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邗江特产是啥 江苏省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邗江特产是啥 江苏省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7 00:15:45

一.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黄珏老鹅

黄珏老鹅是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黄珏镇(现合并为方巷镇)的特色美食。黄珏老鹅选用本地放养的白鹅,以中药材和秘方配料,加水烧煮而成,成品形整似活,烂而不散,色泽金黄,肉质肥嫩,咸鲜味美,久食不厌。

黄珏老鹅的制作工艺始于清朝中叶(1750年前后),其时,联合村一张姓家庭首创盐水板鸭制作。不过,有记录的是清末民初。那时,在繁忙的胶庄码头,张恒霞与儿子张长兆在黄珏桥西街经营盐水板鸭生意,并开了一家“正兴源”店。

经过张氏几代人的经营和钻研,做盐水板鸭的功夫算得上独步一方。1960年前后,鸭子少了,在原材料缺失的情况下,张长兆与其子张福正以鹅代鸭,开始煮盐水老鹅,并将店名改为“张正兴”。还是用老汤老卤,还是用同样的作料。经过多番实验,煮出来的“老鹅”与“老鸭”不分上下,味道同样鲜美。逐渐地,“老鸭”就变成了“老鹅”,并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以“黄珏老鹅”冠名。

如今,黄珏老鹅已遍及扬城,市区的各类黄珏老鹅专卖店、专柜、熟食摊200多个。在黄珏老鹅的诞生地联合村,制作黄珏老鹅的人家就有10多户,原黄珏镇共有50多户。而“黄珏老鹅”正在登堂入室,从宾馆饭店招待贵宾的筵席,到普通居民的餐桌,都能见到色香味俱全的“黄珏老鹅”。

黄珏老鹅的制作方法:

“黄珏老鹅”,首先要选出毛齐膘足的鹅,最好是选用1-2岁的种鹅;宰杀前,要将鹅放在池塘漂养一二日。宰杀后,仔细镊毛、漂洗干净,还要在鹅的0上切一刀,名叫“大开门”,用手伸入掏出内脏,再将腔内血水清洗,用钩子挂起来把血水晾尽。

黄珏老鹅的作料最为考究,作料有大小料之分,大料以生姜、葱、酒、白糖、盐为主;小料有陈卤(前一天煮过的小料)和新卤之分,陈卤直接放进大料中继续熬煮;新卤有8种成分,分别是八角、桂皮、花椒、丁香、小茴、扣仁、曹果和香叶,各取一定量,用纱布扎好,放入大料中一起熬煮。

大小料调好,烧火煮沸后,将鹅倒着放进锅内。锅也是特制的,与火直接接触的是大铁锅,铁锅上方,还加造了50cm高的木制瓮,有利于焖煮。

除了大小料外,最关键的是掌握火候:先用武火(火力大而猛)攻,卤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再用文火(小而缓的火候)焖。武火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肉熟得早,卤味入不了肉;而文火要温温不绝绵绵若存,如焖不到位则连皮带骨啃不动,焖过了头,则是骨肉过烂,挑不上筷子。

鹅出锅了,还要取卤水。熬煮过的卤水呈青绿色,水上漂浮着一层白色油沫,需舀出倒掉。上好的黄珏老鹅,色如胭脂,入口酥而不烂,清香扑鼻,回味甘爽。

二.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粽子

粽子

粽子是季节性很强的小吃,每年要到端午节前后,卖粽子的才多起来。扬州的粽子做得很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是火候到家。《随园食单》“扬州洪府粽子”

云:“洪府制粽,取顶高糯米,捡其完善长白者,去其半颗散碎者,淘之极熟,用大箬叶裹之,中放入火腿一大块,封锅闷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断。食之滑腻、温柔,肉与米化。”粽子的品种也不少,有咸肉粽子、鲜肉粽子、赤豆粽子、蚕豆粽子、白糖粽子、花生粽子等等。包粽子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形状有枕头形,扬州人称为小脚粽子;锥形,扬州人称为三角粽子,不会包的人捏来捏去什么形都出不来。

三.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瓜姜鱼丝

“瓜姜鱼丝”是江苏地区的一种传统名菜,它同“瓜姜肉丝”一样是夏令季节的名菜。它以青鱼或鳜鱼作主料,配以酱瓜、酱姜等辅料制成,鲜咸入味。清代的一些文人雅士对其十分推崇。清代名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曾介绍了当时一些官府吃鲟鱼重用瓜、姜的烹调方法。他说:“尹文端公自夸治鲟鳇最佳,然煨之太熟,颇嫌重浊。惟在苏州唐氏吃炒鳇鱼片甚佳,其法,切片油炮,加绍酒、秋油(秋油,又名母油。以黄豆为原料,略加面粉,在大伏天中经水煮熟,发酵。然后加烧开的盐水,一起放在缸里,置露天,经日晒三伏,晴则夜露,至深秋酿成的优质酱油),滚三十次,下水再滚,起锅加作料,重用瓜姜、葱花。”到清末民初,江苏各地也盛行制作“瓜姜鱼丝”、”瓜姜子鸡”等菜肴。

四.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千层油糕

千层油糕:糕体半透明,柔韧异常,层层相叠,又层层相分,甜糯适度而爽口,在掌握酵面、糖、油性能的基础上运用自如,1983年扬州的特一级点心师董德安参加了全国烹饪大赛,以包括千层油糕在内维扬点心艺惊四座。荣获全国最佳点心师称号。( 扬州)

五.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扬州小吃

扬州小吃

六.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桂花糖藕粥

原料:糯米200克,嫩藕2节,白糖250克,桂花酱少许。

做法:将糯米在清水中淘洗干净备用。藕洗净去节,用刀切成段,刨成浆,去渣留汁。将藕汁和糯米一起倒入锅内并酌情加清水,煮熟后加入白糖和桂花酱,再煮沸即可食用。

七.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虾籽饺面

虾籽饺面

顾名思义,饺面就是饺子加面条,不过其中所谓的“饺子”其实是馄饨。馄饨皮薄如纸,肉馅鲜美饱满,面条筋道爽滑。以虾籽熬汤,再撒上蒜茸,香气扑鼻。

品尝要诀:不要看一碗酱色的汤毫不起眼,鲜美滋味尽在其中,如果吃完饺面不喝汤,就亏大了。

推荐餐厅:

共和饺面店:总店在甘泉路81号,扬州风味的快餐店,就餐高峰时人很多,在中午一点以后去可以避开人群。广润发超市(66路车可到)旁边的翠岗店面积大,人比较少。虾籽饺面2.5元/碗,面或馄饨2元/碗。

蒋家桥饺面馆:广陵路上,当地人都知道的百年老店。环境和服务都比较简单,胜在物美价廉。饺面2.5元/碗。

八.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红烧狮子头

红烧狮子头,是中国逢年过节常吃的一道菜,也称四喜丸子,是取其吉祥之意。这是一道淮扬名菜,有肥有瘦的肉红润油亮,配上翠绿青菜掩映,鲜艳的色彩加上扑鼻的香味,光看就引动食欲,醇香味浓的肉块与汁液,是令人无法抵挡的顶级美味。

狮子头要柔软好吃,肉最好自己剁,另一个重点是在容器上,要细火慢炖,以砂锅为最佳,己故国画大师张大千传授夫人的一道拿手好菜就是“红烧狮子头”,大千先生的作法是,十分瘦肉,三分肥肉,细切粗斩,大小要如米粒,不能剁太细,让肉质间保持缝隙,才能含汁。

红烧狮子头是一道淮扬名菜,有肥有瘦的肉红润油亮,配上翠绿青菜掩映,鲜艳的色彩加上扑鼻的香味,光看就引动食欲,醇香味浓的肉块与汁液,是令人无法抵挡的顶级美味。

九.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五丁包子

五丁包子

扬州“五丁包子”是在“三丁包子”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它是选用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作铬制成,相传乾隆有一次巡游扬州时,说到御膳早点的备办,要做到这么五句话;即“滋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过硬,细嫩而不过软。扬州名厨想出:海参滋养,少而不过补;鸡肉味美,少而不过鲜;猪肉油香,少而不过腻;冬笋松脆,少而不过硬;虾仁细嫩少而不过软。这五味合掺,则补鲜、香、脆、嫩皆备,如各味用料量少一点,那就可达到“-过”的要旨,按此制成包子,乾隆尝后,问及包子的名称,随员答道,这叫“五句包子”。后来当地的百姓想到这种包子的馅心用的是五丁,首创厨师又姓丁.便叫它“五丁包子”。

十.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扬州牛皮糖

牛皮糖号称"扬州一绝",是扬州。口味香甜,外层芝麻均匀,切面棕色光亮,呈半透明状,富有弹性,味香,细嚼不粘牙,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早在清朝乾、嘉年间就已面市扬州,后因战争频繁而失传于世。扬州食品生产厂家的科技人员和制糖技师们决心要让失传已久的牛皮糖重见天日,对前人的制糖工艺进行挖掘整理,通过千百次的尝试,终于使传统产品得以重新问世,并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口感达到了弹性、韧性、柔软性三性为一体的最佳状态。

牛皮糖具有金黄透明,有弹性、粘性,不发硬的特点,它以白砂糖、白芝麻、淀粉、花生等为原料,制作出了花生牛皮糖、松子牛皮糖、原味牛皮糖、草莓牛皮糖、山楂牛皮糖、橙子牛皮糖等多种口味,成为震远同“茶食四珍”中的一道。

牛皮糖号称扬州,目前有核桃味;桂花味;花生味;松子味;提子味;金桔味;草莓味;香橙味和哈密瓜味,新的口味更加独特,柔软适中,老少皆宜。

目前牛皮糖有绿叶牌牛皮糖;五一牌牛皮糖;雾中花牌牛皮糖和薛记牛皮糖,其中以绿叶牛皮糖为首。

牛皮糖,扬州休闲文化的缩影。它是清朝康乾年间扬州经济发展的一个写照。那时,扬州已成为中国盐运和漕运的中心,达官贵人、风流才子云集扬州。其中牛皮糖在众多小吃中因越嚼越有劲而备受人们喜欢,被称之为“扬州一绝”。后因战争频繁而失传于世。据较早生产牛皮糖的“绿叶”公司负责人杜大顺说,上世纪70年代起,经过科技人员和制糖技师对前人的制糖工艺进行挖掘整理,终于使传统产品得以重新问世,使口感达到了弹性、韧性、柔软性三性为一体的最佳状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