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介绍金昌特产的作文450字 永昌的特产作文2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介绍金昌特产的作文450字 永昌的特产作文200字更新时间:2022-06-24 10:22:21

一. 甘肃省 金昌 金川区 双湾食葵

双湾食葵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人文历史情况。金昌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氏驻牧于此。汉初,属匈奴休屠壬辖地,自西汉武帝置县,到元初的千余年间,曾设弯鸟、番和、显美、番禾、焉支等郡、县。元置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改为永昌县。金川区始建于1985年,系甘肃省金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镍矿储量居全国首位,被誉为祖国镍都。金川区究竟何时开始种植食葵,历史上无详细文字记载,如今所知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为明朝人王象晋所著《群芳谱》(1621年),该书中尚无“向日葵”一名,只在“花谱三*菊”中附“丈菊”, 原文如下:“丈菊,名本番菊,名迎阳花,茎长丈余,秆坚粗如竹,叶类麻,多直生,虽有分枝,只生一花大如盘盂,单瓣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至秋渐紫黑而坚,取其子中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堕胎”。 “向日”之名,见于文震亨《长物志》(约1635年左右)。1820年谢方在《花木小志》中言向日葵处处有之,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近代记载,向日葵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传入中国,是作为观赏植物和小油料作物零星种植,新中国成立后才转向大面积栽培,从上述史料中看出中国种植向日葵的历史久远,大概“双湾食葵”种植的历史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据考证,金川区种植向日葵始于清朝光绪年间,有记录的种植食葵的历史可追潮到上世纪60年代初,从建国后到2000年以前葵花种植方式主要在田埂、地头点套零星种植,种植品种有黑葵花子、白葵花子、花葵花子、伊犂早熟、三刀眉、新疆大葵花子、内葵杂1号、内葵杂2号等常规种子。据老年人回忆,解放前金川区食葵种植面积有限,只有少数富户人家零星种植,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食葵的种植面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很有限,且产量低,以自食为主。故当地有“亲戚来了炕上让,一盘瓜子炕桌上端”的待客之礼。每逢过节和办喜事、白事待客,餐桌上总是要提前摆上一盘子混合有花糖的葵花籽,供客人在就餐前聊天时食用,葵花籽点缀着节日和喜事的祥和气氛。食葵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发展息息相关,融为一体。 2.现时状况 ⑴新品种与新技术配套优势 悠久地栽培历史和当地农户种植食葵的传统经验,以及种植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双湾食葵因品质上佳而享誉省内外,金川区也因此获得了“向日葵之乡”的美誉。为了使双湾食葵生产尽快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当地农业部门自2000年开始引进美国DK119、欧洲油葵、康地等油葵复种成功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0.5万亩;2004年在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同时,又引进杂交食葵品种种植,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种植品种有RH 3738、RH3708、RH118、737C等杂交食葵新品种,亩产25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高于当地西瓜、玉米等优势作物。从2006年开始,我区农业部门为进一步提高食葵经济效益,培育和壮大食葵产业,本着产量高、商品性能高、口感好、子粒大、饱满、抗病性强等特点,先后引进试验示范、种植推广LD5009、先瑞316、SH815、RH316RT、SH363等许多新品种,亩产量高达350公斤左右,年种植面积在3万亩以上。随着食葵种植面积逐年大幅度扩大,种植品种不断更新,种植技术不断改进,种植食葵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食葵产业已成为我区目前主要经济特色产业之一,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田野的绿色食葵已象征金昌大地呈现自然、生态、生命和充满生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和锻炼了一批技术骨干和“土专家”,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食葵产业的行列中,全区现有农业推广技术人员32人,其中高级农艺师:3人,中级农艺师:18人,助理农艺师:11人。伴随着食葵产业的大发展,急需充实技术力量,研究解决发展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⑵食葵生产显现产业规模优势 为了更好的将双湾食葵打造成为农业支柱性产业,金川区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一个以双湾镇为主要产地向四周辐射的食葵生产基地初步建成,并作为金昌市特色产业和金川区的支柱性产业,市、区两级财政每年立项对食葵产业进行扶持,通过新品种引进、推广,食葵丰产配套技术、一膜两用、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膜下滴灌、间作套种等科学种植技术的研究、示范以及对加工企业的扶持,“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已初具雏形。2010年金川区申报的《金川区食葵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作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在2011年2月得到了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项目正在实施中。近年来,金川区紧紧抓住临近城郊的地域优势,按照“典型示范,规模发展,科技支撑,协会带动”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真抓实干,食葵产业呈现出基地型规模发展态势。目前,金川区种植的食葵产量高、效益好,极大地调动了部分农民的积极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全区涌现了一批从事食葵产业生产、营销的专业队、专业户。经过近20年的发展,金川区食葵种植面积达到1600公顷,年产食葵6000吨,年产值3600万元。建成食葵加工企业2家,金园瓜子、马记瓜子在我省各地均由销售,深受请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年产炒制瓜子均在80吨左右,销售额140万以上;成立食葵销售专业合作组织36个。食葵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葵花生产技术规程》作为甘肃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使食葵生产过程具有全套的技术标准,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保障和体系保障。主要种植区域为双湾镇陈家沟、新粮地、许家沟、金河、康盛、营盘、天生炕、古城、龙口、龙源、龙寨、三角城、九个井以及宁远堡镇新华、油籽洼、下四分、新安等村。近年来,随着金川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双湾食葵的种植面积也稳步增长,金川区政府特别注重食葵的示范村建设,加大标准化种植的示范作用,将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之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示范效果,示范区严格按照食葵生产技术规程要求。同时,在标准化示范村建设过程中,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区生产所需的农资产品采用了集中采购的方式,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又减少农民的生产投入,此项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在地域: 甘肃

申请人: 金川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金川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腾格里沙漠南缘,属阿拉善台地,南面临永昌县;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与武威相连;西与张掖毗邻。古“丝绸之路”从此经过,是新欧亚大陆桥沿桥城市之一。全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3052 米,最低点1327米,平均海拔1500米。属残丘平川地带,境内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土壤肥沃,水资源较为充足,有靠祁连山雪水形成的东、西大河和永昌县城郊泉水形成的金川河流经境内,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辖区总面积37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3万亩,总人口2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69%。区内充足的光热资源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食葵的生长。“双湾食葵”久负盛名,有“每十日一食葵,葵滑,所以通五藏擁气,又是菜之主,不用合心食之”之说。双湾食葵的种植区域在金川区行政区域内,包括双湾镇的龙口村、古城村、营盘村、金河村、康盛村、许家沟村、陈家沟村、天生炕村、新粮地村、九个进村、三角城村、龙源村、龙寨村等13个村和宁远堡镇的新华、油籽洼、下四分、新安四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5′至102°43′,北纬38°15′至39°00′,是金川区主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双湾食葵一年一季,种植面积维持在1600公顷左右,总产量达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⑴外在感官特征 “双湾食葵”品种感官特点概括起来是:该产品籽粒长锥形,黑皮白边有不规则白色条纹,籽粒长2.0-2.2CM,横径0.9CM左右;籽粒饱满,千粒重180g左右;加工性能良好,干籽不脱皮,品质上佳,口感香脆,食用之后齿颊留香,香而不腻。 ⑵内在品质指标 “双湾食葵”食用型籽粒较长,果皮黑白条纹占多数,果皮厚,约占种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百粒重≥14.0g,皮壳率≤44.0%。脂肪含量≥41.0g/100g,蛋白含量≥29.5g/100g,棕榈酸含量≥1.2g/100g,亚油酸含量≥10.5g/100g,a-亚麻酸含量≥0.02 g/100g,硒含量≥16.0ug/100g,钙含量≥75.0mg/100g,锌含量≥3.70mg/100g,营养价值高。 ⑶安全要求 双湾食葵产地环境按照DB62/T 798—2002(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环境质量)执行;产品质量达到了NY5319-2006(无公害食品 瓜子)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DB62/T 1960-2010(金昌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食用葵花)和双湾食葵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一系列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二. 甘肃省 金昌 金川区 宁远堡西瓜

宁远堡乡下四分村:西瓜

三. 甘肃省 金昌 金川区 八眉猪

特点:分为大八眉、二八眉、小伙猪三类。大八眉猪体格高大,成年母猪平均体高60多厘米,体长130多厘米,胸围120多厘米,体重可达130公斤,被毛黑色粗长,耳宽大下垂,长过鼻端,额部较宽,皱纹粗深,纵横交错,背部长宽平直,腹大小垂,四肢稍高粗壮,皮厚而松驰,多皱襞。二八眉猪成年母猪平均体高55多厘米,体长125厘米,胸围60多厘米,体重80多公斤。小伙猪体型较小,成年母猪平均体高50多厘米,体长100厘米,胸转80多厘米,体重50多公斤,被毛稀短,头小额有旋毛,耳小下垂,背腰短宽平直,皮薄骨细,早熟易肥。

四. 甘肃省 金昌 金川区 东湾绿萝卜

东湾绿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东湾绿萝卜 独特的水土光热条件使得东湾村种出的萝卜个大味甜,果形圆整,水灵鲜脆,无辣味,口感极好,浑身翠绿,俗称“绿萝卜”

金川区栽培绿萝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东湾绿萝卜形成了“肉质根呈圆柱形,尾部钝圆,顶端四分之三色泽翠绿,尾端白玉色,个体均匀,肉质淡绿,质地细翠,肉甘甜,汁多可口,风味清香”的特点。东湾绿萝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会提升东湾绿萝卜的知名度,提高其在省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价格水平。

地域范围

金川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腾格里沙漠南缘,属阿拉善台地,南面临永昌县;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与武威相连;西与张掖毗邻。古“丝绸之路”从此经过,是新欧亚大陆桥沿桥城市之一。全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1500M。属残丘平川地带,境内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土壤肥沃,水资源较为充足,有靠祁连山雪水形成的东、西大河和永昌县城郊泉水形成的金川河流经境内,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金川区下辖宁远堡和双湾二镇,辖区总面积37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3万亩,总人口2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69%。东湾绿萝卜种植区域宁远堡镇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27315人,总耕地面积46336亩,总播种面积44000亩,人均1.6亩。辖区内日照温差悬殊,气候干燥。冬季漫长而不严寒,夏季暖热而无酷暑,春季回暖快,秋季降温急,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时数2984 h,年平均气温7.4℃,年平均降雨量139MM,无霜期156 d。东湾绿萝卜种植区域土地肥沃,适于小麦、胡麻、玉米、蔬菜、瓜果等各种农作物生长。区内充足的光热资源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绿萝卜的生长。“东湾绿萝卜”久负盛名,农谚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生不用跑药堂”以及“十月萝卜水人参”之说。 东湾绿萝卜的种植区域包括宁远堡镇东湾、西湾、中牌、宁远、龙景、山湾等六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8′14″至102°14′85″,北纬38°25′33″至38°26′94″,是金川区主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东湾绿萝卜一年一季、二季,种植面积维持在1500公顷左右,总产量达9.2万吨。

五. 甘肃省 金昌 永昌县 永昌啤酒大麦

永昌啤酒大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一、永昌啤酒大麦的历史渊源 大麦属禾本科一年生栽培谷物,古称“牟”,须根发达。颖果常呈现黄、绿、褐、紫、黑等复杂颜色。胚乳有粉质(淀粉)与角质(蛋白质),其比例随品种而异。大麦具有生育期短、早熟耐寒、丰产、抗旱、耐盐碱、抗逆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可在小麦等中生作物不能适应的北方边缘地带和高海拔地区种植,又因营养价值高,兼有食用、饲用、酿造等多种用途,因而在发达国家或干旱地区是发展最为迅速的谷物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寒地带和亚热带高山,来源于广泛生长于中东地区的穗轴易断的野生二棱大麦(H.spontaneum)或野生六棱大麦(H.agriocrithum)经人工选择而来。 大麦的栽培历史悠久,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中东就有栽培,公元前5000年传入西班牙,公元前3000年传入印度,随后传入我国。大麦在我国是很古老的作物,据考证,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象形文字以及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代表大麦的文字。公元前3世纪《吕氏春秋.任地篇》中有“孟夏之昔,杀三叶而获大麦”始正式有大麦一词。西汉以前我国各地均种植大麦,在黄河、长江流域和西北旱漠地区广为栽培。 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啤酒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麦成为啤酒生产必需的主要原料,是啤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直接关系到啤酒工业的发展。大麦容易发芽,酶系统完全,制成的啤酒别具特色。作为啤酒原料产业,大麦也由原来的在农业生产中处于不起眼的小杂粮地位,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大麦品种的选育和栽培也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而趋向于酿造用途。啤酒大麦的名称也随之而来。啤酒大麦在我县的种植正处于这个阶段,1986年,我县从甘肃省农科院引进啤酒大麦莫特B—23、莫特44、黑引瑞三个品种试种成功。进入90年代后,因这三个品种产量、抗逆性、商品率均不理想,被法瓦维特(匈84)所替代。之后,县委、县政府把啤酒大麦作为全县的重点特色产业来抓。1999 -2000年,县农技中心先后引进甘啤2号、甘啤3号、哈林顿、哈瑞特等品种,在啤酒大麦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我县啤酒大麦种植面积达到12.17万亩,较1999年增加5万亩,呈现出一个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中,我县“金域”牌麦芽获2001年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被中国质量协会认定为“质量过硬品牌”优质麦芽。 2002年,由我县农业技术部门制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啤酒大麦生产技术规程》已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颁布,作为地方标准在全省实施,2010年我县农业技术人员又对该标准进行了制修订,并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颁布了《永昌县啤酒大麦生产技术规程》。2003年,我县被列为全国啤酒大麦种植标准化基地示范县。当年全县啤酒大麦种植面积27万亩,年产量达到15万吨。2010年我县又被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基地。 二、现实状况 2007年,我县优质啤酒大麦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量达到20万吨以上, 占全国总产量的15%。全县农民人均来自啤酒大麦的收入达到930多元。而且啤酒大麦种植品种不断更新优化,品种以甘啤4号为主,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县内建有八一麦芽厂、烟台麦芽厂、金穗麦芽厂等麦芽加工企业9家,啤酒麦芽年加工能力达26万吨。我县已成为全国啤酒原料种植与国产麦芽生产加工第一县。我县生产的啤酒大麦籽粒饱满,千粒重、发芽率、浸出率高,某些理化指标明显优于国家标准和优级澳麦,是啤酒大麦的最优产区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金域”、“河西走廊”、“宝源”、“绿洲源”、“乌牛”、“三强”等六个品牌的麦芽,以95%的优级率畅销全国18个省市,与“华润”、“青岛”、“燕京”等20多家大中型啤酒集团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产品供不应求。

地域范围

永昌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经101°04′至102°43′,北纬37°47′至38°39′。县境东西最长距离约144公里,南北最长距离为114.8公里,总面积为7439.27平方公里。东面与民勤县毗连;东南面与武威县的双城、洪祥、青林乡接壤;南面与武威县金山乡、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界;西南面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相邻;西面与民乐县、山丹县毗邻,北面与金川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相靠。全县辖6镇4乡,总人口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总面积为7439.27平方公里,可利用耕地93万亩。啤酒大麦是永昌县主要的特色产业之一。永昌啤酒大麦原产地域自然地理范围是:东经101°04′至102°43′,北纬37°47′至38°39′。永昌啤酒大麦原产地域范围行政区划包括: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焦家庄乡、朱王堡镇、水源镇、六坝乡、东寨镇、新城子镇、红山窑乡、南坝乡、河西堡镇十个乡镇。面积18000公顷,年产量150000吨,总产值达4.5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永昌啤酒大麦籽粒饱满,外观淡黄色有光泽,有原大麦固有的香气,大小整齐,无病斑粒,无霉味和其它异味。 (2)独特内含成分:永昌啤酒大麦千粒重(以绝干计)45克左右,含水量≤10.2%,蛋白质含量13.2%,发芽率99%以上,符合GB/T7416-2008标准要求,达到了国家优质啤酒大麦质量标准。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永昌啤酒大麦的内在品质好、发芽率高,亩产达4000—5000公斤,完全能够满足工业化加工要求,是加工的优良品种。 (3)安全要求:永昌啤酒大麦产地环境按照NY/T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DB62/T972—2002质量标准,符合啤酒大麦卫生新标准要求。生产全过程控制按照DB62/T189-2010规程进行。加工、包装、储运。

六. 甘肃省 金昌 永昌县 甘肃风味小吃

甘肃风味小吃

七. 甘肃省 金昌 金川区 金川红辣椒

金川红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川红辣椒:果实羊角型,长度达12—14cm,果面光滑亮泽,皮薄肉厚,水份少,色红素含量高,水椒亩产达2000公斤以上,干椒亩产350公斤以上,抗病性强。制干辣椒色泽纯正、辣味极强、品质特佳,达到了出口一级品标准。

金昌市金川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农产品“金川红辣椒”,正式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审查和专家评审,被确认为国家第七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依法保护,这是金昌市首个获得此类认证的农产品。

“金川红辣椒”的保护范围位于金川区双湾镇的龙口等8个村和宁远堡镇的新华等4个村。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由此而生的双丰辣业、泽林辣业成为本地的龙头企业,并初步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2010年,全区美国红辣椒从产量到价格双创新高,亩产达4000-4500斤,最高的达5000斤;市场价格每公斤最高达2.5元,种植户每亩收入平均达到4500元左右。

地域范围

金川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腾格里沙漠南缘,介于东经101°29′至102°34′,北纬38°至39°之间。属阿拉善台地,南面临永昌县;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与武威相连;西与张掖毗邻。古“丝绸之路”从此经过,是新欧亚大陆桥沿桥城市之一。全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3052 米,最低点1327米,平均海拔1500米。属残丘平川地带,境内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土壤肥沃,水资源较为充足,有靠祁连山雪水形成的东、西大河和永昌县城郊泉水形成的金川河流经境内,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辖区总面积37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3万亩,总人口2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69%。区内充足的光热资源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辣椒的生长,金川红辣椒的种植区域包括金川区行政区内的双湾镇的龙口村、古城村、营盘村、金河村、康盛村、许家沟村、陈家沟村、天生炕村和宁远堡镇的新华村、下四分村、西湾村、东湾村等,也是金川区主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红辣椒面积从最初的每年4公顷发展到现在的2000公顷,实现总产量1000万千克,总产值达1500万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⑴外在感官特征 金川红辣椒外观形状整齐均匀,果面油亮光洁,果实呈深红色,颜色均匀,果皮厚,韧性强。 ⑵内在品质指标 金川红辣椒干椒水分≤17.9%,平均单果重≥7.0g,果长≥12cm,最大部位直径≥2cm,平均果皮厚度≥0.4mm。杂质总量不超过0.5%,花斑椒不超过总量的1%,维生素C≥126.7mg/g,灰分≤82.0g/kg,粗纤维(干态)≤203.4g/kg。 ⑶安全要求 金川红辣椒产地环境按照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了NY5229-2004(无公害食品辣椒干)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NY/T5208-2004(无公害食品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和金川红辣椒生产加工、包装、贮运等一系列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八. 甘肃省 金昌 金川区 麻食子

麻食子的做法很简单,先用盐水和好面,在盆子里捂一会儿后,取出反复揉搓,直到面团柔软光亮为止。然后再找来一顶新草帽,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揪半个小手指头肚大小一疙瘩面,在帽沿上一搓,便可搓出一粒薄厚匀称,圆形中空,外皮带花纹的麻食子来。只是在草帽沿上的这一搓,力度须把握得恰到好处。用力太重,会薄厚不一,形状蠢拙;用力太轻,搓出来的就成了面疙瘩,不成麻食子了,所以,能做麻食子者,多为聪慧灵巧的女性。

搓好麻食子后,下到开水锅里,再烩以芹菜、胡萝卜、肉丁等,调好佐料,舀到那细瓷花碗里,算是完成了全部工序。当一碗香气扑鼻,碗里绿、红、白相互辉映的麻食子放在面前,不要说有多香,单那色泽就足以令人馋涎难抑。吃麻食子讲究用汤勺,轻轻地舀一勺进嘴,那麻食子的柔韧劲道,芹菜、胡萝卜的嫩脆以及肉丁的香浓,会让你吃了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九. 山东省 潍坊 昌邑 金昌大姜

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商品。在品种选用方面,多年来一直依赖于传统品种,新品种极少,常规栽培产量长期徘徊不前。

1996年昌邑市德杰大姜研究所从昌邑传统主栽品种昌邑大姜中发现1株突变体,姜块胖大,颜色鲜黄,丰产性突出。经过连续5a(年)的筛选地育出了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金昌大姜。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生长势强,根茎膨大速度快,对病害有较强的抗性。2001--2005年在昌邑市德杰大姜研究所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金昌大姜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4738.3kg,较对照昌邑大姜增产25.6%。2003年开始引种到省内莱芜、安丘、威海及河北省等地,金昌大姜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累计种植面积7000平方公顷,平均亩产4966.7kg。2005年11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