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滨湖区特产文具用品批发常见问题 滨湖区塑料文具用品批发近期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滨湖区特产文具用品批发常见问题 滨湖区塑料文具用品批发近期价格更新时间:2022-06-27 17:15:02

一.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新篁檇李

新篁——檇李的故乡

人们只要一谈起珍稀名果檇李,一谈起美女西施入吴时经嘉兴品尝檇李的故事,便都眉飞色舞,兴奋异常,似乎全都亲眼看到美女用她晶莹如玉的指甲掐破果皮,贪婪地将一颗颗又香又甜的檇李浆液一吮而尽的场景。美果、美女,千年佳话,深深地印在历史的记忆中,印在嘉禾大地上,让人回味品尝,话说千年。

但檇李的原产地在哪里?人们一直众说纷纭。其实,檇李的原产地就在嘉兴市南湖区新篁集镇的乡间。当年,中国古代第一美女西施吃檇李的地方,就在新篁集镇北仅两里之地的李仁桥畔。

西施把吃存的檇李核顺手抛地了一块菜地里,不久便长出了许多棵檇李树苗。奇怪的是这些成熟的果子都在离果柄很近的地方有一个指甲痕。这是原来檇李所没有的,人们突然明白这是因西施掐过而成的。凡有指甲痕的果子,又比别的果子更鲜美。从此,这种果子便被称为“西施檇李”,成为最名贵的品种。

后来“西施檇李”被净相寺僧人种栽于寺内,名果被来寺的高僧带往全国各地,于是净相檇李便名扬海内,让人神望。

大约到了嘉庆年间,官府一到檇李成熟季节,便三天二头派人到净湘寺索取佳果,当地富豪劣绅、地丕流氓也频频来寺索讨果子,弄得和尚们十分烦恼。为了保住寺院的清净,和尚们愤怒地砍断了珍贵的檇李老树。

当时新篁栖柽名医李泉石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赶往寺内,幸好还有几棵小树没被砍掉。李泉石与寺中住持是要好的朋友,便向住持说明要将几株小树讨去栽种在龙湖边,住持满口答应。就这样,净相寺名种檇李被保存了下来,移种在新篁栖柽村的龙湖之畔。

经过李氏家三代人的精心培育,龙湖檇李已发展到有二百多株大树的一座树园。檇李树形状差,枝干苍劲如千年老梅,每当四月花开,一片晶莹洁白,并溢出淡淡的芳香,引得蜂飞蝶舞,禾城的文人墨客应邀前来赏花,常会诗兴大发,竞作诗词咏叹永。特别是到了果熟时节,人们更是蜂涌而至,纷纷品果吟诗,绘图纪事,并刻印了一本《龙湖檇李词》,广为传诵。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李泉石的曾孙李焕章续刻《龙湖檇李词》,当时的名士俞樾也欣然为此题诗,诗中有“买从僧寺几无价,移到君家信有情”的诗句,盛赞李氏家族为保住净相檇李名种而作出的功劳。“龙湖檇李”名噪杭嘉湖,俞樾一定是品尝了名果之后,被它的美味所陶醉了,才写出了多情的诗句。

抗战时期,不幸发生了,栖柽龙湖檇李园的二百多株檇李树被汪伪军砍伐做取暖煮饭的柴火,这是继净湘寺檇李被和尚们忍痛砍伐之后的又一次大劫,两千余年的名果胜地,几乎被断绝了命脉。幸好李氏的一个亲戚曾经偷偷地从果园里剪去了几个枝条,已培育了十几株小树,才算意外地保留着了这一名果真种。后来这十几株小树散种在新篁乡间,几乎不为人知了。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檇李名果又显生机,竹林、新篁一带又培植了一批檇李树。最近,凤桥三星村果农陆建民经过十年的培育,终于初获成功,其“陆园檇李”品味绝佳,名声已露,极有可能继栖柽“龙湖檇李”之后,又一次让檇李这一嘉兴名果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二. 江西省 鹰潭 月湖区 清蒸鲈鱼

原料/调料:鲈鱼1条约600克,蛤仔5粒,猪肉6片,火腿3片,大白菜适量。



制作流程:①鲈鱼去鳞,剖净,用刀划双面各2刀。大白菜洗净对切,猪肉、火腿均切片,蛤仔洗净备用。



②大白菜摆放碗内,再放入鲈鱼,然后将蛤仔排放碗边。猪肉及火腿摆在鱼背上。



③洒上盐、味精及适量清水于碗内。将鲈鱼放锅中,隔水蒸30分钟即可。

三. 江西省 南昌 东湖区 鄱湖胖鱼头

特点

鲜辣微酸、肥嫩鲜美、营养丰富。

原料

鳙鱼头一只,约3000克。

制作方法

1、鱼头洗净、剁开,放料酒、精盐腌渍10分钟。

2、将腌好的鱼头入蒸柜内蒸至熟。

3、取萝卜干、米椒、生姜、蒜子等切末入锅内炒香,加入鱼汤调味淋浇于鱼头上即成。

四.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南社食品

南社食品

外砂镇南社村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5家,从业人数约400人。年农副产品加工量达8000吨,年创值3000多万元,荣获汕头市食品加工专业村称号。该村的橄榄菜、贡菜、香脆青瓜、香脆菜心、咸菜畔等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该村玉蕾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是粤东一家大型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厂区面积达10000平方米,“玉蕾”牌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玉蕾”牌潮汕风味菜系列产品远近闻名,畅销国内各地,远销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五. 安徽省 芜湖 镜湖区 芜湖烧卖

烧卖,是芜湖的传统名点之一。它创制于是1757年。该点心选用猪腿肉、猪板油、荠菜或青菜嫩叶,加调料拌成菜肉猪油馅心(也可以用肉汁糯米制成馅心)。用精白面粉加水揉合制成边皮薄,底层厚的皮张,再包入馅心,经蒸熟即成。具有滋味美,不粘牙等特点。

六.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新丰三元猪

新丰“竹林三元”猪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供沪生猪生产饲养基地,年饲养生猪80万头,年供沪生猪40万头。

竹林三元猪品牌:品质优,瘦肉率高达56%以上,具有皮薄肉色鲜红、纤维细嫩、肉香味足等优点,深受消费者欢迎。

七.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无米粿

    民间小食。选用韭菜为主要馅料(韭菜花、韭黄均可代之),制作时将新鲜韭菜洗净切粒,加入香菇粒、虾米粒,并和入适量味精、精盐、胡椒粉、芝麻油,拌匀成馅料。

    粿皮通常用番薯淀粉制成。取粿皮压薄成圆形状,包裹馅料后,捏成面上突皱的球形,放进蒸笼蒸15分钟至熟,然后在平底铁锅上用油煎至呈金黄色。味道香浓,外白内翠。

    街巷流动小食摊贩卖的,多取经济型,馅料纯用韭菜,不加冬菇等细料。

八. 浙江省 嘉兴 南湖区 新丰生姜

新丰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湖区新丰镇新坊牌生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已开始种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年产生姜3000至4000 吨,销往江浙沪一带,是嘉兴的一个传统产品。

新丰生姜辣度高、纤维多、耐贮藏,全身是宝。嫩姜质脆嫩,味鲜美;老姜质坚实、辣味足、香气浓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烹调鱼虾时放些鲜姜,不仅味道香美可口还可去腥。此外,嫩姜还可加工成紫姜小包装、糖水姜、干姜、姜粉冲剂及盐渍、糖渍副食品。生姜又能入药,姜性温,味辣,能入肺、脾、胃三经,有祛寒、发汗、镇呕、驱风、化痰等功效。

地域范围

年产生姜3000至4000 吨,销往江浙沪一带,是嘉兴的一个传统产品。

特定品质

新丰生姜辣度高、纤维多、耐贮藏,全身是宝。嫩姜质脆嫩,味鲜美;老姜质坚实、辣味足、香气浓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烹调鱼虾时放些鲜姜,不仅味道香美可口还可去腥。

文化典故

南湖区新丰镇新坊牌生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已开始种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

生姜是嘉兴新丰镇的传统,旧时是新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因此在栽培过程中格外讲究,逐渐形成了生产习俗。

谷雨前种的姜出窖时,姜农要立即做“春角”,即在屋角置一催芽灶,每天早晚各生一次火,从灶门添柴加温,进行烘姜催芽。并利用热烟加温保湿,使灶内“只准有温度,不能有亮火”。经二十天左右停火,把姜内多余水分蒸发出。这既能杀灭病菌,又利于出芽,民间说法是把“僵气”赶走。

催芽后,还要根据姜块大小、芽头多少,进行掰姜,这叫“掰发掰发”,图的是吉利。掰好后就去栽种,姜农忌讳“姜”与“僵”同音,管这叫“排辣货”。记得父亲会在种姜的田横头栽上几棵胡葱,期望“无冲”,即不会有邪晦之气来冲撞。到六月上旬,姜苗高四五寸时,人们在姜田里用竹竿搭起一米高的平架,上铺一层麦柴,使棚下有光但不强烈。搭好的棚怕被风卷走,便在棚顶的东南角放一个旧马桶盖或破夜壶,据说这样可吓跑龙卷风。

在姜田干活,最累的是“抄姜沟”。大暑节气后,姜农要“抄姜沟”,目的是为排水通畅,要求将沟搞深、刮净碎泥、拍平垄面。那时,父亲往往还帮别的姜农家干活,因活计累,故待遇也高。旧时新丰有句“五酒三饭四六八”的顺口溜,说的就是姜农一天喝五次酒,吃三餐饭,早上三个菜,中午六个菜,晚上八个菜,而且工钿加倍算。

在姜的苗叶发出四五片时,如果将种姜挖出,这就叫“偷娘姜”。娘姜老辣,去腥臊的性能特强,人们常说“三斤青姜不如一斤老姜”,指的就是娘姜。

不管丰年歉年,新丰的姜农总会留一部分姜作种姜用。种姜须及时窖藏。村上常几户人家合藏一窖。入窖前,会举行“做社”仪式,以敬谢土地神,保佑种姜平安过冬。待到来年开春,窖姜出坛,姜农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做“春角”了。

九. 浙江省 杭州 西湖区 西湖藕粉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

产品特性:晶莹透明,口味清醇,风味独特,富含营养。

产品成分: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

产品功效:生津开胃,养血益气、滋补养颜。

产品简介:西湖藕粉是杭州名产之一。其风味独特,富含营养。 杭州艮山门外到余杭县一带是西湖藕粉主产地,塘栖三家村所产尤为著名,旧时是为皇家提供“贡粉”。 藕是荷花在地下的茎,经特别加工制成的藕粉,呈薄片状,质地细滑,色泽白中透红。服用时只需先用少量冷水调和,再用开水冲调成糊状即可,冲泡后的藕粉晶莹透明,口味清醇,有生津开胃,养血益气的功效,是极适用于婴孩、老人、病人的滋补品。

产品历史:西湖藕粉是与龙井茶叶,杭州丝绸,杭白菊齐名的浙江传统。因杭州西湖盛产荷花,莲藕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古时的西湖藕粉出产于杭州艮山门至余杭三家村一带,该出产的藕粉最负盛名,在南宋时就成为历代皇帝的贡品,称之为“三家村藕粉”。

西湖藕粉得到较快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当时仅有金华市副食品厂,金华县鞋塘副食制品厂,金华县星火食品厂,金华县江南食品厂等几家挂名“西湖藕粉”生产销售,而杭州的三家村生产挂名是“三家村藕粉”。在杭州市场上金华产的西湖藕粉的占有量达到80%左右,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速溶藕粉(西湖藕莼)的出现,“西湖藕粉”得到更快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天荷”西湖藕莼,“天堂”西湖藕粉等多家的杭州生产厂家。特别是在1997年的“西湖”商标的争议风波,使生产厂家更大一步的发展和增加。

十. 浙江省 杭州 西湖区 幸福双

幸福双

此面点为杭州知味观传统品种。因而双供应,取吉庆之意,故名幸福双。

原料配方:

上白面粉2公斤猪板油250克红小豆500克熟核桃肉250克蜜枣175克熟松仁125克葡萄干150克青梅125克金桔脯125克佛手萝卜125克蜜饯红瓜125克糖桂花25克白糖1.3公斤熟猪油100克

制作方法:

1.将板油剁膜切丁,与白糖50克拌匀成糖板油。

2.将红小豆择去泥沙、杂质、洗净,放入锅里,加清水1.5升,先用旺火后用小火煮

3小时(煮烂为止)。出锅盛入淘罗,下接大面盆,用手擦红小豆,另备2.5升凉水,边擦边淋入罗内,使豆沙出壳(直至罗内擦剩豆壳为止),豆沙在盆内澄清15分钟,沥去水,倒入布袋,绞去水分。

3.将炒锅置中火上,锅内放入熟猪油100克、白糖1公斤,用炒勺不断溜掏使糖油充分溶化后加入豆沙,不断翻炒,使水分挥发,直豆料呈褐色时即成精制细沙(约1.5公斤)。

4.将蜜枣、红瓜、核桃肉、金桔脯、佛手萝卜、青梅切成3毫米见方的小丁,加上松子仁、葡萄干、白糖(250克)、糖桂花拌匀成八果料。

5.将面加水1升(水温根据气候掌握:冬季为50℃,春、秋季为40℃,夏季为20℃)拌匀。取出适量潮面,焕进等量酵面,加入小苏打(用少量水化开)充分拌匀揉透,制成酵面,分成50个剂子,逐个用擀面棒擀成直径6厘米,中间厚边缘薄的皮子,包入细沙、糖板油、糖八果。收口捏拢,放入8厘米长,5厘米宽,4厘米厚的模具内,压制成幸福双油包生坯。

6.笼屉内铺好湿屉布,将幸福双生坯放入笼内(每笼4只),用旺火蒸5分钟左右即成。

产品特点:皮薄绵软,馅心油润。可热吃,也可复蒸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