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梅州特产零食有哪些 梅州最好吃的特产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梅州特产零食有哪些 梅州最好吃的特产零食更新时间:2022-05-18 08:57:24

一.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红焖猪手

用料:净猪手600克。调料:大蒜2瓣,葱半棵,精盐3茶匙,白糖3茶匙,味精2茶匙,高汤2汤匙,二汤1汤匙,深色酱油、湿淀粉各0.5汤匙,花生油3茶匙。

制作过程

将葱洗净切段;大蒜剁茸。 将净猪蹄涂上深色酱油,下温油锅中炸呈大红色,而后放炖盆(要用竹箅垫底──加高汤、精盐1茶匙,白糖1.5茶匙,放火上煲1小时至稔烂,捞起待用。
炒锅内放油0.5汤匙,加入大蒜茸,葱段和精盐、二汤、白糖、味精、猪手、略焖后,用深色酱油加湿淀

二. 广东省 梅州 蕉岭县 鸡炒酒

用客家特有的客家酒和鲜嫩鸡肉制成,鸡肉鲜嫩、略带娘酒的味道。(一定要客家特制:娘酒来炒)

可这道菜的重点在酒上,娘酒与鸡肉搭配,少了酒味的呛人,多了几分酒香的甜味。(可别喝多了,后劲大喔~!)女人坐月子时都是吃这个~可滋补了!

一说起鸡炒酒,很多外地的朋友都是连连称赞,如此美食,自然早已是名声在外。鸡炒酒可以说是兴宁最具有特色的客家美食之一。其有以下三个待点:一是补身子、特别香、特别顺口。二是它经常被兴宁人用作产妇坐月子之用。三是每当有人家添男丁的时候,该家就将鸡炒酒炒上一大锅,发于全村每家一碗。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鸡酒炒做好,要知道无论是从选酒取鸡,还是挑姜选料,都是很有学问的。小编日前就恰巧遇到一位好师傅,他做的鸡炒酒绝对是酒气鸡味姜香,喝起来,以碗论。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说说这位师傅鸡炒酒的做法。

1、首先把新鲜的鸡肉沥干水分。

2、将姜切成片片。一会要用。

3、再准备好超醇的娘酒。

4、可以起锅了,记得先不要放油,把鸡倒进去翻炒即可。

5、一直将鸡肉炒到变颜色。

6、等炒到鸡肉有点焦黄,干锅的时候。放上一点油。不要放太多。

7、把姜放进去,继续大火,翻炒。

8、放上一小勺的酒焖煮一会。

9、倒上足量的娘酒进瓦锅,煮开后,小火煮半小时。

10、一锅补身的鸡炒酒就做好了

三. 广东省 梅州 五华县 福米

福米——是广东省五华县乡村高坑田种植的,没有施化肥农药,纯天然无污染。经精选加工而成。

福米——外观形状较有特色,具有口味香浓鲜甜好吃之称,有钱难寻乡村优质福米的说法。

福米——外观比外省米显得较短、稍碎,晶莹洁白,宜稀宜干,口感好,是当今粮食中的最佳绿色食品。

四.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鸡颈粄

鸡颈粄

鸡颈粄是一种小吃,其因形而得名。用水把“七分糯三分粘”的米粉和成面团,取一小团用双手压扁,放入热油锅里煎,一边煎一边用锅铲压拍,然后把它翻过来再压拍,如此一而再,直到把它压拍成比原坯大一倍的薄片,此时已煎熟成外焦里嫩的微黄。趁热取出摊在白色的椭圆形瓷盘里,撒上白糖和切碎的炒花生米,细细地卷好。

用刀切成三分长的一小段,一圈圈竖起,嗯,真的很像鸡颈呢。入口香甜,慢咽糖粒沙沙,名副其实的鸡颈哦!现在工艺花样百出,裹馅可以是椰丝,芝麻,腰果碎,松子仁等等,但最正宗的还是白糖和碎花生。

五.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大坑陶瓷

大坑陶瓷

六. 广东省 梅州 五华县 新桥腐竹

新桥腐竹

地处我县最北部的华城镇新桥,盛产饮誉海内外的新桥腐竹。根据当地水资源的特点,新桥腐竹由优质黄豆为原料精制而成,具有色泽好、耐煮、味清香鲜甜。新桥腐竹主要以家庭作坊式生产,有9个村300多户农户生产,其中日产腐竹20公斤以下的小户有270户、日产腐竹20公斤以上的大户有30户,由李嘉雄老板投资兴建的兆安腐竹厂,年生产腐竹5万多公斤,产品畅销五华县内、深圳、广州、江西、新加坡、香港等海内外,产品供不应求。

五华县华城镇素有“腐竹之乡”的美誉,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新桥腐竹”因纯手工的传统工艺,被看作是与“梅州金柚”齐名的“客家名片”。如今,该镇新桥片10个村仍有513户农户坚持手工制作腐竹。全镇年产腐竹可达800万斤,产值1.3亿元。

新桥腐竹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巨大。“今年开始,我们以新桥片为示范点,引导全镇广大农户进行腐竹生产,进一步扩大新桥腐竹市场占有率。”黄国标说,今后,该镇将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和技术,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特色龙头企业,对新桥腐竹进行统收、烘干、包装,稳定品质,让手工作坊抱团发展,打响“新桥腐竹”这个区域品牌,让更多人尝到“家乡味道”。

七. 广东省 梅州 梅县 客家肉丸

客家肉丸蒸熟后即可食用,香喷喷、热腾腾的客家肉丸香气扑鼻,味道鲜美可口。山村客家人也常常将客家肉丸晾干存放,食用时可蒸、可煮、可炸、可炒,蒸的脆爽,煮的韧滑,无论哪种方式均可制作成道好菜。

八.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九. 广东省 梅州 梅江区 鸭双羹

鸭双羹,也是一种主食,与鸭无关,制作原料为纯净洁白的雪粉、红糖、猪油、生姜及山柑子碎末。其制法先把生粉炒熟,再将红糖加适量的水煮稠,用粗纱布过滤,除净杂质,放回锅里,撒上生姜细粒及山柑子碎末,加上适量的油。待煮沸时,一边把炒熟的生粉用细筛均匀地筛选进稠糖上,一边缓慢地注入油料,并不停地搅拌,直至羹呈黑褐色,光亮润泽,香气喷发时便成。其味香甜松脆。

信息来源:梅州市旅游局

十.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客家油馃子

油馃子,就是油炸的馃子,分甜咸两种,甜的叫麻馃子,咸的叫味馃子。在客家地区,每年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做油馃子,以备待客和馈赠亲友。节后,妇女回娘家总要带上几包自己做的油馃子孝敬娘家。平时,在茶摊酒店也有油馃子摆卖,供顾客喝茶饮酒作佐料。

制作麻馃子的原料:1、纯净糯米;2、红糖或白糖(糯米与糖为10∶3);3、茶籽油或花生油;4、白芝麻。制作方法:把适量的糯米洗净、浸透、滤干后打成糯米粉(以前用石碓踏,现在用粉碎机打)。将糯米粉总量的1/3加入清水搅拌,搓成若干块2厘米厚、直径15厘米左右的圆形粄块,称为“粄钱”。把“粄钱”放入开水中煮熟,捞起凉凉后,放在剩下2/3的糯米粉中,加入红糖或白糖搅拌均匀,反复搓揉成柔韧嫩滑的粄团,接着把粄团碾压成1厘米厚的粄块,再用刀切成横直1厘米的小粄丁。然后将小粄丁投进烧滚的油锅内炸,至色泽金黄、中间鼓起成小圆珠状即可起锅。盛进金属或陶瓷大盆中,趁热淋上适量的糖浆、撒上炒香的白芝麻并慢慢翻动馃子,让芝麻牢牢粘满馃子表面。

炸味馃子则在打糯米粉时加入适量的大蒜苗。方法是:把洗净晾干的蒜苗撕成条切碎,与糯米混匀一起打成粉绿色糯米粉。然后,与做麻馃子差不多。

麻馃子、味馃子脆酥香甜或咸酥香脆,各具独特风味,越嚼越香,令人回味无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