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惠阳特产菜 惠阳淡水十大名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惠阳特产菜 惠阳淡水十大名小吃更新时间:2022-05-22 13:19:53

一. 台湾省 宜兰县 褐色菜鸭

褐色菜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原产于我国华南地区。主产于台北的宜兰、台中的大林和台南的屏东等地。由于生产地相距较远,因此,该鸭种又分成宜兰种、大林种和屏东种。

外貌特征:公鸭头颈羽暗绿色,头中部有白圈。喙黄褐带绿色,主翼羽紫暗蓝色,尾部有4根卷曲的黑色性羽,背灰褐色,前胸葡萄栗色,后胸腹部灰色,脚、胫橙黄色。母鸭全身浅褐色,羽毛中央有黑条纹。从褐色菜鸭群中还分离出一种白色羽毛的菜鸭,即白色菜鸭,俗称香鸭。其羽毛价格和屠体品质均有所提高,现已正式命名为宜兰白鸭——台畜一号。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 成年公鸭平均体重1200克,母鸭1400克。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35天。平均年产蛋250枚,平均蛋重65克。蛋壳深绿色、浅绿色或白色。公鸭性成熟期180日龄。公母鸭配种比例1:(12-14)。

杂交利用:

北京鸭公鸭与菜鸭母鸭(褐色或白色)的杂交一代称为改鸭。若以北京鸭公鸭与褐色母菜鸭杂交,其后代称为赤改鸭;若以北京鸭公鸭与白色母菜鸭杂交,其后代称为白改鸭,已正式命名为宜兰改鸭——台畜十一号。该鸭成年体重2400克,年产蛋220-230枚,蛋重70克。

二. 江苏省 徐州 铜山区 道家菜

徐州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故乡,也是道教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道教的饮食文化是以求长生养生为目的,有食素与食荤两派,不过在节日大典、例祭、道事活动时均用蔬食菜馔。素菜又称斋食,所用原料有豆腐、面筋、竹笋、菌类等。荤食原料多用野味、山珍,调料惯用药料,以汁浓味厚见长,具有养生的特点。道家宴席主要有:“三清托荤宴”、“太极宴”、“三五宴”、“四四宴”等。托荤菜有:“阴阳鱼”、“乾坤蛋”、“四方肉”、“太虚丸子”、“黄芪竹荪”、“陈皮鸡”、“胭脂肉”等。

由徐州“太极宴”研制组制作的“托荤太极宴”菜点共有4组28品。第一组:先上主拼太极图,外围五行碟;第二组,先上两小件,跟上一汤,后上八大件;第三组:上四道点心;第四组:上一品锅、四菜碟,两样主食。

三.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粉蒸菜

婺源人最爱吃的一种菜,无论荤腥或园蔬都用生米粉蒸,如蒸鸡、蒸鱼、蒸肉、蒸猪脚、蒸苋菜、蒸豆角、蒸茄子、蒸芋头、蒸南瓜等。有时还用板栗、芋头、萝卜、冬笋等与猪肉混合蒸,称为蒸杂碎。

四.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粤东黑猪

粤东黑猪中心产区是广东省惠阳、饶平和蕉岭等县。产区位于粤东丘陵地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农作物基本上一年三熟,主要有水稻、甘薯、花生、黄豆、玉米、黄麻等。境内坡地广阔,适于放养。

地理分布粤东黑猪分布在惠州地区的惠东、宝安区、东莞,博罗和惠州市,以及汕头地区的澄海区、南澳、惠来和梅州地区的大埔县、梅县区等地。

粤东黑猪-品种特征

粤东黑猪体型略呈长方形。头清秀、大小适中,额宽平,仅少数呈倒八字形或菱形皱褶,耳较小而斜竖,嘴筒稍长而较尖,下颌狭窄,当地群众称之为“禾虾头”。背腰微凹,腹部稍大,但不拖地,臀部较平直。四肢直立、坚实有力、长短适中,后腿肌肉较丰满。尾长而不过飞节。皮薄。被毛黑色,部分猪的腕关节和跗关节以下为灰白色。0数6对左右。

粤东黑猪-品种性能

粤东黑猪成年公猪的测定,平均体重74.98公斤,体长115.5厘米,胸围98.83厘米,体高63.08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58.48公斤,102.39厘米,89.65厘米,53.04厘米。粤东黑猪具有皮薄、肉质鲜美、瘦肉较多的特点。但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不高,0数较少,公、母猪的体型较小。

粤东黑猪-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粤东黑猪目前采用保种场保护。2006年,粤东黑猪正式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产区自1965年开始,就引入巴克夏猪、约克夏猪、长白猪等公猪与粤东黑猪进行杂交,近年来又引进杜洛克猪与粤东黑猪杂交,0猪毛色全黑,瘦肉率有明显提高。

粤东黑猪-品种评价

粤东黑猪是我省粤东地区的古老地方品种,具有肉质鲜美、耐粗饲、母性好等特性。历史上曾以出口乳猪而声誉良好。今后应加强保种工作,扩大种群数量,同时有计划地做好杂交组合试验,选育杂交优势好的组合,进行推广应用。

五. 上海市 嘉定区 罗汉菜

罗汉菜

做法:莲子和红枣都要先开水中焯熟。

1.先把泡好的木耳、冬菇、黄花菜用凉水清洗干净,控干水分。黄花菜用刀改成3.3厘米长的段。莲子、红枣、胡萝卜依次放开水中焯熟,控干水分。

2、锅放在旺火上,倒油,八成热,除黄瓜、胡萝卜、红枣之外剩余的原料全部入锅煸炒,放白糖、料酒、鸡汤等,鸡汤稍微多加一些这样花姑、黄花菜才进味,炒拌均匀后下稍微焖锅4、5分钟,汤汁也见滚,然后放胡萝卜片,放点盐,搅拌,用湿淀粉勾芡,浇上麻油,放上黄瓜片然后在颠簸几下就,出锅装盘。

六.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炒螺

炒螺

惠州人爱吃炒螺,相传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吃螺有关。一天,东坡好友佛印和尚,寻得几斤田螺,生发雅兴,欲与东坡共享。不巧,坡公不在寓中。丫环问及佛印何事,那和尚伸手拍丫环臀部,又亲她小嘴,然后笑着走了。东坡归来,听完丫环投诉,哈哈大笑,说:“好!好!今晚有螺吃了。”这掌故生动、形象地比喻出吃螺特点:先敲掉螺壳尾部,再用佐料炒熟。吃时,用嘴吮螺尾吸螺口,方可得螺肉而食之。东坡吃螺掌故,一直影响着惠州人。今天,吃螺不仅仅是品尝佳肴,还已形成了一种饮食文化。

每当入夜,街头巷尾,百十步摆一摊者,炉火彤红,独揽生意;三五档聚一处者,灯火辉煌,争拢食客。灯光下,小桌上,田螺大、石螺靓。档主撮螺洗涤,夹去壳尾,佐以椒蒜,调以豆豉,猛火烧锅,油炒水局。稍后片刻,香气四溢。距数十米,便诱得路人唾液顿生,食欲大发。

若慕名食客前来,视盘碟若聚宝盆。一眼看定,无意挑剔,伸两指捏,出三指撮,稳稳在手。吮尾吸口,鲜美之汁,口福占先;嚼肉品味,口内留香,腹中营养。

七. 浙江省 杭州 建德 笋干菜扣肉

古严州百姓建新屋上梁时,往往要向围观的乡亲抛撒馒头,当日宴席上也必备一盘笋干菜扣肉,外堆馒头若干,既感谢建房工匠,又有招财进宝,图个好彩头之意,是极具严州风味的一道民间菜肴。此菜肥而不腻,香软而有嚼劲,客至严州,必尝之也。

八.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东江豆腐煲

菜系:闽菜

口味:鲜香

价格:10-40元

原料:

豆腐500克,去皮猪肉150克,水发虾米25克,鲜鱼肉75克,葱末3茶匙,酱油、干淀粉、湿淀粉各0.5汤匙,精盐3茶匙,味精1.5茶匙,胡椒粉1茶匙,高汤1杯,花生油500克。

制作方法:

1.将豆腐切成块,在中间挖一圆洞。

2.将猪肉、鱼肉、虾米剁碎,同放碗内,加入精盐2茶匙,味精1茶匙顺一个方向搅拌均匀至胶状,加入清水0.5汤匙、干淀粉、葱末2茶匙,搅拌均匀成馅。

3.将肉馅填人豆腐上的小孔中。

4.将豆腐煎至两面金黄色。

5.将填入馅的豆腐块放人炒锅,加高汤、精盐l茶匙、味精0.5茶匙焖烧2分钟,加酱油调色,再用湿淀粉勾芡,撒上胡椒粉及成。

九. 湖北省 荆门 钟祥 钟祥蟠龙菜

蟠龙菜是湖北省钟祥市特有的名菜佳肴,俗称剁菜、卷切,是我国明朝时的宫廷“皇菜”,如今已是列入《中国菜谱》的名肴之一。

蟠龙菜造型美观,味道鲜美,油而不腻,营养丰富,“以吃肉不见肉而著称”。食用蟠龙菜一年四季皆宜,但以秋冬时节最好,因为秋冬季是人们进补的好时机。

钟祥蟠龙菜背后更有一段历史。相传1521(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由其堂弟,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兴王朱厚熜进京继承皇位。相传在朱厚熜(cōng)出发之前,郢中名厨采用瘦猪肉和鲜鱼剁肉馅,拌入肥肉丝条,加上上等淀粉、鸡蛋清、葱姜末、食盐等拌成馅料裹熟鸡蛋皮之内做成长约30公分、口径约5公分的扁卷筒形,置于蒸笼内蒸熟,然后将其切成薄片,摆成龙形于盘中间回茏蒸热,就成了色、味、香、形俱佳的上等菜肴,所以称为蟠龙菜。朱厚熜吃了赞不绝口,列蟠龙菜为御菜。

十.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惠州梅菜

惠州梅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惠州梅菜是惠州独有的传统。历史悠久的惠州梅菜是惠州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自苏东坡来惠州后,这种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民间传为正气菜的梅菜由东坡传授的东坡扣肉(梅菜扣肉)而名扬四海。由于梅菜不仅可独成一味,又可以梅菜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 等菜肴,因此,越来越受岭南、港澳、东南亚一带的人睛睐。人们购买梅菜,除自己吃外,还经常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现在,久负盛名的惠州梅菜经惠州人的开发,产量、品种、制作艺等都得到了改进,更适合作为送礼的佳品。( 惠州)

地域范围

梅菜是广东惠州的,又称为“惠州贡菜”。在惠州以矮陂为中心的乡镇,梅菜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年产量超过10万吨。全镇现有梅菜种植面积1.4万亩,总产可达2.2万吨。

特定品质

梅菜是广东惠州的,又称为“惠州贡菜”。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不仅可独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 梅菜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

文化典故

岭南大地,莽莽苍苍,高山矮岭,绵延起伏,土质肥沃。明末农民起义,兵荒马乱,大批中原客籍人士为避战乱纷纷举家南迁。循州府北面四十里处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块方圆十里的平坦土地,迎来了潘、刘、卢、余等一行人,各自选定地域开基立业,垦殖生息,卢公原为书香门第出身,曾当过地方小吏,因不满朝政1,也携妻儿随南迁人群定居于此。此地开阔平坦,小溪流水穿越其中,为跨溪过水而筑简易木桥,后来定村名为“土桥”。 卢夫人何氏出身于名门,知书达理,为人善良,但不擅农事。卢夫人生有五子,年尚幼,嗷嗷待哺,战乱奔波,积蓄花销殆尽,仅凭夫君一人耕作,日子半饥半饱。一日她在河边洗衣,孩儿们饥肠漉漉,哇哇地哭着要吃饭,夫人不禁心酸,凄楚泪珠滚落河中。一阵清风,飘来彩云一朵,见一姑娘立于眼前,慈眉善目,仙风道骨。姑娘上前抚慰她道:“夫人休得伤心,善心人自有皇天护佑,今我百年1、育有菜种一包,是广济苍生之物,你等将菜种播下,春节前可收获,届时神州多一物,孩儿可得温饱矣!”言毕,仙姑即抽身前行,卢夫人急急拜谢,问姑娘姓甚名谁,日后好生报答,姑娘笑答:“广济苍生,何劳报答,姓梅是也。”随即腾云而去。 卢夫人选定秋分时节在菜园中将种籽播下,不几天即出现绿油、齐刷刷的菜苗,极为茁壮。该移栽时正逢秋收后,有大片稻田可供移植,于是,夫妇连日整地移栽,一连几天共种上一亩多地。经浇水施肥,转眼又是腊月,正值收获季节,菜长得又大又肥,一颗重几厅。采来煮食,鲜甜嫩滑,分外可口,孩子们饱食一顿,喜欢得直蹦跳。一餐一颗,连食数日,菜已成熟抽芯开花,于是叫左邻右舍都采采用,你一筐他一筐,仍剩下一片未及采收,眼见再不采收即会老化,浪费了真可惜!正愁着怎么办,卢夫人忽然想起腊猪肉,眼前一亮:猪肉可以腌腊,菜不是也可腌吗?她试着将菜砍下晒干,用陶器(缸)加盐腌制,胰!顶好。为了去掉水份,晒干贮藏,她到山上采来一种叫黄毛婆的柔软净草作辅垫,密封堆藏。经过晒藏,菜干肉质呈桂园肉油亮形状,金黄腊色,香气四溢。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互走防,宴客时取出梅菜与猪肉同煮,鲜甜可口,别有一番风味。亲朋好友问及此乃何物,卢夫人道,是梅仙姑送的菜种,就叫“梅菜”吧。此后经亲朋好友引种,很快在东江流域一带传开,广为种植,惠州从此有了梅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