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中山三乡哪里有卖河源特产的 三乡特产一条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中山三乡哪里有卖河源特产的 三乡特产一条街更新时间:2022-06-06 02:28:10

一. 广东省 中山 茂生香蕉

茂生围香蕉特点是:蕉身特别肥大,皮包青黄而带小黑点(俗称"梅花点"熟香蕉),焦肉特别丰厚嫩白,入口鲜美香甜。因为茂生围位于咸淡水交界地区,农民根据传统经验,选择旱基而又接近水源地段种植香蕉;结果所产的焦比其他地方为优。

二.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布朗族的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服饰中,刺绣和银饰也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刺绣图案多为各种花草、鸟兽和几何图形。绣工独特的要数“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的婚礼习俗中,举行婚礼时众人要进行爬竿比赛,新娘必须拿出自己在婚前精心刺绣的“棉包锦囊”,内装五谷、银饰等物,挂在竹竿上,比赛结束将“囊”赠给胜利者,以示吉祥。

四. 广东省 河源 源城区 河源米粉

河源米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河源生产米粉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以“霸王花”米排粉为代表的米粉产品,因其外形美观、有爽滑感、不沾牙、不夹生、不易断条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霸王花”米排粉系列产品以万绿湖天然净水(国家地表饮用水一类标准)和精选优质大米为原料,“绝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精制而成,具有外形美观、清香爽滑、细而不断、久煮不烂、保持大米原有清香和营养健康不上火等特点,被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称号,是居家、馈赠亲友的上等之品。

食法:蒸、炒、煮均可!

五. 广东省 中山 三顺生饼

三顺生饼铺始建于1933—1934年间,长年对饼食的制作深有研究,材料纯正优质,所制作的各种饼食品质油亮,尤以制作的月饼皮薄,馅靓、外观好、口感好、价格实惠,深得客户喜爱。

六. 广东省 中山 家乡芦兜粽

中山的粽另有自己的特色,因为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

七.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永宁的桃子

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1000个品种以上,我国有800个品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个左右。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0.8克,脂肪0.1--0.5克,含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1 0.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毫克,类胡萝卜素1180毫克。



桃树为中型乔木,树体不大,栽培管理容易,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无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栽培。供观赏用的各种花色类型花桃、垂枝桃以及适应盆栽的寿星桃都为绿化城市,美化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桃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桃子的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桃子的枝、叶、果桃还具有药用价值。唐代药物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还说“肺病宜食之”。按,中医称肺为“娇脏”,喜湿润,恶干燥。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营养还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



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状。

八. 广东省 中山 关家尾头菜

黄圃镇关家尾坊出产的头菜也是一种饮誉省港澳的特色食品。民国初期,坊人周安康用晒干、盐渍的方法,制成一种清香甘爽的食品,名为“关家尾头菜”。自此以后,这里的群众都习惯于秋冬季节加工头菜出售。时至今日,仅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关家尾坊,每年秋冬时节便可制作销售2000多吨关家尾头菜。

关家尾头菜风味独特,甘爽可口,可作零食,也可送饭下酒。一般传统食法多采用“头菜蒸猪肉”,“头菜剁肉饼”等。也可切成丝状炒猪肉或蒸鲜鱼,把头菜叶切碎拌送白粥别有风味。

黄圃自古是农业大镇,一年四季盛产各类瓜果蔬菜,自明清时代便被坊人辅以盐渍方法,加工咸酸辣菜食品出售。黄圃古楼坊的咸酸铭、辣菜心、祠堂华兄弟等,便是上世纪中期人们念念不忘其挑担咸酸上街卖的人物。现今,黄圃灵古坊的何氏兄弟,兆丰村的吴应文,吴栏村的梁均和等,仍在设厂大量加工生产咸酸辣菜。木瓜、芒果、黄瓜、青梅、桃李、罗卜、沙葛、生姜、辣椒、荞头、椰菜心、大芥菜等,都是常用的咸酸食品材料。

咸酸菜多为即食食品。经腌制好的咸酸食品食用时加少许辣酱、芥末、炒芝麻等,口感别有风味。烧鹅条炒酸芥菜,酸菜炆大头鱼则是人们喜好的醒胃食品菜式。当然,家有新生儿满月,酸辣姜红鸡蛋是必不可少的。

九. 广东省 中山 中山叉烧包

叉烧包是中山人历来喜爱的大众化点心。叉烧包的包皮现在采用酵母发酵法,可使包皮更加松软可口。叉烧包的馅料制作是把叉烧切成丝,再调上糊状的芡,蒸熟,其特点是:包皮松软,馅香有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