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曲周县大河道乡有什么特产 曲周县十大名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曲周县大河道乡有什么特产 曲周县十大名小吃更新时间:2022-05-31 00:04:57

一.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翻开《临夏回族自治州志》、《积石山县志》,在志书前集中排列的彩色图片中,各有一幅题名《薄皮核桃》和《大河家鸡蛋皮核桃》的彩色照片与其它地方名产照片排列在一起。照片中盛在碟子里的核桃,壳光滑,有几颗壳已弄破,露出饱满略呈淡黄色的核桃仁,可以看出其壳很薄,桃仁间没有夹层。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临夏回族自治州志·林业志》写道:"大河家核桃种植资源丰富,据1964年省、州果树资源调查:有六月黄、大0、鸡蛋皮、鸭蛋、石拿、绵核桃、大三棱、小三棱、柴核桃等。鸡蛋皮核桃最出名。"

核桃亦称胡桃,胡桃科,落叶乔木,树高20-40米不等,树冠覆盖面可达400-1200平方米,初夏开花,单性、雌雄同株,柔荑花序下垂,核果称椭圆形或球形。仁富含油质,醇肥味美,可食用、榨油,也可入药,性温味甘,功能温沛补肾,主治虚寒喘咳、肾虚腰痛等症。营养丰富,是健脑之上品。积石山核桃栽植有2000多年历史,各乡镇均有栽培,品种较多,年产量在10万公斤左右,但以大河家镇、四堡子乡鸡蛋皮最为有名,这种核桃壳光滑而薄,似"鸡蛋皮",用手轻轻一捏即可破壳,脱仁容易,仁醇肥香甜,品质优良且出仁率高。产量较高,单株产量可达90-120公斤。但挂果树不多,没形成规模,产品供不应求,近年已引起自治县0高度重视,扶持发展这种地方,已在大河家、四堡子建立苗圃约十亩,每年可出苗2000余株,并已栽植500余亩,相信鸡蛋皮核桃这一地方名产一定会成为自治县特色经济中的拳头产品。(《积石山史话》董克义)

大河家鸡蛋皮核桃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积石县大河家镇、刘集乡、石塬乡、柳沟乡、关家川乡、胡林家乡、安集乡、银川乡、铺川乡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当地原生核桃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700m至1950m,土壤为黑垆土、红土,土壤pH值6.3至8.2,有机质含量≥1%,土壤厚度≥1m。

三、栽培管理

1.苗木:以普通实生苗为砧木的嫁接苗。

2.定植:定植时间是4月中下旬,定植株行距果粮间作采用6×8m或8×9m,每公顷≤139株;纯园栽培采用3×5m或4×6m,每公顷≤417株。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幼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15kg;初果期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25kg;盛果期树每年每株施用腐熟有机肥35kg。

4.整形修剪:树冠内枝条分布均匀,保证通风透光。

5.鲜果采收:当全株1/3以上青果自然开裂时即可采收。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

1.脱青皮:在采收当天不能脱皮的,堆沤后及时脱皮。

2.干燥:晒干或烘干至坚果含水率≤8%。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果形 壳面特征 外壳颜色 种仁色泽 口感

卵圆形 缝合线紧密,果面光滑 浅黄色 黄白色 香甜

2.理化指标:

单果重(g) 壳厚度(mm) 出仁率(%) 脂肪含量(%) 蛋白质含量(%)

>8.0 1.0~1.6 50%~60% >52 >16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 西藏 拉萨 林周县 林周牦牛

牦牛

近年来,林周县以科技作为发展畜牧业的突破口,依托牦牛选育场和黄牛改良基地,在全县大规模推广牦牛选育技术和黄牛改良技术,推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为改善提高牦牛生产性能,优化牦牛品种,扩大养殖规模,林周县组建了牦牛本品种选育场。现在选育场每年可推广120多头选育牦牛,每头选育后的牦牛可比当地牦牛增加奶52公斤、肉41公斤,毛绒量可增加1倍,农牧民增收600多元。

林周县是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8万亩,占整个拉萨市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各类牲畜30万头(匹、只),粮食总产1.2亿斤,是拉萨市的第一农业大县,也是全区第三个粮食总产过亿斤的农业大县。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油菜、蔬菜等。以饲养牦牛、犏牛、黄牛、绵羊、山羊为主。

近年来,林周县以科技作为发展畜牧业的突破口,依托牦牛选育场和黄牛改良基地,在全县大规模推广牦牛选育技术和黄牛改良技术,推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改善提高牦牛生产性能,优化牦牛品种,扩大养殖规模,林周县组建了牦牛本品种选育场。现在选育场每年可推广120多头选育牦牛,每头选育后的牦牛可比当地牦牛增加奶52公斤、肉41公斤,毛绒量可增加1倍,农牧民增收600多元。

三. 西藏 拉萨 林周县 澎波半细毛羊

澎波半细毛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澎波半细毛羊

林周县畜牧兽医站

“澎波半细毛羊”新品种于2008年经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西藏第一个国家级家畜新品种。该新品种羊是在澎波当地羊为母本的基础上引用了新疆细毛羊、茨盖半细毛羊为主要父本进行级进杂交后,又导入了适量茨盖半细毛羊血液后,横交固定、定向生产毛肉而培育的优秀半细毛羊新品种。具有产毛量比当地羊高3倍、产肉量高1倍、羊毛优质、更适宜氆氇用料等优点,累计产生的改良后代达60多万只,累计增加产值15000多万元。其社会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

四. 西藏 拉萨 林周县 澎波牦牛

澎波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澎波牦牛

林周县畜牧兽医站

牦牛是西藏的主要家畜,全区现有牦牛386万头,占牲畜总数的11%,是人民群众酥油和肉食的主要供应来源。

五. 河北省 邯郸 曲周县 曲周粉条

粉条是曲周县南马店村特有的食品,粉条又称粉丝,是由红薯、马铃薯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在我国各地均有生产,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按形状可分成圆粉条、细粉条和宽粉条等。口感爽滑有韧性。粉条是以豆类、薯类和杂粮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
粉条加工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历史,各地均有生产,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为干制品 ,粉条按形状又可分成圆粉条和宽粉条两种。
红薯粉条,灰色、黄色、黑色,有宽有细,营养丰富,和红薯一样,是抗癌食品。适于熬、炒和凉拌。
马铃薯粉条,色白,条细,养分多。适于熬菜,烹炒和凉拌菜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因制作过程中会添加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孕妇慎用!

六. 河北省 邯郸 曲周县 曲周煎饼汤

提到曲周的著名餐点,就不得不说曲周的煎饼汤。曲周煎饼汤为全国独有,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已有将近四十年的历史。煎饼汤的煎饼用绿豆面调糊而成,薄如蝉翼,和汤而食;其汤以独特的老汤秘方加以胡椒粉等调料调制,集香辣于一体,与薄脆煎饼相配甚是美味,再与油条、糖糕、糖盖果子搭档,是曲周当地人早点的首选。

七. 河北省 邯郸 曲周县 曲周小米

曲周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曲周小米生产于邯郸市曲周县的,用优质谷子加工而成的一种小米,品质极佳。

(1)外在感官特征:米粒饱满,色泽金黄,表面有光泽,手感光滑沉实,米粒不开不裂有糯性。

(2)内在品质指标:曲周小米中富含碳酸氢钠和多种矿物质,煮熟的小米饭口感肉头饭味足,入口绵甜爽滑,粥浆似黄乳,凉饭不回生,食之可口清香,香味浓郁;煮熟的小米粥黄粘适口,唇齿留香。小米味甘、咸,性凉,味甘色黄入脾胃经,味咸入肾经。其功效:

①健脾和中,治消化不良、泄泻、肢体乏力等症。

②滋胃阴清虚热,治胃阴虚有热之口渴能饮、善饥,以及消渴病。

③益肾安眠,治肾湿热导致的小便淋漓不尽等症。陈小米苦寒,具有止痢、解烦渴的作用。

小米粥上一层“米油”可滋阴强身,用于治疗肾阴亏损。中医认为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滋阴长力,补液填精,滋阴之功胜于熟地。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均达行业标准。

(3)安全要求:曲周小米质量符合无公害标准要求。

曲周小米

地域范围

曲周小米产于大河道乡、安寨镇、白寨乡、南里岳乡、曲周镇、第四疃镇一带六个乡镇130个自然村。地理坐标位置位于东径114.87°至115.09°,北纬36.64°至36.89°。保护面积15万亩,常年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量1.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米粒饱满,色泽金黄,表面有光泽,手感光滑沉实,米粒不开不裂。 2、内在品质指标:曲周小米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经检测,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钙、铁、锌。其中钙>8 mg/100g;铁>1.6mg/100g;锌>2.1mg/100g。 3、安全要求:曲周小米质量符合无公害标准要求。

八. 云南省 曲靖 富源县 富源大河乌猪

富源大河乌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富源大河乌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据《富源县农牧志》记载,“大河猪”是我国西南三省的优良猪种之一,系“乌金猪”的一个重要类型。猪种的形成,从有记载的公元前116年算起,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因盛产我县大河一带而得名。1978年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猪种资源调查,将其定名统称“乌金猪”。 “富源大河乌猪”是在乌金猪(大河猪)基础上导入杜洛克半血杂交育成的国家级新品种。而“大河猪”是云南省地方优良品种,因盛产富源县大河一带而得名,它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点,是生产加工“云腿”等肉制品的优质原料猪种,享有“大河猪种甲滇东”之称。 “富源大河乌猪”于1992年至2000年间在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遗传育种学专家连林生教授的指导下,由曲靖市畜牧局、富源县畜牧局、富源县大河种猪场经过9年6个世代培育成功。2000年8月22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30号公告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之一,“富源大河乌猪”于2002年12月14日被国家农业部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审定为国家级新品种,2003年2月27日正式获农业部批准。富源大河乌猪成为继“苏太猪”之后云南省第一、中国第二育成猪新品种,2007年9月“富源大河乌猪”成功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11月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2009年被认定为曲靖市知名商标。2009年10月26日,云南省农业厅第15号公告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1年录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大河乌猪2011年10月在云南省农业厅等部门组织的云南“六大名猪、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鸡、六大名鱼”评选活动中被评定为云南“六大名猪”之一。 目前,已开发出大河乌猪鲜肉、火腿、发酵肉制品、低温肉制品及酱卤制品四个系列40个产品。富源畜牧开发公司生产的“富雲”牌火腿于1999年11月在第五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上荣获“中国名优食品”称号、富源信发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滇乌”牌火腿于2011年在中国(重庆)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中国名优食品”称号。

特定品质

大河乌猪是在大河猪选优提纯的基础上,适度导入外部育成的瘦肉型猪种。具有肉质好、肌肉脂肪含量高、生产快、繁殖强、耐粗饲、抗病等优良特性。开展杂交生产瘦肉以来,大河乌猪为少有的优良母本,纯种与英系大约克夏的0是腌制“云腿”的优良原料猪种。因原产地位于曲靖市富源县营上镇与大河乡一带,故称“大河乌猪”。

文化典故

大河乌猪原称大河猪新品系,是云南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大河猪杂0套系选育及0优势利用研究与示范》的重点课题。该项目在省科技厅、省农大、省畜牧兽医局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由曲靖市畜牧局主持,富源县畜牧局和富源县大河种猪场联合攻关,在富源县大河种猪场进行选育的大河猪新品系,从1994年开始至2002年历经9年6个世代持续选育,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和超过预定目标,是云南省首次培育成功的适宜腌制优质云腿和优质鲜肉供应的优良母本品种。

地域范围

富源大河乌猪产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境内,涉及中安镇、大河镇、营上镇、后所镇、竹园镇、墨红镇、富村镇、黄泥河镇、古敢乡、十八连山镇、老厂镇11个乡镇;地理坐标:东经103°58′至104°49′,北纬25°02′至25°58′,东西宽48.8公里,南北长91.5公里,养殖区域范围3348平方公里,年出栏250万头,年产猪肉17.5万吨。

九. 云南省 曲靖 宣威市 大河猪

富源大河猪是闻名遐迩的地方良种猪、宣威火腿的重要原料之一。 大河猪具有耐粗饲料、抗逆力强、性成熟早、后腿丰腴、肉质细嫩、板油较多、味美可口的特点。因出产于富源大河得名。( 曲靖)

十. 河北省 邯郸 曲周县 曲周煎饼

曲周煎饼是曲周县有名的特色小吃,分布区域为曲周镇北甫村。该村东邻滏阳河,西邻光明街,北邻北环路,商业街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商业发达。

关于煎饼的起源,传说最初是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被困在沂河和湅河之间,锅灶尽失,而将士饥饿困乏,又不能造饭,诸葛亮便让伙夫以水和玉米面为浆,将金(铜罗)置于火上,用木棍将玉米浆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从此,当地人也习得此法做食,但铜罗昂贵,且易开裂,人们便以铁制成罗状的煎饼烙(即现在使用的鏊子)来摊制煎饼。随着时间的推移,煎饼的制作技艺在沂蒙大地流传开来。伴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商业的流通,煎饼的制作技艺越传越远。明朝万历年间,煎饼制作技艺传入河北一带。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农作物品种的增多,摊制煎饼所用的原料也由原来只用玉米面扩大到小麦面、米面、豆面。

曲周煎饼是李秀堂根据祖传下来的制作技艺,用纯绿豆面摊制的一种薄如纸的煎饼。民国至解放前这一段时期,由于战争的影响,社会动荡不安,生产力低下,农作物产量很低,煎饼制作原料匮乏,煎饼经营基本停止,到解放后,又因受“文革”的影响,煎饼经营门店几乎处于关闭状态,改革开放后,宽松的市场环境,使曲周李家煎饼店焕发生机,生意日益兴隆。

曲周煎饼所用的原料是纯绿豆面,由于绿豆蛋白质含量极高,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钙、磷、铁等多种无机盐,其营养价值很高。绿豆还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过敏、抗菌、抗肿瘤,增强食欲,保肝护肾等药理作用,其药用价值很高。曲周煎饼制作技艺精湛,味道鲜美,口感较好,再配上他们制作的汤,吃起来更加可口,每天前来吃煎饼的人们络绎不绝。进一步加强对煎饼制作技艺的保护,使之不断创新、发展,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状况以及饮食文化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推动区域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