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温岭的土特产 台州温岭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温岭的土特产 台州温岭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6-23 07:08:27

一. 浙江省 台州 温岭 坛紫菜

    紫菜是生长在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的一种红藻门,红毛菜科植物,藻体呈膜状,颜色呈紫色或褐绿色。主要有甘紫菜、褐紫菜和坛紫菜。它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碘、磷、钙等物质并具有人体生存十二种必需的胺基酸。根据本草纲草记载,还具有清热、解毒、减肥、防便泌、降血压、抗癌等功效,长期食用,对人身健康有益。本地的坛紫菜是生产在有丰富微生物的浅海间,用毛竹支架,随潮涨潮落自然生长而成的。并根据本镇气候和海涂微生物丰富的特点选苗养殖成的优良淡紫菜。( 温岭)

二.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三. 浙江省 台州 温岭 箬横西瓜

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成立于2001年7月,目前合作社注册资金50万元,社员252人,固定资产296万元,西瓜生产基地13个,其中本市1个、广东2个、海南4个、江西3个、广西3个,面积1.3万多亩,在国内20个省市50多个水果批发市场建立销售网点,联接农户9200户,直接带动温岭市东南沿海8万亩西瓜产业带的形成,在该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龙头示范作用。为进一步规范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做大做强做优西瓜产业,2005年,该社依据《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按照温岭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A类标准,实施了规范化建设。目前,合作社产权清晰、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管理民主、服务全面;合作社的组织功能、运行质量和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合作社在规范化建设做大做强做优西瓜产业上的具体做法有:

一、规范设立登记、完善章程制度,夯实合作社内在发展基础

该社依照《条例》的设立条件和省工商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若干意见》规定,进行注销并重新登记注册,规范了合作社名称、股金结构、经济性质、经营范围,明晰了合作社的产权,明确了合作社的性质;参照《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完善了合作社章程,并对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社员入社、退社、除名制度、生产基地管理制度、生产质量奖罚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提高,合作社内部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为合作社做大做强做优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组织机构、优化经营方式,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

合作社从规范组织机构着手,落实民主决策。参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社员大会、理事会(7人)、监事会(5人)。社员大会是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合作社重大生产、经营、管理、分配事项。理事会是本社的执行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对社员大会负责。监事会是本社的监察机构,代表全体社员监督和检查理事会的工作。合作社从实际出发,优化生产经营方式,把“生产基地”作为合作社一个相对独立的西瓜生产“车间”,“生产基地”划分若干生产小组组成基本经营单位,“生产基地”组织西瓜标准化生产,合作社统一负责西瓜营销、农用物资供应。形成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西瓜生产经营格局,有效提高了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

三、规范会计核算、加强社务公开,增强合作社整体凝聚合力

合作社按照《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试行)》规定,聘请专职财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建立了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和会计核算账目,规范会计核算。合作社按“生产基地”设立账目,以“生产基地”为单位定期向社员公布社务财务状况,每个西瓜生产周期结束,都集中“生产基地”所有社员进行清账理财,民主决策利益分配,加强社务财务的透明度。合作社还按照要求定期向市农业林业局报送财务和会计报表,接受市农业林业局的指导和监督。财务会计健全公开,社员对社务财务清楚明白,社员的向心力、合作社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四、规范生产经营、强化统一服务,提升合作社产品竞争实力

为落实西瓜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合作社竞争实力,合作社首先从规范生产经营条件着手,新建造了500平方米的生产经营服务场所和设施,组织社员及农户开展业务技术培训,交流西瓜种植经验,努力提高社员和农户西瓜标准化生产能力。其次是组织社员实施标准化生产,合作社以生产基地为单位,按照玉麟牌西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开展西瓜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实行统一培育种苗、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管理、统一农资供应服务,从根本上保证西瓜品质优良。三是强化统一服务,为社员及农户代购配送农用物资。合作社把西瓜生产过程中社员及农户所需的化肥、农药、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和农用机械统一集中组织起来,直接向生产厂家订购或向专业市场批发,开展代购配送服务,这样既保证了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又降低了社员和农户的生产经营成本。

五、规范产业布局,实施错位发展,做大合作社产业经营规模

合作社根据西瓜生产季节性强、不能连作、销售半径不大等特点,在当地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积极规范西瓜产业布局,实施“走出去”战略,在省外建立西瓜生产基地,进行异地开发和错位发展,努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做大做强合作社。合作社分别在海南、广东、广西和江西建立“玉麟”西瓜生产基地12个,面积达12500多亩,不但拉长了“玉麟”牌西瓜的销售季节,一年四季都能向市场投放西瓜,扩大了玉麟”牌西瓜的销售半径,减少了经营费用;而且迅速扩大了“玉麟”西瓜产业规模,增加了规模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资源互补、双赢互利、共同发展的西瓜产业化道路。

六、规范品牌经营、统一市场营销,强化合作社品牌影响力度

合作社非常规范“玉麟”西瓜品牌的经营,不但化10万元从温岭市箬横农贸服务有限公司买断“玉麟”牌西瓜商标的所有权;而且按照玉麟牌西瓜商品果质量标准,严格采摘、严格分级包装、严格贴用商标标志,极力保护强化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合作社还在20个省市50多个大中城市的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营销网点,统一使用“玉麟”品牌,统一市场定价,统一市场销售,积极打造提升“玉麟”西瓜品牌。目前,“玉麟”牌西瓜被命名为浙江名牌产品,“玉麟”牌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在中国浙江国际农博会上连年获得金奖,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市场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通过规范化建设,合作社形成了生产、服务、销售一体化的西瓜生产经营机制,把西瓜产业的信息、生产、市场营销等几个环节真正紧密地组合起来,开展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全程化服务、品牌化经营,切实推进了西瓜产业化经营,促进了西瓜经营效益显著提高,瓜农经济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合作社销售“玉麟”牌西瓜2.6万吨,销售额7820万元,返还社员盈余1050万元,带动社员亩增经济效益520多元,社员增收1万多元,瓜农户均增收1520多元,真正起到了“建一个组织,树一块品牌、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合法生产和经营,逐步形成产销联结比较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四.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永宁的桃子

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1000个品种以上,我国有800个品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个左右。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0.8克,脂肪0.1--0.5克,含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1 0.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毫克,类胡萝卜素1180毫克。



桃树为中型乔木,树体不大,栽培管理容易,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无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栽培。供观赏用的各种花色类型花桃、垂枝桃以及适应盆栽的寿星桃都为绿化城市,美化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桃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桃子的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桃子的枝、叶、果桃还具有药用价值。唐代药物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还说“肺病宜食之”。按,中医称肺为“娇脏”,喜湿润,恶干燥。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营养还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



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状。

五.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六.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七.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八. 浙江省 台州 温岭 糟羹

糟羹分为甜羹、咸羹,通常在年十四家家户户必吃此羹。咸羹主要以10多种蔬菜,肉类,海鲜为主,切成颗粒状,炒半成熟后加米粉浆或淀粉浆制成。

此美食起源于戚继光抗寇时老百姓答谢将士的食物。大唐初年,小城还仅是个渔村,且常遭海盗的抢劫骚扰。当时有一位大将叫尉迟恭,发动兵士筑城拒盗。开工那天,正好是正月十四,老百姓照例要闹元宵,海盗就乘机而入。尉迟恭闻报,一面派兵抵御,一面加紧筑城。入夜,风雪交加,百姓就在一起商量:烧些什么点心去犒劳筑城的士兵呢?有的提议送酒菜去,好让士兵御寒。但将军严令兵士是不许饮酒的。有个老汉想出了个两全之计:用带糟的新酒当水,调上肉丝、冬笋丝、香菇、油泡、川豆鼓等肉菜和面,制成“糟羹”,味美且能御寒。大家便把“糟羹”烧好送去。兵士吃了“糟羹”浑身是劲,不久就筑好了城墙。从此,小城中元宵节吃“糟羹”的习俗,世代沿袭。甜羹主要以年糕、川豆瓣、橘脯、葡萄干、小汤圆等制成。老临海人吃羹一般不用调羹,用的是筷子,更绝的是手捧一碗糟羹蹲于家门口不用筷子不用调羹,顺着碗沿,转一圈,一口下来,一碗糟羹已入腹内。

九. 浙江省 台州 温岭 温岭草编

草编,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是利用各地所产的草,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蓆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

十.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