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京零食特产是什么 南京土特产说明书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京零食特产是什么 南京土特产说明书更新时间:2022-06-03 14:23:44

一. 江苏省 南京市 玄武 南京素猪肠

产地:中国江苏南京。 工艺:制作素猪肠要选用新鲜、色黄、拉力大、绵软的薄百页(千张)为原料。在5%浓度摄氏40度左右的碱溶液中浸泡3分钟,当手摸百页有滑腻感时,把百页捞出,平放在案板上,拿一根竹筷,用两张百页缠筷推滚成卷,再用方白布对角包裹,卷坚实,再把两头布角顺筷缠绕,用力向中间对挤成皱,两头布角向内塞紧。这样包布皱型固定,煮时不会散花;否则,布卷不紧,百页粘连不好,素猪肠泡囊言易散,肠不起皱,肠两头分开。百页卷好后定型水煮,约半小时后捞出浸泡冷却后抽筷拆布即成。如将煮好的大肠斜切半寸长,配料可制成五香大肠、酱大肠、卤汁大肠等小菜。还可烧烩成荤、素的“全家福”。吃起来咸甜适中,柔韧可口。特点:质地细嫩,柔韧,色白爽口,形象逼真,滋味香美。( 南京)

二. 江苏省 南京市 浦口区 酱莴苣

[酱莴苣]:来过桥林的人,都知道南街有个“娄锐记酱菜店”,酱园里酱着各种各样酱小菜,各有特色。在酱菜中,首屈一指是春天酱成的嫩莴苣,它是甜酱酱成的。这些莴苣酱成后,还保持原色,嫩、鲜、脆。人们用来下饭,也有人用来晶茗,津津有味,大可与扬州酱菜媲美。

三. 江苏省 南京 江宁 南京金箔

金陵金箔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朝。东郊龙潭镇及江宁县花园乡一带是金陵金箔、金线生产的集散地。金箔生产工艺独特,为手工捶制,是我国特种传统工艺,主要用作建筑、器物、佛教塑像装饰贴金及名贵中成药的配方。北京的故宫、人民大会堂、西藏布达拉宫等建筑装饰的金箔均为南京生产,金陵金箔还销往东南亚等国。( 南京)

四. 江苏省 南京 栖霞区 金陵金箔

金陵金箔是江苏南京的特色产品。狭义的南京金箔,特指南京生产的纯金箔;而广义的南京金箔,则包含所有的金属箔类。南京东郊龙潭镇及江宁区花园乡等一带是金陵金箔、金线生产的集散地,农户均有“打箔”、“制线”的手艺,且世代相传。金陵金箔生产工艺独特,技术要求很高,从古到今,一直为手工捶制,是我国特种传统工艺。加工金箔有十多道工序,将黄金经过化条、拍叶、落开子、炕炕、做捻子、打箔、出具、切箔等精细加工,使金条捶打成薄如蝉翼的金箔,1100张金箔堆在一起还不到0.1厘米高。南京金箔质量高,因而享誉四方。

金陵金箔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朝,当时的文献中已有生产金银箔及设置锦署的记载。贴金技艺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瑰宝,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在四川省广汉县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中,发现并确认其中青铜器用黄金薄片贴饰,可见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多年前已有珍惜黄金的意识并掌握了贴饰黄金薄片的技术。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国贴金技术日臻成熟,且广泛用于皇宫贵族或佛像寺庙的贴饰,以表现其富丽堂皇或尊贵庄重。南京是金箔的故乡,自从有了金箔,贴金技艺便应运而生。自古以来,金箔的配方和贴金的绝技是密不示人的,所以,人们无法想像如何将黄金打造成薄如蝉翼的金箔,又如何将薄如蝉翼的金箔贴饰在各种物体上。艺百贴金传人的金艺技师们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与新技术研发,终于撩开了古代贴金艺人的神秘面纱。元朝时,开始大量生产金箔,到了明清,更有进出一步的发展。1975年在太平门外徐达五世孙徐傅墓中出土的金丝补服,即为四百多年前金陵金丝的物证。南京东郊龙潭镇及江宁县花园乡等一带是金陵金箔、金线生产的集散地,农户均有“打箔”、“制线”的手艺,且世代相传。金陵金箔具有历史悠久。东郊龙潭镇及江宁县花园乡一带是金陵金箔、金线生产的集散地。金箔生产工艺独特,为手工捶制,是我国独特传统工艺。以金片捶打成厚度不超过0.1微米薄片之称。主要用作建筑、器物、佛教塑像装饰贴金及名贵中成药的配方。

五. 江苏省 南京市 秦淮区 南京——鸭血粉丝汤

用鸭血做粉丝汤似乎只有南京有。我所知的有两家最好,一家在正洪街(南京著名的购物街,人人皆知),另一家在鼓楼电信局后面的小巷。店面都很小,店门口支一口大锅,里面鸭杂汤不停地滚。把准备好的粉丝放进汤里略烫,盛进碗里,浇汤,放料:鸭血、鸭肠、鸭肝、榨菜、香菜、辣油。操作的师傅动作极为麻利,整个过程大概不到一分钟。即便如此,还是常常要排队,且要自己站在锅旁等候,保证第一手。站在锅边,鸭血鸭肠那种特殊而又香浓的气息热乎乎扑面而来,很能勾起食欲。鸭血汤是民间的低档小吃,目前的售价也不过三四块钱。汤的味道是重中之重,大概是有秘方的,非常浓烈。有的店鸭肠做得格外好--你能想象咬起来脆生生的肠子吗?( 南京)

六. 江苏省 南京市 江宁 湖熟板鸭

板鸭,是江宁湖熟久负盛名的。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称为“贡鸭”;官吏之间也经常以板鸭为礼物互相馈赠,名曰:“官礼板鸭”。湖熟板鸭坚持传统的“炒盐腌、清卤复、晾的干、煮的足”制作工艺,成品皮白、肉红、肉嫩,“食之油而不腻,香酥适口,回味返甜”。

湖熟板鸭畅销国内21个省市并出口到日本、美国、韩国、德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博览会成果金奖、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优秀产品等多项殊荣。

“南京鸭都美名扬,江宁湖熟是故乡。”南京盐水鸭作为拥有千年历史文化沉淀的传统名优,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湖熟,不仅是“湖熟文化”的发源地,这里腌制的板鸭、盐水鸭也有数百年历史,作为江苏省级“非遗”,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技艺的两位传人也全部来自湖熟。

素有“小南京”美誉的湖熟街道位于南京中华门外20公里处,是著名的“板鸭之乡”。湖熟板鸭明、清时便成为皇室贡品,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获得一等奖和金制奖章,从此蜚声海内外。目前,湖熟街道已有鸭产品加工企业25家,养鸭户150户,年饲养量万只以上的38户,从业人员3500人,每年出栏180万只鸭子,加工达800多万只,销售额达到1.9亿多元。

湖熟鸭正是继承了板鸭的传统工艺,即制卤、煮制配料不变,炒盐、干腌、腌制等工序不变,保证了鸭质地晶莹、肥而不腻、咸而有味的口感。同时,当地生产加工企业还积极走规范化生产道路,迎合消费需求,拉长了鸭产业链,提高了鸭产品的附加值。

2003年,湖熟鸭产品通过了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同年6月,湖熟鸭业协会成立,23家企业、30户养殖大户加盟,构建了“公司+协会+农户”的现代化运作模式。通过协会的整体统筹,加强了会员间经济、技术交流,逐步推进了商标管理和工艺标准,舞活从炕孵、饲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板鸭一条龙”经济。

七. 江苏省 南京市 秦淮区 南京钟

南京钟

说起南京钟,很多南京人都感到陌生,但它的的确确又是跟雨花石、云锦一样能够代表古金陵特色的南京。

南京钟,又叫“本钟”、“苏钟”、“插屏钟”,是明末清初最早在南京根据西洋钟改制的一种南京地产钟表。后来制造工艺又流传到苏州、上海等地,这些地方造出的钟表在当时也被通称为“南京钟”。

八. 江苏省 南京 秦淮区 天鹅绒

天鹅绒是南京传统的丝织工艺品,分真丝和丝棉交织两类,花纹有正雕和反雕之分。以质地坚实、绒密柔和、色泽沉静、花底分明为特色。品种有台毯等。 绒花是南京传统手工艺品。以蚕丝染色成绒,再用钢丝勾条制作而成。先以喜庆装饰花为主,后发展供陈设欣赏的鸟、鱼、虫绒制品。( 南京)

九. 江苏省 南京市 秦淮区 辟邪

辟 邪

在众多的南京中,最能体现南京六朝古都形象的,是一尊神奇威武的石刻——辟邪。辟邪是古代镇墓的神兽,似麒麟而无角,两侧有翼,肌丰骨劲。南朝辟邪石刻最为有名,南京的辟邪很多就是南朝的遗存,作为南京的形象就是矫悍威猛镇灾祛恶的辟邪。南京市民对辟邪也是青睐有加,尤其是玉雕无尾辟邪,被人们视作守财的象征。在许多南京人的家中或者车里,都会摆上一只辟邪镇灾祛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