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州的家乡特产有哪些一年级 介绍自己家乡福州的特产6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州的家乡特产有哪些一年级 介绍自己家乡福州的特产600字更新时间:2022-06-25 01:17:21

一. 广东省 广州 天河区 阿一鲍鱼

古往今来,山珍海味被视为席上珍品,而海味中尤以鲍鱼为上品。鲍鱼之所以价格昂贵,原因之一是鲍鱼产量少,产地十分考究,出海后的晒制工艺复杂,费时又费力。香港、台湾有"一口鲍鱼一口金"的说法,足见其价值之高。鲍鱼价格高的另一个原因是鲍鱼不仅口感鲜嫩,还有极高的食疗价值,可以滋阴养颜,润补而不使人上火燥热;可防治高血压、糖尿病,且无胆固醇,具有养肝明目之效。因此特别被美食家所极力推崇。

把海鲜做出特色,是香港阿一酒家的宗旨,多年来阿一酒家对鲍鱼的烹任技艺悉心研究,投入大量资金,用各种方法制作鲍鱼,终于练成厨艺精深的绝技,烹饪鲍鱼每道工序都非常讲究,且有很深的学问。阿一鲍鱼采用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日本大干鲍为原料,它的烹饪厨技高超之处在于:干鲍鱼经过天然的方法加工制作后,使其恢复天然,即体现原本的鲜味、原本的色泽、原本的模样。要达到如此高的烹饪境界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从选料、浸泡到用火、用料都有一系列复杂工序。中国人优秀的烹饪传统,譬如瓦煲、风炉、木炭,以及用排骨、老鸡汤等,在阿一酒家煮鲍鱼中都得到了沿用:炊具必用瓦煲,火必用炭火,除以排骨、老鸡熬成上汤来调味外,不加其它调味品,至于火候则凭经验来掌握,煲鲍鱼的时间一般都长达十几个小时以上。富临酒家制作的鲍鱼,个个完好无损,犹如油煎的鸡蛋,中间裸露着一个金色的肉丸,真是原味原色、味美色鲜,让人品后回味无穷。

阿一鲍鱼的烹饪厨艺无不渗透着中国优秀的传统食文化内涵。制作阿一鲍鱼的香港著名厨艺师杨贯一先生也因在国际上弘扬中国美食文化有突出成就而赢得众多荣誉,被国际美食界公认为"鲍鱼大王"、"美食大师",并荣膺"国际杰出风云人物"称号。阿一鲍鱼在香港有颇高的知名度,许多政界要人、工商巨子和各国来访贵宾、游人都以一品阿一鲍鱼为乐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阿一鲍鱼更显示出中国菜的无比精美和亮丽。

二.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家乡莲藕饼

将莲藕刨丝,配上冬菇粒、虾米等配料。拌匀后,将其制作成圆形饼状并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就成为甘香可口的家乡小吃。( 番禺)

三.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四.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五.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六.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一口香水饺

一口香水饺是在一篓油水饺风味基础上,经过改进而成的。原一篓油饭庄已被拆迁,为使曾获得过河北省金鼎奖的品种不断档,不失传,饮食总公司于2000年决定将一篓油水饺制作经营移迁津津乐酒家,为了更进一步适应现在消费群体的需要,我们对调馅配方进行多次调整,尤其在调味品的投放中进行了大胆改革,此后更名为一口香水饺。

一口香水饺面市后,很快以其独特的浓、鲜、香口味特点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成为津津乐酒家主营品种之一。生产配方:精粉10斤、鲜猪肉7斤、香油0.5斤,老抽、姜、味精、鸡精、盐、时令鲜莱适量。

风味特点:皮薄、馅大、肥而不腻、汗鲜香,回味悠长。

七. 福建省 福州 马尾区 福州纸伞

南方多雨,伞因此成了福州人居家必备的工具之一。福州有一俗话叫“包袱伞”,意指福州 人出门的包袱中必有伞,可见伞与福州人生活的关切程度。福州的纸伞业繁盛于清代,到了清末 民初,全城纸伞店最多时达三百余家,其中以位于中亭街的“杨常利”伞店最为著名,杨常利的 伞既能遮挡炎炎烈日而不发泡、不爆裂,还能抵挡倾盆大雨冲淋而不脱骨、不漏水,甚至伞面绘制的图案色泽也不会变。


福州纸伞品种繁多,主要有花伞、明油伞、丝棉纸伞、蓝绿硼伞、双层花伞、绢印采画花和绢印套色童伞等。和其它工艺品一样,即便是小小一把纸伞,制作的工艺也是丝毫马虎不得的。伞骨必须是闽北5年以上的青山老竹,韧性大,弹力强,经过特殊处理,能防霉、防烂、防蛀。伞面用的是本省特有的精制棉纸,拉力强,刷上纯洁无污的柿油,再刷上粘性大的桐油,绘上花鸟、人物、山水等图案,俗称“花伞”。一把伞必须经80多道工序才算完成。不论日晒、雨淋、风吹,都不破裂、不褪色、不变形,还可防雷电。福州的传统制伞,分为相互独立的制伞骨、制伞、伞头、伞柄、绘花五大部分,能完成其中之一便可称为“全艺”,可见技术专业到何种程度。福州纸伞业中制伞骨质量最好的当数“后洲帮”,制伞柄最有名的则是洋中亭王依犬家;伞画艺人以程家宝、林永钦、刘梦秋最著名。


如今,福州纸伞由于工艺复杂已悄悄离开繁忙现实的都市生活,但它却作为一种精美的工艺品仍深受人们喜爱而被欣赏和收藏。

八. 新疆 五家渠 一〇三团甜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3团地处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向北紧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呈长扇形,属温带半荒漠气候。1957年建场初期开始种植甜瓜,当时种植甜瓜1.07公顷,占全兵团食用瓜种植面积6.67公顷的16%,经过50多年的发展,甜瓜种植面积已达3333.33公顷,年产甜瓜11万吨。由于103团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其丰富的光照资源和干旱的自然条件,使这里生产出的甜瓜色泽金黄、网纹细密、皮薄肉厚,香甜酥脆、多汁爽口,成为新疆甜瓜中的精品。1995年一○三团被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哈密瓜标准化示范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并获得绿色食品甜瓜证书;1999年被国家农业部中国农学会经济委员会批准为“中国甜瓜之乡”。注册的“金皇后”牌商标已通过国家商标认证,同时还荣获中国市场放心消费产品。多年来,该团依靠独特的自然和科技领先等优势,全力发展甜瓜产业,使生产出的产品畅销国内各大城市。

一〇三团

甜瓜

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六师

一〇三团

地域范围

103团甜瓜产区位于新疆省五家渠市蔡家湖区,地处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向北紧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呈长扇形。地理坐标东经87°25′05 ″-87°36′05″北纬44°18′55″-44°40′00″。从南到北连成一片,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12-18公里。有五蔡公路贯通,交通方便距乌鲁木齐80公里。103团甜瓜地域保护范围为东起老龙河,南起猛进干渠,西起邓家大沟,北起沙漠边缘。团场有13个农业连队,甜瓜种植面积1333公顷,年产甜瓜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卵圆或圆形,果面黄色覆有绿色条带,网纹密布全瓜,果肉橘红色,肉厚3cm,肉质松脆多汁,近皮部稍硬,皮硬有韧性,口感好,耐运抗病。 (2)内在品质指标:该区甜瓜采收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折光糖度测定甜瓜中心糖度达15%-17%。 (3)安全要求:甜瓜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NY/T427-2007绿色食品 西甜瓜要求进行管理。生产环境质量达到NY/T 391-2000 产地环境条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符合GB5O84-92标准;产品质量达到NY/T 428-2000食品标准;投入品严格执行NY/T 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九. 福建省 福州 仓山区 福州贝雕

利用贝壳资源,嵌制成画,嵌贝漆器以及烟具、盘盒、台瓶等,浮雕成山水花鸟等贝画,美不胜收

十. 福建省 福州 仓山区 福州线面

线面,福州,以精面粉为原料, 辅以精盐、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干后而成。福州线面主要有两大品种:一种称为特线面,面条稍租 , 直径在0.7毫米以内;一种称为“面尾”,面条较细, 直径在0.6毫米以内。

因福州民间传说线面是九天玄女指点创制的,所以福州的线面工人拜九天玄女为“制面始祖”,家里供奉九天玄女神像。

线面的煮食方便简单,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待线面上浮后捞起,盛放在碗内,即倒入炖好的羊肉或鸡肉、上排等高汤,芬香味美。福州风俗,过生日时要吃线面煮成的寿面,一般用鸡汤,再加上两个鸭蛋,称为“太平面”,象征平安长寿;外出远行或迎送宾客,也要吃上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顺风和居家平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