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重庆特产工艺艺术品展览销售厂家 重庆工艺礼品批发市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重庆特产工艺艺术品展览销售厂家 重庆工艺礼品批发市场更新时间:2022-06-20 04:02:53

一.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赣榆 草编艺术

上溯百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连云港市赣榆县的麦秸团扇,以其不同凡响的奇巧构思获得三等奖,彻底风光了一回。草编工艺品是连云港工艺美术的拳头产品之一,目前连云港市有数万人从事草编加工。

人们还采用草柳混编、柳纸混编、柳瓷结构等方法,生产篮、筐、花盆、花架、工艺装饰品等高档工艺品,因其编织精巧而畅销海外。

二.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赣榆民俗文化 工艺柳编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赣榆柳编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是我国传统的一项手工艺产品。江苏省连云港地区有着种植杞柳的历史,柳编工艺源远流长。特别是民国初期,赣榆的草柳编工艺品已颇有名气。据《赣榆县志》记载:赣榆县的柳编制品曾在国内外工艺品赛事中获奖。

赣榆柳编制作工艺技术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保持了连云港传统文化的地方特色。连云港柳编工艺构思严谨、造型美观大方、纹理清晰、古朴典雅,以显工显艺为基本特征。柳编染色工艺、结合工艺、混编工艺、柳木结合家具、柳皮贴面家具等为艺术特色,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流传于世,还经上海、青岛等口岸销往世界各地。

改革开放以来,柳编工艺成为连云港市农村创业致富的支柱产业,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许赞有著有《中国柳编工艺》一书,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全国职中教材。第七代传人周振庭和九代传人张西月都是柳编传承的骨干力量。“家家有柳条,户户有编织”,正是在连云港市部分农村的真实写照。

三.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鄂伦春自治旗 兽皮制品工艺

鄂伦春人的服装:过去,鄂伦春人终年过着游猎生活,衣服必须耐寒经磨。所以都是用狍、鹿、犴皮制作的,其中狍皮制品数量最多。


鄂伦春族妇女先用鞣皮工具将皮子鞣制,鞣制过的皮子柔软耐用。她们再将狍、鹿、犴筋晾干用木锤砸成纤维,用以搓线进行缝纫。
   

用狍皮制作的皮袍样式很讲究。男皮袍(“皮罗苏恩”)分为长短两种,长则到膝盖以下,短则只到膝盖。长短皮袍均带大襟。为了美观耐用,袍边、袖口都镶有薄皮边。为骑马方便除左右开叉外,前后也开叉。女皮袍(“阿西苏恩”)上面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和项圈。鄂伦春人服饰上的图案大多是刺绣上的,有的如湛蓝天空的朵朵白云,有的如密林深处娇柔的鲜花。由此可见鄂伦春人的刺绣工艺也是十分精湛。

四. 山东省 济南 商河县 商河草柳编工艺

草柳编工艺品,是用茅草、麦杆、玉米皮、柳条等编制而成的。它起源于钱铺、怀仁等乡镇一带。起初主要是自编自用,以实用为主、欣赏为次。自1972年开始,商河县草柳编工艺品开始批量出口。从而大大促进了草柳编工艺品的发展,种类不断增加,款式逐年变化,生产规模相应扩大。目前,全县从事草柳编生产的乡镇,由原来的钱铺、怀仁两个乡镇,发展到赵奎元、殷巷、韩庙等12个乡镇,人员由几十人增加到8000余人,成为商河县创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河县草柳编工艺品,具有品种齐全、款式新颖、经久耐用、工艺精细等特点。既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又有较强的欣赏价值。草编工艺品有果盒、纸篓、果盘、面包盒、花盆套、圆盘、长方盘、吊盘、提篮、壁篮等11种类81种规格。柳编工艺品又有花盆套、面包筐、花篮、果盘、花盘、童篮、提篮、猫窝、鸟窝、鸡蛋篮、壁篮等12类95种规格。

五.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临淄仿古黑陶制作工艺

临淄仿古黑陶制作工艺

临淄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林(田旺)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黑陶器物,这种泥制黑陶质地细腻、漆黑光亮,堪称稀世珍宝。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临淄区的仿古黑陶业逐步发展起来,继承和恢复了传统黑陶的一些技艺,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临淄黑陶制作大多以齐地出土的青铜器为主要仿制对象,保持了黑陶“黑如漆、明如镜、声如磬”的本色,有尊、爵、鼎、敦、鬲等多个品种。制作时,选用上好的黄河细泥,去除杂质,加入特制的成分,泡制一个月以上,然后根据器物的需要进行捏制或注浆成型,需要进行手工捏制的,要捶打揉按20分钟以上,成型以后,用手工进行磨光,使其表面更加光滑。磨光以后,根据作品的要求进行雕刻,有的作品需要镂空雕刻,雕刻完毕,经阴干后放入窑中,在900度的高温下烧制12个小时,通过特殊的烧制,使黑烟渗入器物中形成黑色,最后用自制的、仿青铜器锈迹的颜料涂在表面,至此,一件黑陶作品制作完成。

六.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斑铜工艺

云南斑铜是我国独有的金属工艺品,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我国传统工艺品中,独具一格,曾有“九龙鼎”在国际“万国赛会”上获奖,斑铜制品,分为“生斑”和“熟斑”两种。

生斑:即采取天然铜矿石加工而成,斑矿罕得,原料不易,产品甚少,被称之为稀世珍品。

熟斑:通过独特的冶炼熔铸加工而成,工艺虽复杂,但不愁原料,产品较为丰富。斑铜工艺,无论“生斑”还是“熟斑”,自问世之时起,就以其精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优美的神韵使人倾倒。

从生活取材的珍禽异兽、花卉山水、花瓶香炉,无不富丽典雅。从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的仙琼玉阁、仙翁玉女、历史名人,无不神彩飞扬;仿古铜、青铜制作的古代酒爵、虎牛案,无不古色古香,惟妙惟肖,斑铜工艺, 以其独特的风姿,蜚声海内外,备受国内外旅游者喜爱。

七. 辽宁省 抚顺市 抚顺县 根雕艺术品

根雕艺术品

根雕艺术在新宾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元、明时期、女真人就有用树跟做台、架摆放什物的先例。后来一些有心人便把那奇形怪状的树根,随形就意雕琢成独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并逐渐形成了根雕艺术,一直流传至今。新宾的根雕自然天成,豪放大气,颇有满族人遗风,与南方根艺精细织巧的风格截然不同。

由于多年来新宾的根艺成果显著,影响深广,“辽宁根艺学会”便设在了新宾上夹河镇根艺市场建于2000年。在上夹河村北,东南公路东侧。长约500米,占地面积20660平方米,共有20余所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以经营根雕艺术产品为主,兼营盆景、奇石、书画、花卉、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

八. 四川省 成都市 成华区 银丝工艺品

成都是我国银丝工艺品的传统产区之一。从成都前蜀皇帝王建墓中出土的玉册、饰件、金银器皿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银丝制品已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银丝工艺品是以白银为原材料,运用花丝和点寞技法,按照设计的要求,交互运用填丝、累丝、炭丝、穿丝、搓丝等工艺,及在银片上堑出点、线、面浮雕图案组合而成。银丝纤细仅及人的头发的一半,最粗也不超过3毫米。银丝工艺制作人员就用这些细如头发、变化万千的银丝,描绘出不同艺术要求的花纹景物。有形态逼真的苍松、翠竹、梅花、兰草;有含苞怒放的牡丹、玫瑰、芙蓉、月季;也有形神兼备的人物、鸟兽、虫鱼和龙风呈样之类的图案,具有迷人的艺术效果。 目前成都生产银丝工艺品的专业生产厂家主要是成都金银制品厂,位于成都西郊淙沙溪畔。( 成都)

九. 云南省 大理 鹤庆县 银铜工艺品

鹤庆县的银铜工艺品,制作精美,远销国内外,为消费者所喜爱。 位于鹤庆县西北凤凰山下的新华村,以打制各种银铜首饰工艺品而闻名。目前,全村几乎家家都有工艺品加工作坊,从业人员达1200多人。工艺品的制作保留了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方式,每户加工的品种,绝不与其他家雷同,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生产格局。其生产的民族工艺品,除传统的手镯、戒指、项链、耳环、胸佩、白家锁等外,还开发出许多新的产品,诸如藏族使用的银碗、银勺、酒壶、敬水壶、大号、小号、唢呐,还有白、汉、苗、傣等民族的上千种用品,质料有金、银、铜,式样依市场需要而定,主要销往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宁夏、内蒙、新疆、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还远销泰国、缅甸、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日本等国家。随着新华村民族工艺的名声远播,再加上凤凰山下优美的黑龙潭风光,这个村已成为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旅游村。 素有“铜匠村”之称的鹤庆城郊乡秀邑村,历史上就以打制铜锣锅、茶壶、火锅等出名。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工艺得到大发展,全村有100多户从事铜器加工,除传统炊具外,主要加工藏族水缸,不仅发展了本村的铜器生产,还带动了周围一些村子。 新华村、秀邑村只不过是鹤庆县银铜工艺品加工比较典型的两个村子。如今,这一传统工艺在全县一些村寨逐渐兴起,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大理)

十. 海南省 三亚 贝壳工艺品

色彩斑斓的虎斑贝、夜光贝、五爪螺,可作烟灰缸的马蹄螺,作号角的大螺等都很有特色的工艺品。在亚龙湾贝壳馆、解放二路商业街、汽车总站旁的DC城都可以买到,天涯海角小孩子们兜售的还还价,应该最便宜的,一般10元可以买到一大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