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吴江万象汇特产 苏州吴江万象汇哪里最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吴江万象汇特产 苏州吴江万象汇哪里最好吃更新时间:2022-06-21 06:05:46

一.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樱桃肉

苏式菜肴讲究“四季有别,按令上市”,以猪肉为原料的菜肴也是如此,冬令是美味酱方,春季则推“樱桃肉”。将五花肋条猪肉洗净,入锅加清水旺火烧煮,至肉皮发软取出,然后用刀在皮上剞十字花纹,刀痕深至第一层瘦肉。然后在锅中垫竹算,肉皮朝下置其上,加猪肉汤、葱结、姜片、精盐、绍酒及红曲水,盖锅中为烧30分钟,加冰糖用小火焖至酥烂,再加冰糖用中火收稠,取出肉抽去肋骨,拣去葱姜,皮朝下扣入盖碗中浇卤汁,碗加盖入笼蒸5分钟,取出后倒入盘中。同时,用菜油煸炒豌豆苗,将绿油油的豌豆苗围在盘边,一盘犹如刚从树上摘下的“樱桃”鲜艳夺目。此菜色如红枣,皮烂肉酥,入口而化,咸中带有甜酸。

二.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茶食叶受和

茶食叶受和的创立与稻香村有密切的关系。创始人叶鸿年,清光绪年间人,是浙江慈溪的有钱商人,有一天游历至苏州,素闻稻香村的甜食极为美味,于是在稻香村购买十几个茶食充饥,但是稻香村的生意实在太好了,伙计又狗眼看人低,先为购买多的客户服务,叶鸿年在旁边等了大半天之后,忍不住骂了店员,店员应了他一句「要快,自己去开一家店啊」。
叶鸿年为赌这一口气,就在热闹的观前街上开了一家茶食店,取名“叶受和”,因为叶鸿年是受气开店,所以一定要让顾客感受到和气的服务。叶受和的茶食也是以苏式茶食为主,后来才又加入了宁波家乡的口味。招牌点心有松子枣泥麻饼、小方糕、云片糕、四色片糕(玫瑰、杏仁、松花、苔菜)、婴儿代乳糕等,后来的产品如豆酥糖、芙蓉酥等也很杰出。现在的叶受和实行了半开放式的超市经营模式,中间圈形的古朴柜台上放满了各色的特色小食品,就是同一品种,也有不同重量、不同款式的包装,游客便可根据需要自如选购了。一边的柜台的是散称的糖果柜,要是自己吃或不讲究包装的朋友来这儿,就能省下不少“门面”的钱了。另一边是各色面食小点柜台,有点象现在流行的西饼店的布置,只是里面的糕饼有中有西,让人见了就想点上些新鲜的花色尝个鲜。
地址:观前街69号
电话:67709603
营业时间:8:30—9:00
公交202路、204路、923路、529路到达。


三.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梅鲚鱼

梅鲚鱼,因为尾叉部分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又称凤尾鱼,与太湖银鱼、白虾、白鱼齐称"太湖四宝",也是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七都地处太湖之滨,盛产此鱼。

梅鲚鱼在明朝就被作为贡品献给朝廷,在《万历野获编》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从明朝洪武年起,太祖命每年岁贡梅鲚万斤。"故梅鲚鱼又称"贡鱼"。

太湖一带出产的梅鲚鱼,小部分以鲜货供应市场,大部分晒成鱼干或加工成罐头,作为旅游休闲食品。太湖年产梅鲚鱼700吨左右,每年8~10月是梅鲚旺汛,产量占全年80%左右。

梅鲚鱼肉嫩味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它的软骨和鱼卵含有大量的钙质,是补脑和补骨髓的佳品,尤其适合青少年。梅鲚鱼被视为席上珍品,可红烧,也可将之置于小碗中,加作料在锅里清蒸食用。最佳的吃法是油炸,将此鱼洗净晾干,投入油锅炸,待鱼体呈淡棕色即可起锅,辅以调味品,食之酥脆清香而又鲜美,回味无穷,久食不腻不厌,是品酒、下饭的佳品。

四.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同里闵饼

闵饼原是江南农家自制的普通小吃食品,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同里闵饼的配料与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其色黛青墨绿,光亮细洁,入品清香,嚼之甜而不腻。购之半月多,风味依然不变。

制作时先将闵草(学名苎麻,又名天青地白草)用石灰先打成汁,然后和糯米粉揉搓做成皮,配以豆沙、桃仁、松仁、糖猪油丁为馅芯,做成月饼状,蒸煮而成。闵草性味甘寒无毒,含有咖啡鞣酸、胡萝卜素、蛋白质、糖类等多种成份,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及安胎等药用价值。

五.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平望辣油

吴江平望的辣油选用上等辣椒碾制成粉,只闻椒味,不见椒身,配以优质食用油经加工制成,油质清透、辣味醇正。辣油不仅可以作为调味料入菜烹饪,在抗美援朝时期,平望辣油还曾被大批运输到寒冷的朝鲜战场,为志愿军作食物配料提高热量。

平望辣油的原料精选肉厚味辣的鸡爪椒。先要将鲜椒研制,目的是去除辣椒的暴性,然后粉碎成辣椒酱。而后,将菜子油、辣椒酱按照比例,混合煮沸加焖后,将油撇出,经沉淀过滤就成为了辣油。

六.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吴江熏豆茶

吴江地处太湖之滨,河流交叉,盛产鱼米,更多瓜果豆荚,农家熏制烘豆,制成熏豆茶。

熏豆茶的配制,以烘豆为主,绿茶为辅,再配以炒熟的芝麻、晒干的胡萝卜条和橘子皮,还有新鲜的震泽黑豆腐干之类,味略咸。

泡熏豆茶时,先将细茶放入茶盅,用95℃开水冲泡,再加放三四十粒熏豆;也有的把茶叶和熏豆同时放进茶盅,再冲泡开水,这时候茶叶和熏豆就在盅内随着茶汤翻浮漂荡,渐渐沉于盅底,便可品饮。如今,在吴江的许多镇区,农家待客仍保留着自制和饮用此茶的习俗。

七.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煨鱿鱼

七都盛产鲃鱼。鲃鱼体侧扁或略呈圆筒形,体长三寸左右,小口大腹,细鳞、花背、白肚,肚皮上有小刺,身体涨大如球。

鲃鱼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还具壮阳、和胃、温中补益之食疗功效,且肉质细嫩洁白,爽口有弹性,若烹调得法,其鲜美的程度比河豚鱼有过之而无不及。

鲃鱼的食法有多种,如先杀鱼去皮,洗净,取出内脏,保留鱼肝,用涮火锅的形式边灼边吃。鲃鱼最堪品尝的除了鱼肉外,还有鱼肝。鲃鱼是靠鳃呼吸的,并没有肺,其肝异常大而且细腻柔嫩,所谓"鲃肺汤"实际上就是以鲃鱼的肝为主料烹制而成的。据说清代乾隆帝误认为是鲃鱼肺做的,误叫为鲃肺汤,但皇帝既然这样叫了,也就一直叫了下来。清初诗人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说:鲃鱼"剥皮去杂,洗净,先将肺同木花入清水浸半日,与鱼同煮"。由此可见,至少在明末清初已有人误以鲃鱼的肝为"鲃肺"了。

太湖名菜鲃肺汤蜚声海内外。1929年中秋,1元老于右任下太湖观赏金桂,途经木渎镇停舟小憩,就餐于乾隆年间创建的石家饭店。他见送上的"鲃肺汤"色彩鲜美,香气诱人,肉质异常鲜嫩,不禁赞叹:"才闻桂花馥郁,又尝美味香汤。"竟忍不住连要了三份鲃肺汤。店主石仁安得知这位"美髯翁"就是大名鼎鼎的于右任,连忙捧出文房四宝,敬求墨宝。于右任兴致正浓,当即展纸手书七绝一首:"老桂花开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1990年秋,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到苏州考察,也为"鲃肺汤"题写了"肺腑之味"四字匾额。

八.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香油鳝糊

香油鳝糊是苏州的一道特色名菜。用炒鳝丝与火腿丝、鸡丝、虾仁等配制,稍加姜丝、酥油、蒜泥,沸荤油浇面。上桌时,薄撒胡椒,香气扑鼻,入口鲜美。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震泽大头菜

震泽大头菜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的。吴江震泽大头菜具有色泽好、口味鲜美、咸淡适宜、略带甜味、闻有香气、菜头脆嫩、纤维细腻等特色,是居家旅行的佐膳上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大头菜又名疙瘩菜,是芥菜的变种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有芥菜等蔬菜的种植史。苏南吴江和浙北湖州一带很多,但以吴江震泽、七都所产的最为著名。

震泽地处太湖东岸,受太湖水汽影响,这里早晚空气湿度大,而且光照充足,独特的区域气候为大头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而且,震泽当地的土壤,是一种名为青紫泥的优质泥土,不仅略带粘性而且肥力好。加上农民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有机肥,所以长出来的大头菜皮滑色青,个头大不空心,分量重点的一棵达二三斤。

震泽大头菜是以鲜大头菜加工腌制而成,已有200多年历史,品种有两种,一种是从嘉兴九里湾产的良种选育而成,俗称土种。主要特点是肉质细,辛味浓,水分少,加工腌制后的大头菜具有香、脆之味;另一种是上世纪60年代引进的云南种,俗称洋种。特点是形状较大,产量较高,但加工后的口味略逊于嘉兴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