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婺源县特产 上饶必买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婺源县特产 上饶必买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6 15:50:21

一. 青海省 西宁 湟源县 尕面片

面片是西北地区群众最喜爱也最普及的一种面食,做法简单易行,可以不用工具,一般是先将面调揉好,或切成短条,或者先团成饼状,待下锅时再切成短条,锅里煮好相应的蔬菜、肉等后,两手将短条面压开,拉长,一手拿面条,一手揪为方块下到锅里。

由于混放的蔬菜,肉类等不同,面片还有多种风味各异的品种。高原上气候寒冷,过去冬天没有新鲜蔬菜,一旦菜瓜刚熟,摘一两个鲜嫩的菜瓜下面片,叫作"菜瓜面片"。面皮下好后,再打上鸡蛋,味道又不一样,叫做"鸡蛋面片"。放了羊肉,羊肉味特浓,就叫做"羊肉面片"。这些面片都是带汤的。如果把煮好的面片用漏勺打出来,和上炸酱,就叫作"烩面片"。而打出来后又用粉条、牛羊肉等混炒,则叫作"炒面片"。

面片是青海人的家常便饭,随之便有一系列的风俗讲究。如果是男方到女方家求婚,女方家如端上面片,男方家的就不用再说了,说明遭到了拒绝,因为面片是揪断了的。如端上了长长的拉条,表示婚姻可成。人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谁家如果表示同意婚姻而端上了面片,则要被笑话。有远方或尊贵的客人来家,一定不能下面片,否则会失敬伤客。家人要出远门。有的地方专门揪面片送行,据说面片预祝出门人办事利落,马到成功。也有的地方专门下长面叶(如拉条子)送行,据说这种面食预祝出门人顺利往返,而面片则被认为途中会出差错,办事不成。

当然,现代人对这些是不相信了。但面片将永远出现在青海人的饭桌上和西宁的饭馆里,并将永远受到人们的青睐。

信息来源:西宁市人民政府

二. 广西 桂林 资源县 资源薇菜

资源县各乡、各山头均有分布,密度较大的面积30000亩。主产地在延东、梅溪、瓜里、车田等乡,年产量(干货)120吨,以成为广西较大的薇菜交易集散地。

三. 广西 桂林 资源县 荷叶鸭

荷叶鸭是桂林传统滋补名菜,用荷叶包裹着鸭子吃,即营养又美味。采用光鸭、干荷叶、瘦肉丁、熟冬笋丁、腊肉丁、炸香荔丁、虾米等做原料,将老鸭下油锅炸至外表金黄,另将原料中的丁块加盐、味精、酱油同炒入味,放入鸭肚中,用荷叶包好,上笼火蒸而成,有荷叶清香,鸭肉滑嫩,馅料多样,口感丰富的特点,并具有养胃生津、固精补气,降胆固醇等功效。

桂林荷叶鸭用桂林郊区莲藕搪里生长的青青莲叶,包裹鸭子,制成菜肴,清香可口,别有风味。必须选用肥嫩鸭子作主料,选用鲜嫩、粉香原料做馅心,用青青荷叶做包裹物,调味适当,火候到家,才能做出风味独特的佳肴。

四.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泾源黄牛肉

泾源黄牛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泾源黄牛肉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的。泾源县已真正成为宁南山区最大的肉牛养殖核心区和西北肉牛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泾源黄牛肉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泾源县自古以来重视发展畜牧业,远至周、春秋时期就已牛马成群,养殖的黄牛故有“天天喝矿泉水,顿顿吃中草药”之说,黄牛肉享有牛肉中骄子的美称。建国后,肉牛养殖主要以放养为主,放牛者在闲暇间编成了民间游戏“赶牛”,参与人员多,热情风趣,相传至今。自2007年以来,泾源县被宁夏确定为全区环六盘山生态肉牛养殖基地,县委、政府将草畜产业作为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力推进,肉牛养殖发展后劲十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泾源肉牛养殖模式”,在全区广泛推广实施。为扩大肉牛养殖宣传,每隔两年连续举办了五届全国和全区“黄牛节”、“赛牛会”, 形成了比较丰富黄牛发展文化。

近年来,泾源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向导、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破解瓶劲,壮大规模,提升层次,打造平台,建立健全投资机制和以奖代补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饲草料种植加工调制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疫病防治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形成了养殖规模化、圈舍标准化、品种优良化、饲草多元化、营销市场化和服务科技化的“泾源肉牛养殖模式”。已注册“泾源黄牛”地理标志和地理商标,泾河清真系列牛肉产品取得有机认证,“宁夏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县”被自治区正式命名,“六盘山”、“泾河”清真品牌享誉区内外,全县牛饲养量年达到19.5万头,人均牧业收入达到825元,新建成的定点屠宰场日屠宰加工肉牛50头以上,“清真”牛肉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泾源县已真正成为宁南山区最大的肉牛养殖核心区和西北肉牛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

2013年,泾源县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申报的“泾源黄牛肉”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泾源县新民乡、泾河源镇、兴盛乡、香水镇、黄花乡、六盘山镇、大湾乡4乡3镇110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6°12′15″-106°30′5″、北纬35°14′20″-35°37′25″。区域年生产肉牛23万头,黄牛肉2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泾源黄牛肉肉质鲜嫩、瘦肉多、脂肪少,牛肉呈樱桃红色,脂肪呈乳白色,肉表面有一层薄膜,富有弹性。 2、内在的品质特征:泾源黄牛肉瘦肉率80-85%,净肉率达43%以上,蛋白质含量21-23%之间,脂肪含量0.1-0.3%。 3、安全要求: ①加强黄牛养殖设施卫生管理工作,坚持卫生清扫和消毒制度,杜绝或减少疾病发生,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做好黄牛的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 ②黄牛养殖人员严格按照饲养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饲养,确保圈舍温度、湿度、通风、密度等养殖环境良好。 ③严格遵守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食品安全法》、《动植物检疫法》等法律法规、相关管理办法、规定及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条件、卫生要求、检验规程进行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五. 青海省 西宁 湟源县 青海奶皮

奶皮也叫干奶酪,和西餐中称作"忌司"的相似,是青海农牧交错地区农民用牛奶制成的著名士品之一,为牛奶制品中最可口的营养食品。其制作历史己近百年。

奶皮的制法是将鲜牛奶入锅煮熟后,控制火力,微火烘煮,并不断搅动,使水分慢慢蒸发,奶汁浓缩,在锅底凝结成一个圆形的黄色奶饼,放凉处阴干,即成。

奶皮纯黄夹白,油渍点点,蜂窝沙孔满布,色彩清新迷人,入口奶油溢香,酥柔味美,不油不腻,营养丰富,不但可供日常食用,而且更是逢年过节、迎亲嫁女待客的上品,也是探亲访友、慰问老年病人的礼品。老年人最喜把奶皮切成小块泡在奶茶中食用。若切盘上席,作为干果软糖,则是很好的奶油小吃。

六.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牛杂汤

牛杂汤

主料:牛筋、牛肚、牛腩、牛腱、牛骨

调料:酱油、料酒、盐、味精、桂皮、八角、老姜丝、葱段等;

制法:

1、先将

牛骨砍成大块的氽水,牛腩、牛肚、牛腱等改刀成均匀的片,并氽水待用;

2、净锅下水加入牛骨、牛筋、牛肚等主料一起大火烧开,加入老姜丝、葱段、酱油、桂皮等调好味,再用小火煨100分钟左右,起锅挑掉牛骨、桂皮、葱结等淋上少许葱油即可。

七.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大鄣山茶

大鄣山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江西婺源绿茶历史上就远销欧美,建国后,又一直作为中国绿茶的“面子茶”出口海外。上世纪90年代初,绿茶外销萎缩,婺绿-退出国际市场。但近年“大鄣山茶”却迅速崛起,这是因为它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及时了解和迎合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消费潮流。同样是婺源的茶业,其兴衰折射出人们观念的嬗变和生产方式的改革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其启示是深刻的。

江西婺源县是中国绿茶产地金三角上的明珠,而“大鄣山茶”则是婺源绿茶中的一颗明珠。

大鄣山坐落在婺源县北部,海拔1630米,纵横2100平方公里。这里,峰峦叠嶂,终年云遮雾罩,生态环境天然纯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造就了优秀的“婺绿”———大鄣山茶。1996年,经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三年环境跟踪检测,“大鄣山茶”获得了A-绿色食品证书。之后,它直奔欧盟市场。短短几年的发展,在全国有机食品生产中,大鄣山茶的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和出口创汇额都占到了50%以上,奇迹般地坐上了龙头老大的位置。大鄣山茶先后荣获江西名牌、国家级新产品、中国食品业名牌、上海市十佳茶叶品牌、1999世界博览会金奖、江西省著名商标等称号。

大鄣山茶原产地认证范围为婺源大鄣山山脉及其周边近2100平方公里的高山茶区,区域内生态环境优越,为茶乡婺源产茶的金三角区。

大鄣山坐落在婺源县北部,海拔1630米。这里,峰峦叠嶂,终年云遮雾罩,生态环境天然纯净。古诗云:“蟠踞徽绕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这里群峰跌宕起伏,山势纵横巍峨,四季云遮雾罩,阳光温煦漫射,植被丰富,土壤肥沃,生态环境纯净天然,自古就是出名茶的灵秀之地,《山海经》称之为“三天子都”。如此优越的生态条件,使该地出产的茶叶,形成了“香高、汤碧、味厚、汁浓”的品质风格。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造就了最优秀品质的“婺绿”_大鄣山茶。在全国有机食品生产中,大鄣山茶的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和出口创汇额都占到了50%以上,奇迹般地坐上了龙头老大的位置。

1997年金秋十月,在广州举行的中国绿色食品宣介会上,大鄣山茶展台吸引了众多外商惊喜的目光。不久,威伯公司相邀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机构BCS的专家专程来到婺源,实地考察大鄣山茶的生长环境和加工管理。在洋专家一致的“OK!”声中,大鄣山茶顺利获得了BCS认证证书。这是一个得到140多个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有了这份证书,大鄣山茶就有了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八.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清明果

清明时节,在江西婺源随便走进哪条村,哪户人家,都可以看到一种颜色青绿,天然清香的特色小吃,看起来有点像中山的粉果。一问,才知道她们在包的这种叫做清明果。

说是她们,是因为男人是不参加包清明果的,只在一旁悠闲的看着。最开心的是孩子,他们围着大人们转,玩累了吃一两个。看到清明果,就知道纪念先人的时节已经到来,早上村道上经常看到腰别镰刀的男人,手拿竹竿上山祭祖。

我们在一个寂静的中午时分,走进上晓起村的一个大户人家,碰到女主人正在做清明果。

用一种叫野艾的野菜水煮后揉入面粉中,和糯米、籼米粉在面盘里搓好面团。把面捏制成小酒杯状,填入类似菜包的馅,最后捏合而成。包好后,小心的放在一竹筛上,以备蒸食。馅料也是用腊肉、猪肠、冬笋等和野艾拌好。

清明果因为主要原料野艾在清明时节长势最旺,也最易采得,因此得名。另一种说法是此果过去用于清明时节纪念和怀念逝者。这种野艾有一种浓郁的味道,看起来像葱,吃起来也像葱。果皮有韧劲和嚼头,而且不会吸收菜馅里的油,一口咬下去时,咸香满口。他们用捏花边与否来区分豆腐馅和萝卜馅的清明果。我吃了一个萝卜馅的,有点受不了那股葱荤之味就放弃了尝试。

回到家中,清明果最让人怀念的不是它的味道,而是家家户户共同制造的节令气氛,就像那种聚光灯一样从老房子天井打下来的光线,既热闹又悠长。

九.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甲路纸伞

甲路纸伞,是婺源传统名牌产品。早在明清年代,就随着徽商的足迹走遍长江流域,1936年曾获国际博览会金奖。民谣唱道:“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扬州的女子不用拣”,可见当年之盛。



甲路纸伞选用优质木竹、皮纸、桐油等制成,工艺承传统之法,画面取民间之彩,风格别致,纸伞可避雨、可遮阳,美观轻便,尤为女土青睐。近在中国明星县市经济成果博览会上荣获银奖。



甲路纸伞是一个品牌,现在许多非甲路伞厂做的伞都不错。但现在卖的多是丝绸伞。正宗的甲路纸伞应当是桐油纸伞,卖的反而不多。 买伞的地点可以在县城,可以在清华(清华有三四家规模比较大的伞厂)。如果路过甲路也可以在甲路买。

十. 河北省 保定 涞源县 涞源粘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涞源的黄土地、沙土地和冷凉的气候很适宜黍子生长,黍子推出的米不仅粒大而且金黄,被称为黄米。这种米非常粘。涞源的先民们以黄米为原料,粗粮细做,发明制作出了很多美味可口的粘糕食品,并且经过长期的积累,赋予了粘糕深厚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在品尝各种美味粘糕的同时,也看到了山里人的朴实、厚道与创造力。

春花秋实,秋天各种庄稼渐次成熟,劳作了一年的农民将黍子收获回家,一方面为了庆祝丰收,另一方面也是急于尝一口新粮的香味,于是大家等不及将黍子晒干推掉糠皮,就乘湿连皮磨成面。这样蒸出的粘糕,虽然不再金黄而呈暗黄色,但那种新粮特有的香味会随着锅里冒出的蒸气扑面而来,令人垂涎。这种糕因制作方法较粗被称为“毛糕”。毛糕又称启场糕。因为黍子成熟得最早,打黍子是一年中第一次使用场院。人们吃启场糕一是庆祝丰收,二是祈祷和期盼着自家的场院能打出更多的粮食。

在农村盖房子是一件大事。早年盖房子并不请专业的建筑队,无论谁家盖房都是请本家、乡亲帮忙。工钱是不给的,但饭菜要由东家管。山里没有细粮,那么就吃白糕,涞源人说的白糕实则为黄糕,是将黍子推皮后磨成黄米面,然后蒸成粘糕,乘热用手揣到一起而制成的。这种糕得醮着熬菜吃,通常用土豆条熬豆腐,有条件的用粉条白菜炖红烧肉,实在没有条件的则将豆腐渣炒一炒或做豆腐不去渣,直接把连渣带浆点成的豆腐炒一炒,叫做懒豆腐。现在白糕懒豆腐对涞源的老百姓来说也称得上是名吃。为了将房子盖得结实,条件较好的人家要准备五大碗酒菜,同时将粘糕制成油炸糕拿给帮忙的人吃。吃了白糕特别经饿,而且干活十分有劲。

古人说,人生最大的乐事有四件:久旱适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无论如何结婚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件大事,人们习惯大势操办。在涞源人们管办喜事叫“吃糕”,就是说“吃糕”这一词是一个带有特定含义的日常用语。涞源办喜事既不吃毛糕也不吃白糕而是吃油炸糕。炸糕制作起来很讲究。通常是以白糕做皮,里面包上馅,再用油炸,皮儿被滚烫的油炸出一层金灿灿的泡泡,里面却十分绵软,外焦里嫩,香脆可口。这油炸糕很有学问,特别是外形上有约定俗成的模式,大家不用问,一看形状便知里面包的是什么馅,象水饺一样的,肯定包地是豆沙馅,将饺子两头弯回连在一起呈戒指状的,里面包地肯定是豆腐渣馅;而没棱没角呈球形的,里面包地不是韭菜鸡蛋馅就是韭菜豆腐馅。值得一提的是油炸糕绝不会包肉馅,因肉馅和粘糕搭配在一起吃起来太腻,不够爽口。

既然是办喜事就免不了闹着玩,同辈年轻人爱闹洞房,而老太太、小媳妇们则在糕上耍花招。户数大,亲戚多的,本家的老太太、小媳妇们三更得起床捏糕,大家围在一起边捏糕边有说有笑,那情景真是其乐融融。在大家不防备时,小媳妇们故意使坏,有的在糕馅里包上辣椒,有的将白糕外形做成饺子状或球状,其实里面什么馅都不包,故意制造“假冒伪劣”蒙人,不定让哪个贺喜的人被捉弄一回。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涞源人办丧事也吃糕,吃的是豆子糕。人已驾鹤西游,家人悲伤无比,哪有心情再精工细做,于是拿来黄米面、小豆、架豆等,支上蒸锅,撂上篦子,撒一层面,再撒一层小豆和架豆,蒸熟以后象打豆腐一样用力切成方块即可食用。涞源人平时是不吃豆子糕的,因为它是不吉利的食品。过年过节时涞源人也要吃糕,这时吃糕又增加了制作程序和配料,大家不约而同地吃枣云糕。枣云糕,顾名思义,糕被做得象云朵一样。正宗枣云糕在起卷的时候,要两边向中间一齐卷,切开后称“如意卷”,象征吉祥如意,幸福美满。不过,现在人生的活节奏加快了,也懒了,一般都朝一个方向卷成了蜗牛卷。目前,枣云糕作为涞源粘糕的代表作,已经成为外地人首选的特色饭。

不办喜事、不办丧事也不过节,闲来无事吃什么,还是离不开糕。涞源人做糕花样翻新。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豆面糕。把黄豆炒熟磨成很细的豆面,掺上白糖,切一块现出锅软乎乎热腾腾的白糕,滚上豆面,象拉面一样折上再拉开,反复几遍,只折得一层豆面一层糕,层层叠叠,似北京人做的驴打滚。乘热一咬,豆面会扑散一鼻子,香喷喷甜丝丝,其中之妙不可言状,。一个是箩面糕。开水锅上架起笼屉,将黄米面置于箩中,通过箩子一层层筛下去,随筛随熟,待有一定厚度,再盖上锅盖蒸一会。揭锅即切即食,松酥沙脆,清香爽口,似绿豆糕一样。对于粘糕还有许多做法,如蒸黄米饺子、炸糕条……

纯粹的糕是用纯黄米做的,由于产量小的原因,由于价格相对较高的原因,糕也有不纯粹的时候。为了使有限的黄米蒸出更多的糕,涞源人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黄米中兑上部分玉米,称之为节米,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节米即节约黄米之意。节米兑得少时,粘糕粘而不腻,恰到好处,而节米兑多了则使粘糕格外显硬,失却了粘韧爽滑的品质,自然就不够好吃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蒸粘糕已很少有人再兑节米了。

小小黍子,金灿灿的黄米在涞源人手中幻化出了诸多的美食,也蕴含了涞源人的喜怒哀乐、反映出社会万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