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大庸特产小萝卜条 湖南萝卜条哪个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大庸特产小萝卜条 湖南萝卜条哪个好吃更新时间:2022-06-24 03:03:56

一.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吉首醋萝卜

吉首醋萝卜不是用醋泡的萝卜,而是用一种特制的酸水泡的红萝卜。这种酸水是独家秘方,不能随便给人讲的;所以,在整个湘西地区,可能就几家的醋萝卜是很美味的。这个萝卜必须是红萝卜。萝卜切成薄块,放在酸水里一晚,第二天就可以吃了。不能泡太久,要不就不好吃了。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油辣椒了。一般外地辣椒是用机器打成粉。可是吉首的辣椒是人工地用石臼慢慢捶成粉末;在用烧开的油淋,在加进一些调料。嗯……超美味。两种东西加在一起,那才叫美味。现在吉首人已经开始用酸水泡其他的水果或蔬菜了。以前吃了次泡的苹果,很美味。

二. 重庆市 綦江 金灵青山萝卜

金灵青山萝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灵青山萝卜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产品发展协会

三. 江苏省 常州 天宁 萝卜干

去过常州的人会说:常州有一怪,萝卜干作下酒菜。正宗常州萝卜干精选常州西门外新闸出产的甜嫩实心红萝卜为原料,经过洗净切条,适度晾晒,配以风味别致的佐料,精心腌制而成。

四. 重庆市 渝北 莲童牌冬瓜条

由重庆市宝顶食品厂生产( 重庆)

五.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萝卜团

萝卜团:糯米粉和大米粉做成,馅子是咸的萝卜丝,与红头团的区别是它外面没有包裹一层糯米,也没有红点。被评为象山十大特色小吃之一。

不来宁波,不知道有象山;不到象山,不知有萝卜团;品着萝卜团,据说有象山的味道;窥过象山的味道,更知江浙的富饶和韵味。萝卜团贵为象山十大名吃之一,自然有它的道理。

去象山,不可不吃生猛海鲜和精致到骨子里的鱼面。之后呢,不妨再来份萝卜团尝尝,既可作主食垫饱肚子,又能一品这别具大海风味的象山乡土美食。

作为外乡人看来,萝卜团既是菜,又是饭,更是一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点心。

象山人对萝卜团的感情,恐怕跟海鲜有得一拼。可以说,每一个象山人都是吃着萝卜团长大的。老底子象山人,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做几锅萝卜团备着,来客人了,随时可以拿出来,蒸热了即可上桌。据说在过去,象山的许多菜场、酒店、饭馆,都有萝卜团出售,可惜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萝卜团的味道,对我来说只存在互联网上,如果不是跟着象山人到本地人家,恐怕就没有机会品尝到有正宗象山味道的萝卜团了。

靠海吃海。象山濒海,水广山多地少,是著名鱼乡和渔港。象山人吃海鲜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就跟多吃肉会腻一样,天天生猛海鲜,也会味觉疲劳,慢慢便生发别的念想;可是又不愿彻底摒弃海味,于是乎,海味的象山萝卜团应运而生。

据传,萝卜团还有一段故事,它最早是象山一户人家的媳妇创制的。这户人家有兄弟五个,老大0买了只木帆船,专门做渔家打船最紧要的毛竹、苎麻生意,常年出门在外;下面三兄弟还小,在家由老大媳妇带着,忙时帮衬大嫂做些田间活,种点萝卜;闲时“下小海”,采蛎黄(即牡蛎)捡泥螺拈虾……这年冬日,出门近年的老大0哥俩回来了,一家子团圆了,兄弟几个抱作一团,开心之极。老大媳妇跑进灶间,想为一家子做顿好吃的。可是除了米缸里有新打的晚稻米外,就是几个萝卜和小叔子们从滩涂上捡来的一些小海鲜了。情急之下,她灵机一动,巧妙地把这几样东西做在一起,成一个个白圆的团子,蒸熟了热腾腾上桌。不想兄弟几个吃了这新奇的吃食,齐声叫好,都道又鲜又香又糯,既是菜又是饭,“怎么做的啊……”自此,海味萝卜团就慢慢在象山流传开了。

这当然是先人的遗传给我们的传说。萝卜团象征着幸福、团圆的,同红鱼、石榴一样,代表作我们的祖先朴素的愿望和无以伦比的创造力。

其实呢,萝卜做的点心(菜)很多,著名的有苏州的萝卜狮子头、九江的萝卜丝饼、西北的萝卜馍等,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象山的萝卜团当然是姓海的,这也是与别的地方萝卜点心最大的区别所在,做法上也有所不同。所以,你若觉得萝卜团无非是把萝卜加工一下,配些副料,制成团而已,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萝卜团的主料,是新上市象山白萝卜。它不同北方的萝卜,脆而多汁,甘甜生津,仿佛蕴含了海的丰富,又秉承了象山富饶。此外还有糯米粉和粳米粉。糯米粉和粳米粉最好是石磨一点一点磨出来的,这样才能最好诠释萝卜团的韵味;配料包括新采的牡蛎(或别的海鲜,如虾干)、香干,冬笋(或别的应时菜蔬)、葱、姜、猪油、盐和味精等。

具体做法是,萝卜切丝,水焯一下,捞出,在清水中浸泡一小时后捞出,控干水分,待用。香干、冬笋、葱、姜切末。锅放猪油,将葱、姜末放入锅里炒出香味,放入萝卜丝和其它配料稍炒,调味,然后盛盆里。粳米、糯米粉(必须按一定比例)拌匀,用九十度以上的开水,把粉调成面团,挤成一个个适当大的小面饼,然后把炒制的菜馅包入面饼中。当然这边还有桃木做的很古老的模子,很有意思。记得我家过年蒸大馍枣花,上面各式的花纹都得用筷子或刀背压上去的,然而却没有这样的模子,象山人真有福气啊!成型后,上蒸茏蒸十五分钟左右,就可上桌待客了。

这当然是很大致的说法了,其实制作过程相当的讲究。拌馅,揉粉,包馅,成型,笼蒸。我当然只图个新鲜好奇,做的慢而拙劣;老师傅手法娴熟,却每一步都显得庄重,他更是用心去做好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手艺。

热腾腾的出锅了,老师傅虔诚的搬起一笼,顿时腾起了团团水雾。那团团水雾,和老家面缸里塌下的那堆面腾起的面雾一样,都代表这祖先给与的恩赐,牵扯他们的后代太多太多......

色泽光亮细腻,入口味道鲜香可口,这就是萝卜团。它既有萝卜脆嫩,冬笋的清甜,又有牡蛎等海鲜的浓鲜,手工米面皮糯香韧滑,口感奇特,吃着踏实、养胃,别具一格。然而,这个味道,好多象山人都久未尝到了。

红头团和萝卜团一样,同为象山十大名吃。红头团也是糯米粉和粳米粉做成,馅子却是甜的,就是红豆沙,还加了一点桂花干;外面裹着一层糯米,,头上还有一点红,实在诱人。红头团入口嫩滑,甜而不腻,既有豆沙的沙软,又有淡淡的桂花香,百吃不厌。同萝卜团一样,红头团也承载了老底子象山人太多的记忆。

当然了,萝卜团和红头团也可以造成点心拼盘,那就更有特色了。红头团,萝卜团,这一甜一咸,让人各取所需,似乎应了一句老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家谁也别抢,总有你的一份。天气冷了,工作了一天肚子也饿了,吃个萝卜团吧!哈哈

在这个喧嚷的时代,更作为一个外乡人,我还能品到萝卜团和红头团这样浙东本土的味道,实在是极大的福气。萝卜团像很多古老又传统的东西,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已很少再见,可是它们却像酒窖里沉淀了千百年的窖泥,一直默默的在我们记忆深处发酵、酝酿,有朝一日,开坛,便熏得我们热泪盈眶……

六. 湖南省 衡阳市 珠晖区 金甲岭鸡萝卜

金甲岭鸡萝卜是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金甲岭农场的。当地用金甲岭黄泥萝卜盐渍加工而成的鸡萝卜以其独特的风味赢得众人喜爱。

金甲岭盛产黄泥萝卜,由于其独特的环境及优良的土壤,所产萝卜含水量高、入口甜、嚼后无渣,一直深受人们喜爱,金甲岭萝卜种植面积近2000亩。而以当地黄泥萝卜经盐渍加工而成的“鸡萝卜”,以其独特的风味赢得众人喜爱。衡阳市湘旺食品有限公司加强与省内各相关科研院校的联系,通过与湖南省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研究院的合作,利用科学方法,改进“鸡萝卜”的生产工艺,在保持其原有风味的基础上,使其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并彻底解决“鸡萝卜”的保鲜保质,改进萝卜的储存方式,使生产不受产品萝卜生长周期影响。该产品首批产品被评为中国·湖南第五届(国际)农博会银奖和最畅销产品奖。

七. 广东省 河源 连平 萝卜爽

萝卜爽是河源忠信特有的产品,美味清香,开胃可口,在忠信地区深受人们的喜爱,出门,访友访亲都会带去一些。

年节吃的大多是油腻的东西。刚上班的那几天,天天在路边可见,用白塑料袋装有酸甜萝卜或别的甜酸水果的人,老老少少都有,或边走边吃,或买回家中。

初二回乡下时,他叔也在吃饭时放了盘酸甜萝卜在桌上,女儿对别的菜不感兴趣,独钟情于这碟萝卜,酸酸爽爽,很下饭。

前两天女儿跑到我同事家玩时,也尝了回萝卜爽,去接她回家时,女儿对我说,真好吃。我看她那么爱这,虽没弄过,还是对她说,明天我也弄碟给她吃,呵呵

萝卜爽,吃就吃过,但我从未腌制过。以前外公在世时,每年春节我家是少不了这一味的,在外公过世后,这味就从我家消失了,想想,还真有动手做做的念头。

买回白萝卜,切薄片,下一步怎做呢?问吧,先用盐腌会,倒掉水,再用冷开水洗好,沥干,放入盘中倒入醋,加上糖,拌匀,原想放糖精,这会让萝卜更爽,但难买,还是只放白糖吧,大不了放多些而已,这么腌上几小时,我首次腌制的萝卜爽大功告成。呵呵,尝尝,味道还行,家人不爱吃辣,少了辣椒,若是加上辣椒,味道就更好了。

八.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怀远萝卜干

萝卜干 选长条形嫩白萝卜、胡萝卜洗净切成条状,要求顺切,使每块罗卜条都带皮。将切好的萝卜条撒上薄盐拌匀腌制一天后,再捞起晒至半干,然后拌入研细的山椒粉、胡椒粉等,再装入缸中压紧密封。经过一两天后就可以吃。萝卜条有红有白,又辣又脆,是咽饭下酒的凉菜,也是小孩喜爱之零食。另外,也可以将罗卜切成片直接晒干,做菜时再用水发胀,加辣椒、豆豉炒腊肉,味道又香又辣又爽口。

九. 安徽省 宿州 萧县 帽山萝卜

帽山萝卜——有大红萝、天心萝、本萝、混萝、弯腰青、里外青6种,尤以里外青称著。相传清末一老汉从天津带来该品种,后经培植立于此地。帽山里外青萝卜,以清脆多计、味甜可口的独特风味而久负盛名。1961年被列入国家土展品项目,尔后,被列入国家土品史册。帽山青萝卜栽培以夏末秋初播种为宜,生长期三个月左右,秋末冬初收获。

帽山青萝卜常年种植面积4000亩,年总产量3200吨,年总产值480万元,有30年的种值传统经验,多用地下水灌溉,严格按照萝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操作,主要分布于我县环境气候条件优越的帽山区域。2004年8月生产基地被省农委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05年8月产品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外销到上海、江苏、河南等地颇受消费者欢迎。

十.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杞条及其制品

曹县杞条质地柔软、色泽洁白、杆茎均匀、无叉细长、韧性好、易加工。栽培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是国内著名的优质杞条生产加工基地。1949年前,境内杞条种植主要集中在县城东北古营集马庄一带。1949年后,种植区域不断扩大,由古营集扩大到普连集、莘冢集、倪集等地。1986年,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至1995年,面积已达2000公顷。1996年始,县委、县政府将普连集、古营集、倪集、王集规划为杞条发展重点乡镇,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栽培,集约化经营,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路子,促进了杞条生产的快速发展。2004年,曹县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至2009年,全县杞条种植面积达到6500公顷,年产杞条15628吨。

20世纪60年代以前,曹县杞条主要用来编织簸箕、簸箩、斗子、活筐等农家生活用具。70年代,条编工艺品开始出口国外。80年代起,加工企业逐渐增多。2000年后,普连集、古营集、倪集、曹城镇等乡镇条柳编加工业初具规模。至2009年,以山东省曹普工艺公司、鲁艺公司、曹县正达工艺品公司为龙头的杞条加工企业发展到40家,年加工条编制品620万件,产品远销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东南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曹县生产的条编制品占天津进出口公司同类出口产品的五分之四,占广交会条编销售产品的五分之三。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