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萍乡食物特产 萍乡十大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萍乡食物特产 萍乡十大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6-05 22:06:21

一. 江西省 萍乡 上栗县 辣子炒薰肉

江西人辣不怕”,辣在萍乡。因为毗邻湖南的关系,萍乡人在吃辣上煞是生猛, 据说连水蒸蛋都要放辣椒末。辣子炒薰肉则是典型的辣菜,但辣味补给到了薰肉身上, 使薰肉香的抒发更加酣畅浓烈。

二. 江西省 萍乡 上栗县 萍乡盐果子

主要有:豆角、南瓜、胡萝卜、白萝卜、茄子、苦瓜、黄花、菜心、刀豆、黄瓜、辣椒、川椒、紫苏、酸叶、野酸枣糕、酸枣粒、柚子皮、陈皮、甘草杨梅、芒果、珍珠香梅、黄梅、话梅等;

盐果子是萍乡的土,土生土长,是一种地方的手工制作食品。菜蔬水果,甚至树叶,野菜,只要是可吃的植物,都可以用来制作,风味独特。老一辈的人,几乎人人都会做,我个人以为,跟旧社会的贫穷应该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人们要填肚子,自然山上长的,水里游的,树上结的,枝桠上生的,地里刨的,全都搜出来。

萍乡属于丘陵地带,山多植物茂,田地开垦得也很繁盛,早先种植业相对发达。勤劳聪慧的萍乡人,在吃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然水产条件不足,自然就炮制这些土生植物。制作上通常是把采集来的新鲜植物洗净,过水,晒干,这样主要是便于长时间储存不变质。这也是古人积累出来的食品制作的经验,新鲜植物水分充足,固然好吃,可是,大凡植物都有一个生长季节,收取的时候大量堆积,一时间也吃不完,买卖另当别论,可是剩余下的菜蔬水果不想个法子储存,很快就会腐烂丢弃。要想长时间储存而又不会影响质量,还要保持植物本身的味道,就必须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处理。

这种经过脱水的植物非常实用,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取用。萍乡人做什么都喜欢带点辣,制作这种盐果子也不例外,通常的制作佐料是糖,醋,甘草粉,辣椒粉。看似简单的几味佐料,全靠在蒸制的过程中逐一调配,这涉及到技术含量,非常的开胃,非常好吃。

三. 江西省 萍乡 芦溪县 芦溪油茶

芦溪油茶是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的。芦溪县列入全国百个油茶示范林基地建设县。

芦溪县油茶产地主要分布在宣风、银河、源南等丘陵和长丰、南坑、张佳坊、新泉、麻田、华云等山区。每年油茶产量约五十万公斤。

四. 江西省 萍乡 莲花县 南门田螺

田螺与石螺不同,它的特点是壳薄肉厚。与一种叫紫苏的芳香草同炒一镬,便会产生一种香中有辣,辣中带甜的怪味。这一怪味,不但南方人喜欢,连北方人、港澳同胞以及外国朋友都十分喜欢,常常在街头小食档(也可在高级宾馆酒楼里),围着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尝紫苏炒田螺。炒时,还可放上辣椒、葱或蒜、豆豉、盐等调味料品,使其味道更佳。

五. 江西省 萍乡 上栗县 上栗花炮

上栗花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烟花鞭炮:是萍乡一大传统产业,年出口20余万箱,产量居全国第四,产品种类达数百种,远销欧美、东 南亚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8月,在西班牙举行的第 24届国际烟花节上,萍乡烟花以其构思奇特、造 型独特、音色交织的燃放效果,获得第二名。

六. 江西省 萍乡 莲花县 莲花血鸭

赣湘边界小县莲花的“土菜”“莲花血鸭”,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而以这道菜命名的酒家、菜馆,已经遍布天南地北。长沙、广州、深圳、海口、上海、北京……到处都有“莲花血鸭”的影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县共有5000多人,在全国各地经营“莲花血鸭”餐馆,数量达1000余家,每年可为莲花赚回近2亿元。

在莲花,“莲花血鸭”是家家爱吃,人人喜欢。这道菜选用本县土生土长的鸭子,加上当地的上等茶油、米酒、红辣椒,经过本地厨师精心烹调,色美味香,鲜嫩可口。年长日久,“莲花血鸭”在该县已变成了一种饮食文化,不管城镇还是乡村,人们时不时杀只鸭打牙祭。城乡所有的餐馆,主打菜必定是“莲花血鸭”。外地客人来莲花,首选的也是这道特色菜,因为“途经莲花不尝鸭,简直让人笑掉牙”。

一个美好的传说,伴随着“莲花血鸭”诞生。公元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文天祥集师勤王。这天,他来到莲花,准备和当地义军一起喝鸡血酒,歃血为盟。当时找不到鸡,而莲花又盛产鸭子,便以鸭血冲酒。火头军大师傅刘德林在炒鸭子时,把没喝完的鸭血酒错当成辣酱倒入了锅中。不想不久,一股香辣味四起,只见菜呈糊状、色呈紫红。鸭子端上桌,文天祥一尝,赞不绝口,问道:“此为何菜?”刘德林将错就错答道:是本地的特色菜,叫“莲花血鸭”。一道菜因此得名且世代流传,后来,又上了晚清宫廷的皇家菜谱。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批脑子活络的莲花人,决意让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发扬光大”,把“莲花血鸭”“赶”向全国各地。他们说干就干,利用便捷的交通,把莲花的鸭子、茶油及其他土运到各地,很快,这道菜的知名度与日俱增。

10多家“莲花血鸭”菜馆已在南昌落户。民德路上“莲花血鸭”土菜馆的老板彭颂军说:去年,我从莲花到南昌开了两家以经营“莲花血鸭”为主菜的土菜馆,没想到生意好得出奇,每位到店里吃饭的人,都是慕“莲花血鸭”之名而来,弄得原料有时供不应求。明年,我准备开第3家店,逐步实现连锁经营。

广州“韶山血鸭”饭店老板李齐峰通过电话告诉我们:在莲花长大的人,对“莲花血鸭”有一种独特的情结。广州的莲花人多,他们不但自己来我这里吃“莲花血鸭”,还带来了台湾客商、外国友人。元旦、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店里的生意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客人一批接着一批,有的甚至排队也要等。现在,我的店每天要招待上百批客人,每批客人点的头一道菜就是“莲花血鸭”。

出生于莲花琴亭镇现在北京经营“赣西血鸭”餐馆的李建明说道:读大学时,我总是向同学们念叨着“莲花血鸭”独特的味道。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妈给我做“莲花血鸭”吃。我经营“莲花血鸭”纯属偶然。那时,我还在广州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一次陪北京客人去吃饭。客人问我有没有我们家乡的特色菜,他想尝一尝地方风味,于是我将他带到了李齐峰的饭店。“莲花血鸭”一上桌,客人就被浓浓的香气所吸引,迫不及待尝了起来。饭后,他问我在北京是否也能吃到“莲花血鸭”。经他一提醒,我突然萌发一个念头:上北京去开一家“莲花血鸭”餐馆。今天,我已经把“莲花血鸭”的招牌挂在了北京的街头,过不了多久,我会让“莲花血鸭”“游”到王府井去。

有趣的是,各地的“莲花血鸭”店,还成了在外的莲花人寄托乡思、联络感情的“驿站”、“会馆”。在广州,每当节假日,莲花籍的当地人或务工者,就会齐聚一堂,吃着血鸭,一表对家乡的思念。一位在广州定居的莲花老乡说:长年在外,总是会想起家乡的风土人情,总是会想起同家人一起享受“莲花血鸭”的快乐时光。在广州务工的莲花人平时不开伙,就盼着过节时,能同亲朋好友一起到酒店吃上一回“莲花血鸭”。李齐峰说,每个节假日,他都要留出几个包厢,等着莲花人来聚会。

“莲花血鸭”,香飘万家。比如在深圳,就有5家“莲花血鸭”餐馆,在海口,经营“莲花血鸭”的酒店达七八家。但如何通过一个风味独特的菜肴来形成一个产业,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加速品牌化经营。“莲花血鸭”历史悠久,有关部门应该把它的发展上升到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花大力气、下大工夫,为其申请受到保护的“绿色商标”;同时,引导经营业主和农民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种开拓市场,以品质赢得市场,以品牌占领市场。

做大、做强、做优。莲花有着良好的生态资源,可依托山多水活的优势,结合莲花的传统种养和“莲花血鸭”的发展趋势,按照统一规划、突出特色的思路,打造一个经营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的“莲花血鸭”原材料供应基地。

组建发展协会。“莲花血鸭”目前还是处于自发经营状态。要以协会的形式,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莲花血鸭”经营业主联系起来,把各地的餐饮信息收集好、梳理好。同时,要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技术提高会,积极组织经营业主交流经验、培训管理人员和烹饪技术人员。`

不少人都知道许多菜系闻名遐迩,而仅以一道菜风靡各地,则如凤毛麟角。我们期待着把“莲花血鸭”打造成莲花人创业的大产业,以此带动一批人致富。

七. 江西省 萍乡 湘东区 田园酱鸭

萍乡田园酱鸭系由优质土鸭、上等酱油、食盐、白砂糖、味精等原料,在秉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配方,经真空包装和高温保鲜处理而成。产品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肉质紧密干爽,味美肉鲜,食后回味无穷。

八. 江西省 萍乡 上栗县 东乡黑羽绿壳蛋鸡

东乡黑羽绿壳蛋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上栗县黑羽绿壳蛋鸡由江西省农科院和江西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而成。体型较小,产蛋性能较高,适应性强,羽毛全黑、乌皮、乌骨、乌肉、乌内脏,喙、趾均为黑色。母鸡羽毛紧凑,单冠直立,冠齿5~6个,眼大有神,大部分耳叶呈浅绿色,肉垂深而薄,羽0状,胫细而短,成年体重1.1~1.4公斤。公鸡雄健,鸣叫有力,单冠直立,暗紫色,冠齿7~8个,耳叶紫红色,颈羽、尾羽-光且上翘,体重1.4~1.6公斤,体型呈"V"型。大群饲养的商品代,绿壳蛋比率为80%左右。该品种经过5年4个世代的选育,体型外貌一致,纯度较高,其父系公鸡常用来和蛋用型母鸡杂交生产出高产的绿壳蛋鸡商品代母鸡,我国多数场家培育的绿壳蛋鸡品系中均含有该鸡的血缘。但该品种抱窝性较强(16%左右),因而产蛋率偏低。

九. 江西省 萍乡 芦溪县 长丰黑山羊肉

以本地纯种黑山羊为原料,采用传统方法柴火烹制,取山泉水小火慢炖,去骨拆肉后用正宗农家土榨茶子油爆炒,加原汤调出本味,汤鲜辣肉滑嫩为其独有特色,实为舌尖之真味。羊味绝而众晓,肉医效而鲜闻。

十. 江西省 萍乡 湘东区 萍乡湘东傩面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萍乡湘东傩面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东傩面具是优秀的民间传统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湘东为“江南煤都”萍乡所辖,是江西的西大门。据处士赖明德口述,湘东傩面具的雕刻技艺有唐代雕法和宋代雕法之分,唐代雕法比较粗陋,宋代雕法比较精细。现存湘东傩面具雕刻技法在清代时由湖南传入,在湘东已传至三代,主要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用这种手法雕刻的面具风格古朴细腻,工艺复杂讲究,目前的传承人能够雕刻440只完整的宋代人形傩面。

湘东傩面具的品种较多,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需经十多套程序。面具的神情及其冠饰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指向,雕刻工艺精湛,面具神态古朴,手法夸张,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由于手工雕刻出的傩面具技术难度大,花费时间长,年轻人多不愿学,故湘东傩面具雕刻现已后继乏人。目前,现代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正在进入傩面具的制作行业,促使湘东傩面具进一步市场化,由此导致许多独具特色的手工技艺走向消亡。另外,传统的傩面画谱多毁于各种历史1中,现仅存一部完整的傩面画谱,因时代久远,损毁也十分严重。由以上种种状况可知,湘东傩面具雕刻技艺已处于濒危状态,亟需抢救、保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