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昌旅游必买特产 宜昌适合带回去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昌旅游必买特产 宜昌适合带回去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6-11 17:28:56

一.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 九龙仙米

由枝江市农业局引进、生产、开发的“九龙仙米”,在2000年元月,经湖北省优质农产品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国标一级优质大米”。“九龙仙米”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主产地九龙溪气候适宜、水质洁净无污染,米质粘稠适度,晶莹剔透,口感舒爽甘甜,品质上乘,故在2000年秋季武汉首届粮油精品博览会上,深受全国各地客商青睐,有“枝江赛泰”之雅称。全市2001年种植4万亩,可生产优质“九龙仙米”1.1万吨,产品可于10月份上市。( 枝江)

二. 湖北省 宜昌市 当阳 大堰水牛

大堰水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堰水牛

当阳市大堰牛养殖协会

大堰水牛是湖北省优质水牛资源,1959年被湖北省农业厅、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和畜牧兽医专科学校联合定为湖北省地方家畜良种。该水牛主要分布在当阳市淯溪镇大堰片(现八景坡村一带)。

三. 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 清江肉羊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宜昌白山羊”的中心产区,拥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天然草场,可开发草场面积53万亩,载畜能力大。1997年,长阳被纳入国家“清江流域商品肉羊生产基地”项目县之一。5年多来,全县山羊饲养规模和效益都有了显著提高。2002年,全县山羊饲养量达到30.9万只,出栏了17.05万只,实现收入3012万元。

从新西兰引进波尔山羊,与本地白山羊杂交,形成具有较强生长优势和独具特色的清江肉羊。波尔山羊具有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体重大、肉质好等优点,到目前全县已引进纯种波尔山羊25只,建立了25个人工授精站。

开展种草养羊,栏圈饲养,为大规模发展山羊生产提供了先决条件。传统养羊以放牧为主,但山羊发展了,山上的植被却遭到了破坏,环境受到了影响。经过考察,从四川引进人工种植皇竹草(一亩可产皇竹草5吨,可供10只羊食用),并推广了氨化窖、栏舍圈养,获得了成功。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种植皇竹草1万亩,建氨化窖2万立方米,兴建山羊栏圈18万平方米。

引资兴建了“湖北长阳清江肉羊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长阳清江肉羊加工技术开发项目”,解决了本地饲养的山羊过去都是活羊直销到广州等地的问题,填补了宜昌市肉羊产品加工的空白。2001年,该公司引进西安童家食品有限公司的羊肉生产技术,生产涮羊肉、羊肉串、卤制羊头、羊蹄等主导产品和羊皮系列产品。2002年,该公司又引进浙江温州老李家食品有限公司的羊肉、肥牛、五香鸡蛋和鸡翅生产线。目前公司已具备年加工肉羊3万只、熟肉食品7万箱的生产能力。

三峡长阳网

四.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宜昌红茶

宜昌红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记载,宜昌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先由广东商人钧大福在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往汉口再转广州出口。咸丰甲寅年(公元1854年)高炳三及尔后光绪丙子年(公元1876年)林紫宸等广东帮茶商,先生到鹤峰县改制红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由渔洋关运汉出口,“洋人称为高品”。当时渔洋关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红茶市场,广商除开辟鄂西宜红茶市外,还大批涌向鄂南羊楼洞采制红茶,1840年羊楼洞红茶庄达50余家,年制红茶10万箱,达5万余担。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汉口开始单独出口。1861年汉口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宜红由英国转售至西欧,尔后美商、德商也时有买,宜红得到大量发展。1888年汉口口岸出口量达86万担,占当时全国茶叶出口量的40%,其中以红茶为主。1876年9月,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宜红出口猛增,1886年前后系宜红出口的最盛期,鳘输出量达15万担左右。

宜红茶条索紧细有毫,色泽乌润,香气甜纯,汤色红艳,滋味鲜醇,叶底红亮。高档茶的菜汤还会出现“冷后浑”现象。据湖北省《慈利国志》评还:“鹤峰帮者西贡品,其与宁都同为尚第一,中外驰名。”由此可见,宜红茶很早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五. 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 清江椪柑

清江椪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清江椪柑属桔类,芸香科植物,主产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岩松坪村。因清江河谷地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平均气温17.5℃,最低气温-3℃,年有效积温5500℃,在这种独特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清江椪柑果形端正、色泽鲜艳、香甜可口、脆嫩化渣,单果重130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达到达13.5%以上,是长阳柑桔中的极品,分别于1985年、1987年、2000年三次获得湖北省优质水果称号,2002年又取得了国家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证书,产品批量上市以来,一直供不应求。

清江椪柑在长阳有近二十年的栽培历史。1984年,长阳利用联合国贷款在清江河谷地区大力发展柑桔,在大量引种蜜桔的同时,引进了近千株椪柑。经过自然的选择,椪柑以其卓越的品质在所有引种中脱颖而出。1989年,李长藻开始在岩松坪对椪柑单株进行选育,1993年他确定了三个优良单株,经过一年的自繁自育,1994年椪柑栽种渐成规模,1996年岩松坪村椪柑面积达到100多亩。

长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椪柑生产,一直将其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特色优势产业来抓:一是壮大基地规模。经过十年的发展,已在适宜椪柑生长的5个乡镇38个村建立了椪柑基地。全县现已有椪柑2万亩,其中已挂果面积1万亩。2002年,产量达到1500吨,实现产值300万元。二是提高椪柑质量安全水平。一方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科技的推广应用,定期安排县内柑桔技术人员出去学习,聘请国内一批知名柑桔专家学者前来传授实用技术,指导柑桔生产。在椪柑基地建立农民函授大学,由农技人员讲授椪柑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在椪柑的生产上实行目标控制,严格控制化肥和化学农药的用量,采用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使化肥的施用量在总施用量的30%以下。三是着力打造椪柑品牌。1999年全县椪柑注册了“清-”商标,2002年又申报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A级绿色食品证书”。引进了3条柑桔打蜡生产线,提高了分级、包装、贮存、保鲜水平,还设计印刷了椪柑精品包装箱,做好椪柑产后商品化处理。目前,清江椪柑已成功地打进了武汉等地的超市。

清江椪柑已成为全县区域性支柱产业之一,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一是进上步壮大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清江椪柑公司加以扶持,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二是进一步打造和保护好“清-”椪柑品牌。要逐步提高其专用包装箱、专用封口胶的防伪能力,保护好品牌,并利用品牌来提高效益、增加收入。三是科学调整椪柑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和提高椪柑贮存保鲜技术,使椪柑在柑桔销售旺季淡季均可上市。

地域范围

清江椪柑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自主开发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柑橘种类,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专属产品。满足清江椪柑生产条件的区域严格控制在湖北清江流域海拔400米以下,年≧10℃有效积温5500℃以上地区。清江椪柑原产地域自然地理范围是东经110°21’至111°21’,北纬30°12’至30°46’。主产区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磨市镇、渔峡口镇、资丘镇、鸭子口乡、都镇湾镇、高家堰镇等7个乡镇61个村,总面积6万亩。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扁圆形或扁圆形略带短颈,果皮色泽介于橘黄与橘红色之间,果皮薄,肉质细嫩化渣,风味浓,香气宜人,果面较粗糙,油胞稍凹陷,平均单果重 160 g,耐贮运,贮藏后风味更佳。 2、内在品质指标:清江椪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5%-13.5%,每100毫升果汁中含糖9.3克-10克,酸0.3克-0.5克,蛋白质0.8克-1克,维生素C19毫克-20毫克,可食率71%-75%。 3、安全要求:农药残感物含量标准执行《绿色食品柑橘》国家行业标准。

六.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 七星台大蒜

七星台大蒜是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七星台镇的。七星台大蒜具有上市早、味道鲜、口感好、无公害等特点。

大蒜是七星台镇传统特色农业品牌,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万亩以上,七星台镇曾被誉为湖北大蒜镇。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村,播种面积500亩以上的村达到10个,其中1000亩以上的村4个。多采取棉蒜套种、粮蒜轮作模式。1999年枝江市授予七星台大蒜为枝江市首届农业精品,是较为理想的绿色食品。在我国各大城市均有销售网点,并远销香港和俄罗斯等地。

七. 湖北省 宜昌市 夷陵区 宜昌香菇

宜昌香菇

八. 湖北省 宜昌市 远安县 红艳膀

“天不想,地不想,只想吃顿红艳膀。若是吃了红艳膀,打个饱嗝三天香。”这是流传在湖北省远安县的一首美食民谣。

红艳膀的确不同凡响,它即异于烧膀,也有别于卤膀,与清沌膀更是迥然不同。工艺精细独特,集煮、炸、蒸三道火工于一身。

制作一道红艳膀有七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整洁,首先选皮薄肉嫩的猪前膀整理干净,将切割不整齐的皮肉去掉,保持外形美观;第二道工序是香煮,将整膀放进配有八角、桂皮、生姜、花椒和食盐的温水中煮至熟而不烂,勿伤外形;第三道工序是上糖,将煮熟的整膀从汤锅中取出,趁热涂上蜂蜜,但不可太厚,适可而止;第四道工序是红炸,这是制作红艳膀的最重要的一环,需选用新鲜植物油,将膀炸至红亮即可捞出,切莫过火,过火则发黑;第五道工序是回煮,将炸好的线艳膀再收入高汤中复煮至皮肉粉软;第六道工序是配料,配上高汤和高汤煮熟的木耳、香菇、黄花和红枣,红枣需是十颗,取红红火火,甜甜蜜蜜、十全十美之意;一并盛入大汤碗中;第七道工序是透蒸,将配好料的红艳膀边同汤碗一起入蒸笼用旺火蒸透,蒸得香气四射,最后撒上葱花端上餐桌。
经过上述七道工序制作出来的红艳膀,形状美观、色泽红亮、香气浓郁、入口即化、油而不腻、咸中带甜、汤汁圆润、回味悠长,老少咸宜。真是美名美食。

传说,红艳膀原地楚国宫廷菜肴,原名富贵膀,经三闾大夫屈原传授到民间(远安在楚国境内)。老百姓嫌“富贵”二字势利,遂根据菜肴自身的特点,改名红艳膀。现在,每年端午节时,当地老百姓还保留着用红艳膀祭奠屈原的习惯,一如吃粽子一样。

九. 湖北省 宜昌市 点军区 肥鱼

肥鱼,又称回鱼,鲜嫩肥美,并且无刺,吃肥鱼就像吃肥肉一样的,入口即化。它同样也是宜昌的特色鱼,据说,在浩浩荡荡的长江里唯有宜昌这一带才有真正的。地地道道的肥鱼。桂花鱼,身上有美丽的花纹,约有五到七寸长,三指宽,小巧玲珑,煎煮之后,十分入味儿。还有江鲢,味道可以和肥鱼媲美,价格却很便宜,可谓是物美价廉,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由于鱼的种类繁多和各地方吃鱼方法和习惯的不同,便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食鱼文化,如:宜昌点军区有著名的吃鱼一条街;景区三游洞更是吃肥鱼的好地方,肥鱼已经成了当地的一个招牌。

十.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 董市甜瓜

董市甜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董市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甜瓜产业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该镇先后涌现出了绿健林果、董市镇兴民瓜果、广成瓜果等10余个专业合作社,涉及12个村,吸引千余农户加入。

目前,董市镇无公害甜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建立甜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00亩。合作社和种植村积极发挥主动性,合力在产区的中心位置桂花村和曹店村已建成两个大型甜瓜销售交易平台,日均销售达300吨。

与此同时,各甜瓜生产合作社、经纪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共同打造瓜农的“甜蜜事业”,广邀四海客商,前来订货和联销的客商络绎不绝,宜昌、荆州、荆门、武汉、长沙等近20个客商纷纷上门,已订货5000吨。后期,还将借“村淘”东风,运用网络平台销售甜瓜到全国各地。预计全年可出产甜瓜36000吨,创产值7200万元,千余农民实现致富增收。

地域范围

董市甜瓜地域保护范围以枝江市董市镇桂花村为辐射点,涵盖董市镇16个村、安福市镇3个村及仙女镇3个村,共计3个镇22个行政村。东至董市镇石港桥村,南至高石岗村,西到安福寺镇柏杨冲村,北至仙女镇张家湾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11°32'-111°42',北纬30°23'-30°32'。董市甜瓜核心区9000亩,保护地域甜瓜种植面积2.6万亩,年产量9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董市甜瓜主栽品种为薄皮型厚皮甜瓜“翠玉“系列,果形梨形或者阔梨形,单瓜均重1000g以上。果皮灰绿色,可见暗绿条纹或者深青条纹,果皮光滑。果肉可食比例高,淡黄绿色,脆甜爽口,清香宜人。2、内在品质指标:董市甜瓜可溶性糖≥8﹪,总酸≤0.18﹪,可溶性固形物≥11.5﹪,维生素C≥150㎎/㎏。质量安全规定:董市甜瓜生产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的要求,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符合《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1-8321.7)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496-2010)的规定,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产品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