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和田特产吐鲁番核桃 和田薄皮核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和田特产吐鲁番核桃 和田薄皮核桃更新时间:2022-06-18 10:59:02

一. 新疆 吐鲁番市 鄯善县 阿魏

阿魏是新疆一种独特的药材。阿魏分新疆和圆茎阿魏两种,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新疆阿魏高50-100厘米,全株披白色绒毛,根肥大,圆柱形或纺锤形,有时分杈,表皮紫黑色,有臭气,开黄色小花。圆茎阿魏与它相比,植株要高一倍,茎直立。我国只有新疆生长。采收阿魏与橡胶相似,开花之前,将茎自上而下分次切断,其上即有乳白色的汁液流出,上面用树叶覆盖,约经10天,乳汁凝固如脂,即可割下。阿魏味辛、温,有理气消肿、活血消疲、祛痰和兴奋神经的功效。维吾尔医生还有用它驱虫、治疗白癜风和传统方法。( 吐鲁番)

二. 新疆 和田 和田县 和田葡萄

和田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田葡萄

和田葡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有无核白、马0、木纳格、黑葡萄、和田红、喀什哈尔、粉红太妃等,尤以无核白为名贵,皮薄肉嫩,汁多味甜,素有“珍珠”美称,且富含多种营养。葡萄还可酿酒、制作果酱、果汁等。和田葡萄果实翠绿晶莹,甜而不腻,色、形、味俱美,素有“水晶葡萄”、“绿珍珠”之美称。

三. 新疆 和田 和田县 和田羊肉

和田羊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田羊肉

和田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

和田人爱吃羊肉是出了名的,但你知道每个和田人一年平均要吃掉多少羊肉吗?4月12日,记者从地区畜牧局了解到这样的数据——每年和田本地羊出栏数为300多万只,加上外调的100多万只,和田人平均一年共消费400多万只羊,也就是平均每个和田人一年吃掉近2只羊,是新疆人每年人均吃14公斤羊肉的2倍。

和田人对羊肉的喜爱远不只这些。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烤肉摊的烟火缭绕、羊肉汤热气弥漫,各民族的人们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吃啊、说啊、笑啊、乐啊……

四. 新疆 和田 和田市 烤鸡蛋

烤鸡蛋,是和田巴扎上所特有的。防在撒了灰的碳火上慢慢的烤,不停的翻动,火候一定要掌握好,否则鸡蛋会0,弄的蛋黄四溅。这样烤出来的鸡蛋蛋清细腻、爽口,蛋黄有一股淡淡的焦香,是一种能记住一辈子的味道。

五. 新疆 吐鲁番市 托克逊县 粉汤

粉汤为新疆回族小吃。粉汤先要用纯豆淀粉制成粉块,再将大粉块切成小块。取新鲜羊肋条肉剁成小块,倒入炒勺,加盐、花椒粉、酱油熘干,加肉汤。大开后用小火炖至肉烂。再加凉粉、白菜稍炖。下葱、菠菜、红辣椒、醋、胡椒粉、水发木耳等,烧开即可食用。与粉汤配吃的面食叫油香。油香是用油、水、碱和面,做成饼形,用油炸制而成。其色泽金黄,味道既香且酥。回族群众做粉汤,不仅自己吃,而且有饼赠给左邻右舍的习惯。如果有谁家的妇女粉汤做得好,那是很荣耀的一件事。(吐鲁番)

粉汤是新疆回族的风味小吃。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几乎每家回族都要烹制粉汤,恭候贵客和亲友们的到来。这种风味小吃虽然上不了宴席,却深受群众的喜爱。常常是款待客人的一道小吃。粉汤分酸辣粉汤和杂碎粉汤。无论哪种粉汤,一要粉好,二要汤好。尽管这只是一种家常食品,但要做得味道鲜美,酸辣适中度,油而不腻,开胃爽口,也要下一番功夫。

粉汤大都出之回族妇女之手,她们做粉汤不仅自己喜欢吃,而且还有馈赠左邻右舍的习俗,这不仅仅是为了增进每家之间的友谊,同时也是一场没有举行仪式的竞赛。如果谁家妇女的粉汤做得好,那可是倍感光耀自豪,并受大家推崇称道的事情。听说回族姑娘在出嫁之前,都要在家接受母亲烹制粉汤的严格训练,使回族姑娘个个都成为烹制粉汤的能手,因而回族妇女都会做粉汤。

粉汤味道鲜美,略酸微辣,适合北方人的口味。其做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粉汤的主要凉粉块,要求均匀透亮,缠绵细嫩,嚼起来爽口而有韧劲。再用羊肉、肉汤、西红柿、菠菜、白菜、红辣椒、醋、胡椒粉和水发木耳等做汤,二者合在一起即成粉汤。一般选用优质淀粉(主要为豌豆粉)熬制冷却备用,然后选用肥瘦适中的羊或牛肋条肉切成碎块,加盐和准备好的姜粉、花椒粉、胡椒粉、洋葱、红辣椒,水发木耳等,烧成即成。粉汤碗内再加上香油、红油辣面、香菜等,这就是酸辣粉汤。若在粉汤内调配上几个水饺,就成粉汤饺子。杂碎粉汤则用煮熟的羊杂碎或牛杂碎炝锅,加原汤粉块和各种佐调制而成。数九寒天,吃碗粉汤,全身发热冒汗,既实惠又有风味,有人甚至用粉汤发汗治疗感冒,则是另有妙用了,粉汤四季可做,但因时令季节不同,放的菜有所变化,无论何时做的粉汤,都具有味香扑鼻,色艳夺目等特点,使人流连赞叹。

回族在招待客人吃粉汤时,还要端出一盘香喷喷的油香。这种用油炸成的面制品,金黄油亮,味道香酥,和粉汤配在一起食用,那是再美不过了。

六. 新疆 和田 民丰县 和田地毯

和田地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田地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毯生产在和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田地毯属东方民族手工艺地毯体系,选用半粗羊毛纤维为原料,地毯式样繁多,图案别致,设计高雅,丰富多彩。其中尤以阿娜古卡其曼、艾力肯待八大类受到国际客商喜爱。坐落在玉龙喀什河畔的和田地毯厂,年加工高档手工地毯3万多平方米,行销欧、亚、美、澳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和田地毯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承制的《天山颂》巨毯,长12.5米,宽4.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美术地毯,成为稀世珍品。

七. 新疆 和田 皮山县 和田玉枣

和田玉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田玉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田玉枣,顾名思义产自美玉丝绸的故乡——新疆和田。种植基地是世界最著名的“水果优生区带”。和田地区所处的北纬36°59′50″-37°14′23″的纬度位置,是世界水果专家公认的“水果优生区带”,和田玉枣30万亩无公害种植生产基地,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正是位于这个纬度所处区域。从内地主产区“远嫁”到新疆和田的娇小枣树苗木,蜕变成婀娜的和田玉枣,这样炼就而成:

土壤:亘古无污染的辽阔沙质土壤,是红枣纯天然的保证

日照:日均长达15小时的充足日照,使枣树光合作用更充分

温差:昼夜近20度的温差,使红枣的营养成分存储更多

无霜期:全年长达220余天的无霜期,使红枣的成熟时间更充裕

灌溉:万年昆仑山冰洁雪水的浇灌,使红枣矿物质含量更丰富

天然的无公害栽培环境

上述这些内地鲜有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气候,使得果树没有病虫害发生,因此不需要对枣树喷洒任何农药,这给“和田玉枣”的生长创造了一个天然的而无公害栽培环境。

和田玉枣与同类产品相比较

*果形更大,果实颗粒变得异常饱满

*口味更加甜醇

*果肉更加厚实

*果皮轻薄

*果核小

*红枣的营养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和田玉枣通常按星级分:三星、四星、五星、六星

地域范围

和田御枣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和田地区洛浦县布亚乡、纳瓦乡、山普拉乡、恰尔巴格乡、杭桂乡、多鲁乡、洛浦镇、拜什托格拉克乡、阿其克乡、良种场共计八乡一镇一场。东起拜什托格拉克乡、山普拉乡英兰干村,南起纳瓦乡、山普拉乡1、2、3、4管理区,西起布亚乡、恰尔巴格乡,北起多鲁乡、杭桂乡、洛浦镇。地理坐标位于:东经79°59′-81°83′,北纬36°30′-39°29′,保护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1.3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洛浦县“和田御枣”果形大,有圆柱形或倒卵形,皮薄、肉厚、口感甜醇,平均单果重22g,橙红色,品质上等。 (2)内在品质指标:和田御枣营养和保健价值极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素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其可溶性固形物可达27-32%,维生素A含量4-6(ug/100g),维生素B含量40-50(ug/100g),还原VC达20-25(mg/100g),含钙210-230(mg/kg),磷330-360(mg/kg), 镁100-120(mg/kg),铁8-11(mg/kg),铜1-2(mg/kg),锌2-3(mg/kg)。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符合《无公害落叶核果类果品》(NY 5112-2005)标准的安全要求。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在种植区内,土壤类型主要是棕漠土,其理化特征表现为:棕漠土地表有覆砾,剖面中也都含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砾石,表层植被覆盖度极低,几乎裸露。

种植区位于昆仑山北麓,在地貌上属山前砾质倾斜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倾斜,坡降为2.5‰。

(2)水文情况:枣树有抗旱、耐涝的特点。作为垦区唯一地表水资源的喀拉什河(以下简称喀河)发源于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其补给来源是冰雪融水为主、降雨补给为辅,多年平均径流量71.48亿立方米,平均流量为69.5m3/s。采用以色列先进的滴灌技术灌溉。

(3)气候特点: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种植区内降水稀少、干旱多风,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大、年温差悬殊。

据墨玉县气象站资料:种植区历年平均气温为12.1度,七月平均气温24.4度,一月平均气温-6度,极端最高气温42.7度,极端最低气温-23.7度;无霜期为210.4天,冻土深度77cm,最大积雪厚度28.29mm,降水多集中于5-7月,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多年平均降水量32.6mm;蒸发极为强烈,多年平均蒸发量2575.7mm。多风沙,风季主要在春、秋两季,主风向西北风、西风,风速平均为2m/s,最大可达25m/s,多年平均沙尘暴天气32.9天,浮尘天气每年多在150-260天,平均大风天数11.5天,并集0现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

(4)人文历史情况:新疆从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历朝历代在此垦荒种田,红枣被逐步引进种植约有上千年的历史,并逐步形成哈密、和田、喀什、阿克苏等戈壁沙漠地区特有的红枣品种。和田古称“于阗”,历史上曾与疏勒、安西、龟兹并称为安西四郡,是新疆最南端的城市,是“丝绸之路”南道人类活动的重镇。西域的玉石、宝马、瓜果经由这里传到中原,中原的丝绸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早在商周时期,古于阗就和中原有过物质交流。公元前68年,汉宣帝“遣卫司护鄯以西之诸国”,于阗正式纳入汉朝中央政府的统辖之下。古于阗是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有丰厚的佛文化遗产;许多著名高僧如晋时法显、唐时玄奘都曾涉足和田。和田气候温暖,丰富,民风淳朴,素以“金玉之邦、粮棉之仓、丝绸之路、瓜果之乡著称于世。《梁书》记载于阗“其地多水潦、沙石、气温宜稻、麦、蒲桃。国人善铜器………果瓜菜与中国等(同)”。《隋书.西域传》载:“土多麻、麦、粟、稻....多园林”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说于阗“宜谷稼,多种果”。在已发掘的洛浦山普鲁古墓葬中(战国至三国时期)出土了桃、杏、酸梅等果核。在民丰尼雅遗址中,曾发现桃、杏、葡萄、梨、沙枣等水果。佉卢文书还记载精绝(今民丰县境内)国出土石榴。这些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于阗的园艺非常发达。

和田地区现辖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于田县、墨玉县、洛浦县、策

勒县、民丰县和兵团十四师。策勒县古时曾经有过种植红枣的悠久历史,种植的红枣主要以赞大枣、灰枣、酸枣、鸡心枣、金丝枣等品种为主,但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只是作为维吾尔族人一种鲜食果品。解放后,由于和田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光热资源优势以及适宜红枣生长的土壤条件,红枣种植规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林业事业的投入,兵团十四师把发展红枣作为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紧紧把握政策和机遇,大规模发展特色林果业,使红枣种植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0余万亩,今后还将继续扩大种植。和田地区的长日照、强辐射、高积温和温差大等特点,使得所产果品个大、味甜品质优良,在国内外果品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田玉枣还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枣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荣获金奖。

八. 新疆 吐鲁番市 鄯善县 香梨

香梨,维吾尔语叫“奶西姆提”。其特点是香味浓郁、皮薄、肉细、汁多甜酥、清爽可口,为新疆各种梨之上品。香梨以库尔勒香梨产量大,质量好。其种植面积达2.4万亩,年产量在千吨以上。关于香梨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位名叫艾丽曼的姑娘为了让乡亲吃上梨子,她向东翻越99座大山,去过99个地方,骑死99头毛驴,引来99种梨树。可是种植以后,98个品种都死了,只有1棵梨树与本地野梨嫁接成功,梨子成熟了,香气四溢,乡亲们纷纷来品尝祝贺。这件事传到巴依(地主)耳里,巴依用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要买下这棵树,并不准姑娘传授别人栽培技术。姑娘拒绝了巴依的要求,巴依恼羞成怒,指使狗腿子砍倒了梨树,杀死了姑娘。可是第二年,砍倒的梨树根长出青枝。乡亲们怕巴依知晓,就很快把梨树移走了。就这样,库尔勒香梨才栽遍千家万户。香梨树的寿命很长,最长达200年。新疆香梨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西京杂记》、《大唐西域记》中均有记载。近年有人称《西游记》中的人参果便是香梨的演绎。( 吐鲁番)

九. 新疆 和田 皮山县 皮山山药

皮山县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在汉唐时代就已成为富庶的农业区。境内农业始于汉代以前。至汉代,中原地区农具和耕作技术的传入,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隋唐时期葡萄瓜果、棉花种植、植桑养蚕已较普遍。近代以来的70年初就有关于河南籍老军垦人在皮山县试种河南铁棍山药的历史,但因漫长而落后的生产关系、不安定的社会环境、常驻人口结构的变化、制约着皮山县农业的发展,但一直有农民特别是汉族农户种植山药,大都自产自销,种植面积大约50亩。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皮山县山药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150亩左右。近几年来,皮山县开始实行推广山药浅土层定向滴灌独一无二的栽培技术,让山药在模具里生长发育成熟,横向种植生长,外面粗大整齐,确保了山药的高标准、高质量。皮山山药的品质又进一步提升。皮山山药已是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的一个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年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计划到2015年达到6000亩,年产值7000多万元,已成为全县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皮山县山药协会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皮山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是和田地区的西大门,东与墨玉县、和田县接壤,西与叶城县相连,县境南北长423公里,东西宽67.5-144.5公里,总面积4.14万平方公里,平川地带海拔1250-1400米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为皮山县辖区所有平原区乡镇,即固玛镇、科克铁热克乡、木奎拉乡、乔达乡、木吉乡、藏桂乡,共6个乡镇8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地处东经77°31′至79°38′,北纬35°22′至39°01′之间,总面积333.3公顷,年产山药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山药外观表皮浅黄、根毛稀短、条形圆直、长度一般80-120厘米,中段直径一般3.5-7厘米,质地硬实、肉质雪白色细腻,致密,具黏液,丝度长,口感面、甜、香、润。(2)内在品质指标:山药含有蛋白质、淀粉、粗纤维、总皂苷、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及钙、钾、镁、硒、钠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其中蛋白质含量达1-2(g/100g),灰分0.8%-1.2%,脂肪0.005%-0.012%,粗纤维0.35-0.6%,碳水化合物11%-13%,淀粉6-9(g/100g),总皂苷0.35-0.45(g/100g),钙145-160(mg/kg),铁为0.4-1.3(mg/kg),钾3800-4000(mg/kg),磷380-410(mg/kg),锌1.8-2.3(mg/kg),铜0.2-1.1(mg/kg),镁380-420(mg/kg),锰0.3-1.1(mg/kg),硒0.015-0.027(mg/kg),钠580-620(mg/kg)。山药性甘味平,入肺、脾、胃,有健胃脾、补肺、固肾、益精、延年益寿等的功能。 (3)安全要求:安全符合《NY5221-2005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标准。

十. 新疆 和田 民丰县 尼雅昆仑雪菊

尼雅昆仑雪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尼雅昆仑雪菊产自和田地区民丰县,又称尼雅。尼雅为古地名,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精绝国故址。尼雅昆仑雪菊被当地居民当花茶饮用,并将其作为一种神圣礼品赠送给珍贵的客人,是当地居民生活的必备品。尼雅昆仑雪菊生长在水土没有任何污染的和田地区昆仑山区,新疆维吾尔医院也作为一种维药材应用,具有良好的营养和保健价值。经市场调查和网民投票,被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茶业茶文化博览会组委会评为“最受圳港市民喜爱的十大茶业产品”。2011年,尼雅昆仑雪菊茶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夺得金奖。

地域范围

民丰县古称尼雅。民丰县有“和田东大门”、“和田桥头堡”之称,县城距和田地区行署所在地317公里,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东临且末县,西连于田县,南越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接壤,北接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东西宽130公里,南北长451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昆仑山脉横亘,终年积雪,最高海拔6300米,山前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北部沙漠丘峦起伏,延绵纵横。 全县辖1个镇、5个乡:尼雅镇、尼雅乡、若克雅乡、萨勒吾则克乡、叶亦克乡、安迪尔乡,以及安迪尔牧场。县政府驻尼雅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230千米。尼雅昆仑雪菊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民丰县全境。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22′—85°55′,北纬35°20′—39°30′之间,海拔2400米以上。保护面积7000公顷,年产干花9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成熟的雪菊花瓣呈金黄色或金红色,花蕊棕褐色或深褐色。尼雅昆仑雪菊又名“血菊”,因其金黄色的花瓣经沸水冲泡后,汤自然呈现出犹如琥珀一般的绛红色,淡稠适中,红润剔透,近似血液而得名。入口雪菊香味浓郁优雅,沁人心脾。 (2)内在品质特征:尼雅昆仑雪菊中总黄酮含量高达(g/100g)17以上,还富含总皂苷、锶、磷、钙、钾、钠、镁、锰、铁、锌、铜、钡等微量元素,具有较高营养和保健功效。长期服用能明显降低收缩压、血糖,也有很好的降血脂作用,尤其是降低血清中的甘油三脂的含量,及效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卓有成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