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汕尾有啥特产 汕尾市城区最好的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汕尾有啥特产 汕尾市城区最好的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6-15 09:27:43

一. 广东省 汕尾 陆丰市 陆丰虾姑

陆丰虾姑

虾姑,学名叫管站,也叫琴虾。虾目蟹足,状如蜈蚣。虾姑肉鲜味美,可油炸、清蒸、水煮,各具风味,更有甚者,是生吃咸虾姑,令人望而生畏。这种吃法过去是本地人的传统吃法,现在不只是汕尾市的一般人家,就是酒楼宾馆也是席上不可或缺的佳肴了。宾客在酒醉菜减之后要一碟咸虾姑,一两碗番薯粥。吃起来其味无穷。否则,便会深感美中不足,大失所望。咸虾姑制作简便,将鲜活虾姑;用盐睛一两天,取来便吃。没吃过虾姑的人不知道吃的方法,不小心手指会给刺出血来,汕尾人有办法,用两手将虾姑的头、尾捏住,一上一下摇动挤压,虾肉便会脱壳,然后两手按住两边剥去硬壳,取肉调料即吃,其味极佳。这种吃法汕尾人打趣上:“先按摩,后脱衣,双手要并举。”

据汕尾人传说,虾蛄的祖先,在历史上还有很大的功劳。相传宋朝末年,元兵大举南侵,宋端宗在大将陆秀夫的护卫下,逃至海陆丰的甲子港,元兵大队人马追杀而来。眼前是汹涌澎湃的太平洋,又无渡船过海。宋端宗仰天长叹:“天绝我也。何人能救驾,是将皇位让之。”话音刚落,大洋登时风平浪静。只见海面上,一只虾蛄王,带领数百小虾蛄,游至岸边,望宋端宗便拜。一会儿,变成百只大小渔船,载着宋朝群臣将土,安然过海。待元兵追到,他们已登上彼岸。宋朝群臣拜谢欲去,虾蛄王突然开口道:“启奏万岁,还未赐封呢?”宋端宗方想起许下之愿,便随手脱下头上帽子,抛入海中。从此,虾姑的头就象戴着皇帝帽一样,非常好看。至今,甲子港的大胆山上还留有纪念墓碑。

二.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工艺美术品

传统工艺品: 主要有贝雕、石雕、铜雕、竹雕、漆雕、土木雕、金木浮雕、立体雕刻挂屏,麦杆画、羽毛画、竹桂扇、鸟笼、花篮、蜡烛、圣诞礼品、工艺竹盒、贝雕珍珠、首饰盒、工艺加工油画、绣花等等
轻工自术产品:包括各种玩具(如绒毛玩具、木制玩具、布公仔玩具等)、各种仿古家具、珍贵镶嵌家具、各种人造花(如塑料丝花、尼龙花等)、人造植物、节日灯、鱼钩、珠袋、美术陶瓷。电子游戏机、旅游服装、旅游鞋、旅行袋等。( 汕尾)

三.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柿饼及青梅、鸟梨

柿饼,是闻名海内外的。柿饼生产始于明代。因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条件,加工出来的柿饼外层洁白如霜,质体外干内润,肉质柔软,呈金黄色,其味香甜醇厚似饴,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糖份、维生素、氨基酸等,并具有降血压、解酒、治疗胃病以及止血润便的药用功能。所以陆河的柿饼久负盛名远销东南亚各国及香港、澳门等地区
柿饼,谁都知道好吃,但它的加工程序之繁冗,知者恐也不多。柿饼未加工前是青柿,每年的农历八、九月便是采摘青柿加工柿饼的季节。青柿不宜太熟,颜色太黄的加工出来的柿饼质量不好。红了的已经不能加工,只能供生食之用。青里透黄的青柿最好,摘下后,第一道工序是“脱衣”。用特制的弯勾状小刀将四瓣柿衣削掉,削时千万别把“柿肩”连皮带肉剥下,如是这样,加工出来的柿饼质量欠佳,容易变质。第二道工序是“剥皮”把剥完衣的青柿用特制的刨子把皮削掉并一个个倒置摆在竹制的柿筛里,晾在早先搭好的柿棚上晒。第三道工序是“捏”,把晒得渐软的柿胎用手不停地慢捏,边捏边晒,待柿胎成脐时,则进行第四道工序,“薰”。把柿脐一筛筛叠进早已备好的薰房里熏烤,熏完摆上柿棚让其晚上“打露”,白天再让日晒,边晒边捏,直至柿脐成饼时,再进行第五道工序即“烫饼”。用生饭锅或铝锅煮开水,把柿饼用网兜装好放在开水里烫,片刻起锅倒回竹筛再把一个个暴露在外的柿衣反捏回里面让日晒干,下午收回倒入竹箩内,即进行第六道工序“下种”。下种,即是把前一年留下沾满饼霜的雪白柿饼为“种”,取数粒放在竹箩内,反复将竹箩左右前后翻动,抛动,然后用麻袋将箩口捂严实,谓之“闷”。隔天上筛日晒,是晚收回入箩再抛再闷,直至柿饼上霜白透,即成上等柿饼
青梅、鸟梨、油柑、菠萝也是陆河的。过去农村种植青梅不多,有少许也是祖上遗留下来的老树,且结果粒小,含苦涩味。后来,人们不断改革栽培技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间,农村大力发展水果生产,扩大种植面积,引进科学技术,改劣为优,提高产量,增加了收入
鸟梨,又名糖梨。是汕尾市内独特的稀有果品。腌制后,清热解暑,消食化滞,是市场畅销佳品。( 汕尾)

四. 广东省 汕尾 陆河县 东海名产:香芋

东海名产:香芋,在陆丰市东海镇种植已有几百年历史。分为芋叶、芋颈、芋头和芋仔,芋叶可作饲料和包装用品,芋颈、芋头、芋仔均可作为食品。( 汕尾)

五. 广东省 东莞 东莞大包

很多老莞城或许都有吃过这样的大包,在莞城佐丹奴隔壁的朝阳饼家依旧有卖,馅料有鲜猪肉,鲜鸡肉,鸡蛋,冬菇等,包子大而足料,绝对没有偷工减料的成分,还有十分美味的糯米卷,价格便宜,可以说东莞大包正在渐渐失传,快要找不到正宗的大包了,难得发现,推荐给大家,吃一个也可以饱半天。

这个,确实很不错,有时会买来做早餐。

六. 广东省 东莞 糖环

糖环 古时称“巨女”(读音),是中原南迁过来的小食。糖环在东莞已经改面粉为糯米粉。传统的糖环,不用饼印,只搓成长条,捏作环形,吃时够硬。糖环形状,由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寓意连绵不断,生生不息。

七. 广东省 汕尾 海丰县 梅陇莲藕

海丰梅陇莲藕是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的。梅陇莲藕因肥大鲜嫩、清甜爽脆、嚼后无渣等特点而闻名于世。远近商贩争相购买,酒楼饭馆做成佳肴。改革开放以来,更成为远近果莱市场的热销货。现已远销汕头、惠州、广州、深圳甚至香港等地。

梅陇是海丰县农业大镇,传统土主要有莲藕、茨菇、荷兰豆、香蕉等。其中,莲藕最负盛名。“梅陇莲藕”产于梅陇平原,其品质优越,知名度高,深受港澳、深圳、广州、珠江三角地区的欢迎。

梅陇莲藕是梅陇传统的种植蔬菜,由于品质出众,深得各路食客青睐,俗话说:“要吃藕,到梅陇”。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又有了新的俗语出现:“要富有,种莲藕”。梅陇现有莲藕种植面积一万多亩,年总产值近亿元,莲藕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而且,莲藕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的方式,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目前该镇种植的莲藕大部分是新品种广西大肉藕,该藕体型肥大、肉质酥脆、淀粉含量高且抗病性强,单造亩产可达千余斤,亩产值约4000多元,比种植传统粉藕更有效益,吸引了我市及深圳、广州等地的经销商到田头收购。

八. 广东省 汕尾 陆河县 汕尾咸茶

咸茶,盛行于汕尾市和揭阳市以及桂、湘西部分地区,是旧时隆重而又经济的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每当客人上门,热情好客的女主人就忙活开了:首先将茶叶放进牙钵(一种特制的内壁有锯齿纹的陶器),湿润后用石榴木或荔枝木等硬木做成约3尺长的擂槌(木杵)来回搅拌捣碎,接着将熟花生米、芝麻、薄荷叶等陆续投入牙钵擂成浆糊状,放进适量的食盐,将煮沸的开水冲入即成,故又谓之擂茶。

海陆丰咸茶文化

概说

海陆丰咸茶甘香醇口,既具有茶叶的芬香、薄荷的甘醇,又具有炒米的脆、花生的酥、芝麻的香等口味。故有健脾利胃、延年益寿之功效。吃咸茶的习俗,代代相传,由来已久。清代茹敦如《越言释》载:“江广间有擂茶,是羌盐煎茶遗制,有存古意。”清道光年间海丰举人黄汉宗亦有诗云:“海丰时俗尚咸茶,牙钵擎来共一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她多少下芝麻。”写出了清代海陆丰吃咸茶的盛况和人间世俗情态。

海陆丰茶俗

如今,海陆丰人还延续着这一古老的习俗。除平时在家里以食咸茶顶替早、午餐外,举凡婚娶、寿订、添丁、新居落成、外地远归、病愈出院、遇险脱难等,定要请邻居、亲戚、朋友、同事等到家大摆“咸茶宴”。如男方向女方定婚要请“定头茶”,女方则要回请“定婚茶”。病人出院答谢慰问的人,要请“过运茶”。同时,它还是沟通邻居同事感情的一种交际手段。故民谣云:“海丰妇女兴咸茶,牙钵擂起闹喳喳,敬老爱幼在此睇,不在炒米减与加”。

茶文化溯缘

中国产茶,并发展成茶道。茶可以治病,古称瑞草,作草药用。神农氏说:“苦茶久服,可以益思。”唐代陈藏器说“止渴除疫,贵哉茶也,茶为万病之药。” 明代李时珍说:“茶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以上历代医药学家对茶的论述、评说,都道明了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与功能。

到了宋代,由于徽宗皇帝嗜茶的影响,中国的士大夫们兴起“斗茶”,又叫“茗战”。“斗茶”,即比赛茶的质量,品评茶的优劣。“茗战”中,夺标的茶被定为“贡茶”。范仲庵的《斗茶歌》就描写了当时的盛事云:“北苑采期献天子,林下豪雄先斗美。”

擂咸茶

1988年6月22日《参考消息》译载一篇《日本新闻·日本的中国茶沙龙一岩茶房》云: “中国茶的又一次热潮:这一次再不是出于喝乌龙茶减肥,喝普洱茶去脂肪等动机,而就是为一种娱乐或者一种文化,也就是说要享受饮茶的乐趣。”日本早在唐代就把中国的茶经取去,慢慢地便被转化、发展成为一套日本独特的茶道。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长处。

茶道,在广东最风行的可说是广州(连香港、澳门)的“饮茶”和潮汕的“功夫茶”。广州很早就是商业发达的商埠,商家、工人生活节拍紧张,为了赶时间上班,早起便到街边的粥摊、茶档吃点东西、喝杯茶果腹并驱睡意。精灵的商业行家,看准了这个商机,便逐渐广设茶楼,并且建起画梁雕栋、流金溢彩、富有南方特色的大“茶居”。这样一来,连居民也风行饮早茶了。老年人早起散散步,买份报纸便到茶楼“叹世界”。家庭主妇们也习惯早起提个菜篮子先到公园做做晨运,然后上茶楼来个“一蛊两件”,饱了肚子才去市场买鱼菜。

饮早茶

海陆丰地区饮早茶,最先是汕尾;汕尾是通往广州、香港的贸易港口,受商旅生活习惯的影响,自然也兴饮早茶,但起初并不像广州、香港那么早,大概是上午 9时左右开始营业(至中午),叫“早茶晏”。当年的得云、乐天、云泉及有得栈、珍香等老字号茶楼的“走楼”,还是仿效省港茶楼用“白话”(粤语)叫卖包点的。海城、陆城茶楼的出现,迟于汕尾,而且只有午茶和夜茶,没有早茶。早茶是改革开放近20年才兴起的。

饮工夫茶

至于“功夫茶”,只有文人士子们才有闲情逸致去享用,时至今曰,都远不如潮汕地区的盛行与普及。海陆丰,唯有“咸茶”,才是为世所稀,它与民情风俗相结合,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活动。

饮咸茶

海陆丰咸茶的制作——擂咸茶,其工具,一是茶槌,二是牙钵。茶槌选用质坚的如拔仔树枝等做成;牙钵是内涩(起条状)外滑的阔咀陶器。擂茶时,把茶叶(实在没时间时,可选用隔夜茶叶。)——放进牙钵,称为稍润湿之后,便用茶槌把它擂成浆状,再加少许食盐,冲入开水即成,十分简单;但“食咸茶”的道道就可多了。

家庭妇女早起把咸茶制成后,放在用稻草编织的“草稳”,盖严保温,供家人无时无地白饮止渴,叫“熬茶”或“牙钵茶”。如果盛在碗里,撒上炒油麻或炒米(爆花米)或炒花生米,便成“油麻(芝麻)茶”、“炒米茶”、“地豆(花生)”茶。若再加上熟饭、熟豆,则叫“饭茶”,这主要流行于客家山区。

油麻茶有两种:一种炒熟;一种把生油麻混于茶叶在牙钵擂成。炒米茶也有几种:一种用上好的油尖米蒸熟晒干炒成;一种用赤谷煮熟晒干去壳椿白——脱皮炒成,叫“炒粟米”。这两种,一般人家(尤其是农家)收冬之后便要制成备用;另一种是临时把大米加盐浸湿之后捞干即炒即食,叫“炒烧米”或“炒米仔”,这是万不得已从主食粮俭出来过“茶瘾”的。陆丰一带擂咸茶还喜欢加进草药,海丰少有,唯有加“苦刺心”(长在山坡、坑旁的植物),叫“苦刺心茶”。

海陆丰咸茶,都由妇女操作,男人不插手,但也喜欢享用。平时食咸茶每天两次,分别在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左右。有竹枝词云:“辰时餐饭已餐茶,牙钵擂来响几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他多少下芝麻。”人们习惯称此时辰为“食茶晏”,常用来作约会亲朋的时间形象词。食咸茶,被妇女当为敬客的礼仪,客人一到,即捧上咸茶一碗、两碗、三碗、四碗……动手动脚,像打架一样,硬劝你放开肚子食,食得愈多,主人愈高兴。

九. 广东省 汕尾 海丰县 明热草鸡

明热草鸡

十. 广东省 汕尾 海丰县 韭菜馃

韭菜馃

选用韭菜为主要馅料(韭菜花、韭黄均可代之),制作时将新鲜韭菜洗净切粒,加入香菇粒、虾米粒,并和入适量味精、精盐、胡椒粉、芝麻油,拌匀成馅料。馃皮通常用番薯淀粉制成。取馃皮压薄成圆形状,包裹馅料后,捏成面上突皱的球形,放进蒸笼蒸15分钟至熟,然后在平底铁锅上用油煎至呈金黄色。味道香浓,外白内翠。街巷流动小食担贩卖的,多取经济型的,馅料纯用韭菜,不加冬菇等细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