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北特产糖制作视频 河北老式酥糖制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北特产糖制作视频 河北老式酥糖制作更新时间:2022-06-05 18:23:18

一. 上海市 虹口区 上海梨膏糖

据传梨膏糖始于唐朝名相魏微,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他将草药磨成粉末同梨汁一起煎熬,给其久病老母服用。后来这种方法竞相流传,成为疗效食品梨膏糖。现在,上海豫园商场内的上海梨膏糖商店常年供应各式梨膏糖,有采用杏仁、山楂、川贝、桔梗、桔红等十余种中药材加工制成的止咳梨膏糖,还有姜汁、薄荷、胡桃、虾米、肉松、松子等各种花式梨膏糖。

二. 广西 河池 南丹 南丹糖糕粑

产地:中国广西南丹。

工艺:取色质上好的糯米粉碎成面粉,把切成细沫的红糖拍和破的生姜放进内含新鲜猪油的开水中,滚制成清香醇甜的姜糖水。然后待姜糖水冷却到不烫手的温度,开始和面,揉成面团的生食保持在随手参挤成各种形状但不滴水的程度。最后把揉好的生食放进四周和底部铺满芭蕉叶的蒸笼里,用芭蕉叶严严实实地包裹好,然后水蒸4-5小时,这样糖糕粑就算全部做成,冷却后便可食用。硬结的糖粑只需用炭火烘烤几分钟便又恢复它可口的原味了。

三. 北京市 东城区 糖耳朵

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见名品,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前人有诗说:“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并注说:“糖耳朵蜜麻花,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面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称之稀也。”

蜜麻花用的面要用和好的发酵面对上碱,另用一块面和上红糖,做时将发酵面分两块,一块擀开后,将红糖和的面铺是上,再擀另一块发酵面,铺在红糖面上面,这样成了二层酵面,一层糖面。用刀切下5厘米左右的长条,将长条一边摁薄,成坡形,把薄边和厚边合到一起,再切成重40克左右的小块。自小块中间开一刀口,然后打开,将薄的一面往里翻过去,厚的一边一折,就成了耳朵形的坯子了。花生油烧五成热,分批将坯子入油里炸过,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尽油,趁热放入温热的饴糖中泡一分钟,称过蜜,浸透后,捞在盘里晾凉就成了。要注意必须炸透,否则就会因炸不透,蜜也浸不透的质量不佳现象。

蜜麻花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南城的南来顺饭庄的蜜麻花由于常年制作。质量稳定,主要是放碱合适,没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匀,达到了松软绵润的质量要求,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与蜜麻花相似的还有蜜篦子,原料配制与蜜麻花完全一样,唯形状不同,它是三层擀平,中间竖划几刀,油炸后过蜜而成。此外还有干糖麻花、芙蓉干糖。干糖麻花不过蜜,芙蓉干糖也不过蜜,而是滚上一层用熟面和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酥、脆的特点。

四. 河北省 邢台 邢台县 河北大尾寒羊

产于河北邢台。羊毛细度较均匀,品质较好。屠宰率及净肉率高,其中脂肪主要出自尾部。因此从胴体质量上看,瘦肉较多,脂肪较少。羔羊肉质鲜嫩,主为瘦肉,膻味较轻,味美可口。大尾寒羊羔皮及二毛皮的毛丛较长,呈锥形,毛色洁白有光泽,花穗美观,一般有弯,加工后皮板质地柔软,毛丝结实,有弹性,美观,不易变形及脱落,保暖轻便。尤以周岁以内羊皮质量最好,称为“油板”。该羊产毛性能较好产羔率高。

五. 河北省 秦皇岛 昌黎 河北对虾

河北对虾:主产于秦皇岛市及昌黎、抚宁、滦南、丰南、黄骅等县,多在秋季幼虾发育为成虾,且未南游前捕捞,个大肥壮,肉嫩味美。

六. 贵州省 铜仁 碧江区 黄豆沙面糖糍粑

黄豆沙面糖糍粑

黄豆沙面糖糍粑,铜仁糍粑,自古象征节庆喜日,亦有“年粑”、“寿粑”、“抛梁粑”之称,其用途一是逢年过节赠亲友,有“拜年拜年,糍粑上前”习俗,二是招待客人,三是农村建房上梁时刻用,谓之“抛梁粑”有庆贺吉祥之意。

铜仁糍粑,除原料选择、制作工艺考究外,常用优质黄豆,经炒香后与白糖同时研磨成细粉作调料,其味软绵糯而不粘牙,馨香舒适可口。

七. 江苏省 无锡市 梁溪区 糖芋头

糖芋头,是无锡传统名点。它创制于1858年,它选地方产上等芋头的芋籽,去皮、洗净、放碱,烧至芋籽呈紫红色时再转为火焖,放入红糖和甜桂花,煮沸即成。具有芋艿酥烂、色泽鲜红、甜汤鲜洁、香味四溢等特点,是老少皆宜的应时小吃。

八. 江西省 景德镇 乐平 乐平香烟糖

乐平香烟糖因其形似香烟而得名。乐平香烟糖有着近千年历史,也是乐平的最负盛名的地方之一。历史上,每年腊月里,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要做一点香烟糖,因是为过年而特制,又叫“年糖”。做香烟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从熬糖、搭糖、打包、灌馅、抽糖至剪糖整个过程必须一气呵成,看起来简单而做起来却是很要“功夫”的。它以饴糖做皮,黑芝麻、桂花汁、白砂糖等做馅,从外表看,白白的糖皮裹着黑芝麻,面上再配上一两条细细的彩丝,看起来就像一根根香烟,咬在口里甜脆脆、香酥酥的,吃后余味无穷。正月里,乐平人走访亲友,招待宾朋都离不开它。

九. 陕西省 商洛 镇安县 镇安糖炒大板栗

镇安大板栗 以其个大、甜脆、含淀粉率高的独特之点,赢得了荣誉。早在明末、清初,我国古都北京、长安(今西安)以及太原、洛阳等城市的商贩就打出了“镇安糖炒大板栗”的标签。





镇安板栗树是乡土树种,系天然生长之山毛榉科,落叶乔木。商洛各县均有分布。据一九六 零年中央林业部干果研究室来镇安考察,认为板栗树的祖先地在镇安县回龙乡的梓桥沟和小木岭山系的栗湾堂(今柞小辖),并鉴定为优良品种。一九七零年将镇安县大板栗编入中国果树 栽培学教科书。一九七八年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将镇安大板栗栽入《陕西果树志》。

镇安大板栗树是用当地野毛栗树嫁接而成。工序是:每年春季果农从板栗树剪来长150至 200公分长的枝条,插于30至50公分粗齐头断茎的毛栗树茎上,用胶泥严封接头伤口。待接枝发芽成活,便是大板栗树了。板栗树生长块慢与幼林抚育有直接关系。一般3至4年就有挂果, 7至8年果苞满枝,10至15年进入盛果期。五月开花,花落结果,八至九月成熟。果实外壳满刺 青苞,成熟后青苞炸裂,即显露出颗颗大板栗。每个栗苞含果实2至3颗,果扁圆,棕褐色,壳 嘴有柔毛,贴果实处有膜皮,果肉呈乳黄色。果实颗均重量35至45克。

镇安大板栗营养丰富,味道甜脆。据测定含淀粉72.38%、糖4.7%、每百克中含糖量14克左 右相当于等量面粉的含糖量,是红薯含糖量的一倍。虽说栗子所含蛋白质只是等量面粉的一半 ,但在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等方面都大大超过大米或面粉,在含钙、磷方面和大米、面 粉相等。然而栗子甘美可口,老幼皆宜,所以是有名的木本粮食。同时,生栗子还是一昧良药。如患肾虚、腰脚无力症,每日食生栗3至5颗,细嚼慢咽,久必强健;如患跌打损伤、筋骨肿痛或竹刺入肉者,将鲜栗捣烂如泥敷患处,有止痛、止血、吸出脓物的功效。

十. 河北省 石家庄 深泽县 河北肉糕

河北肉糕是河北省的特色小吃。具有色泽红亮,河北肉糕香而不腻,老少皆宜的特点,当地人不就任何佐料可一气吃饱,是宴请宾客必不可少的地方名吃。

河北肉糕起源于河北深泽县西河村,创始人是晚清时期西河村的李洛提,俗称西河肉糕,闻名衡水、保定、任丘、石家庄、天津、北京等20多个县市,位居深泽“美食三绝”之首。

据县文化部门考证,西河肉糕形成于十九世纪末。当时,西河村的李洛提,也就是李伟的老爷爷,在一富户的肉坊里当伙计,年终东家给每人分了一块驴肉。由于家里人多肉少(李伟的爷爷那一辈弟兄姊妹共8人),李洛提只好将驴肉剁成馅,放入淀粉和煮肉的调料,用热水搅拌均匀,上锅蒸熟。没想到一出锅,一股香气就扑鼻而来,一尝,还挺好吃。从此,西河肉糕便诞生了。以后李家不断改进技艺,自家也开了肉坊,除了做肉糕,还做猪头肉、猪下水、牛肉、驴肉等。不让个人单干那段时间,李伟的爷爷在城关供销社肉食部上班,仍旧煮肉、做肉糕,传承一直没有中断。上世纪80年代李伟的父亲接手,从推个独轮车串村赶集,发展到在县城的集贸市场上固定出摊。李伟接手以后,2000年在县城开设首家门店,从一个简单的肉摊子,发展成以卖烧饼裹肉为主的快餐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