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厦门特产面包 厦门八市面包老字号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厦门特产面包 厦门八市面包老字号更新时间:2022-06-03 23:25:57

一. 福建省 厦门 集美区 虾丸

鼓浪屿的饮食核心是海鲜四宝:蟹、虾、鱼、贝。虾丸就是其中较常见的美食,将鲜虾制成虾茸,加入味精、盐、蛋清等调料,揉搓到松软后即可制成虾丸,虾丸可煎可炒,即使用清水煮食,也难掩其特有的鲜嫩美味。

二.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黄金桂

黄金桂

厦门同安名茶,又名黄

,是乌龙茶中的珍贵品种,曾获全国优质名茶之冠。黄金桂具有萌芽早,采制早,上市早,外形细、勾黄,肉质香、醇、鲜的特点,使其成为乌龙茶中的珍品。

三. 福建省 厦门 翔安区 鳄鱼屿蚝油

鳄鱼屿蚝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鳄鱼屿(鳄鱼岛),又名白屿,位于厦门翔安湾东咀港东南海域,面积14.95万平方米,形状像条鳄鱼。这里出产闻名世界的文昌鱼。
岛上植被覆盖率较高。岛上有20多间砖石砌成的两层楼房及平房,有两口淡水井,是厦门唯一有淡水井的无居民海岛。岛周围海域密布海水养殖设施。

厦门鳄鱼屿蚝油“洋江”牌、鳄鱼屿蚝汁“洋江”牌产品的原料,来自同安海湾内的16个滩涂及五个海屿。其地理方位位于福建东西沿海。早在100多年前,这里就因盛产珠蚝而闻名遐迩。厦门“洋江”蚝油进出口有限公司生产的蚝油、蚝汁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香港等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正因如此,厦门检验检疫局原产地标记保护小组选取了厦门鳄鱼屿蚝油与蚝汁“洋江”牌这个能体现厦门特色的产品作为第一个原产地标记注册的产品。经过半年来的企业辅导、原产地标准考核,终于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专家评审小组的现场评审,成为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的企业。这是厦门检验检疫局原产地保护小组考核通过的第一家企业。

四. 福建省 厦门 海沧区 厦门薄饼

厦门薄饼

厦门薄饼、以笋、豌豆、豆芽、粉丝、豆干、鱼、虾仁、肉丁、海蛎、红罗卜等为主料,至于诸般佐料,则酌量搭配,但很重视用扁鱼干油酥调味,吃起来脆嫩甘美,醇香可口。

薄饼是厦门人对春卷的叫法。薄饼菜是把高丽菜、冬笋、胡萝卜、青豆荚、三层肉,一概切成细细的丝,再掺进虾仁、海蛎,一起用重油炒,然后熬烂。在事先做好的薄饼皮里放上用油稍稍炒过虎苔(一种生长于海中礁石上的海苔),能吸收薄饼菜中汤汁,使薄饼皮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再铺一些捣碎的花生贡糖,抹上辣酱,然后把薄饼菜、芫荽等搁上卷起,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薄饼还有另外一种吃法,就是放入在油锅里炸过再吃,成为“炸薄饼”。

清代有诗人写诗咏薄饼:“春到人间一卷之”,描写薄饼皮是“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描写薄饼馅是“纷藏丝缕缕,馋嚼味融融”。薄饼还是厦门人的一大发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将其女儿嫁给了金门蔡厝人蔡复一(那时,金门属于同安县管辖)。后来,蔡复一官至总督云贵湖广军务兼贵州巡抚,公务繁忙,日理万机,经常废寝忘食。蔡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害怕长此以往,有损夫婿健康。于是,她就将一些鱼、肉、虾、菜、笋、豆等用微火炖熟,用面皮包卷,置于夫婿案头,让他边吃边办公,一举两得。这种菜便被称为“婆饼”,厦门话“婆”“薄”同音,便又称为“薄饼”。它从官府传到民间,“夫人薄饼”又变成“美人薄饼”。

原料

春卷皮30张、包菜(高丽菜)500克,胡萝卜300克,猪五花肉250克,净加力鱼肉50克,虾仁200克,豌豆苗100克,豆干(豆腐干)200克,青蒜250克,净冬笋200克。

配料:鸡蛋2个,干海苔20克,肉松20克,干扁鱼20克,花生酥、绿豆芽50克,蒜泥、料酒、白醋、味精、辣椒酱、花生酥、香菜、芥米酱适量,虾汤150克,猪骨汤100克,香油少许,熟猪油50克。

做法

1.包菜、豌豆苗、青蒜洗净,胡萝卜削皮洗净与猪五花肉、虾仁、冬笋、豆干分别切成一样规格的细丝。干扁鱼下油锅炸酥,研成末,冬笋下沸水锅氽一下。

2.锅置中火上,倒猪油烧热,放入豆干丝炒几下,再把肉丝、虾仁丝、冬笋丝下锅合炒10分钟,再倒入虾汤(虾壳烧成的汤)、骨汤烧沸,改用微火焖1小时,然后加入包菜丝、胡萝卜丝,翻匀再焖1小时(注意不要烧干,中间可加适量骨汤)至熟烂,再投入豌豆苗、青蒜丝,拌匀再焖2分钟加扁鱼米、精盐、味精、白糖调味,成为薄饼主要馅料。

3.鸡蛋炸成蛋松,盛一小碟;加力鱼肉切4片,用适量料酒,味精腌渍30分钟,然后下油锅炸酥,撕成细丝装小碟;绿豆芽去头根入沸水锅氽一下,捞出沥干水分,用精盐、味精、香油调味装一小碟;干海苔下锅油焙酥,加少许白糖拌匀,装一小碟;蒜泥、白醋调匀装一小碟;花生酥研末,装一小碟,香菜用凉开水洗净,装一小碟;芥米酱、肉松、辣椒酱各分装一小碟,共计10个小碟,连同薄饼皮,主要馅料一起上席。

4.吃时,先将薄饼皮张开,按口味抹上酱料,下海苔茸,主馅;再根据需要下各种配料,再撒上海苔卷起即可。

五. 福建省 厦门 海沧区 菩提丸

菩提丸

六.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韭菜盒

韭菜盒是厦门、闽南和台湾民间的传统佳点。厦门的韭菜盒早负盛名。其主要原料为瘦肉、豆干、韭菜、红萝卜、葛薯等,昀要切成碎丁,做工考究,讲究开头与火候。制作成的韭菜盒呈螺旋状,表皮层层酥脆,内馅鲜美,吃起来香脆可口

( 厦门)

韭菜盒是厦门、闽南和台湾民间的传统佳点。厦门的韭菜盒早负盛名。其主要原料为瘦肉、豆干、韭菜、红萝卜、葛薯等,昀要切成碎丁,做工考究,讲究开头与火候。制作成的韭菜盒呈螺旋状,表皮层层酥脆,内馅鲜美,吃起来香脆可口。

原料: 中筋面粉2杯、韭菜150克、粉丝1把、盐适量、香油少许。

操作:

1、将中筋面粉放盆内,加入开水2/3杯、冷水1/3杯,并加少许盐,揉匀成面团,盖上湿布醒20分钟。

2、韭菜洗净、切碎,粉丝泡软、切碎,两者混合后,加少许盐和香油调味,做成馅。

3、将面团分小块,每块包入韭菜馅料少许,捏成包子状,再按扁,放入平底锅,用少量油煎至两面金黄即可盛出食用。

营养价值:

面粉 - 又名小麦面粉、小麦粉。小麦经磨制加工后,即成为面粉,也称小麦粉。

韭菜/韭黄 - 又名壮阳草、赶阳草、长生草、起阳草。韭菜属百合科植物韭的叶,多年生宿根蔬菜。原产东亚,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

七.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虾肉面

虾肉面以虾为主料,具有味道香醇鲜美可口之特色。旧时较有名的是开设在思明北路的“章记”虾面店和赖厝埕的虾面店。烹制虾面关键在于虾汤的调制,要将虾洗净,剥掉虾头、虾壳;然后捣碎,反复洗出虾汁,滤渣后,将虾汁面倒入炸葱头油的锅里滚沸成虾汤,再和之以猪骨汤,即成色泽赤红、味道鲜美的虾面汤
( 厦门)

八.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炒鱿花

炒鱿花

炒鱿花以本港久负盛名之鲜鱿鱼主料。将剥白洗净了的鱿鱼用清水泡1-2个小时,捞出沥干,切成5-6厘米、3-4厘米宽的菱形刀花薄片,配以冬荀片、青葱段、蕃茄块,调上白糖、香醋、勾芡,旺火热油快速翻炒装盘上桌。此时鲜鱿鱼卷成花茼状嫩白鱼卷,翠绿娇红相间,滋味爽口。

九. 福建省 厦门 海沧区 油葱火果

油葱火果以其柔韧细腻,鲜甜爽口,芳香美味而深受人们喜爱。其制作先要磨、拌好米浆,然后配好绒料,有猪腿肉丝、葱白、荸荠,再加一研碎的扁鱼、虾攴、五香粉、白糖、地瓜粉、食盐等等,而后再将已拌匀的米浆倒入碗里,并洒下葱油和调匀的鸭蛋液,如果是加料的还可另加入虾米、熟栗子、香茹等料。该点也可进行蒸炊,吃时,调上沙茶、辣酱、蒜泥、桔汁等
( 厦门)

十.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厦门漆线雕

漆线雕是福建厦门历史最长的工艺品,早在几百年前,厦门漆线雕像就驰誉中外,畅销东南亚各国。漆线雕用精细的漆线,以特殊的制作方法缠绕出金碧辉煌的建筑、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衣饰花纹,尤以民间传统题材,如龙凤、麒麟、云水、缠枝莲等为多。过去,漆线雕大都只装饰在木本、漆篮和戏剧道具上,近年来,已发展到装饰瓷器、玻璃上。有的将漆线染成各种颜色,雕成色彩缤纷的图案,使漆雕人物、盘、瓶、炉、小屏风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大型漆线雕《陆文龙大战金兀术》,高1米,长2米。作者发挥了漆线雕独特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神态刻画得细致入微,衣饰、盔甲独特,采用了高难度的装饰手法;衣袍上的花纹、线条疏密有致,精巧细腻。小件漆线雕金女小瓶,则用绫缎制成盒子包装,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是旅游纪念、馈赠亲友的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