49.18克,蛋白质21.42克,脂肪2.58克,粗纤维2.

54克,还含有铁、磷、钙和一定数量的棉子糖等。莲子在医药上价值很高,其植物全株均可入药。莲子具有交心肾、原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久痢和赤白浊等功能。

莲子除煮食外,还可做罐头、点心、清凉饮料等,也是制作葡萄糖不可缺少的原料。

莲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水生维管束植物,属双子叶植物纲,睡莲科,其根为发厉害的不定根系。地下根茎横生,由藕和莲鞭组成。荷叶叶缘全绿。莲花是虫媒花,以异花传粉为主,自花传为辅。群体花期从6月至9月,长达3—4个月。现蕾开花约需10天左右。从开花至莲子老熟约需30天。

莲子喜温湿,不耐霜冻,生育期有

200天左右。其周年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萌发期、营养生长期、开花结实期和结藕期。

清明前后,是莲无性繁殖的适宜时间,以春分至清明为最好。可选藕身肥壮完整无伤,藕头不断,藕尾留有关门节,以免灌水腐烂。母藕最好带护身泥,随挖随栽。栽藕时,应将藕埋入4—6寸深的槽内,盖上泥土,并适当灌水。莲塘、莲田可以适当密植。在管理上要注意灌溉、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

莲子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东平湖因其水质优良,湖底泥土肥沃,所产莲子个体硕大如珠,色鲜味美,多年来畅销于国际市场,很受消费者欢迎。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泥鳅

泥鳅又名鳅,真泥鳅,鳗尾泥鳅。1950年前后,东平湖内泥鳅最多,一条船每天可捕获三四十公斤,有一年,老湖镇老湖村渔民20条船曾捕过千余公斤泥鳅。据他们说,下大雨后湖里涨水时,泥鳅最多,这时泥鳅多藏在水面漂浮着的草团里,最容易捕获。

东平湖泥鳅有5对须,最长须可伸到或超过眼后,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其高,尾鳍圆形,-靠近臀鳍。

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体缺氧时,可进行胸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以各类小型动植物为食。泥鳅分批产卵,繁殖期主要在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

泥鳅为小型鱼类,东平湖内捕到的最大个体不超过半市斤。它的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铁3毫克,维生素A70国际单位,此外,尚含维生素B1、B2、烟酸等营养成份,泥鳅体内所含的糖是鲫鱼的25倍,铁是对虾的9倍,钙超过带鱼、鲤鱼等。其尼古酸的含量也高于其他鱼类。渔民常用泥鳅炖豆腐,美其名曰“龙登白玉堂”。中医学认为,泥鳅性甘平,入脾,肺经,其粘液甘寒。有调中益气,解渴醒酒,祛湿解毒,滋阴清热、通络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阳痿、传染性肝炎、痔疮、盗汗、水肿等症。

东平湖泥鳅体长而粗,肉质肥厚。多分布在湖内和湖周围的河塘沟渠内,年产约150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我县稻屯洼也盛产泥鳅,一条船日捕获量最高时曾达50多公斤。

由于泥鳅做汤菜味道鲜美,能祛病强身,现在已成为倍受人们欢迎的新兴之保健食品。

五.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平湖糟蛋

产品名称:平湖糟蛋

产品产地:浙江嘉兴

产品特性:蛋壳脱落,蛋膜不破,蛋色晶莹,形似榄球,蛋白呈乳白色软胶状,蛋黄呈桔红色或黄色

产品成分:白质、脂肪、卵磷脂、卵黄素、维生素A、D、B和铁、钙、磷、钾、硒

产品历史:清雍正年间(1722-1735),在浙江平湖城西有一个叫徐源源的酒坊老板,酿酒流传地方百姓,有一年黄梅季节发大水,把徐老板家中的一些鸭蛋混入了酒酿糟中,数月后,徐老板发现此蛋便敲开蛋壳,却惊喜地看到半透明的蛋白里,裹着橙红的蛋黄,气味醇香扑鼻,随即尝一点感到滋味特别,回味悠长,徐老板顿觉喜出望外,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因为他想到了这里的生意经,他决定把鸭蛋用糯米酒酿槽渍成为槽蛋,去上市出售何乐不为,平湖槽蛋便从此降临人间。

产品简介:平湖糟蛋,又名软壳糟蛋,已有200余年历史。据传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730年)有一海盐平山人试制成功’软壳糟蛋’,其特点是:蛋壳脱落,蛋膜不破,蛋色晶莹,形似榄球,蛋白呈乳白色软胶状,蛋黄呈桔红色或黄色。它含有醇厚的酒香,品尝鲜美,余味无穷。平湖糟蛋先后在’南洋劝业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南京品物会’上展出,受到中外人士的好评,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牌。现在糟蛋的产量不断提高,并远销港澳及东南亚诸国。

六.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平湖杜瓜子

平湖杜瓜子是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的。平湖杜瓜瓜大、皮厚、籽粗、含脂高,富含三萜皂、有机酸、糖类及色素。2010年以来,广受上海,杭州,苏州等地青睐。

平湖杜瓜子是由平湖杜瓜制成,杜瓜,学名栝楼,中药名瓜蒌,俗称苦瓜,是平湖传统优质中药材。瓜皮、瓜仁、根块,均可入药。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肠燥便秘等症状,具抗癌作用。

杜瓜是平湖曹桥街道的传统农产品,其杜瓜子原来一直以中药材出售,每公斤价格不到20元。2002年以来,曹桥街道农技站通过市场调研,开始着手将杜瓜子加工成绿色休闲食品,通过科学调整加工配方,并注册“金平曹桥”商标,上市后身价倍增,去年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

另外,平湖阿奴野生杜瓜子也比较有名,算得上是保健休闲食品的上等佳品,经科学配方,精心选料,具有无公害、纯天然绿色保健的优点。早在2008年,就被评为平湖市名牌产品,同时被该市旅游局指定为“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009年度被评为嘉兴市名牌产品,2010年度获得平湖市农业龙头企业,平湖市著名商标,并被誉为“平湖三宝”和“嘉兴三宝”,产品还被嘉兴市选为2010年世博会展示产品,并多次在浙江省农博会上获得金奖。

七.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杜瓜

学名栝楼,中药瓜蒌,俗称苦瓜,是平湖传统中药材,瓜皮、瓜仁、根块,均可入药。平湖杜瓜,具有瓜大、皮厚、籽粗、含脂高的特点。据1986、1987年南京药学院、上海市药检所鉴定:“平湖瓜蒌”系瓜蒌正品,乃正品,乃地道药材富含三萜皂、有机酸、糖类及色素。其根块(天药粉)经香港中文大学杨显荣博士鉴测,可提炼花粉蛋白质,治疗爱滋病。( 平湖)

八.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金湖蘑菇

金湖牌蘑菇含有人体必须的九种氨基酸,蛋白质含量约4%,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维生素、核酸及多糖类化合物等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理想的风味、保健和抗癌食品。金湖牌蘑菇的特点是以“2796”母种为当家品种,蘑菇色泽洁白,菇质结实,菇型园整,口味鲜嫩。是宾馆、家庭餐桌佳肴和工厂加工罐头、盐水、脱水菇的优质原料。该产品1998年11月被评为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湖牌蘑菇是平湖市食用菌公司长期为上海梅林集团所属罐头厂加工出口蘑菇罐头提供原料。同时不断扩大内销,近年来与上海真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友好的产、销合作关系,鲜蘑菇上市季节直接进入上海真如、北市、曹安等地市场营销,年销售量达3000多吨。( 平湖)

九. 浙江省 嘉兴 平湖 龙牌糟蛋

平湖软壳糟蛋已有250多年历史,属天下独一无二的产品,是我国杰出的、优秀的民族地方。平湖糟蛋在清朝被列为贡品,并远销东南亚地区。平湖糟蛋在悠长的历史中,解放前曾先后三次获国际大奖,八十年代后10余次获部优、省优产品,是人间一份不可多得的美味食品。平湖软壳糟蛋是鲜鸭蛋经裂壳后用优质糯米糟渍而成的再制蛋。蛋壳柔软、蛋形饱满丰富、肉质细嫩、醇香可口,回味悠长。糟蛋在形成过程中,氨基酸与可溶性糖增多,给糟蛋带来了香甜可口的滋味和易于消化吸收的特点。鲜鸭蛋在糟渍过程中,酒酿里的醇类、糖类、有机酸以及食盐等物质,逐渐渗入蛋内,并产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蛋白和蛋黄中的蛋白质由于醇和有机酸的长期作用而逐渐变性、凝固,产生具有芳香气味的脂类物质,酒糟中的糖类及食盐除了能使糟蛋具有咸淡适中的鲜美口味外,还能使蛋黄脱水,起沙出油,不仅食用可口,用以佐餐,比松花皮蛋更别具风味,入口有浓郁的酒香,咸淡适中,味道鲜美,食后余味不绝。平湖糟蛋营养丰富,含有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必须的十八种氨基酸,经常食用糟蛋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旺盛的生命力,孕妇食用对胎儿的发育十分有益。经过实践证明,平湖糟蛋具有开胃、助消化、促进血液循环等多种功能。( 平湖)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甲鱼

东平湖甲鱼是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湖的。东平湖是甲鱼的良好自然生长区,所产甲鱼驰名齐鲁大地。

甲鱼,俗称元鱼、团鱼、脚鱼、王八、老鳖。属爬行纲鳖科,系水陆两栖卵生爬行冷血动物。东平湖野生甲鱼背部呈淡黄色(其他地方的甲鱼多为黑褐色)、腹部为乳白色、体扁平、有厚实的裙边,背部有细小如珠的凸起。喙突尖长,约与眼径等长,体表无角板,覆以柔软革质皮肤。头部尖,青灰色,散有黑点。喉部色淡,有蠕虫状纹或暗色而有黄点,背甲约长24厘米,宽16厘米。指、趾间有发达的蹼,内侧三指,趾具爪。东平湖甲鱼生性喜静怕惊,喜阴怕风,喜洁怕脏。具有春天上滩,夏日荫潜,秋入石洞,冬沉湖底的特点。它的食性很杂,喜欢捕食田螺、河虾、小鱼等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也食瓜菜、谷物等植物性饲料。

甲鱼属冷血变温动物,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体温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它的活动能力和摄食程度。适于甲鱼的生长温度为25—30℃,20℃以下食欲减退,15℃停止摄食,活动呆滞,10—12℃时进入冬眠状态,潜入底泥中不食不动。甲鱼食性残忍且贪,一般不互噬同类,但在高密度饲养且缺乏饲料时,易引起互相撕咬残食。甲鱼有很强的耐饲能力,3个月以上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且可以正常活动,其寿命可达40—60年。甲鱼用肺呼吸,故时而浮出水面。

东平湖甲鱼个体大,数量多。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平湖大堤上经常可见爬上岸来的甲鱼,随便在湖堤上走一趟,就能捡到几只。有的渔民曾经在一天之内捡到过十几只甲鱼,每只重量都在1公斤以上,最大的重达5公斤多。下大雨后湖里涨水时,经常可以看到苇丛中有成群的甲鱼浮出水面。那时湖里每年产甲鱼都在1万公斤以上,年收购量最高时达5000余公斤。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1974年,县水产部门在茅园鱼种场修建了4个面积在8亩以上的养鳖池,进行人工养殖,并进行人工繁殖与综合高产养殖技术研究,取得显著效果,为大面积高产化养殖甲鱼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东平湖甲鱼是一种名贵水产品,也是一种高级滋补品,它的全身都是宝,食用和药用价值很高。其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脂肪4%,含碳水化合物26%左右,每100克中含钙15毫克、含磷94毫克,特别是维生素B的含量,为水生动物之冠。我县民间传说甲鱼具有鸡、鹿、牛、羊和猪五种肉之美味,俗称“五花肉”,其肉质以细腻、肥腴、鲜美而著称。我国举办亚运会时,东平湖甲鱼曾列入运动员食谱中,被国家有关部门大量定购。

中医学认为,甲鱼肉性味甘平,有滋阴补气、除热除疟、消肿去瘀之功。主治热气湿,能补中益气,补虚补阴。甲头干制后入药,称为“鳖首”,治脱肛、漏疮和小儿诸疾,效果均佳。甲鱼血可作补血剂。长期食用甲鱼可以延年益寿,并有防治癌症的功效。东平湖甲鱼的甲、骨、血、头、脂和卵均可入药,甲鱼富含动脉胶、角质蛋白、碘、维生素D等,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我县民间有甲鱼“百病皆治”,“医百病,去百毒”的说法,春天吃烧熟的甲鱼,一年少生病,不生疮。麦子黄梢时吃甲鱼最好,俗称“麦黄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