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温州当地的特产酒 温州本地酒有几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温州当地的特产酒 温州本地酒有几种更新时间:2022-05-18 16:49:36

一. 浙江省 温州 瓯海区 温州蜜柑

产品名称: 温州蜜柑

产品别名: 无核桔

产品产地: 浙江温州

产品特性: 皮薄无核、肉汁丰富而味甜如蜜,

产品成分: 蛋白质、脂肪、有机酸、维他命C

产品功效: 解热生津、开胃、利尿、去痰止咳之功效,抗逆性强,清热解毒,桔皮及络可做中药。

产品简介: 温 州 蜜 柑 属宽皮柑桔类,主产于浙江省温州市,又称无核桔。 温州蜜柑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能早产、高产、稳产 ,品质好,易栽培。产区地处亚热带,背山面海,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河渠成网,土地肥 沃,蜜柑生长条件优越。特别是瓯海县梧埏区,是传统柑桔产区,蜜柑种植亦最为集中,被 誉为"柑桔之乡"。近年来蜜柑皮色橙黄鲜艳,肉汁丰富而味甜蜜,果肉及果汁具有解热生 津、开胃、利尿、去痰止咳之功效,桔皮及络可做中药。

产品历史: 早在宋代,瓯柑中就已出现了少核或无核的“乳柑”。《群芳谱》载:“柑出泥山(今苍南宜山)为最,其味似乳酪,故名。其木婆娑,其叶纤长,其花香韵,其实圆正,其肤里如泽腊,其大六七寸,其皮薄而味珍,胍不粘瓣,食不留滓,一颗仅一二核,亦有全无者,擘之香雾人,为柑中绝品。”晁朴之有词赞曰:“温江异果,惟有泥山贵。驿送江南数千里,半含霜,轻雾,曾怯吴姬。幸赠我,绿桔黄柑怎么比。”可惜,我国古代并没有把“乳柑”选育成无核的“温州蜜柑”。从瓯柑外传到温州蜜柑回归故国,这一过程颇具传奇色彩。如今,温州蜜柑已是柑桔大家族中最兴旺的一员,从宝岛台湾到高原西藏,从五指山麓到汉中盆地以及世界各地,处处都能见到它的倩影。

产品典故:15世纪初,日本有一位名叫智惠的高僧,到我国天台国清寺进香以后,取道温州乘船回国。他在温州时,品尝了美味的瓯柑,就带了几篓瓯柑回到日本九州鹿几岛长岛村寺院。院内和尚们分食后,把柑子随意地抛洒在园子里,想不到第二年春天竟然抽芽长出了柑苗。几年以后,柑苗长大成树,开花结果。后来,在这些瓯柑树中,发现一株结出的瓯柑都是无核的,于是就用嫁接的方法几经改进,终于培育出无核柑新品种。因为它来源于温州的瓯柑,所以就定名为“温州蜜柑”,在日本国内广为种植,并且远销国外。

二. 浙江省 温州 泰顺县 泰顺石雕

泰顺石雕,全称泰顺石写意雕刻,简称“泰顺石雕”。是以中国画(写意)理论为指导,汲取工艺美术各门类艺术传统技法和文化精髓,在长期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中形成的以传统玉石雕刻技法为基础,富有中国写意画艺术内涵的一种新的泰顺石雕艺术风格。是一种主题突出,比例合理,色彩丰美,雕琢与自然和谐,意境深邃,具有中国画的大写意和小写意艺术特征,由泰顺青石雕、泰顺印雕、泰顺石写意雕刻构成一脉相传的泰顺石雕艺术文化理论体系。

三. 浙江省 温州 泰顺县 绿豆腐

又称观音豆腐。原材料是一种叫豆腐柴的木本小灌木,多野生在溪流边沿等地,在离泗溪不远的小村庄均竹坑比较多。主要将豆腐柴叶子摘来洗净,取其汁,可以加适量水稀释,而后放入少许清凉的牙膏,搅匀,加盖,放置,待冷冻,,随自己喜爱加些汤料即可食用。

四. 浙江省 温州 泰顺县 婆饼

婆饼是泰顺最具山城特色的风味小吃,是当地百姓酒宴上一道老少皆宜且又必备的菜肴。家家户户摆酒席、招待客人或是做点心时都会买些婆饼回去。婆饼皮脆、馅鲜,让人百吃不厌。做法是先以米糊制成薄饼,加入馅子,卷成桶状,再压扁,上平锅微煎一下即成。罗阳镇城关环城路上的徐世跃夫妇的婆饼店比较有名。

五. 浙江省 温州 文成县 文成杨梅

文成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文成杨梅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的。文成杨梅素以个头硕大、入口舒爽闻名,不仅取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还跻身“浙江省精品杨梅”行列。

文成县地处浙南山区,温州市西部飞云江中上游,土地总面积1 293.24 km2,是浙江省典型的山区县。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18 ℃,最冷月均温8 ℃,极端最低温-5.9 ℃,最热月均温28.2 ℃,极端最高温40.8 ℃,年平均降雨量1 772.4 mm。由于地处山区,山峦叠嶂,沟谷纵横,昼夜温差大,发展果业得天独厚,而且水土保持良好,无任何工业污染,水体、土壤、空气质量均达A 级,环境资源优势明显。文成县共有山地面积8.8 万hm2,其中1.7 万hm2 缓坡地可种植杨梅,发展潜力很大。

自1995 年文成县委、县政府提出“兴山富民”,建设“山水乐园”战略目标以来,文成县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浙江省财政也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文成县水果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杨梅生产面积、产量逐年快速增长。2000 年,文成县杨梅面积达1 312 hm2,其中投产面积661.5hm2,总产量2 661.7 t,面积和产量分别是1994 年的2.17 倍和2.76 倍。栽培品种以名优品种荸荠种和东魁杨梅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56. 6%和35.7%。到2008 年,文成县杨梅种植面积达2 513.3 hm2,其中投产面积1 466.7 hm2,年产量约5 490 t,产值3 400 万元,已初具产业规模。已形成以珊溪、仰山、上林、大峃、樟台为主的飞云江沿岸杨梅种植产业带,以黄坦、金炉、周壤、里阳为主的中山杨梅产业带。尤其是在珊溪南林及仰山的2 个“千亩优质杨梅示范基地”,品种还是以荸荠种杨梅和东魁杨梅为主。文成县杨梅生产、加工已初步形成,由温州帝师杨梅酿酒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上林、仰山、珊溪等三大杨梅基地,引导文成县果农按市场需求种植鲜食、加工绿色无污染产品的产业格局。

六.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马站煎包

马站煎包是位于浙江省苍南灵溪镇望鹤路151号。

苍南马站为人熟知的食物除四季柚外,还有就是煎包。

作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民间小吃,休闲食品——马站煎包其工艺特点是面皮油润柔软,包衣金黄脆香,包馅鲜嫩可口。马站煎包具有六十年的历史,从马站发展到县城灵溪,每天现场制作的3000余个物美价廉的煎包经常出现抡购一空的局面,供不应求。马站煎包店开设在望鹤路151号,将继续为推广马站煎包的民间小吃文化作出贡献。

七.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苍南夹缬

夹缬,是我国古代在织物上印花染色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主要采用一组纹样对称的花版,紧夹丝织物,浸于蓝靛青染液,取得染织物,故专家称其为“蓝夹缬”。起源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是我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堪称我国印染技术之母,古代曾作国礼。其实物残片现被国外一些世界一流博物馆视为国宝级珍藏品。

夹缬技术在唐代就有彩色印染技术,其产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十分盛行。在宋代却曾两度遭赵氏王朝政府的示禁,几近消亡,元明以后,夹缬由多色彩向单一蓝色转化,20世纪70年代之前,苍南境内乡村,夹缬印染作坊比比皆是,夹缬产品的“大花被”依然是本地民众婚嫁的必备之物。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生活需求的改变,更兼现代工业的繁荣,色彩斑斓的各类现代布制品的出现和兴起,传统夹缬印染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日渐萎缩,因滞销而停产。20世纪80年代开始,宜山八岱村印染作坊业主薛勋郎师傅对此进行抢救性的生产。薛勋郎的夹缬印染作坊便成为全国惟一完整地保存夹缬传统工艺,且尚在生产夹缬的作坊,堪称是中国古代印染业的活化石。

苍南夹缬印染生产技术性强,生产流程一环一节,环节相接,周密而考究,不仅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代夹缬印染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同时还保存了天然靛青的配方、配液和以天然靛青为染料的技术,可以说是我古代印染技术的活化石,抢救和保护夹缬技术,对于研究我国印染技术的原始风貌、传承方式和发展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苍南夹缬印染技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生产技术性强,伴随着人民的生活而代代传承。苍南夹缬印染以棉纺土坯布和天然染料靛青为主要原料,其生产的产品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生产成本低,价格低廉,印染过程不会造成有害性无污染,不存在当代印染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苍南夹缬以蓝、白两色构图,将温州地区的南戏故事、民间传说作为夹缬制品的主要图案。有取材于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的“百子图”,有取材于民间绘画的凤凰图、牡丹图、菊花傲霜图、灯笼双喜图等,明显有别于唐宋明时期的夹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代服装、装饰品、旅游产品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通过技术改进,可生产各种工艺装饰、被褥、时尚服装、门窗帘、等各类生活用品,特别是在服装和工艺装饰方面具有较大的发掘潜力和利用价值。抢救和保护苍南夹缬,对于研究和考证夹缬在苍南及至整个浙南地区的发展与变化,具有较大的意义。

苍南夹缬印染技术,是农耕社会的缩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工艺,流传千多年,对于研究我国农耕社会人民生活及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6年“苍南夹缬”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夹缬传承人薛勋郎于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八.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虹桥猪

【主产区及分布】 主产于浙江省乐清县虹桥镇一带。分布于永嘉、温州、瑞安、玉环、温岭等县。

产区位于浙南海滨,气候温和,粮食及农副产品丰富,给养猪提供了良好的饲料环境。群众在长期饲养种猪过程当中,积累了丰富的选中经验,喜选0多、个体大、背阔、臀圆、四肢促装的猪只,并多在第三至八胎后代中留种。

【品种优缺点】 虹桥猪个体大,脂肪沉积能力强,腹脂较多,胴体种瘦肉较少饲料利用率低。

九. 浙江省 温州 乐清市 雁茗

    又名“雁荡毛峰”、“雁荡云雾”。是一种烘青绿茶,必须在清明谷雨之间采摘。选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三叶的初展肥嫩芽叶制作而成。色泽翠绿,香气扑鼻,味道清醇。明代开始列为“雁山五珍’之一。《瓯江逸志》曾说:“瓯地茶,雁山为第一”这并非过誉。雁茗在宋、明、清三代皆列为贡品;1954年被选为国家名茶;可谓载誉全国。雁茗,出产于龙湫背、元宝心、莲花洞和雁湖岗等山高多雾的地方。那里湿度大,香灰土养份丰富,茶树生长特别旺盛,芽肥汁厚,品质优异。( 温州)

十. 浙江省 温州 平阳县 麻巧

原名巧食、源自农历七月初七民间妇女向织女星“乞巧”的风俗。麻巧采用优质面粉、蔗糖、 猪油、食盐、苏打等原辅料,经调制成舌形,撒以芝麻,烘烤而成。温州市面包食品厂生产的麻巧,1983年获浙江省商业传统最佳产品奖
( 温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