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漯河市召陵区特产 漯河本地有什么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漯河市召陵区特产 漯河本地有什么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6-04 15:24:12

一. 四川省 南充 嘉陵区 南充丝绸

南充丝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古为蚕丛之地,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唐置果州、蓬州、阆州,宋置顺庆府、保宁府,民国时期设行政督察区,1950年设川北行署和南充专署。今辖顺庆、高坪、嘉陵三区,以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五县,代管阆中市。幅员面积1.25万平方公里,人口749万。地形以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壤自然肥力较好,具有发展蚕丝生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具有蚕丝原料资源、加工能力、技术力量、名品四大传统优势,是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和十五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历史传承

南充丝绸起源于远古。我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晋,常璩著)记载了南充丝绸最早的历史。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有这样的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帛:绸子;巴:巴国。意思是:大禹在会稽召集各方诸侯,包括巴国和蜀国在内的不少诸侯带去了玉石和丝绸。据《辞源》:“巴者,古国名,位于今重庆市及四川省东部一带地方”。现在的南充就属于当时的巴国,南充辖区内的阆中市就是曾经的巴国国都。
《南充市志》、《南充蚕丝志》对南充丝绸的发展做了更为详尽的叙述。周初,南充、西充、南部、阆中等地,桑、蚕、麻、纻已成为献周王朝的贡品。
秦汉时期,蚕丝行业发展为南充社会经济的一大支柱。从汉章帝时起,就实行了以布帛为租,是历代用丝绸为田赋的开始。 精美的明代南充丝绸

南北朝及隋朝时,南充各县实行均田制,每人另给20亩永业田作桑田,种桑50。蚕丝之月,女皆事蚕。这种桑田,实际是家庭桑园的雏形,对于稳定地发展蚕桑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南充丝绸发展历史上,唐宋的650多年间是鼎盛时期。杜甫“桑麻深雨露,燕雀伴生成”和贾岛“蚕月缫丝路,农时碌碡村”的名句,正反映了当时南充蚕丝景状。唐开元中,南充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绫绢产地。南充丝绸的产量和质量,均已称冠全国,有绸、绫、绵、绢、丝等10多种产品被定为朝廷常贡,人称“胜苏杭品质之优,享天宝物华之誉”,并由长安输往日本、名扬中外。

二. 河南省 漯河市 临颍县 龙城猪蹄

龙城猪蹄是杨耀申在三十多年潜心研究和不断探索中,经过无数次改进配方和卤制方法制作的猪蹄,龙城猪蹄配方独特、品味醇正、老少皆宜,深受广大食客的称赞,先后被河南省第三届中原食品节组委会评为“中原名优小吃”,商务部授予“诚信经营示范店”等荣誉称号。

三. 湖北省 宜昌市 夷陵区 雾渡河猕猴桃

雾渡河猕猴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夷陵区雾渡河镇是世界猕猴桃原产地。2001年以来,雾渡河镇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先后在观音堂、大庙、龚家河等村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现已初具规模。

目前,全镇有450个农户种植猕猴桃,共发展猕猴桃1060亩,并已陆续进入挂果期。2006年,全镇猕猴桃产量达350吨,实现销售收入56万元,种植农户户平收入1787元,其中猕猴桃销售户平收入1245元,退耕还林补助户平542元。预计2007年全镇猕猴桃产量将达到45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90万元,户平收入2000元左右。

雾渡河镇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11℃,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9℃,无霜期210-290天,相对湿度高,土层深厚,土壤湿润,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山地植被密集,海拨900-100米地带,十分适宜猕猴桃的生长。

近几年来,雾渡河镇立足地理资源优势,积极稳妥地推进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将猕猴桃产业列入了雾渡河镇建设全省特色产业名镇的“五名”发展战略之中,雾渡河镇猕猴桃产业发展正当时。

现全镇共有猕猴桃基地近3000亩,年产猕猴桃900吨,可实现产值近400万元,每亩产值比原有种粮增收超过500多元,在宜昌至神农架旅游黄金线上,猕猴桃旅游文化的开发也已经开始启动,在雾渡河镇境内专门设立了三个农产品交易市场。猕猴桃这一“小果果”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猕猴桃,素有“水果之王”、“维C之冠”、“营养金矿”、“保健奇果”的美誉,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在2008年新西兰举行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夷陵区雾渡河镇被来自19个国家的200余位猕猴桃专家确认为世界猕猴桃原产地。

四. 江苏省 扬州 广陵区 油炸臭干

油炸臭干

油炸臭干是扬州的标志性小吃,在扬州的市区,你随处可以闻到一股并不难闻的臭气,这就是油炸臭干的气味。一块块小小方方的臭干被放在油中慢慢地炸得泡起来,松松脆脆的,剪开来,烧上用稀释了的酱油、辣椒酱做成的调料,搁些黄豆芽、香菜末,那味儿就甭提多鲜美了。扬州人说臭豆腐是生臭熟香,这一点你站在油炸臭干的摊子前面就一定会有很真切的体会。

五. 江苏省 扬州 广陵区 扬州盐水鹅

盐水鹅,是扬州的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盐水鹅的原料多为品种优质的白鹅,经过拔毛和层层卤制,便可食用。盐水鹅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必点菜,一碟雪白整洁的盘子,独具匠心地摆上一块块盐水鹅,色泽黄澄明亮,烂而不散,肥而不腻,鹅肉质感松嫩,吃起来很有嚼劲,舌尖起舞,唇齿留香,用一句扬州方言来形容,就是“呱呱叫”。盐水鹅不但肉质鲜嫩,口感鲜美,而且具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鹅肉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其中维生素亦可保持身体健康。正因如此,鹅肉也成了绿色健康食品中的冠军。

扬州盐水鹅的历史:

到扬州品尝美食,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扬州“三头宴”、“富春包子”之类的名菜名宴,其实要论食鹅的文化,扬州也当之无愧。扬州大量养鹅、吃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前。唐代诗人姚合在《扬州春词》中描述当时的扬州是“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早在明代,鹅肉是最为家常的一道菜,在一些笔记小说中可以察见端倪。《红楼梦》中的胭脂鹅更是一道人们喜爱的扬州菜。

扬州是名副其实的鹅消费城市。全国最优良的鹅品种为“扬州鹅”。据统计,扬州人一年消费盐水鹅2000万只,扬州风鹅产业用鹅在6000万只,所以北方各地饲养的鹅都到扬州来销售。再说在扬州正式的酒席上,缺不了扬州盐水鹅。扬州盐水鹅的名气大得很,几乎与瘦西湖齐名,到扬州没逛过瘦西湖,没吃过扬州盐水鹅,那你不能算是到过扬州。

扬州盐水鹅,扬州人俗称其为“老鹅”,是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淮扬菜里不可或缺的一道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的本质特征。到清代,地方官员用盐水鹅招待下江南到扬州的康熙和乾隆皇帝受到赞誉,因此而名扬天下,作为地方特色菜闻名遐迩。

在扬州,卖老鹅的摊点,大街小巷,遍地开花。上午十点,下午五点准时出摊。扬州人吃老鹅,跟家常便饭一样。只要高兴,只要想吃,家里来客,走上街头,随处可见老鹅摊,鹅前胛、鹅后腿、鹅头颈、鹅爪翅、鹅血肠、鹅肫肝等,货随主便,任意挑选,称好、剁好、装好、浇卤等,一手交钱,一手拎袋老鹅,与三五知己,推杯换盏,佐酒或是搭饭,既方便又惬意。

六. 四川省 南充 嘉陵区 南充锅盔灌凉粉

南充锅盔灌凉粉,是四川省南充市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既有新鲜出炉锅盔的香脆,热气腾腾,又有川北凉粉的晶莹剔透,麻辣绵软。芳香可口,独具特色。另广安市武胜县也有一道类似小吃,叫做武胜凉粉锅盔。

南充锅盔灌凉粉是四川南充的特色风味小吃,它既有新鲜出炉锅盔的香脆,热气腾腾,又有川北凉粉的晶莹剔透,麻辣绵软。芳香可口,独具特色。吃南充锅盔灌凉粉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大街小巷,街头巷尾,叫卖锅盔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吃锅盔灌的人热气腾腾,汗流浃背。其中最出名的要算陈锅盔和李锅盔灌凉粉家锅盔两家。6C5

南充锅盔灌凉粉的做法:6C5

特粉成面,扯下一小坨面团,涂抹上油盐,花椒辣面粉末,有时候还要涂抹上一层芝麻。然后才卷成一个小卷,竖置案板之上,又用擀面杖将面卷从上向下擀,直到擀成一个圆圆的面饼,就摊开在平底锅上烫烤,并不断用一把铁夹翻边烫烤。6C5

那面饼金黄蓬松之时,就揭开平底铁锅,放进肚大口小的的桶里一溜儿沿灶膛泥台竖置摆开烘烤,片刻工夫,那面饼便烤制得变成了蓬松酥脆的飞碟一般,用一把小刀沿锅盔边沿,切入,理开一道小口,然后再用一个小铁刮子,将倒扣在案板上的凉粉细细地刮上一碗,放进红油、盐、酱、醋,抖上一点花椒粉、胡椒粉,浇上生姜、蒜水,撒上几丝青葱的芫荽,在土碗里拌得晶莹剔透,鲜红耀眼,然后就从锅盔切出的口子处灌进去,装满锅盔的肚子。6C5

那锅盔灌吃起来“咯吱咯吱”,脆生生的,香喷喷的!麻辣热脆香,看得旁边没买的人也禁不住垂涎三尺,仿佛见了可餐秀色一般!就如川北凉粉成了南充驰名小吃的象征和美食文化符号一般,南充的锅盔灌也一样成为了一张独特的南充地方美食文化名片了。6C5

七. 河南省 漯河市 郾城区 郾城豆腐盒

相传南宋诗人陆游途经郾城时就吃过豆腐盒,郾城豆腐盒也因此而得名,现在的郾城豆腐盒是根据祖传秘方而作,也得到了良好的发扬。

郾城豆腐盒采用沙澧河水点豆腐,可做小吃,也可作为一道餐桌上的佳肴,色鲜味美,营养价值极高,老少皆宜,具有降血压、血脂、血糖等功效,豆腐营养丰富,高无机盐、低脂肪、低热量,多年以来,深受食客们的欢迎。

八. 湖北省 宜昌市 夷陵区 山石盆景

具有国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利用宜昌丰富的石材资源,借鉴国画传统技法,注重自然地貌牲,配以植物和微型雕塑精心加工而成。其题材多取材于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的山水景物,神州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 宜昌)

九. 湖北省 宜昌市 西陵区 窑湾蜜桔

窑湾蜜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地处宜昌市中心,国土面积8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0亩,果园面积近7000亩,其中柑桔面积5696亩。西陵区是湖北省建设最早的柑桔商品生产基地,以盛产“窑湾蜜桔”而闻名,西陵区窑湾乡早在1958年就引进温州蜜柑试种成功,1960年开始大面积发展柑桔生产。柑桔是西陵区农业的支柱产业,柑桔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的80%以上。近几年来,区委 、区0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结合区位特点,加强特色农业建设,狐抓优质柑桔板块基地建设,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加大科技投入,扎实推进产业化经营。“窑湾蜜桔”品质越来越好,品牌越来越响。几年来在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柑桔产量始终维持在3000万斤以上,价格保持在1.2元/kg以上。为进一步加快柑桔产业化进程,推进精品果园建设,努力打造“宜昌蜜桔”精品,2006年5月在市农经局和区农林水局以及窑湾乡0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窑湾蜜桔产销合作社农村经济组织
窑湾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人民0《关于明确窑湾蜜桔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范围的通知》(宜西府发[2006]1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现辖行政区域。

中国柑桔之父章文才先生曾在窑湾进行多年潜心研究,选育了“国庆一号”良种。并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窑湾蜜桔在国内享有盛名,被列为“宜昌三宝”之首, 1965年以来,窑湾蜜桔走出国门,远销加拿大、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被外贸部门确定为柑桔出口基地,被农业部评为柑桔优质生产基地,“窑湾”牌柑桔获准国家工商局商标注册,被国家授予“名脾”产品称号。

窑湾乡辖九村一场一所,交通方便,紧靠宜昌市郊,村组公路全部水泥硬化。柑桔最高历史产量达22000吨。素有“峡口桔乡”的美誉,著名词曲作家乔羽、谷建芬等参观后,留下了“柑桔王国”的墨宝,并创作了《门前的柑桔树》歌曲,在三峡地区广泛咏唱。窑湾乡已成立了“窑湾蜜桔产销协会”,制订了“窑湾蜜桔分级标准”,组建了区域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宜昌市有珠柑桔销售公司。该公司和各村及全乡果农将热忱欢迎广大客户来乡购桔。

窑湾蜜桔因产于三峡宜昌市窑湾乡而得名。三峡独特的气候窑湾的酸性紫色土质培育出了窑湾蜜桔的独特风味——果实整齐端庄,色泽橙红艳丽,皮薄光亮,肉质细嫩,化渣汁多,风味浓郁,营养丰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6%,含糖量达12%以上,100克含维生素26.3-26.9毫克,特别适应维生素缺乏者食用。

窑湾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 《关于明确窑湾蜜桔地理标志注册和保护范围的通知》(宜西府发[2006]1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现辖行政区域。

十.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高陵仿兵马俑

随着秦兵马俑的发掘与展出,秦兵马俑复制品也日渐成为中外游客理想的纪念品和礼品其品种适宜于艺术馆、博物馆等陈列,也可供家庭陈设、装饰、馈赠亲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