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庆阳特产白瓜子 庆阳白瓜子多少钱一斤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庆阳特产白瓜子 庆阳白瓜子多少钱一斤更新时间:2022-06-22 17:53:00

一. 甘肃省 庆阳 庆城县 庆阳豌豆粉

豌豆粉为庆阳,采用优质豌豆为原料,精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营养丰富,据专家化验分析每百克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20.3克、含钙170毫克、碳150毫克及其它微量元素,且香味浓郁,纯正,老少皆宜,是馈赠亲友和旅游食用之佳品。

豌豆也是杂粮里面颇具营养的一种食品,而庆阳的豌豆更是独具特色,除了颗粒饱满、品种繁多之外,又因为庆阳地区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气候原因,所产的豌豆气味香甜、营养丰富,有人体需要的蛋白质、钙、磷及微量元素。尤其是用新鲜优质的豌豆精制而成的豌豆粉,不论是做汤或者做主食辅料,食用后都感觉香气浓郁,甘味冗长,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很“给力”。所以,豌豆粉近年来是餐桌上食用和招待亲朋的上等佳品。

二. 甘肃省 庆阳 庆城县 石磨面粉

石磨面粉,精选陇东地区优质小麦为原料,采用古老传统的石磨工艺,精研细磨而成。石磨在低速运转的过程中,不产生高温,对原粮营养品质的破坏,保留了小麦原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E的含量是普通面粉的18倍,并且含有适量的麦麸和小麦胚芽油,长期食用能预防多种富贵病,适用回归自然的饮食潮流。石磨面粉制作的各种面食口感柔韧、麦香浓郁、营养价值更高,是真正天然绿色的健康食品。

石磨本身含部分矿物质与原料当然摩擦,矿物质元素与原料的养分物质天然混合,浑然一体。石磨面粉保留了小麦的原汁原味,制作的各种食物口感柔韧、麦香浓郁、养分价值更高,是真正天然绿色的健康食物。

它的低速研磨特点又保持了面粉的分子结构,无需任何添加剂,在煮面的时候,石磨面粉的面汤颜色呈淡黄色,而其它含有添加剂的面粉面汤颜色呈白色。

三.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庆阳死面饼子

面饼,是陇东人喜欢吃的面食,花样繁多,高手云集。炮制面饼,或烙,或烤,或炸,大体都是要发面的。而死面饼却无须发面,顶多把面粉用开水烫烫,揉到了,擀匀了,摊在热油锅里,一手按住一转圈,只听得滋啦一声,再反过来,一手按住,一转圈,又听得滋啦一声,扣上锅盖,两三分钟,拿出来。呀,软闪闪,亮晶晶,面香扑鼻。这就是死面饼子了。

死面饼是不常吃的,费面粉,肠胃不好的人不易消化,做死面饼的准确叫法,不叫烙,也不叫烤什么的,叫啪(bia)。听听这一声响,生面饼以铺天盖地之势丢进锅里,一转圈,一个鲤鱼打挺,啪,另一面铺在热锅上,一转圈,啪,揭起来,扔在案板上,啪叽啪叽,吃的天塌东南,地倾西北。死面饼子啪起来是很不容易的,会啪的人,翻手云覆手雨,如变魔术,不会啪的人锅沿磕了腕,热油烫了手,一面烧焦了,一面还没熟,翻饼出饼时,手劲不匀,把一张饼撕的四分五裂,不甚雅观,吃起来,也少了味道。(庆阳宁县百通合作社)

四.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庆阳搅团

搅团是庆阳人常吃的饭食,冬夏时节尤为时兴,因为它操作方便,热和好吃,为妇女、老太太喜食不厌。搅团的原料为麦面、玉米面或者高粱面等,其工序是先将部分原料和面水入开水锅,待锅再次沸腾加入剩余原料入锅用棍棒样物在锅里来回搅动,搅时锅内如团所以叫搅团。

五.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菜面

菜面是流行于宁县广大地区一种特色面食,因其面条用蔬菜揉和而成,且颜色为绿色,所以称之为“菜面”。制作菜面的步骤简单,制作前先将鲜嫩的菠菜或苜蓿下锅煮熟,再在和面时,放入熟蔬菜,进行搅拌,揉成均匀的菜面团,最后擀成面条或搓成条状,煮熟配以佐料食用,别具风味。制作菜面时,必须先把蔬菜煮熟透,一方面可以更加柔软,便于和面粉揉和在一起,另一方面在沸水中煮菠菜或苜蓿,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

六. 甘肃省 庆阳 合水县 暖锅

暖锅

暖锅为旧时大家小户喜欢冬季吃的食品。先将做好的豆腐、粉条、萝卜片、丸子、肉片、木耳、黄花菜等,盛于砂锅或铜锅内,表面放一层肉片,倒入调料水,在锅芯内煨上炭火,炖熟后根据食者口味可加入所需调料,多在冬季和春节期间食用。新时代把这种暖锅称“土暖锅”,已成为人们向往的风味小吃。

七. 甘肃省 庆阳 环县 环县滩羊

(现在产区群众仍有叫白羊或绵羊),后来发现这种羊所产的裘皮有美丽的花穗类型,与别的羊种大不相同,大多数又在草滩上放牧,为了便于区别,便把这种羊叫“滩皮羊”。畜牧界将这种产“滩皮”的羊称为滩羊。 环县滩羊来源于蒙古羊,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劳动人民长期精心选育成的一个独特的裘皮用绵羊品种。从历史上看,是蒙古族人民经营畜牧业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看,滩羊产区周围属蒙古羊分布的地区。环县在历史上相对人少地广、草场宽阔,曾经是蒙古族人民和各民族之间往来,进行商品交易的地带,使蒙古羊向南迁移,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和人们对裘皮和毛毯的需求,开始重视和选择毛细、光泽好、易着色、匀弯曲、花案美观的羊进行选配,逐渐形成与蒙古羊不同并具有独特品质的裘皮用绵羊品种。 从300年前文献记载中,不仅有美丽的花穗,而且有花穗名称。清雍正六年至乾隆元年(公元1728~1736年)《甘肃通志》、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甘肃通志》都有用滩羊产品制成的花毯和裘皮的记载。 据《环县志》(服饰篇)记载,“因本县盛产滩羊和皮毛,加之交通不便,丝绵制品很难运入,且属高寒山区,自古以来人们多以皮毛为衣着,故有环县人‘吃饭靠糜子,穿衣靠皮子,走路靠驴子’的说法。除穿皮子外,戴毡帽、穿毡袄、毡裤、毡袜、毛线袜、裹毡带、盖毡被、铺毛毡、挂毡帘、穿毡靴等十分普遍”。“富人多着羔皮、绵羊皮;穷人多着老羊皮”。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滩羊皮大衣、毛毡还很流行,但其它皮毛制品渐渐少见,目前毛毡仍受产区人民喜爱。 在《环县志》(风味)里还记载,“本县滩羊多,食羊肉亦多。有清汤羊肉、手抓羊肉、小炒羊肉等,唯羊羔肉最为驰名”。“每年端午节前后,群众在羊羔出山前宰杀食用,并取羔皮。羊羔哺乳期肥壮、 鲜嫩,配以佐料蒸、炒、煮均可。味道鲜美,肥而不腻”。 环县滩羊还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据《环县志》记载,“1936年至1949年,凡经曲、环两县(原曲子县现为环县的一个镇)的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将士,都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亲切慰劳”。“1936年山城堡战役中,环县劳军羊200余只”;“1937年,环县劳军毛袜、手套2350双”;“1940年,曲子县劳军羊毛17000余斤,毛袜、手套6723双”;“1946年,曲、环两县劳军羊100只”;“1949年,环县劳军羊257只”,“曲子县劳军羊251只”。这些劳军的羊即为环县滩羊,毛袜是用滩羊毛织成,手套用滩羊皮制作。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环县滩羊得到迅速发展。国家农业部将滩羊列为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甘肃省优质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将环县列为陇中肉羊优势产业带—滩羊羔羊产业开发区,实施种质资源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1958年,环县在小南沟乡建立滩羊选育场,成为甘肃省唯一的以滩羊本品种选育为主业的保种、育种基地,1998年被甘肃省畜牧局确定为重点种畜禽场,目前饲养优质滩羊2200只。 滩羊的皮、毛、肉三种产品与同类型羊(粗毛羊)比较,都具有一定的突出优点和经济价值。近年来二毛皮价格每张40元左右,滩羊毛价格不到6元/kg,而且销路不畅,但羊肉需求增长,价格上涨较快,销售能力增强,产区把滩羊肉,特别是滩羊羔羊肉的生产做为重点,综合考虑、综合发展、综合利用,边保种边综合开发利用,实行开发性保护,皮、毛、肉一起抓,坚持做好本品种选育。这对滩羊遗传资源保护来讲并不矛盾,滩羊突出的遗传资源是对其1月龄宰杀后获得的二毛裘皮,而羔羊肉是1~3月龄以后,有些时间甚至更长,不影响二毛裘皮性状的选育。

庆阳北部环县,有辽阔的天然牧场,夏秋两季,绿茵如潮;洁净蔚蓝的天空,一朵朵白云飘动;山谷坡洼,缓缓移动的滩羊群,就象浮动在绿草地上的一朵朵白花,两相呼应,如诗如画。在距今300年前,环县滩羊就形成了以生产轻裘皮为特色的绵羊优良品种,其毛裘皮因具有毛色洁白、富有光泽、花穗美观、久穿不毡、轻柔保暖等优点而久负盛名,被誉为“裘中之珍”。

环县滩羊产量约占全国的l/10,占甘肃省的1/3,为甘肃滩羊重点产区之一。经过对环县滩羊进行普查,按其二毛裘皮质量,划分为中心产区、一般产区和次滩羊产区。中心产区主要分布在环县北部,羊只毛股具有明显的毛辫样毛束结构,弯曲明显,弧度均匀,二毛花穗整齐美观,裘皮性能良好。羊毛亦是地毯的良好原料。建国以来,庆阳的纯羊毛地毯工业得到高度发展,特别是纯羊毛艺术工艺地毯和各类挂毯,品种齐全,花形图案精美,色彩艳丽,立体片剪,工艺高超,俨然一幅浮雕艺术作品。质地全部为手工编织,厚实柔美,光滑亮泽而富有弹性,长期以来,为国家外贸出口精品,远销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

地域范围

环县滩羊产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的天池乡、演武乡、合道乡、曲子镇、木钵镇、樊家川乡、八珠乡、环城镇、洪德乡、耿湾乡、秦团庄乡、山城乡、甜水镇、南湫乡、罗山乡、虎洞乡、小南沟乡、车道乡、毛井乡、芦家湾乡和四合原旅游开发办公室(乡镇建制)共21个乡镇(办),涉及250个行政村。位于甘肃省东部偏北,东经106o21′40"至107o44′40",北纬36o01′06"至37o09′10"之间。东邻本省华池县;南与本省庆城县、镇原县接界;西南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接壤;西与宁夏同心县相连;北靠宁夏盐池县;东北与陕西省定边县毗邻。东西宽约124㎞,南北长约127㎞,总面积9236㎞2。存栏31.4万只,出栏17.6万只,羊肉产量2740吨。

八.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花馍馍

我们脚下这片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深厚而悠久的历史文化,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先民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独特的农耕文化,并且世代延续下来。时至今日,这些与农业伴生的民间艺术璀璨夺目,古朴而独特,作为陇东面塑的代表——花馍馍,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在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祭祀活动等不同场合,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造型各异的面塑。

地道面活

陇东“巧媳妇”最值得称赞的就是手里的面活儿,她们精通馍、饼、面条、油糕、点心等各种面食的做法,常常出新又出彩。今年58岁的孙彩玲就是西峰区寨子乡远近闻名的“能人”,她制作的花馍馍色泽鲜亮、造型丰富,犹如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圆圆的蒸馍上,时而有两只喜鹊飞上枝头叫喳喳,时而有几只锦鲤游来游去,再点缀几朵娇艳欲滴的面花,看上去就像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水彩画。面花多是用手捏塑而成,借助剪刀、梳子、镊子以及自制的压花纹的小工具来做造型。孙彩玲将做好的彩色面皮压出花形,再层层卷起,片刻工夫,含饱待放的花骨朵已成形,只见她用手挤一挤,捏一捏,再拨一拨,层层花瓣顺势打开,面花忽然绽放开来,似在眼前吐露芬芳。孙彩玲说,她对花有着特别的偏爱,走到哪里都要看看花,并记下每种花的样子,一有时间就琢磨着怎么把它们做出来。

心灵手巧

在孙彩玲的记忆里,母亲就是一位贤惠、能干的“巧媳妇”,不仅做得一手好饭,绣花、剪纸、香包等手工活也很出色。受母亲的影响,孙彩玲从小就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绣花也好,香包也好,看会了别人怎么做,自己就回家琢磨着做,时不时想着变个花样,做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她说:“我本身就爱好这些东西,看一眼就有印象,就知道该怎么做。”

蒸馍馍在别人看来再普通不过,但是孙彩玲的儿媳妇告诉记者:“婆婆蒸的馍馍花样特别多,我才学会了那么几样而已,每次蒸馍的时候,婆婆就会试着做个新花样,有跟着别人学来的,也有自己的创新。”这两年,孙彩玲做的花馍馍受到乡邻们的追捧,慕名前来订做的人络绎不绝。

在乡间,纯朴、善良的巧媳妇们虽然字识得不多,却个个心灵手巧,技艺不凡。在她们眼里,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并且能将这些美好事物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或者是手里的面活,或是是随手画出的图样,或是飞针走线的绣花,或是窗棂上活灵活现的剪纸。她们既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又是创造者,借物抒情,寄托情思,将朴素的情感化作生命的艺术,飞禽走兽,花草树木,风土人情以及民间传说,都是她们喜欢表现的内容。原料就地取材,小麦面粉加入些许食用色素,和成五颜六色的彩色面团,借助简单的工具,加工成各种面塑造型,可以蒸、也可炸。但是她们从来不拘泥于形式,而是大胆想象,借题发挥,创造出千姿百态,妙趣十足的生动形象。

祈福纳祥

孙彩玲说:“婚丧嫁娶,花馍馍是供品、祭品,有着特殊的意义;逢年过节,花馍馍是人们赐福纳祥的吉祥食品。”花馍馍品种多样,既有普通圆馍,圆馍顶或周围点缀上各种花草,再配以喜鹊、小鸟、蝴蝶等小动物或小昆虫;也有用面做成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花树、圆形神盘等等,一花一木,一鸟一兽,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祝福。制作出来的花馍馍能保存数月之久。

像结婚这样的大喜日子,新人要抬着一对花馍馍进洞房,馍馍下面用两个圆面饼做底托,压出水纹或花纹,馍馍上面根据长辈们的祝愿,捏出百年好合、万紫千红、鱼儿戏莲、龙凤配等吉祥喜庆的面塑,再赋予鲜艳的色彩,然后用独具特色的民间剪纸覆盖之上。贺寿时以“寿桃”象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馍馍尖顶大肚,形如仙桃,周围点缀桃树枝和叶子,蒸熟后着色,即做成形意贴切、寓意深厚的“寿桃”。

最讲究的当然是中秋节的“花馍馍”,孙彩玲说:“用面做成大小不一的圆形面饼,然后一层一层地叠摞起来,有三层、五层,也有七层,中间加花椒叶末或是香苜蓿,顶层压嵌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面花。”面花多是围绕花好月圆的主题,如“嫦娥奔月”“牛郎会织女”“喜上眉梢”等,嵌好之后上笼蒸出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完成最后的“彩绘”,才能配上水果供月神。层层叠加的月饼表达着人们祈求风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同时寄托着对亲人的重重思念。

信息来源:印象庆阳网

九.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庆阳臊子面

庆阳臊子面

庆阳民间传统膳食臊子面,因其太辣,吃在嘴里不断发出嘘嘘哨声,故又称“哨子面”。庆阳臊子面制作独特,吃法有趣,堪称一绝。正如一首民歌唱到“十八省里(那个)转一遍,好不过咱们庆阳的臊子面”。据传,庆阳臊子面源于明洪武年以后的结婚礼俗,可谓源远流长了。

庆阳臊子面做工精细,制作分揉面、擀面、做汤、煮面几个工序:请看“操的面银团团,擀的面纸一般,剁的面干条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筷子上打秋千,盛到碗里赛牡丹”。做成的臊子面条长如线,细如丝,长而柔韧,细而不断,易于消化,老幼皆宜,因汤料不同可分为臊子面和酸汤面。臊子面喷香美味,酸汤面清爽适口,别具风味。

臊子面是庆阳普遍的地方面食,但不同地域特点各异,主要区别是臊子面的用料不同。南部做臊子多用猪肉,北部各县多用羊肉。

庆阳臊子面的制作非常讲究,面条要细要长,犹如丝线漂在汤面上,汤要肥要香。制作面条时,先用优质小麦面粉加少许碱水调和揉成面团,和匀后,放在案板上,用盆扣住后饧两三小时,面饧好后再反复揉搓,直到揉得又白又筋时,再用擀杖擀薄。面要擀的薄厚均匀、透亮、切的均匀,如同丝线一般。每切好一段,一折四叠提成小把,而后下锅。煮熟出锅后过一下凉水,捞到酸汤碗里,食用时再捞到香味扑鼻的臊子汤里,看一眼便令人垂涎。

要做好面条,和面、擀面、切面三道工序缺一不可。上好的面条,细长柔韧,装在碗里整齐如梳。有人这样称赞庆阳臊子面,煮到锅里莲花转,挑上筷子掂脚尖,捞到碗里一盘线。

十. 甘肃省 庆阳 庆城县 庆城苦荞茶

苦荞茶是以黑苦荞为原料,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精心研制而成。苦荞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原料采集源于高原,产于原生态,富含维生素P(芦丁)和硒元素、高蛋白、矿物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和18种氨基酸。苦荞茶是新型纯天然饮品,开水冲泡,清醇可口,香气浓郁,常饮此茶,益于健康,轻松自然,是居家必备,旅行必带,馈赠尊者、亲朋之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