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德州市山东特产老汤扒鸡生产厂家 山东德州正宗扒鸡卤味熟食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德州市山东特产老汤扒鸡生产厂家 山东德州正宗扒鸡卤味熟食品更新时间:2022-07-19 22:49:07

一. 山东省 德州 庆云 尚堂扒鸡

尚堂扒鸡是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尚堂镇的。尚堂扒鸡在德州扒鸡基础上改良而成,选用农家草鸡,采取传统的烧、熏、酥、炸、卤等多种工艺,柔嫩味纯、味透骨髓。

尚堂镇位于庆云县南部,尚堂扒鸡为庆云地方之一。将健康的活鸡宰杀、沥血、褪毛、掏净内脏,加工成白条鸡,然后盘为坐姿,口涎双翅,凉透,周身涂匀糖色,用沸油烹炸,再按照鸡的老嫩排入锅内,加入食盐、酱油、原锅老汤及砂仁、丁香、肉蔻等作料,分别以急火和文火烧6到8小时,起锅凉透即成。因加入了多种药材烧成,故称“五香”;成熟后提起鸡腿一抖,肉骨即行分离,谓之脱骨。

二. 山东省 德州 德城区 德州黑驴

德州黑驴

德州黑驴是华北地区著名的优畜良种之一。具有体躯高大(一般为126—136厘米,最高155厘米)、体质坚实、耐粗饲、易役使、适应性强等优良性状。其皮质柔韧厚实,可用于制革或作为名贵中药“阿胶”的原料。

德州大驴按毛色分“三粉”和“乌头”两种,并表现出不同的体质和遗传类型。三粉:全身毛色纯黑,唯鼻、眼周围和腹下为白色,四肢细而刚劲,肌腱明显,蹄高而小,皮薄毛细,头清秀,耳立,体重偏轻,步样轻快。乌头:全身毛色乌黑无任何杂毛,各部位均显厚实,四肢较粗重,蹄低而大,体形偏重,胸宽而深,堪称中国现有驴种的“重型驴”,配马生骡质量尤佳。

三.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珍珠琪

夏津县传统名吃。它主要采用特精粉,配以蛋清、米淀粉、精盐等辅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成品薄如纸、色如玉、小如珠,具有开锅即熟、久煮不粘、爽滑韧嫩等特点。

夏津县银丝面,又名龙凤面,原为雷集镇张集村张氏祖传面食,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银丝面系选用上等精细面粉,配以十余种佐料,人工擀轧,面薄如纸,切成细丝即为银丝面。再横切则为珍珠琪。银丝面、珍珠琪久煮不烂,不粘,仍根根、粒粒,如银丝碎玉,晶莹透明。食之软腻、滑韧,若另配以麻汁、炸酱、肉丝、醋、蒜等佐料,更别具风味。现全县生产厂家达10余处。现在各厂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利用现代化手段生产,其品味尤佳,营养成分更趋丰富,且产量与日俱增。溥杰先生品尝后,曾欣然挥毫写诗称赞:古树发新枝,银鄃绽奇葩,不啖珍珠琪,愧称美食家。

四. 江苏省 宿迁市 宿豫区 “乾隆老汤““黄狗“猪头肉

清初,宿豫县城名厨黄德烹制猪头肉很有名气。传乾隆皇帝巡视江南途经宿豫,地方官吏命黄德烹制,受到乾隆皇帝赞誉,从此名声大振。自乾隆皇帝品尝后,黄德将其吃剩的肉汤倒入新烹制的猪头肉汤中,如此每天将肉汤留下一碗掺进新汤,世代相袭。又因黄德乳名小狗。故称“乾隆老汤“或“黄狗“猪头肉。此菜特点:肥肉香酥、精肉细嫩、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此菜被列入《江苏名菜谱》。( 宿迁)

五. 山东省 德州 齐河 齐河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又称龙门鲤,其体肥大,色艳丽,味纯正,鲜嫩肥美,是我国黄河水系最优良的鱼种,号称“鱼中之王”。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利水消肿,安胎通乳,下气温补的医疗价值。黄河鲤鱼有糖醋、红烧、清蒸等多种做法,糖醋黄河鲤鱼是齐河的传统名菜,此菜香味扑鼻,外脆里嫩,且带点酸,是名菜馆中的一道佳肴。

六.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玲珑菊花鸡

玲珑菊花鸡夏津玲珑菊花鸡是以山东省夏津县的散养柴鸡的基因突变个体为育种素材选育而成的,该鸡体型小(公鸡成年体重800g,母鸡成年体重600g),圆胸、胫短(毛腿.毛脚),毛色有红、白和黑三种,冠大鲜红,尾羽象盛开的菊花,极具观赏价值,因而取名为玲珑菊花鸡。玲珑菊花鸡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经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家禽育种研究小组鉴定,该鸡外形有特色,如体型能进一步选小,极有可能发展为观赏型小型鸡。经屠宰测定,肉质细嫩,优于快大型白羽肉鸡。玲珑菊花鸡适应高档次消费群体的需求,现在毛鸡的市场零售价在20元/公斤左右,是普通肉鸡价格的3—5倍。夏津玲珑菊花鸡蛋现已创出名牌,在济南市的购物广场、超市等售价1元/枚(蛋重约36g,每公斤约30元),是普通鸡蛋价格的7倍以上。另外如果选育出观赏型的玲珑菊花鸡的新品系,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夏津)

七. 山东省 德州 禹城 禹城红麻

禹城红麻主要产地是禹城。1980年,该地被山东省农委、计委、财委定为全省红麻生产基地。其种植历史已近百年。产品以手感柔软、颜色银白、有光泽、拉力强等为主要特点。

八.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夏津椹果

夏津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夏津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古老的黄河故道,独特水土条件和气候,培育了这里“独一无二”的桑树。夏津的桑树经过多年改良,椹果颗粒饱满、果肉肥厚,汁溢鲜嫩,味甘如蜜,状似草莓,不仅个头大,而且灌浆后口感甜蜜。每当“芒种”时节,正是椹果成熟时,是采摘、品尝椹果的最好季节。冠盖巨大的树枝上,累累果实,如繁星缀空,村人持长杆击树,收获椹果。人们于千顷葱绿之间,漫步树下,信手摘食,别有一番情韵,单颗或成把地放入口中,那感觉,美得无法形容。尤其雨过初霁,纤尘皆无,清新凉爽,品味更佳。

夏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最南端,有一片千亩古桑园,叫颐寿园,相传明永乐(1443)年间,明廷颁旨广植桑木,以兴绸业,通商异域。当时桑园逾千顷,养茧极盛。百年后绸业萧条,桑改为食用。其果为椹,状似草莓,汁若醍醐,味甘如蜜,为长寿佳品。枝、叶、子、根皆可入药。灾荒年间,村民以椹果腹,多可渡饥。

俗称桑椹,县域内有紫、白、乌三种。其中紫椹最多,白椹次之。乌椹为未嫁接之椹(即野椹),数量最少,主要产于东沙河地区。夏津椹果味甘似蜜,汁若醍醐,其中白椹果粒大、汁液浓,品味尤佳,为椹中之上品。夏津椹果有较高的滋阴、养血、补肾、健脾、乌发之功能,是久病初愈、神经衰弱、失眠健忘、气血亏虚者的滋补佳品。椹果可酿造椹酒、榨椹汁及晒制椹干、椹糕。所酿造的桑椹酒,色泽鲜红,味甘微酸,并有鲜椹香气,颇得人们赞誉。

九. 山东省 德州 夏津 益和成糕点

益和成糕点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由夏津双庙村糕点名师李森先创制。为提高质量,其曾辗转于京、津、济等地向糕点名师学艺。因而所制糕点在继承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又兼具京、津、济之特点。为取“和顺增益”、“和气生财”之意,故名“益和成”。

清光绪间,夏津知县王曾俊,对益和成糕点大加推重。卸任时,曾带回故乡祥符(今开封县),并送呈河南巡抚裕宽品尝,颇得誉扬。后来王曾俊曾邀李森先赴祥符传艺达半年之久,因而至今开封糕点中的个别品种仍和益和成糕点风味相类。

1985年以来,益和成糕点第四代嫡派传人李吉厚在对传统工艺进一步发掘提高的基础上,又结合技术开拓创新,使益和成糕点形成了造型美观、色泽鲜艳、香甜不腻、脆嫩可口、贮存耐久(经夏亦可贮存半年)的独特风格,因而成为当地人馈赠亲友、节日、喜庆的必备食品。现年产量可达8000公斤,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远销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及平原、高唐、临清等县市。

益和成糕点以其独特品位赢得了广大顾客青睐,台湾省澎湖县马公市文康街的董仁贵先生来信赞道“品质优美,货真价实”。山东莘县樱桃园工商所退休干部陈百斗同志也来信赞道:“有新味,是名副其实的传统产品”。山西太原市老干部戴成珂曾写诗赞道:“入口咀来似醍醐,味道适口不厌足,日来常佐香茗饮,颐年堪绘耄耋图”。

十. 河北省 保定 博野县 博野扒鸡

扒鸡又名五香脱骨鸡,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北方整鸡卤制的特色名吃.扒鸡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膳食纤维和钙、钾、磷、钠、硒、镁等矿物质.扒鸡是加入各种中草药和香料烧制的,烧熟后用手提起鸡腿一抖,肉骨即可分离.扒鸡的特点为:五香脱骨、肉嫩味纯、味透骨髓.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