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宿迁特产美食宣传片 宿迁市小吃图片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宿迁特产美食宣传片 宿迁市小吃图片大全更新时间:2022-06-21 02:02:55

一. 江苏省 宿迁市 泗阳县 泗阳膘鸡

膘鸡,泗阳著名之一,农家婚丧喜庆,多以膘鸡作为“头景”上桌,客人评论厨师手艺如何,也都是以膘鸡的制作为标准。

膘鸡制作相当讲究,它选用瘦猪肉糊、鸡蛋黄、馒头屑、淀粉,用盐、葱、姜、胡椒粉、味精等佐料搅拌均匀,然后摊在百叶上,厚约一寸厚,再用肥猪肉糊与去皮的山芋糊、鸡蛋清、葱白、淀粉等搅拌均匀后摊在其上,厚约半寸。做好后将其放入蒸笼,蒸熟后,上层洁白如玉,下层红如玛瑙。一般先改刀成片,配以菠菜、姜葱等佐料,青、红、白三色相映,甚是美观。膘鸡上桌,肉香扑鼻,夹而食之,不肥不腻,娇嫩爽口。

相传明朝末年,清兵南下,时任明朝兵部尚书的史可法挥师北上,在桃源(今泗阳)、宿迁、淮阴以黄河为屏障筑起百里防线,史可法的指挥部就设在桃源县的崔镇。在数九寒天的一个早晨,厨师忙着杀鸡宰鹅,史可法感到奇怪“不冬不年的厨师忙活什么?”一问才知是为了自己的生日,不禁火起“大敌当前,不想着去打仗,还过什么生日”。便让卫士将鸡、鹅、猪蹄膀送往前线劳军。临走时,史可法吩咐厨师:“中午只许有一道菜。”厨师反复琢磨,用一块巴掌大小的肥肉,两个鸡蛋制出味道鲜美的膘鸡出来。后经历代厨师改进,膘鸡口味更加精进,形成现今这道风味独特的泗阳名菜。

二. 江苏省 宿迁市 宿豫区 丁庄大菜

丁庄大菜是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丁嘴镇的。丁庄大菜,即黄花菜,已有悠久历史,素以条长、肉厚、色正、味鲜而享誉国内外市场。

“丁庄大菜”即黄花菜、金针菜,因主产地在宿豫区丁嘴镇一带,故又名“丁庄大菜”。《本草纲目》对其食用和药用价值有明确的记载,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据1571年宿迁《万历志》记载,宿豫区在高峰期1931年前后栽培5.3万亩,总产262.5万公斤,产品销往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和丰富的品种资源、传统的栽培技术和独特的加工工艺。

丁嘴镇是“丁庄大菜”的主产地。全镇丁庄大菜种植面积近8000亩。丁庄大菜是绿色健康食品,虽然在种植和制作上有一定难度,丁嘴镇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做优质量,做好包装,创出品牌。

三. 江苏省 宿迁 宿豫 叶家烧饼

宿迁叶家烧饼是江苏省宿迁市的。乾隆贡酥是叶家烧饼的别称,乾隆贡酥有四绝:香、脆、酥、透。地方官府每年把叶家烧饼作为贡品送往京都献给皇上,所以“乾隆贡酥”就因而得名。现在,叶家的酥烧手艺已传到第九代。外地的游客到皂河总要品尝一下乾隆贡酥的味道。

宿迁叶家烧饼早在唐代就很有名气。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时,吃了这种烧饼,觉得香酥可口,遂传旨把叶老大诏进行宫,封为御厨师,后来被带进宫里,专为皇上做饭。叶老大到60岁时,因过不惯皇宫的生活,才辞离皇宫回到老家,继续打烧饼卖。从那以后,叶家的酥烧饼就更出名了。地方官府每年把叶家酥烧饼作为贡品送往京都献给皇上,“乾隆贡酥”就因此而得名。现在,叶家的酥烧手艺已传到第九代。外地的游客到皂河总要品尝一下乾隆酥饼的味道。1989年,著名诗人丁芒到皂河乾隆行宫游览,吃过叶家烧饼后,他欣然题诗一首以赞:“一缕香酥出皂河,征夫收进纵棹歌。叶家炉畔人论巧,八代芳华献万搓。”

乾隆贡酥有四绝:香、脆、酥、透。所谓香,即饼香、油香、芝麻香三者合一。特别是芝麻香,据说芝麻皮苦且涩,芝麻仁才是真香,叶家用的全是上等的芝麻仁。所谓脆,即沾唇即碎,该饼需轻拿轻放,夏天放置3-5天香脆依旧。若是用塑料袋包装,脆皮可保持2-3个月以上。所谓酥,就是松软,不但皮酥,内里如一。所谓透,就是玲珑剔透,外形美观。刚出炉的烧饼白生生、黄澄澄,一颗颗晶莹闪亮的芝麻仁镶嵌期间,如精美的艺术,诱人食欲,却又不忍下口。

四. 江苏省 宿迁市 泗阳县 白酥梨

泗阳白酥梨果实大型,平均单果重350克,最大的达1500克,果实近圆柱形,果皮黄色,稍带浅褐色,充分成熟为金黄色,果点虽小但密而明显。其果果心小,果肉酥脆爽口、皮薄多汁、味道浓甜而香。果实中含有糖类、有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可溶性固形物11.2-15%,品质上等。果实采收时间长,从八月中旬开始,一直可采到十月中旬,无落果现象。

果实亦较耐贮藏,一般可贮至次年3-4月。除生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酒、梨膏、果脯和罐头等,梨汁、梨膏有很好的去热清痰、止咳润肺等功能,是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该品种产量高而稳,既好吃又好看,市场销售也好。在九六、九九年省级两次评比中,泗阳白酥梨荣获省优质果品称号。成年大树平均单株产量一般在200公斤左右,最高单株产量超过350公斤。经济效益高,市场价格高于其它品种。

泗阳白酥梨产于爱园镇果树实验场(原名泗阳果园)。白酥梨果型大,平均单果重350克,最大的重达1500克,果实呈圆柱形,果皮呈黄色,稍带浅褐色,充分成熟时呈全黄色。其果核小,果肉酥脆爽口,皮薄多汁,味道侬甜而香,经科学化验,果实中含有糖灯、有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在1996、1999年两次省级评比中,泗阳白酥梨荣获省级优果称号,畅销大江南北。

五.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伊尹治国美食养生宴

伊尹,商初大臣。出任前,曾在我县莘亭一带躬耕。《孟子》中记载:“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伊尹是商朝五朝元老,历佐商汤、外丙、仲壬、汤孙太甲和沃丁,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为商朝600年基业奠定了基础。伊尹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宰相、第一位帝师,被孟子称为“圣之任者”。同时,伊尹还被中国烹饪界尊为“烹饪鼻祖”和“厨圣”。

伊尹治国美食养生宴,把握了伊尹治国、养生、美食三个理念。伊尹以鼎烹说汤,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注重尊贤、用贤。“治大国若烹小鲜”是对他的高度评价。《汤液经》为后世食疗、养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伊尹五味调和等烹饪理论,被历代宫廷食典延续使用。本套宴席既体现了伊尹时期的美食养生文化,亦体现了伊尹的治国理政思想,是上古治国美食养生的生动再现。

六. 江苏省 宿迁市 泗阳县 泗阳白酥梨

泗阳白酥梨是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的。泗阳白酥梨果型大,果实呈圆柱形,果皮呈黄色,稍带浅褐色,充分成熟时呈全黄色。其果核小,果肉酥脆爽口,皮薄多汁,味道侬甜而香,营养价值很高。

江苏省泗阳县泗阳白酥梨果实大型,平均单果重350克,最大的达1500克,果实近圆柱形,果皮黄色,稍带浅褐色,充分成熟为金黄色,果点虽小但密而明显。其果果心小,果肉酥脆爽口、皮薄多汁、味道浓甜而香。果实中含有糖类、有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可溶性固形物11.2-15%,品质上等。

果实采收时间长,从八月中旬开始,一直可采到十月中旬,无落果现象。果实亦较耐贮藏,一般可贮至次年3-4月。除生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酒、梨膏、果脯和罐头等,梨汁、梨膏有很好的去热清痰、止咳润肺等功能,是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该品种产量高而稳,既好吃又好看,市场销售也好。

在1996年、1999年省级两次评比中,泗阳白酥梨荣获省优质果品称号。成年大树平均单株产量一般在200公斤左右,最高单株产量超过350公斤。经济效益高,市场价格高于其它品种。

七. 山西省 临汾 洪洞 临汾美食霸王别姬

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既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的良药,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

当地人用甲鱼作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鱼和鸡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别姬”,色鲜味美,营养丰富。

八. 江苏省 宿迁市 宿城区 中扬青虾

中扬青虾是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扬镇的。中扬镇享有“青虾养殖之乡”之美誉,是江苏省海洋渔业局和技术监督局青虾养殖标准示范基地。

中扬镇境内洪泽湖水域面积15万亩,河网密布,水质清澈,水草丰盛,非常适宜搞水产特色养殖。

目前,该镇青虾养殖基地面积达到2万余亩,池塘主养青虾年亩均产量80公斤、亩均效益2300元,池塘混养青虾年亩均产量10公斤,亩增效益400元。早在2008年,该镇所注册的“中扬”牌青虾、河蟹就分别通过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其中 “中扬”牌青虾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产品热销上海、苏州、杭州等地。

九. 江苏省 宿迁市 宿城区 骆马湖野生莲子

骆马湖野生莲子

莲子属睡莲科,晒干后如鸡头米、菱角米般坚硬,果肉微甜,营养丰富,自古以来被公认为高级补品,深受人们喜爱。

性味:鲜者甘、涩、平,无毒;干者甘、温涩、无毒。

功效: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明目、补中养神,健脾补胃,止泻固精,益肾涩精止带。滋补元气。

古人说,吃莲子能返老还童、长生不老。这一点固不可信,但关于其在养心安神、健脑益智、消除疲劳等方面的药用价值,历代医药典籍多有记载。比如在《神农本草》、《本草拾遗》、《本草纲目》、《本草备要》中都有据可查。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莲子有镇静、强心、抗衰老等多种作用。莲子营养十分丰富,除含有大量淀粉外,还含有β-谷甾醇,生物碱及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

每100克莲子含钙89毫克,含磷量可达285毫克,钾元素虽然不足2.1毫克,但在所有动、植物食品中却位居榜首。莲子作为保健药膳食疗时,一般是不弃莲子芯的。莲子芯是莲子中央的青绿色胚芽,味苦,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之功效,将莲子芯2克用开水浸泡饮之,可治疗高烧引起的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和梦遗滑精等症,也用于治疗高血压、头昏脑胀、心悸失眠。

十. 江苏省 宿迁市 宿豫区 丁家汤包

丁家汤包是宿迁城内一家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它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丁家汤包创始人丁今之于1890年左右在上海闸北某菜馆学徒,搞面食业,后回乡专力从事汤包制作,至今已传至-。丁家汤包在制作就"皮、馅、汤"而言,皮坯精选上等优质面粉,经过人工合成再加上独家配方制作成晶莹剔透的汤包外壳;馅构成,精选猪后腿精肉、鸡肉、鲜虾仁等,经过人工处理掺合在一起形成汤包馅。至关重要的是老汤的熬制更考究、更具特色,采用上等的骨髓和十多种上等的调味佐料熬制十天半个月形成芳香浓郁、风味独特的老汤。生的汤包个个浑圆饱满,秀美玲珑,熟的汤包个个晶莹剔透。广大美食者为其鲜香肉嫩、皮薄汤多、外形美观、汤汁醇正浓郁、入口油而不腻、咀嚼回味无穷。

丁家汤包历史悠久,制作精良,风味独特,具有及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属于熟食制品,产品的皮薄馅多、易破损、难以包装是影响它提高发展速度的难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