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泰安旅游值得带回的特产 泰安有什么可以送人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泰安旅游值得带回的特产 泰安有什么可以送人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6-12 01:30:32

一.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大王樱桃

大王樱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王樱桃

肥城市边院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大樱桃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中继中国樱桃之后果实成熟最早的果树树种。中医药学认为,大樱挑具有调中补气,祛风湿的功能。农业专家称:积极发展大樱桃生产,有着广阔的前景。樱桃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果树。樱桃被誉为“水果中的钻石”,因为它具有非凡的营养价值,对痛风、关节炎等病有特殊的食疗效果。

樱桃含铁量较高,比苹果高20-30倍,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原料,在人体免疫、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与大脑及神经功能、衰老过程密切相关。

樱桃中同样含有褪黑激素,因此具有双倍的抗衰老作用,是名副其实“美味又美丽”的水果。

樱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B、C,还有钾、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低热量,高纤维。维生素A比葡萄高4倍,维生素C的含量更高。

二.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汶香附

汶香附产于汶河北岸的香附称“汶香附”。汶阳镇南侧为大汶河,从东向西流经20公里出境。河岸为沙质土壤,河滩、田埂、堤坝两侧均有野生香附。初冬采收,次年再生。每年采集千余公斤。汶香附的特点是“茎块肥大,瓤色洁白,冰查、质优、味厚”。这是有别他地所产香附的主要特征。汶香附在中草药中被誉为“地道药材”。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香附虽广布全国各地,惟汶香附最佳。”据地方志载:香附子,即莎草、根生、产汶阳者佳。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粥粉

东平粥粉选取东平湖产优质大豆、莲籽、芡实、菱米、小米、麦芽糊精等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染绿色食品。东平粥粉含有加工而成的、食用兼保健功效的无污染绿色食品。

东平粥粉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钙、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具有益肾固精、养心安神、健脾和胃、平肺舒肝、明目清心之功效,特别是氨基酸等微量元素,肯有抑制癌细胞生长、抗癌防癌之功能。长期饮食东平粥粉能分健身强体,延年益寿,是人们健康之本、家庭美食、馈赠亲朋之佳品。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瓜打

瓜打是用面粉和菜馅加水搅拌在一起,使之成近似于浆糊的面糊状,放在平底锅或鏊子上烙熟后吃的食品。这种食品,在东平县农村比较普遍。

烙制瓜打时,菜馅可以切成细条状,也可以切成丁。面粉和菜馅以大约各占一半的比例拌和,边搅拌边加水,以面糊稀软不淌为宜。搅拌时加入适量精盐、花椒粉等调料。烙制时,在烧热的平底锅或鏊子上涂一层食用油,待油热欲起烟时,将拌匀的面糊敷于其上,厚约1厘米,用文火慢烧,用锅铲反复翻烙,至瓜打外皮焦黄,即可盛入盘内食用。

烙熟的瓜打外酥里嫩,趁热吃香美可口。这是一种可作面食亦可作菜肴的食品,方便易做,农家常用来待客。

五.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安山大米

安山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安山大米种植区分布于商老庄乡大安山村以西、八里湾以东的9个行政村,种植历史悠久,清代至今都有确切历史记载。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商标联络员结合实际情况,与商老庄乡党委、政府对接,将“安山大米”列为首例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过程中,商标联络员指导当地50位大米种植农户成立“安山大米行业协会”,帮其制订“安山大米”地理标志使用管理规则、商标委托书、申请书等材料60余页。2012年3月20日,国家工商总局对“安山大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行了公告,成为东平首例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东平县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探索出新的发展模式。

七.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拔丝山药

拔丝山药

拔丝山药是东平县民间著名蔬类菜肴,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时办宴席,都少不了这道菜。它是仅次于鸡、鱼、肉的大件菜。

其制作方法是:

取山药

600克,鸡蛋一只,干面粉少许,干淀粉刷30克,糖150克,生油500克(实耗30克)。将山药削去外皮,切成滚刀块,拌上干面粉。淀粉用水调成糊状,加蛋清拌匀,放山药块下去拌匀。锅内放生油。烧热后将山药逐块放入,炸成金黄色,捞出滤油,热油倒出,留少许,加糖,用筷子迅速搅动,待糖溶解成透明流质时,用小火熬至金黄色,即将山药块倒入拌匀后装盆(盆内先涂上油,以免粘盆)。食用山药块先要在冷开水内蘸一下才脆。

山药是一种药食同用的食品。山药味甘,性平,是中药草中的补气之药。《本草纲目》说它“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含皂甙,粘液质,胆碱,淀粉,糖蛋白,鞣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

C,多巴胺,山药碱等成份。现代医学认为,山药有诱生干扰素,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冠状动脉及微循的血液作用;有滋补强壮作用和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

八. 山东省 泰安 泰山 野菜宴

泰山野菜食用历史悠久,大概也始于古代帝王来泰山封山祭祀时“食素斋,整洁身心”。

另外泰山山高林密,也为各类野菜生长提供了自然条件。泰山野菜宴可分为冷盆类、油炸类、蛋炒类、腌制类、汤羹类等,尤以姜汁荠菜、炸荷香、炒山鸡等最有名。

九.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鸭架汤

原料:东平湖麻鸭骨架1具,鸭头1个,鸭翅1对,猪肉200克,生藕500克,干冬菇200克,干笋50克,栗子、红枣各10个,莲子30粒,海米20粒,葱段50克,姜片50克,细盐、糖、绍酒、味精各适量。

操作过程:

1、猪肉洗净,切成两块。藕洗净,去皮切成两段。冬菇用水浸泡,择净。干笋、红枣、莲子洗净待用。

2、汤锅内加清水4000克,置旺火上,将鸭骨架、猪肉、藕、冬菇、干笋、海米、葱、姜、料酒、糖同时放入汤锅,待汤开后,再用微火煮1小时。再放细盐、栗子、莲子、红枣煮1小时即可起锅。上桌时加入味精。

此汤特点:鲜香适口,咸中带甜。

十.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