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岛哪些特产可以带走 青岛十大特产可以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岛哪些特产可以带走 青岛十大特产可以带走的更新时间:2022-06-19 04:43:55

一. 山东省 青岛 崂山区 寒露蜜桃

【寒露蜜桃】寒露蜜桃具有晚熟、质优、个大、耐贮存、丰产等优点,为崂山果品中之名产。1980年曾获青岛市科技成果奖,重庆、杭州、南京、大连及山东省内各县先后来引种栽培200余万株。1985年经山东省农业厅和青岛市科委主持鉴定后,被列为全省名产果品。

“寒露蜜桃”是山东的三个晚熟桃良种之一。1980年获青岛市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每年4月初开花,8月中旬果实开始膨胀,9月中下旬开始大批量上市,10月中上旬供果期结束,生长期长达5个半月之久。果实成熟期介于肥城阳桃和青州蜜桃之间。果实平均重280克左右,近圆形,果实扁平。果面底色乳黄,完熟时着色40%左右。果肉乳白色,肉质细嫩,品质上乘,含可溶性固形物19%,粘核,果内近核处红色。该桃适应性强,抗寒、耐贫瘠、耐干旱,较抗病,不耐涝。

西石沟社区素有“寒露蜜桃之乡”的美誉,这里种植的“寒露蜜桃”连续多年在国内外农展会上获奖,是青岛近郊种植这一品种最为集中的地区。2006年,社区申请注册了商标。每年9月中旬,在西石沟社区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前来贩桃的大货车停在路边,当地果农正忙着与商贩交易。“寒露蜜桃” 的生长期长达5个多月,使得这个品种的桃子甜度很高、口感好。9月初到9月中旬这段时间,是决定“寒露蜜桃 ” 口感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昼夜温差大,秋桃就是在这时不断增加糖分的。从9月中旬到下旬,十几天的时间,“寒露蜜桃”口感最好,肉脆、味道甘甜,到了月底,果肉开始发软,口感就差了些。此外,“寒露蜜桃”还有一个特点,保存时间长,采摘后,常温下可保存一周,而普通桃子只有两三天。

“寒露蜜桃”的采摘期将持续一个月。但近几年,随着连年种植,土壤质量有所下降,加上多数桃树树龄偏高,老树产量低,新树没有长成,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同时,受气候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果农种植桃树的热情下降,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为了改善这些问题,社区成立了“寒露蜜桃”农业合作社,每年都多次聘请农业专家前来,向果农传授种植技术,希望通过加强管理来应对“青黄不接”的局面。

二. 山东省 青岛 城阳区 青岛白葡萄酒

产地:中国山东青岛
工艺:选用优良酿造葡萄品种雷司令、白羽、龙眼等为原料,经破碎、快速分离、低温发酵、贮存陈酿而成
特点:酒液透明晶莹,浅绿黄色,具有淡雅的葡萄果香和浓郁的酒香,滋味甜而微酸,口感纯洁,柔绵清晰,余味充足
奖项:在中国第二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 青岛)

三.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翡翠水饺

翡翠水饺 供销宾馆特色品牌,以精肉、时令蔬菜精制而成,皮薄馅大、颜色翠绿、味道鲜美。

原料:面粉600克,猪肉400克,青菜600克,葱、姜末、精盐、味精、酱油、白糖、辣油、香油、碱面各适量。

做法

(1)青菜洗净,菜叶放盆内加精盐用擀面杖敲打成泥,挤出绿色菜汁并加少许碱粉澄清;菜梗放开水内烫一下,放案板上剁碎挤干;猪肉剁成肉糜,放盆内加少量清水、精盐、味精、葱、姜末、酱油、白糖、辣油、香油拌匀搅打上劲,最后加入白菜拌匀成饺子馅。

(2)面粉倒盆内,加精盐、温水、绿色菜汁拌匀,揉和成绿色面团,盖布片刻,放案板上搓成长条,揪成60个小剂,用面杖擀成小圆皮,抹上馅心,包成饺子。

(3)水烧开,将饺子下锅,锅开时加2~3次凉水,煮熟,捞出装盘即成。

四. 山东省 青岛 崂山区 崂山棍

崂山棍,学名钓樟,樟科,山胡椒属。原产八水河两岸和梨庵子一带,分布不广,数量较少。这种植物为灌木,多生长在向阳、棕壤土、排水较畅的坡地。叶椭圆顶尖,花呈伞状,四月开,色黄,五瓣,核果。枝干曲扭别致,皮呈灰白色,木质坚硬细腻,富韧性,有姜辣香味。霜降前后将其刨出,剥去表皮,就根形雕成龙、凤、仙鹤等形,或于其干体镌以诗文,并嵌以铜、银、翡翠等,然后再涂漆或桐油数遍,阴干后通体呈棕红色,光采夺目,古朴雅致。崂山不少老者用此作杖,被人视为爱物,因赐美称“崂山棍”。

五. 山东省 青岛 市南区 云峰茶

崂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誉,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和旅游度假胜地。独特的地理环境,肥沃的土地,优质的水源培育出的崂山茶,色、香、味、形俱佳,名扬海内外。崂山种茶历史悠久。崂山云峰茶的成品茶属于绿茶,由精选崂山鲜茶用现代工艺加工而成。由于此地气候温暖湿润,光照较强,霜期也较南方长,加之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发育慢,有充分时间积累养分,故崂山茶内含营养物质丰富,有大量的多酚类、咖啡碱、芳香物质和蛋白质、 氨基酸、维生素等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 常饮用崂山云峰茶,清心明目,兴奋解倦,止渴解毒,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是茶内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高,茶汤浓醇鲜爽,饮后颊齿留香,令各方品茶者赞不绝口。青岛崂山云峰茶场是一个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茶场,技术非常力量雄厚,制茶技术先进,设备精良,生产的崂池牌“崂山云峰茶”有崂山贡、崂山春、崂山青三大系列,近二十个品种,以其优质的品质倍受消费者青睐,1997年被评为“青岛市十大特色旅游商品”,1998年被认定为“世界五星级钻石奖”产品。

六. 山东省 青岛 市北区 鲅鱼水饺

特点:味道奇鲜,饺子馅很有弹性价格:30元左右一斤

大厨推荐:馅中加入韭菜或者香菜会有不同味道

菜馆搜罗:青岛菜馆、三合园水饺等

七.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文明全羊汤

文明全羊汤,文明饭店特色品牌,选用优质羊肉,经精工制作而成,成品口味独特、汤汁鲜美,是冬季进补佳品。( 胶州)

八.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水煎包

水煎包 又称炉包,系即墨历史悠久的传统风味食品,1985年被山东省商业厅列为地方名吃之一。据传,明朝初期,胡姓兄弟3人由河南省洛阳迁至即墨城南定居,一面开荒种田,一面于县城墨水河沙滩上搭棚做水煎包生意。至清末,水煎包铺遍及全县城乡,形成地方风味食品。水煎包的主要原料为精制面粉、猪肉、蔬菜(大白菜、韭菜、茭瓜等)、花生油、干面酱及各种调料。其制作工艺讲究,面要硬软适度,味道香而不腻,火候恰到好处。制作时先将平底锅加油烧热,再密集放上包好的圆形包子,待烙上黄色的嘎渣时,即添上适量浆水,将包子逐个翻转,然后用急火将锅烧开,待锅中水尽时,再用文火使包子底层烙上又薄又脆的嘎渣。出锅之包子呈金黄色,晶莹透亮,具有香、脆、鲜之特点。1953年秋,即墨饮食业应邀参加青岛市物资交流大会,即墨水煎包倍受食客赞赏。1978年以来,具有地方风味的即墨水煎包又在全县城乡恢复生产,1987年仅县城就有水煎包铺30多家。2002年水煎包被评为即墨十大地方名吃之一。

九.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即墨老酒

即墨老酒 清代称为“老干榨”,亦称“黄酒”。1932年,即墨有黄酒作坊500余家,年产量50万公斤。1949年即墨解放后,县人民政府以旧酒馆为基础,建起即墨黄酒厂。为便于同其他地区的黄酒区别,该厂将其生产的黄酒正式注册为“即墨老酒”。即墨老酒的主要生产原料为黍米、麦曲和水等。在酿造工艺上继承和发扬了“古遗六法”,即“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煁炽必洁,火剂必得”。所谓黍米必齐,即所用黍米必须颗粒饱满均匀,无杂质;曲蘖必时,即必须在每年中伏时,选择清洁、通风、透光、恒温的室内制曲,使之产生丰富的糖化发酵酶,陈放一年后,择优使用;水泉必香,即采用水质好含有多种矿物质的崂山水;陶器必良,即在酿造过程中所用容器必须是质地优良的陶器;煁炽必洁,即使用工具和容器必须加热烫洗,严格消毒,以达到预防污染,保持酒味清洁纯正之目的;火剂必得,即蒸米的火候必须达到焦而不糊,棕红发亮,恰到好处。即墨老酒香型独特,微苦焦香,温馨醇厚,余味深长。据化验,即墨老酒含有17种氨基酸、16种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及酶类维生素。每公升即墨老酒含氨基酸高达10110.94毫克,比啤酒高10倍,比红葡萄酒高12倍。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等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生理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定量常饮即墨老酒能够增强体质,加快人体新陈代谢,防止疾病,延年益寿。因即墨老酒为滋补健身之佳酿,所以历来被中医用为“药酒”。据青岛医学院和青岛市市立医院生化教研室、营养室的多年临床验证:即墨老酒中含有少量1,能在人体内氧化成1、乙酸,而在其氧化过程中,对人体有舒筋活血、驱风寒、健脾胃的功能;对关节炎、腰腿痛及妇科病等均有明显疗效;适量饮用,还具有强心肌、软血管、降血脂、降胆固醇的效用。

即墨老酒的销售遍及全国,同时远销新加坡、日本、蒙古、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部出版的《黄酒酿造》一书称:“长江以北,以山东省黄酒生产为最,而‘即墨老酒’尤负盛誉”。日本出版的《最新化学工业大系全书》记载:“中国北方黄酒--即墨老酒最为著名。”1959年,在印度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即墨老酒赢得高度评价。1963年,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酒;1979年,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再次被评为全国优质酒;1984年,在全国轻工系统酒类质量大赛中获金杯奖;1987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黄酒节上被评为特等奖;1987年11月,在青岛市消费者协会、青岛市食品工业协会和青岛广播电视报社联合举办的“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青岛食品”评选活动中,得票居参评的157种产品之首。1994年,即墨牌即墨老酒被评为青岛名牌产品。1997年,“即墨”商标被评为青岛市著名商标和山东省著名商标,即墨牌即墨老酒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

十.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即墨水煎包

即墨水煎包是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的小吃。即墨水煎包制做工艺讲究,面皮硬软适度,包子呈金黄色,晶莹透亮,具有香、脆、鲜、软之特点,倍受食客赞赏。

即墨传统名吃水煎包,俗名炉包,旧时又有“蝈蝈笼”、水煎包之称。它原是即墨城胡家村胡姓之祖所创,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蝈蝈笼水煎包扬名后,即墨城的饮食业相竞学习胡家技艺。胡家停业,即城南关董文卿便继之出手经营。至此制作水煎包的技艺广为流传,蝈蝈笼炉包铺遍及全县城乡,到清末民初,即墨的蝈蝈笼炉包便进入了鼎盛时期。1953年秋,青岛市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期间,即墨饮食业户应邀参加。会上,即墨的炉包倍受各界人士赞赏,纷纷相争品尝。而今,即墨的炉包尽管不是以“蝈蝈笼”为铺,但其制作工艺和特有风味却仍然盛名不衰,1985年被山东省商业厅列为地方名吃之一。

即墨水煎包主要原料为精粉、瘦肉、蔬菜、海鲜、植物油及各种调料。制做工艺讲究,面皮硬软适度,包子呈金黄色,晶莹透亮,具有香、脆、鲜、软之特点,共有20多个品种,倍受食客赞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