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藏特产雪域珍宝 雪域追风西藏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藏特产雪域珍宝 雪域追风西藏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6-12 19:57:39

一. 西藏 拉萨 林周县 西藏藏药

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



《月王药诊》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收载的药物包括植物类440种、动物类260种、矿物类80种,其中300多种药物为青藏高原,多数药物沿用至今,如螃蟹甲 、伞梗虎耳草、耳草、囊距翠雀、船形乌头、喜马拉雅紫茉莉、纤毛婆婆纳、水柏枝、翼首草、毛瓣绿绒蒿、蓝石草、乌奴龙胆、山莨菪、樟牙菜、青稞、熊胆、牦牛酥油和糌粑等。



《晶珠本草》是收载藏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猎广泛,有着浓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该书收载的药物种类有75%为现今所用,其中30%属藏医专用,据统计,涉及1200个基原动、植物种。



现代藏药应用的地域,除西藏自治区以外,还包括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所属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自治县。青藏高原是藏药的主要产地,据有关单位的调查,藏药资源有2436种,其中植物类2172种、动物类214种、矿物类50种。青海占据着青藏高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广大地区,据调查,省内有药用资源1294种,其中植物类1087种、动物类150种、矿物类57种。全省常用的几百种藏药中有70%采自青藏高原,据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调查,全州有藏药资源1000多种;甘孜州1127种中药资源中有23%为藏医所用。



从有关资料的统计来看,目前我国有藏药3000种左右,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应用历史悠久。这一地区常用藏药有360多种,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毛莨科、罂粟科、伞形科、龙胆科、蔷薇科、玄参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植物,重要的药用属有:绿绒蒿属、马先蒿属、紫堇属、报春花属和虎耳草属等。常用藏药中,含生物碱的种类约占50%,这些活性较强的成分多见于乌头属、翠雀属、唐松草属、莨菪属、槐属、龙胆属和小檗属等药用植物。例如,大黄是一味重要的藏药,青藏高原分布大黄属植物28种,其中藏药应用的有21种,藏药用大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君母札)的种除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之外,尚有藏边大黄 、喜马拉雅大黄、塔黄,西藏大黄等,青海、甘肃等地还用波叶大黄;中品(曲什札)有穗花大黄、歧穗大黄、长穗大黄、网脉大黄、心叶大黄、红脉大黄、卵叶大黄;下品(曲玛札)有小大黄。



目前,藏药已制定了统一的用药规范,即由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6省区合编的《藏药标准》,共收载藏药227种,其中植物类197种、动物类17种、矿物类13种,主要种有:藏茴香、山莨菪、藏党参、藏紫草、水母雪莲花、唐古特红景天、堪巴色宝(阿氏蒿)、曲玛孜(打箭菊)、达玛(凝花杜鹃)、野牛心、秃鹫、紫草茸、紫胶虫等。 藏药资源丰富,分布在青藏高原藏胞居住的广大地区,并为很多藏医药文献所收录。

二. 西藏 阿里 普兰县 普兰木碗

木碗

木碗是西藏各族人民喜用的生活用品,又是精美的传统工艺品。在藏胞家做客的人,一般都用自己带来的木碗喝茶,盛糌粑。尤其在广大西藏农村,牧民的怀里总是揣着木碗,即使是外出做客也是这样,好让主人给他倒茶、抓糌粑,这是当地的习俗,不算失礼。藏脑对木碗也怀有特殊的情感,西藏有首很出名的情歌,形象地表现了木碗和人的关系:“丢下情人舍不得,带走情人又害羞。情人是木碗该多好,时刻揣在怀里头。”

木碗的大小不一,扁圆形,呈桔黄色,大的用来盛糌粑,小的用来喝酥油茶。当地不一定分的这么细。木碗的特点是轻,不易破碎,携带方便。用木碗来盛食物不易变味,也不会烫嘴。制作木碗主要选择桦木、桐树、成巴树等优质木为原料。带节大、疙瘩多的树节是制作木碗的最好木料。因为树节质地结实,镞凿成的木碗不易干裂,且纹理细腻美观。琢雕木碗要求精工细作,碗壁周围厚薄要均匀,碗底要平稳。不少中外游人到拉萨旅游,便买上下只便宜的木碗,作为西藏之游的纪念品。有的木碗还配以银盖,或在碗边和碗托上包上银皮,则成为一件珍贵的工艺品,不但居家实用,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普兰县产的木碗最为著名。

三. 西藏 阿里 西藏珠宝首饰

西藏的珠宝首饰有珍珠、玛瑙,金、银制品等,不同的藏饰品都有不同的寓意,而且同一种藏饰的不同款式寓意也不同,但基本上都意味着祝福。



例如较为名贵的西藏天珠,“单眼天珠”代表智慧,“双眼天珠”能保佑夫妻和睦,“三眼天珠”则能带来财运。而西藏手镯和戒指一般由藏银制成,上面刻有梵语,具有辟邪、祈福的作用。

四. 四川省 甘孜 康定市 雪域人参果

雪域人参果——藏语谓之“青梅日布”,意为长生不老之果。含丰富的糖、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具有生津润肺,提神滋补之特效。
食用方法:洗净放入凉水沸煮约一小时加少许食用油、白糖即可食用;与鸡、鸭清炖独具健脑润肺之功效;与银耳熬汤即成保健“珍珠汤”。还可用于熬人参果粥。

五. 西藏 林芝 朗县 祛瑞

祛瑞

将夏天的鲜奶酪装进皮袋内,搁置阴凉处,长久闷存发酵制成奶渣,来年春季取出后,捣碎成小圆块,待用。在锅内倒适量水、肉片、面粉、干辣椒、盐巴,加入圆块的奶渣,烹煮。另用一锅,盛放适量的水煮碎麦片,煮八熟后,既将麦片糊倒入主锅内搅匀,用文火闷煮熟即成。祛瑞是藏族群众、尤其是农区的群众在春季食用糌粑的最好伴菜。祛瑞味甘甜,食之即可暖身。

六. 西藏 阿里 普兰县 西藏面具

西藏的面具是从宗教里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藏语称为“巴”。一般分为“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三种。跳神面具的图案有鬼怪、护法神、仙人、动物图腾等,主要在寺庙逢重大节日举行的跳神仪式上使用。



悬挂面具则主要是各种神的具象,如护法神、吉祥天女、马头明王等。藏戏面具在民间较多,分蓝面具和白面具,根据藏戏剧情有各种人物脸谱,如国王、公主、仙人和妖怪等。


七. 西藏 林芝 朗县 奶渣包子

奶渣包子

奶渣包子顾名思义就是用奶渣做馅,奶渣是什么呢?那要从牛奶的提炼说起了,新鲜的牦牛奶煮沸以后被藏族人用传统而独特的方式分解,最贵重最精华的是酥油,其次就是奶渣了,也就是提炼了酥油以后剩下的渣。新鲜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来做馅,奶渣包子由此而来。奶渣晒干以后,藏族人把它当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汤里面做佐料,干奶渣汉族人不太吃的惯,不过奶渣包子到是藏汉、老少皆宜。

八. 西藏 昌都 丁青县 西藏山羊

西藏山羊

西藏山羊外貌特征:西藏山羊公母羊均有角,个体小,体质结实,前胸发达,肋骨拱张良好,母羊乳户不发达,0小。

西藏山羊每年可剪毛、抓绒各一次,成年公羊剪毛418.3克,抓绒211.8克,母羊剪毛339.0克,抓绒183.8克。由于体格小,产肉量很低,成年羯羊宰前体重25.5公斤,屠宰率48.3%。母羊有3个月的泌乳期,日均产奶0.2公斤,母羊性成熟晚,1.5岁初配,一年一胎,一胎一羔,产羔率约110.0。

九. 西藏 阿里 普兰县 吹肺、吹肝

吹肺、吹肝又叫腌猪肺、猪肝,是藏族独特的腌肉制品之一。味香鲜,食而不腻,凉爽开胃,是极好的凉菜。随食随取,可保存约1年之久。

制法:

1、吹肺用新鲜猪肺从喉头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猪肺,使之扩张,再将适量的食盐、草果粉、辣椒面和蒜泥用温开水调成乳状,用汤匙从喉头灌入肺内,边灌、边抖、边吹气,边拍打,约需重复5-6次方能灌满。

2、用麻线扎紧喉管,挂在火塘高处干燥,2-3月后即可食用。

3、吹肝将鲜猪肝上的胆管割开口,除留1个大的外,其余的全部用线扎紧,从大胆管口用人工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边灌入佐料。取一部分佐料和酒拌匀,灌入肝内,其余的佐料涂抹在肝上。肝叶之间用竹片或玉米芯撑开,挂阴凉通风处晾干。经1-1个半月左右,腌制即成。

4、吹肝经洗净、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芫荽、芝麻油(或熟菜油)、酱油、醋、葱花和姜末等佐料,常被用作凉拌吃。

特点:

味香鲜,食而不腻,凉爽开胃,是极好的凉菜。随食随取,可保存约1年之久 。

十. 西藏 山南 贡嘎县 西藏酥炸羊腩

1、羊脯洗净,切成6厘米长、2厘米宽的块,放人汤盆中,加入料酒、酱油、大茴、白糖、盐、味精、姜片、葱段和上汤少许,上笼蒸软取出,待冷却后取用。



2、面粉、淀粉同放人碗内,先用冷水调成脆浆,后加入猪油、碱水搅匀,再加入发酵粉调和。



3、炒锅烧热,放人生油,烧至八成热,将羊腩抹上脆浆粉下油锅,炸至酥脆呈金黄色时捞出,切成长方块装人盘内,跟葱白段、甜酱、椒盐、辣酱油各两小碟同时上席即成。



《周礼·天官》篇所载“八珍”中,除“捣珍”、“”均用羊肉外,还有一只“炮”的名馔,是以羊肉烧、烤、炖而成。不过,西周时朗,羊仅限于士大夫阶级享甲,至春秋战国时期才成为人们普遍的肉食。



传统名菜,颜色金黄,羊肉酥嫩,旧时常作为大宴头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