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重庆江口镇土特产 重庆武隆江口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重庆江口镇土特产 重庆武隆江口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6-18 22:58:55

一. 重庆市 城口 石鸡

石鸡产地于重庆城口。

石鸡又名山鸡、石鳞、石蛙、棘蛙。石鸡皮肤薄软,呈乌褐色,肉质松软鲜嫩,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滋补健身之效。蒸、炖、烧、炒都可以。熟后皮肉黑白相间,形状、颜色极似黑木耳。食之滑润甜爽,柔嫩细腻,清鲜味纯。

二. 重庆市 合川 盐梅

合川著名土。前清光绪中期,东渡乡艾家湾农民艾绍清初创。艾氏由祖籍江西引进制作方法,就地生产。民国初年,县人易正茂就文氏方法,加以革新,扩大生产。后又将技艺传与其子易炳煌。民国14年( 925年),获四川劝业会第五次会议奖章,之后名声大振,产品畅销国内,并运销东南亚国家,年销量约1~1.5万公斤

精制盐梅为椭圆形果实,色呈棕红,微带盐霜,肉厚、皮微结,颗粒全干,不回润,不吸潮,不霉变,入口则先为微咸,继微酸,再而变甜。可以疗治肠胃道感染及其呼吸道炎症。云南、广西气候炎热,易患喉头肿痛、喉头包块等症,食用盐梅,有特殊疗效,将盐梅视为珍品。盐梅尤有生津止渴,清凉爽身之功能,夏日炎暑,拈一二枚入口,顿觉酸甜适口,清香而有凉意,实为馈赠之佳品。    解放后,东渡乡艾家湾盐梅树逐渐被砍伐,幸存者寥寥无几,盐海生产停止。 1981年后,市场又有少量盐梅出售。每0.5公斤1.5元,深受群众欢迎。( 合川)

三. 重庆市 秀山县 峨嵋牌重庆沱茶

由重庆茶厂生产,有30多年历史( 重庆)

四. 重庆市 石柱 洋芋饭

高山多产玉米、豆类,所以土家人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也吃豆饭,将绿豆、豌豆掺在饭中,或蒸或煮。“洋芋”就是土豆。将洋芋刮皮洗净,放在锅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捞起来,放进菜油,放在锅里炕,翻来覆去将表皮炕得焦黄,再放进盐,蒜末、辣椒粉,拌匀即可食用,微泛油光的土豆吃入口中却不会觉得油腻,土豆的香味与佐料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真是松软香甜。“洋芋饭”就是用洗净切片的洋芋放油盐炒香,面上盖上已经半熟的米饭,水适量,用木柴大火烘干,小火至香,有的上面放少许酸杂肉,香味更浓。

五.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漳江口大蚝

漳江口大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漳江口大蚝是福建漳州云霄的。

云霄县地处东南沿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常春,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境内水系发达,淡水充沛,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盛产泥蚶、巴非蛤、缢蛏、大蚝(牡蛎)等高优水产品。

根据《云霄县志》记载,云霄县拥有淡水水面和内海水面18.81万亩,其中可供养殖面积10.95万亩,内海浅海深度在10米以内的水面9.99万亩,滩涂3.4万亩,主要位于漳江湾和东山湾海区。

漳江湾滩涂地处江、海水交汇处,位于县境东南部,是漳江及其支流的汇合处,在东厦镇的中心点,海区呈橄榄状,腹大口小,潮流畅通,上游河流集雨面积867.21平方公里,漳江口在下游,此处淡水减弱,咸度逐渐加大,流域也迅速加大,由于该处两岸是梁山山脉和列屿小山脉,促使海风吹进此地时风口变小,速度加快,使水流变化大,水质咸淡适中,品质特佳;在该流域有2360公顷的国家级保护植物——红树林,红树林具有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多样性和天然净化海水水质的特殊功能;该流域特别适合大蚝生长。

漳江口大蚝

福建省云霄县水产开发中心

12980693

大蚝(活的牡蛎)

六. 湖北省 十堰市 丹江口 武当蜜桔

武当蜜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当蜜桔品系繁多,以“尾强”和“龟井”为最佳品种。果实可食达67%,果汁占51.6%,每百毫升果汁含糖9.5克,酸0.67-1.04克,可溶固形物11.5%。丹江口市生产的蜜桔罐头深受中外游客欢迎。

武当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土台乡、均县镇、习家店镇、凉水河镇、六里坪镇、土关垭镇、浪河镇、丁家营镇、石鼓镇、官山镇、牛河林业开发管理区、大沟林业开发管理区、白杨坪林业开发管理区、新港经济开发管理处、三官殿办事处、丹赵路办事处等17个乡镇、办事处、特区、管理区、开发管理处现辖行政区域。

七. 四川省 巴中市 平昌县 江口醇

江口醇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江口醇
享有"四川第一醇"美誉的"江口"牌江口醇系列酒,采用优质红粮和山泉,辅以大巴山特有的20多种中草药制曲,经独创的"窖中窖"复式发酵工艺生产而出,酒质上乘,浓酱兼香;以江口醇文化传统为依托,以博采众长的包容意识和全心、全过程的服务去诠释品牌和精心设计的外包装,赋予了产品独特的灵性,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主导产品有8大系列50余个品牌,先后获得"日本东京第三届酒饮料国际博览会质量金奖"、"四川省名牌产品"、"中国专利十年成就展金奖"等40余项殊荣,成为酒类知名品牌,被誉为"第七朵金花"。

江口醇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平昌县现辖行政区域。

八. 广西 贵港 桂平 江口竹器

江口镇是县内有名的竹乡。是出口竹制品的重要生产基地。茂密的竹林遍布各村和沿河两岸,连绵数十里。

江口竹器业有悠久的历史。解放前,竹器编织除供农用外,主要作生活用具。制作工艺比较粗糙。解放后,产品种类日渐增多,除用传统手工制作外,还采用机械化生产。每逢圩期,江口圩上自然形成竹器行,有生活用具类的竹箕、竹筛、竹篮、竹笠、竹筷、竹椅、竹床、竹帘、竹盖、竹蒸笼、竹席、竹扫、竹笼;有农用类的竹[竹参]、竹箩、竹耙、竹笪、竹围、竹扁担;有供船用的竹篙、竹缆、竹茹油灰;有专供出口的竹针、竹托、2521型两耳基托、2510型二头基碗、258%型圆头饭盒、258%型三头基皮盒、106型两耳光形盆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竹器加工遍及千家万户。镇上曾有5家竹制品厂。镇竹针厂采用机械化生产,从日本引进一套竹针加工设备,生产竹器150多种,其中110多种专供出口。这些竹制品工艺精细,美观大方,深受外商欢迎。

江口年产竹笪约100万张,1986年年产值150万元,主要销往广东省和柳州市等地。出口竹制品每年产值约80万元,占全县竹器出口量的80%以上,主要销往西欧、日本、美国、东南亚。在县内市场销售的竹器制品年产值约50万元。

九. 贵州省 铜仁 江口县 江口米豆腐

江口米豆腐嫩黄鲜亮,晶莹剔透,可切成片、条、块或制成虾仁米豆腐,配以江口特制的油辣椒、醋辣椒、佐料,酸香麻辣,滑软可口,凉吃热煮均可。是江口老少兼宜的风味小吃之一。

江口米豆腐主要原料是梵净山贡米、稻草灰或桐壳灰。首先将稻草灰或桐壳灰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使其变成碱水。然后将梵净山贡米用碱水浸泡数小时后磨成浆,打熟芡,捏成个状和条状米豆腐,用大火蒸熟即成。

来江客人吃过米豆腐后无不对此赞不绝口,已成为省内外有名的土之一。

在江口县,区府巷米豆腐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任时光流淌,老街不变,味道依旧,人们世世代代秉承传统手法不忘初心。

米豆腐做法

主要原料:陈年籼米。辅料:谷草灰(天然碱),菜油。

制作方法:1、将糯稻谷草烧成灰,掺入开水制取碱水,选优质大米淘净,放入碱水,浸泡1至2天;2、用石磨将泡好的米细细磨成浆,以文火入锅搅拌至凝固状;3、迅速起锅,再拌以清油揉制成形;4、文火蒸2小时以上,放凉。

冷却后的米豆腐可浸入清水贮存,食用时取出切好煮软即可食用。其特点是柔软细嫩,富有弹性,健胃消食。

制作要领:碱必须用糯稻谷草烧制的天然碱;用柴火蒸煮,米豆腐要一层一层地放入,让蒸气穿透,这样味道才会更好;整个脱水过程要快速地搓揉、密封,保持米豆腐能及时凝结,这样才能保证它的韧劲。

十. 重庆市 石柱 都巴粉

“老深山”纯天然都巴粉,又名蕨根粉,是用珍稀植物———野生蕨的根制作的淀粉。被人们誉为“黑色食品”,古人以“堆盘吹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的诗句赞美。它不仅粘糯爽口,还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润肺止咳、防癌、降血压之食疗功效。是土家山寨的土家人招待贵宾和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味。

都巴的原料是蕨根粉,顾名思义,是从蕨的根茎中提取的淀粉。蕨又名锯菜、龙头菜、拳头菜、蹩脚,为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山菜之王”之称,日本人誉为“雪果山珍”。

成熟蕨的根茎呈紫色,含特殊高级淀粉,其淀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铁、锌、钙、黄酮、硒、锶、镁、磷、锗等微量元素,历来广为人们所喜食:蕨根粉性微甘、凉,具有滑肠通便、清热解毒、消脂降压、通经活络、降气化痰等功效.对咽喉疼痛、牙周炎、泻痢和冠心病等有很好的食疗效果,是老人、孕妇、儿童理想的营养保健佳品。

土家山民历来有采挖蕨根粉(即都巴粉)的传统。据传,这一传统始于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1933年11月,贺龙率领红三军开进石柱境内的冷水、栗子坝(今冷水乡、沙子镇一带)活动,发动群众劫富济贫。栗子坝是一个人口不多的土家山寨,由于深受乡团和土豪乡绅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栗子坝一带的人民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当年因夏涝严重,粮食大面积欠收,本就不多的艳食被国民党的军饷、军粮征收殆尽,群众生活愈加困苦。到了冬天、群众挖野菜、剥树皮充饥者比比皆是。贺龙进入栗子坝一带后,亲率调查人员到黑洞槽了解群众疾苦。他发现黑洞槽的41户农民中,有40户已经完全断炊,他焦急地寻找解决群众困难的办法。在从黑洞槽返回驻地的途中,贺龙意外发现,蕨根中富含淀粉,提取出来,可解决群众吃饭问题。返回驻地后,他立即组织小分队发动群众挖蕨根打粉,做成都巴,安全度过了冬荒·从此,都巴成为石柱土家山民在饥荒时赖以维生的最佳选择。

每到立冬至春分前,也就是农历十月至次年二月,人们上山采挖蕨根,因为此时蕨根的淀粉含量最高,蕨根不易霉变,出粉率也相对最高。

“根啊根,三尺深,挖一挖,哼一哼。”这是人们在挖蔽根时常念的顺口溜。蕨根深埋于地下,用传统的锄头、铁锹等工具采挖比较费劲。蕨根采回来后,用清水冲洗掉泥沙杂质,刮除表皮,切成约l0厘米长的小段,用篓装满封严,放在溪流旁的活水中浸泡2天后捞起,漂除异味。

漂洗后的蕨根飘散着植物根茎特有的清香,人们将其摊在水泥晒坝上或在溪流边的干净大石上,用特制的木捶捶碎或用石臼捣烂,再装入布袋,在盛有清水的水缸中揉搓,洗尽淀粉,将缸中粉浆用纱布过滤出渣滓,再反复自然沉淀。在现代机械化作业中,则将浸泡后的根茎放人碎浆机内,边破碎边加水,然后稀释搅拌均匀,分别用80目和100目网筛过滤两次。过滤后的粉浆迅速放进沉淀池或水缸内,待其自然沉淀后,排去清水,即得到湿蕨根淀粉·将沉淀池内的湿淀粉取出晒至粉状或用50℃~60℃高温烘干,即成蕨根淀粉,也就是都巴粉。

都巴粉可即取即食。取适量都巴粉,用少量温水(40℃度以下)稀释后用沸水冲泡后食用,还可加人白糖、蜂蜜或制成果冻,或掺拌面粉制作其他食品食用。

在土家族山寨,人们食用都巴粉,一般不采用速食的方法,而是用温水将其调和成面团,切成一片一片的小块,置人沸水中煮至都巴块全部浮上水面后捞出,或拌腊肉、炒腊肉,或加糖、芝麻花生末,炒成香甜都巴块;或做成拔丝都巴块、都巴卷……无论哪一种方式做成的都巴块,都酥软缠绵、满嘴留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