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周口钱店特产 周口土特产店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周口钱店特产 周口土特产店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6-06 16:28:58

一.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田口大枣

西华县田口乡地处黄泛区腹心,田口乡枣品种以灰枣、鸡心枣为主。灰枣又叫大枣,果实中等大小,呈长圆锥形,果皮棕红色,果肉厚,质脆,汁少味甜,核小细长,品质上等特别适合加工,优良的鲜食、制干品种。鸡心枣,又叫小枣,果实较小,呈鸡心状,果皮薄、果肉中厚,致密质细,味极甜核较小,是优良的制干品种。田口大枣被誉为“田口大枣,天下最好”。枣果是著名的滋补佳品,营养丰富,干枣含糖50%-87%

(周口)

二. 河南省 周口市 扶沟县 扶沟创奇豆参

扶沟创奇豆参是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的。创奇全脂豆参是以扶沟县无公害黄豆、青豆和黑豆为主要原料,采用科学的药膳配方,精制而成,不含防腐剂、添加剂和色素。

扶沟县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被誉为豫东平原的一颗明珠,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的故乡。创奇全脂豆参是以扶沟县无公害黄豆、青豆和黑豆为主要原料,采用科学的药膳配方,精制而成,不含防腐剂、添加剂和色素。内含大豆蛋白质,是健脑、美容、润肤、强体的最佳营养素。对高血压、冠心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三.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沈丘兆丰贡酒

沈丘兆丰贡酒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的。沈丘兆丰贡酒清澈透亮、窖香浓郁、绵软香甜、回味悠长。该酒连续荣获省优、部优、国家金奖、国际名酒特别金奖。

兆丰贡酒起于隋唐,兴盛于清朝,以有千余年历史, 兆丰贡酒引千年古井之水,精工酿造。其重要特点:清澈透亮、窖香浓郁、绵软香甜、回味悠长。该酒连续荣获省优、部优、国家金奖、国际名酒特别金奖。1998年又获河南省工业产品一等奖美誉。兆丰酒畅销全国各地,出口东南亚各国。

四.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沈丘马五牛羊肉

沈丘马五牛羊肉为豫东清真风味食品,相传清咸丰年间槐坊厅(今为沈丘县城)“双合盛羊肉馆”回民厨师马一真首创,遂成镇馆名菜,享誉一方。

说起牛羊肉的来历,在当地颇为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当年双合盛羊肉馆的大厨马一真,在盛夏的一天,生羊肉未卖完,就顺手把生羊肉扔进了一个大盐缸内。半月后,马一真忽然想起,心想羊肉已腐烂,当他拿起羊肉时并不异味,而肉还呈赤红色,他就放在水中反复冲洗后,加入各种香料进行烹饪,未想到羊肉出锅后别有一番风味,后马一真配制香料,精心研制,又如法炮制牛肉,最终烹制出独特风味的羊肉,牛肉,流传于世。

沈丘马五牛羊肉原料为当地无角黄牛和无角槐山羊,牛肉选用2-3岁的犍牛的前后坡(股、腿)部位。羊肉选用2-3岁体肥30斤以上的羯羊,剔去腿筋脊和肋骨。制作时先把牛肉或羊肉分别放入特制大砂缸用食盐及回荽、花椒腌制10-15日,每日倒缸数次,根据气温至10日或15日时再把缸密封3至5天,时肉已成赤红色,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浸泡12小时,去其血和盐渍杂质,凉水入大缸锅,一次可加工20只羊或两个牛。

牛羊肉主要采用传统回回香料,一般为二十斤肉一斤料,香料有大茴、小茴、比波、必思答、巴丹仁、阿勃参、火失喇、哈昔尼、心意、香菊果、薰草、丁香、香叶、桔皮、凉姜、砂仁、草蔻、肉蔻等30余种之多。煮肉时牛肉每块50斤以上,羊肉为整羊圈筒,下锅后用竹篦压实,陈汤熬制。先用慢火煮两小时,以便香料浸入肉内入味,然后开水煮1小时后,再用文火炖制而成。过去牛羊肉加工时烧的是果柴,加之又多用文火,当地称“文”为“薰”,故又称之“烧牛羊肉”或“薰牛羊肉”。牛羊肉的特点为不膻不腻,口感爽嫩,味浓醇香。即可盘装,也可零食,备受顾客青睐,是居家宴客、馈赠亲朋之名品。

牛羊肉已有150年的历史,初时多为菜馆宴席上的冷盘,民国时期沈丘出现了多家专卖牛羊肉的独轮红车,用特制尺余见方的大片刀切熟肉,切功高的能把熟肉切成薄翼透亮,肉切的越薄,说明熟肉成品的质量越高。当地有一种吃法,就是用刚出炉的热烧饼夹牛羊肉食用,味道独特。已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曾偏爱沈丘的烧饼夹羊肉,每次来家乡都要带些回北京。马五为马一真的嫡系后裔,是正宗牛羊肉的第四代传人。随着时代的发展,马五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创新,增加了品牌,其真空包装牛羊肉远销京、沪等地,马五牛羊肉曾在全省风味小吃评比中获一等奖。

五. 河南省 周口市 商水县 朱集美人

商水县朱集美人指葡萄,果穗中等大小,穗长16厘米,宽12厘米,重290克,圆锥形,紧密。果粒中等,纵、横径为19毫米,百粒重389克,圆形,整齐。果皮红黄色,薄,果粉中多。果肉多汁,品质上乘。

六. 河南省 周口 项城市 白吉馍

白吉馍又称馍夹肉,号称中国汉堡王,白吉馍夹肉现遍及全国各地。

七.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沈丘槐山羊

沈丘槐山羊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的。沈丘县槐山羊多瘦肉少脂肪,不肥不腻,膳味小,煮汤烹调适口,以槐山羊肉制成的槐店东关熏羊肉,是远近闻名的美食珍品。

槐山羊是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因产于沈丘县槐店方圆,以槐店为集散地而得名。其体型中等,毛短而密,性早熟,繁殖快,善采食,耐粗饲,喜干厌潮,擅登高,爱角斗,易于放养和喂养。槐山羊多瘦肉少脂肪,不肥不腻,膳味小,煮汤烹调适口,以槐山羊肉制成的槐店东关熏羊肉,是远近闻名的美食珍品。

沈丘槐山羊周秦时已有饲养,有数千年的历史。解放前槐店镇已形成较大的羊皮集散地,通过汉口畅销国内外,被皮业行家誉为“汉口路槐皮”,售价比外地羊皮高1~2倍。解放后的1950年沈丘县存栏数为9464只。1980年达228481只,皮革收购达53万张,居全省首位。国家曾多次派专家对槐山羊进行考察研究,建立了沈丘槐山羊研究所。近年槐山羊饲养量迅速发展,羊皮已畅销英、美、日、意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久负盛名。

八. 河南省 周口市 鹿邑县 鹿邑草帽

鹿邑草帽是河南省鹿邑县传统。相传始由南唐董侍卫的女儿董月英掐制,后经群众不断改进,使这一工艺制品在民间流传下来。据《清明上河图》知北宋时草帽已很普遍。清光绪《鹿邑县志圹物产”里也有详细记载。草帽辫又叫“麦秸辫”,是农民掐制的手工编制晶;草帽由草帽辫缉制鹿邑草帽而成,产品有黄白两种。群众总结草帽的优点与功能是:草质柔软,造型美观;人称“活草”,不折不断;坚固耐用,携带方便;遮阳挡雨,‘又当扇扇;坐在地上,可代坐垫。因此深受国内外客商和用户欢迎。清朝中叶以前,掐辫缉草帽只是农民自用或馈赠亲友。女孩出嫁后的第一个夏季,要从娘家给男方拿几顶草帽,叫做“回奉帽”。此风俗一宣保持至今。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草帽逐渐转入商品生产,出现了专业商户——辫子庄和草帽行。农民靠掐辫缉帽度过了不少灾荒年,现在仍是一顶主要副业。民间流传有歌谣称“麦秸是个宝,农民离不了;掐个辫子缉个帽,灌油吃盐有线了;灾年能籴粮,丰年添衣裳。”

解放前山东、湖南、天津、上海和汉口等地的商人,常年在鹿邑开设的辫子庄有“通聚祥”、“恒太祥”等18家,年收购草辫量约值白银20多万两。开设草帽行的有“乾元正”“恒顺”等15家,年收购草帽量约值白银10万两。

解放后,人民政府扶植设庄办厂,大力发展这一传统。80年代大部工序已实现机械化,所收购草帽辫1万多包,机制草帽500万顶,并能生产20多种新型工艺美术制品。辑制手工帽是一项精巧手艺,要求“一针扎三辫,里外不露线。”成品帽要用硫磺熏,帽农称为“镀金镶银”——黄帽似金,白帽如银,此即人们常说的“鹿邑黄”和鹿邑白手工草帽的造型有鞍桥式、笠式、礼帽式、博士帽式、楼角式和儿童花草帽等。机制草帽式样更多,有适应全国各族人民风俗习惯和爱好的工农帽、绣花喷花青年帽、绣花喷花儿童帽等100多个花色品种。鹿邑草辫草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国外用户特别是西欧一些国家的公主、小姐将鹿邑草帽作为美丽、高尚的装饰品。草辫草帽是河南主要出口商品之一,每年出口草帽150万顶,远销欧、亚、非近20个国家。

九. 河南省 周口市 商水县 商水瘦网型猪

商水瘦网型猪外形特征为背稍呈弓形,身腰窄而长,体长大于胸围15-20厘米,四肢较高,腿臀丰满,肌肉发达。能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化为瘦肉,生长快,饲料报酬高。

十.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周家麻花

周家麻花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老城镇的。周家麻花吃起来清脆可口,易消化,味道正,不涩不苦,不垫牙,无怪味,用火一点便燃,长期存放不霉不软,脆酥如初。

沈丘县老城镇又名乳香台,地处泉河之滨,南与安徽临泉接壤,经济发达,商业繁华,在方圆百十里流传着"兆丰酒,顾家馍,周家的麻花点着火"的谣谚。

如今,经营周家麻花的叫周显章,从他曾祖父起祖辈以卖麻花为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周家麻花呈金黄色,看似透明 状。绠头麻花象灯笼,伞形麻花似伞面。吃起来清脆可口,易消化,味道正,不涩不苦,不垫牙,无怪味,用火一点便燃,长期存放不霉不软,脆酥如初。

1947年8月,刘邓1率中原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路经沈丘,县城人民用兆丰酒、顾家馍、周家麻花慰问刘邓1和人民子弟兵,至今被传为佳话。1990年周家麻花被县、地评为优质风味小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