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寻甸联合土特产 昆明寻甸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寻甸联合土特产 昆明寻甸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6-08 04:27:44

一. 云南省 昆明 寻甸县 昆明蜡染

蜡染是流行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手工染印工艺品,昆明蜡染面料融合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图案独特新颖,古朴大方,一块蜡染布的价格约15元左右。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二. 云南省 昆明 寻甸县 寻甸牛干巴

寻甸牛干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寻甸牛干巴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寻甸回族群众素有饲养菜牛腌制清真牛干巴的传统手工艺,由于牛干巴味道鲜美可口,易保存携带,食用方便,因而,颇爱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寻甸回族群众长期饲养牛羊,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要腌制色佳味美的牛干巴,必先喂养壮牛。每年农历正二月间,回族群众开始购买老牛,或将自家即要淘汰的牛关起来喂养。先以嫩草催膘,同时根据牛的牙口和体质,适当采用中草药进行打痨除疾,以健脾胃,增强食欲。这样,牛的体质渐渐好起来了,再增加蚕豆面,蚕豆秸粉制的糠等精细饲料喂养。有经验的回族老人,还经常给牛梳皮毛,用干草垫厩,让牛睡得舒适,他们常告诉年轻人说:“厩干食饱牛长膘。”经过精心喂养,再瘦弱的老牛,在他们手中,也会逐渐变得毛光水滑,膘肥体壮。进入寒露节令时,便开始宰牛、腌制牛干巴。

宰牛,按照传统习惯都由阿訇下刀,经放血、剥皮、开膛、分前、后两半截上挂,然后顺着肉逢,剖成24块“骨施特”(即净肉),并将割下的肉铺在通风处凉透。之后,再进行腌制。一般按6%至8%的比例,将盐撒在肉上搓揉,再放入陶制的大瓮缸内腌,缸口须用硬纸或麻布盖紧扎好,腌20天至30天便可以出缸晾晒,直至肉面干硬,呈板栗色。

每条牛宰后可腌24块牛干巴即12对,每对都有名称:饭盒、里裆、镰刀、火扇、外白、碓嘴、抢口、胸子、骨梆梆心,瓜子以及两对肋条。肋条又分头道肋和二道肋。其中“饭盒”、“里裆”为上品,肉质细嫩,容易切片,食用时煎煮均可,尤以香油煎吃为妙。煎干巴片味香醇酥脆,油而不腻,实为酒席上的佳肴。其余次之,如助条,油多筋多,炖吃鲜美。

寻甸牛干巴,秋冬时节大量上市,远近闻名。1991年,县食品公司进行开发,开始加工生产小包装牛干巴,以满足市场需要。先后投资41万余元, 购置陶制瓮缸240个,半自动切片机1台,包装机2台,修建了车间及冷库,开始精加工制作成“仁德牌”清真袋装牛干巴。由于采用塑料袋真空包装,保鲜卫生、外形华美精致,食用方便,一上市,便得到消费者认可,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云南省 昆明 寻甸县 云南豆面汤圆

豆面汤圆是云南最传统的汤圆做法,在不少糖水铺或是小吃店你都能找到它的踪影,老昆明说到它时更有无数和它相关的美味描述。其实好吃的豆面汤圆,做起来并不难,把煮好的汤圆放到装有豆面的盆里轻轻摇晃,汤圆就裹满了香香的豆面,最后再浇进一些红糖汁,让包了豆面的汤圆不那么干,更让汤圆皮有了丰富的味道。

豆面汤圆的馅也很有内容,花生、芝麻是现在最多见的,有爱吃的老昆明说,最传统的豆面汤圆是用自家熬的红豆沙做馅的,甜淡按自己喜好调配,用十足的红豆熬制,那口感就一个字——“沙”。

营养师点评:豆面汤圆可是地道的昆明特色。一碗豆面汤圆配上一碗豆花米线,一甜一咸吃起来,这也许正是老昆明的味道。其实以红豆做馅除传统口味好外,其所含的营养价值很高,除蛋白质、淀粉、膳食纤维外,红豆还含有多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如钾、钙、镁、铁、铜、锰、锌等。同时红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保健作用,清热解毒、健脾益胃。

四. 云南省 昆明 寻甸县 奶油回饼

奶油回饼是云南的传统产品之一,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做法是将段质面娄用鲜酵母发好后,把白糖粉、奶粉、奶油、泡打粉、花椒等合入面中拌匀,再擀成片,用椭圆形冲模压成型后烘焙而成。奶油回饼含葡萄糖、麦芽糖、淀粉、蛋白质等成分,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五. 内蒙古 包头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小文公大蒜

小文公大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小文公大蒜种植历史悠久,历来是人们家常种植蔬菜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小文公乡拉兑九村数户农户率先在自己的承包田种起了大蒜,亩产收益是其它作物的2-3倍,激发了人们种植大蒜的热情。大蒜在拉兑九遍地开花并迅速波及小文公全乡,农户们依靠种植大蒜脱贫致富。

小文公大蒜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导致小文公大蒜蒜头大、营养物质含量高(营养物质高出普通大蒜若干倍)、品质好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13年小文公大蒜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并依托“文公乡情”商标品牌,采用基地集中种植和农户家庭分户种植相结合的模式,扩大种植面积。种植区全部施用农家肥,精耕细作,严格按照有机生产标准进行田间管理,确保大蒜产品质量。

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小文公乡已涌现出各种形式的个体经营货栈、购销站点,农-营的专业合作组织10多个,引导农民适时调整种植结构;组织培训产品销售经纪人队伍,积极与大型市场、超市进行对接,同时实行会员销售制,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现小文公大蒜已入驻包头四家达茂农畜产品直营店,形成完整的销售体系。小文公大蒜产品已销往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内蒙古多个城市。

小文公大蒜蒜瓣皮薄饱满,平均单头重色泽纯正,味辛辣,蒜头发绿,其蛋白质均含量每9.97mg/100g,脂肪均含量1.2mg/100g,维生素C均含量100mg/100g,大蒜素(二烯丙基二硫醚与二烯丙基三硫醚总含量)均含量达71.1mg/100g。

内蒙古自治区达茂联合旗小文公乡现辖行政区域

《达茂联合旗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小文公大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达政字〔2014〕146号

达茂旗农业标准:DN/T015-2014《小文公大蒜种植规程》

六. 云南省 昆明 寻甸县 传统羊汤锅

基本材料:膘肥羊肉(5斤左右)鸡蛋6个、生姜、洋葱、蒜、孜然、精盐、醋、花椒、少量淀粉为食街


制作过程:
1、将羊肉洗净切片;
2、用盐将羊肉腌制半小时;
3、将鸡蛋打碎加淀粉搅制成糊,加入姜、葱等调料,充分搅拌,再将调制好的蛋液均匀涂抹在羊肉上;
4、把老油(熟过的清油)煎沸后浇淋在羊肉上即可
大厨点睛
这道菜的关键在于刀功,切羊肉时一定要按照羊肉的经络下刀,羊肉要切得薄才易熟易入味。
好吃秘诀
吃完羊肉后,在剩下的汤水中加入少许青菜,味道绝对香浓沁脾,口齿留香。
教你一招
吃羊肉有助于保持健美体形,羊肉是理想的肉碱来源,这种和氨基酸类似的物质能帮助细胞“烧”掉人体多余的脂肪。

七. 内蒙古 包头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达茂小红皮小麦

达茂小红皮小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茂小红皮小麦是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

达茂旗小红皮小麦具有面粉劲道、口感好、麦香浓郁、营养成分含量高、品质好等特点。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发布注册公告,批注“达茂小红皮小麦”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继2008年“达茂草原羊”注册后,达茂旗再次成功注册的第二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八. 云南省 昆明 寻甸县 炸油香

在回族独具特色的面点食品中,炸油香被看做是真主赐予给穆斯林的圣洁、佳美的食品,只有在红白喜事或逢年过节时才能炸制油香,相互赠送,以示祝福和纪念。

虽然油香炸制起来十分简单,只需把发酵好的面粉做成圆饼、下锅用油炸熟即成。但炸制之前需洗手、焚香,以示态度虔诚。

虽然油香炸制起来十分简单,只需把发酵好的面粉做成圆饼、下锅用油炸熟即成。但炸制之前需洗手、焚香,以示态度虔诚。

关于炸油香的来历,在回族中有这样的传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时,历尽磨难,屡遭古莱什部落贵族、富商的-。于是,默罕默德让信徒分批迁往麦地那。当他也来到这里的时候,受到全城穆斯林的热烈欢迎。面对争相邀请高贵的先知到家做客的热诚信徒,穆罕默德松开骆驼的缰绳,随它信步走到阿尤布老汉家门口。喜出望外的阿尤布老汉用上等的面粉、最好的香油为穆圣炸制了香美的油饼。穆圣对油饼赞不绝口,并向众人分食。在众人的要求下,穆罕默德为油饼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油香。穆圣在阿尤布老汉家吃油香的故事传开后,人们便有了在节庆和婚丧大事时炸制油香相互赠送的习俗,油香也成为一种神圣的食品。

做法:

1、面粉加入一点盐、泡打粉、酵母粉用温水和好后,发酵至两倍大小,取出后,放至室温,揪成小剂子,分别擀薄(类似于包子皮);

2、油温达到400度左右吧。把擀好的面皮放入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

九. 云南省 昆明 寻甸县 寻甸板栗

寻甸县干果种植面积达20万亩,其中尤以板栗最多,县内的柯渡镇板栗更是远近闻名,曾被国家外经部授予“优质板栗”称号。目前,我县食品公司生产的“云南甘栗”已投放市场,并深受消费者青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