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邢台地区的特产 邢台的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邢台地区的特产 邢台的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6-14 15:40:21

一. 河北省 邢台 隆尧县 隆尧羊汤

隆尧羊汤

隆尧羊肉馆喝羊汤是一种享受。羊汤端上来,油油的浓浓的,奶白的汤色配上鲜绿的葱花,冒着白色的热气,一股新鲜浓郁的香味儿扑鼻而来,让食欲一下子就振奋起来。等不及先吸溜一口,嘴一凑上去,热气先把眼睛朦胧了。汤初入口,细滑香醇的味道由舌头至喉咙蔓延开去,顺流而下,暖暖的感觉就延伸到了肚子里。羊杂煮得软软的,浸透了羊骨的精髓,轻轻一嚼,里面的汁水就溢了出来,一种特有的清香就弥漫于口中。若是喜欢吃辣,还可以加上一勺子辣椒,椒红汤白,只看颜色就不由得心醉,再就着店里的金丝小饼,或泡在汤里或干吃,小饼的香脆夹着羊汤的温润,喝到额头的汗细细地冒出来,一种温暖舒泰的感觉遍布全身。最后还可以再来一碗清汤,不加任何调料,慢慢地品那一份清鲜。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三.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四.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五. 河北省 邢台 新河县 新河苹果

新河苹果

六. 云南省 临沧 镇康县 亚热带的党参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药用有21种、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但气滞、肝火盛者禁用;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用。

七. 河北省 邢台 威县 粗布绣花四件套

粗布绣花四件套,食醋不系列的新产品,采用现代绣花机绣成。其花为金牡丹花。雍容高贵。平缓舒人。其花的布局为四朵。床单的下方为两朵较大的对花。枕头的正面为两朵稍小点的对花。四朵花支支相对,对对相望。即协调又美观!

八.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九. 河北省 邢台 任县 任县高脚白大葱

任县高脚白大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高脚白大葱由我国西北传入任县,并在此生根繁衍。任县高脚白大葱的植株高大魁伟,乃当今国内外所有大葱品种无与伦比,它的白长一般在50厘米左右,最长达60厘米,而且叶青干白,质地脆嫩,味美甘芳,从而也诠释了“一清二白乃君子之风”的内涵,被世人形象地比喻为君子之躯,雅士之风。相传赵文炳曾数次将任县的高脚白大葱进献于皇室,被隆庆帝御封为“葱中之王”。2008年国务院总理-总理来到河北省考察农业时,在任县高脚白大葱区域保护范围内视察农业情况,并鼓励农民搞好蔬菜产业;河北省省长陈全国来到邢台市视察农业工作,给农民提出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并鼓励农民搞好蔬菜产业。

地域范围

任县高脚白大葱生产区域范围为任县任城镇的东县南、西县南、南西、北西、于屯、寺庄、辛留寨,西固城乡的齐村、南留寨、辛益、路村,大屯乡的大屯、小屯、贾村、马坊、前安、后安、温庄、武庄、郑庄,永福庄乡的永二、永五、岭南、冯村等58个村。位于任县中西部,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114°37′~114°47′,北纬37°05′~37°12′。全境都是平原,地势平坦。南与南和,西与邢台县、内邱,北与隆尧毗邻。保护范围53250亩,种植面积3500亩,年产大葱16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任县高脚白大葱,葱白长、筒状,色白如玉,长50cm左右,最长可达60cm,直径3~4cm,个体重0.3~0.7kg。葱叶翠绿,葱香浓郁,辣味足,鲜嫩可口。耐储藏,窖藏3个月后皮不皱,味不变。 2、内在品质指标:任县高脚白大葱富含氨基酸、锌、钾。该产品于2010年10月5日经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谱尼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品质检测,结果表明:任县高脚白大葱氨基酸总量≥1.09g/100g;钾≥168 mg/100g;锌0.21mg/100g。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要求达到NY5001-2007无公害蔬菜葱、蒜类的要求。

十. 河北省 邢台 邢台县 邢台板栗

板栗是原产我国的一种木本作物。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就发现有板栗的化石。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有了“树之榛栗”的记载。《史记》一书还讲了板栗的经济价值,在《货殖列传》中有“燕秦家有千棵栗,富埒王候”的说法。栗树很早就为劳动人民所培育,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品种。 太行山区栽种板栗已有悠久的历史。邢台板栗在太行山中又独树一帜。它色泽光亮,味道干甜,果大皮薄。经技术部门鉴定,板栗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含量约占56.3—72.3%,蛋白质占5—10%,脂肪2—7%,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多,营养价值很高。生吃、煮吃、磨粉、炒吃均可,还能制成栗酱、栗羹等高级点心。如今,板栗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邢台西部山区土质和气候条件都适应栗树生长,目前邢台太行山板栗生产基地面积达28万亩,年产板栗300多万公斤,邢台板栗在国际市场上尤负盛名。( 邢台)

邢台板栗的生产基地位于邢台西部太行山。这里有着独厚的自然资源,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远离污染,微酸性花岗片麻岩土质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才产出了我们邢台板栗那种独有的风味。板栗品种有紫光910、皮庄4号、邢台明栗。这三大品种都是当地的优良品种。外地品种有迁西板栗四大优良品种当中的燕山魁栗(简称燕魁)和燕山短枝(俗称大叶青)。

邢台板栗颗粒饱满,色泽油亮,个大皮薄,果肉粉糯甘甜,富含优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经技术部门鉴定,邢台板栗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含量约占56.3—72.3%,蛋白质占5—10%,脂肪2—7%,含糖量18—23%,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多,栗实中除富含糖及淀粉、蛋白质、脂肪外,尚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多种维生素。我们邢台的板栗很适合做糖炒板栗(颗粒饱满,炒后易拨皮),板栗粉、板栗仁(含糖量高),大部分板栗总苞大,椭圆形,扁圆形,坚果头,平均果种10.65克(合90-110颗/公斤),营养价值很高。

邢台县是河北省第二个产栗大县。2004年12月,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三批“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邢台县被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