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九江那边有啥特产 九江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九江那边有啥特产 九江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5-18 20:48:40

一.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四都早熟梨

四都镇不仅是一个旅游风景区,还是一个万亩水果之乡,尤其是东岭石林中,春天是一片桃红梨白,夏日是一片绿荫世界,秋天是收获果的季节。

二.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双井绿

双井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双井绿是江西九江修水的。

双井绿

修水县茶叶协会

11213800

三. 江西省 九江 德安县 九江萝卜饼

萝卜饼是九江创制的风味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将面粉揉好,将调制好的萝卜丝或粉丝馅,内加辣味及味精香辅料,用面粉团包好,然后压扁成饼状,再放入平口锅中煎炸。待两面金黄焦脆后起锅。这种饼颜色金黄,闻起来有一股香味,尤其是辣辣的感觉,里面透着淡淡的萝卜的清香,吃起来很有味口。

四.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三熏火锅

三熏火锅 川菜“毛肚火锅”是出了名的,修水的三熏火锅就是根据这道川菜的做法,利用修水特有的熏制腊味和出产的花椒而创制的,因其味道独特,现已成修水一道名菜。

三熏火锅主料是:熏制的腊猪尾巴、腊猪(牛)肝和溪口的烟熏油豆腐。将洗净煮熟的腊猪尾巴切成小段,腊猪(牛)肝切成薄片,连同烟熏油豆腐放入锅中,加姜片,山椒、花椒、胡椒和肉汤、佐料,煮沸后倒入火锅内再继续煮。再将浸胀的薯粉丝、碱灰耙、豆芽、豆腐油、香菜等用盘另装备用,客人可随吃随烫。

三熏火锅又名“三腊火锅”,这名字的来历还有段故事。说的是改革开放后溪口一家农户三个儿子都结了婚,大媳妇是修水溪口源里的本地姑娌,二媳妇是儿子在外打工时带回的四川姑娘,三媳妇是老三的同学湖南妹子。过年时,一大家人相聚吃团圆饭。饭桌上,二媳妇称自己是“不怕辣”的川妹子,三媳妇讲自己是“辣不怕”的湘妹子,俩人试问大嫂怕不怕辣。这做大嫂的听出了弦外之音,知道两位妯娌有意用话敲自己,于是说:“我去做一道菜出来尝尝,大家比试比试”。于是就将腊猪尾巴、腊猪肝、烟熏油豆腐做成了一个火锅端上桌,大家吃得有味。吃完后,大媳妇对两位妯娌说:“你们看,我三腊(辣)都敢吃,还怕你们‘俩辣’?”两位妯娌也听出了言下之意,就说“你这腊不同于我这辣”。“怎么不同你个辣”?大媳妇马上接着说,“我这火锅用的是腊猪尾巴、腊猪肝、烟熏腊油豆腐‘三腊’,放的是山椒、花椒、胡椒之‘三椒’,怎么还比不上你们俩辣”,俩妯娌听后自知理亏,连说:“还是大嫂辣,还是大嫂辣!”

五.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龙凤什锦汤

龙凤什锦汤

这是修水泰乡一道风味独特、人见人爱的菜肴,后来因风味好而传遍全县,只是因用料各异、风味不同而已。乡下人俗称为“虾米蛋”,城里人简称“什锦”。“什绵”谐音“十景”,泛指由多种食物混合做成,实际上这龙凤什锦汤还真不止十种食物。此道菜做法简单,先把洗净的胡萝卜、莴笋、香菇、木耳、五花腊肉、腊猪肠和浸泡好的小山竹笋干切成丁末,与虾米一同用油炒过,加鸡汤或肉汤,配佐料慢火煮熟,起锅前冲入鸡蛋花,加上葱花、姜末和适量淀粉即可。但要注意稀稠适中,以便于用调羹食之。这道菜色香味齐全,盛在碗里,可见红黄绿白黑五色混合,色彩斑斓;闻入鼻中莴笋香、腊肉香、虾米香、葱姜香,使人谗得口水欲滴;吃入口中,胡萝卜、莴笋、香菇、腊猪肠等是又甜又香又脆又爽。用作主食时,还可加一些弄成米粒长短的碎面条。喜辣者可适当加一些辣椒粉。冬春两季食用时,既可饱肚,还可祛风寒,这道菜不但是乡村请客必备菜,还成了城里各特色土菜馆的当家菜。

这“龙凤什锦汤”的来历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说的是泰乡八都龙峰山里的龙伢凤妮两家要开亲。这龙伢早已成人,长得粗壮结实,怎奈上有爷爷奶奶,下有弟弟妹妹,家中人多劳少不富裕,好在他与父亲勤快,母亲会持家,日子还过得去;这凤妮漂亮贤惠,也到了婚配年纪,是父母掌上明珠,女大当嫁,父母也想她找个好人家,于是经媒人一说,也动了心。两家虽说住在两对门,鸡鸣狗叫都听得见,但大山中来去常要半天时间,虽然龙伢凤妮早有相互爱恋之心,但两家大人还是不太了解。按泰乡风俗,女方父母和主要亲戚约清明后三日到男方“采家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满意了就在男方家吃中饭,否则,将托辞借故离去。

对于龙伢家来讲,这席招待“贵宾”的饭理应档次高一点,但却十分为难:一怕女方赚穷不同意,那可就既浪费又受气;二是家里也不富裕,加之正是乡下人度饥荒之时;三是不准备又不行,弄不好将在新亲面前出丑。

话说迎接女方家的客人和媒人落座后,给每人泡上一碗上不见水、下不见底的芝麻、豆子、花生、干姜、萝卜干和菊花的相料茶。双方客套几句后,女方父母以散步为由房前屋后、牛栏猪圈都看看,见男方家勤快干净,虽然目前不宽裕,日后却有奔头,心里基本满意,再与龙伢聊聊天、问问活,见其诚实忠厚心里有了几分喜,于是,与媒人一碰头,决定在男方家吃中饭。

再说龙伢母亲会过日子,留了些过年的腊猪肉、腊猪肠和香菇、木耳,家里养了鸡、也有蛋,菜园中有胡罗卜、莴笋和鲜葱,两个出嫁的女儿一个带来了水塘里捞的虾子,一个带来了上山采摘的小山竹笋干。龙伢母亲心灵手巧,将这些食物切成丁未煮了一锅羹,冲上鸡蛋花加上芡粉,做了一盆色香味全的佳肴。宾主吃得满意,谈得投机,媒人看着这一盆如游龙戏凤般的什绵汤,想着龙伢凤妮将喜结连理,高兴之余,即兴将此佳肴命名为“龙凤什绵汤”,意为“龙凤呈祥”。这道菜因制作简单,口味适众,名字吉祥,同时解决了男方家准备“采家舍”宴席的为难之处,所以迅速传遍泰乡、传遍全县,成为婚宴喜庆的一道主菜而传至今天。

六. 江西省 九江 庐山市 郎菜

郎菜:郎菜自然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其叶细`茎小`味美;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糖类`粗纤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B1`B2等。常食能降压平喘,利尿除脂。并可预防心血管疾病,是不可多得的高级绿色食品。

七. 江西省 九江 都昌县 红眼银鱼

鄱阳湖银鱼:都昌产银鱼历史悠久,明朝时列为地方贡品,曾荣获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鄱湖银鱼透明,头平偏,口大,牙锐,背鳍和脂鳍各1个,晒干后似雪白银条,故名“银鱼”。鄱湖银鱼肉美味鲜,营养丰富,有益脾、润肺、补肾、去虚、增阳、滋阴等功效,属上等滋养补品。都昌年产鲜银鱼7万多公斤。

鄱阳湖后河颈的湖湾中,有一种红眼睛银鱼。它通体雪白,形如王簪,头部两侧有一双血戏欲滴的眼睛,如红宝石一样,闪耀着晶晶的亮光。

传说春秋时期,鄱阳湖称作彭蠡泽,是属于楚国的地方。有一年,楚国和吴国不和,吴王阖宫率领大军和楚昭王打起来,在彭蠡泽大败楚国的舟师。吴王高兴极了,坐着金碧辉煌的帅船游览浩瀚的彭蠡泽。

一天,阖吕的帅船来到了后河颈。这里山青水秀,风景优美,阖宫看得狂兴大发。突然,他对随侍在身旁的大夫伯喜否说“爱卿,此彭蠡泽无奇不有,无味不鲜,孤想吃尽其中的奇珍美味,你看行吗?”伯喜否诌媚地一笑说:“现在彭蠡已属大王所有,只要一声令下,我看就连龙肝都会送到大王面前。”阖宫听了,不禁喜上眉梢,哈哈大笑,当即命每条渔船贡献一味湖中珍味。

这一来,沿湖的渔民可就遭殃。湖中的名产大都风大、水深、良急的地方,沙人为了捕捞贡品葬身水中。阖宫用去千百条人的性命,换来湖中不少的珍稀水产,饱享了口福。可吃来吃去,他还不心满意足,觉得这些湖产没有什么特别新奇的味道,便烦躁地催促伯喜否再想办法。

这下,伯喜否急得抓耳挠腮,彭蠡泽中究竟有些什么天下绝有的东西呢?伯喜否这个0计,他想:“要问湖中事,还得打鱼人。”于是派出兵将四处寻找彭蠡泽中的老渔人。

就在紧靠后河颈的莲花岗上,住着父女二人。老人名叫科公,鼓蠡泽中打了四十多年鱼。科公熟悉泽中的每种鱼、每种虾,是个远近闻名的顶儿尖的打鱼师傅。他跟前只有一个名水花的女儿。水花年方二九,像个水做的人儿,清秀得出奇。

这几日,简便以身患疾病,不能下湖,他听到许多渔民兄弟为捞贡品葬身鱼腹的消息,气得躺在床睡声大哭:“阖宫这个暴君,胡作非为,一定不得好死!”这骂声恰被闯上岗来探听情况的伯喜否听到了,伯喜否便急忙带领兵丁,闯进了科公的家门。

“老家伙!你好大的胆子,敢辱骂大王,知道这该当什么罪吗?”

科公两眼喷火:“知道!要杀要剐随你们的便!”

伯喜否忍住气,狞笑着说:“老家伙,只要你把彭蠡泽中的天下绝产献给吴王,我可以不杀你,不剐你,还保你荣华宝贵。”说着,就指使兵丁把科公从床上拖起就走,拖呀走呀,一时间,科公就昏迷过去了。

伯喜否一抬眼,看见这个生得水灵灵的漂亮的姑娘,顿时心花大开。暗想:吴王是喜欢美女的,若把个姑娘献给吴王,岂不又能得到一笔厚厚的交赏。于是走上前,假惺惺地劝道:“姑娘,是吴王要你爹去下湖捞贡品的,我可是君命难违哪!这样吧,吴王一身仁德宽厚,你还是随我一道去见他,想必吴王会允准你的请求的。”

纯真无邪的水花为了解除父亲的危难,只好去到阖宫的帅船。阖宫一见水花,馋得直流口水。他理也不理水花的恳求,对伯喜否说:“美女我也要,湖鲜我也要。让这个姑娘留下陪伴孤家,叫那个老头子下湖捕捞吧!”

伯喜否回去对科公传话说:“老家伙,快下湖去吧,等捞来上等贡品,吴王马上放你的女儿回来。不然,吴王就杀掉你女儿。”女儿是科公的心头肉,他只好硬撑着身子,顶着狂风抱病下湖去了。水花被押在阖闾的帅船上,远望湖中,只见老爹划着小渔船,摇摇晃晃地向湖中心划去,不禁痛彻心肺,向着湖中凄厉地高喊着:“爹,你下不得湖啊!”

这时,科公的渔船已到湖心。“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的彭蠡泽,把小船当作一片树叶抛掷着。科公已晕倒在船板上。他自知已无生还的指望,尽全力抬起身子,眼含热泪,最后回头留恋地望了一眼,在一阵狂风的席卷下,沉下了水中。

水花看见老爹落水,顿时晕倒了。吴王阖闾在帅船上看到科公船翻人亡了,他发狠地说:“孤家尝不到彭蠡泽中的绝产,却要玩玩泽畔的美女。”昏迷的水花醒来之后,心如箭穿。她抬起泪眼,望着这个杀父分人,红肿的双眼竟像要炸裂开来。她正想扑上前去,但猛然一看吴王身旁的数百名士兵,想着自己一个弱女子,硬拼是不行的,还得寻机报仇才是。她心血一涌,便有了一条计策,走上前硬着心肠对着阖闾说:“大王,老父已殆,我也只有身靠大王了。但作女儿的总还得尽点孝心。请大王准我祭老父亲三天,三天后我再到们的身边。”阖闾看这神情,知道硬逼不行,便说“好,就这么定,美人,三天之后我在船上等你。”

水花回到莲花岗,摆上祭品,点上香烛,对湖祭奠父亲。她整日跪在地上米不粘牙,水不入喉地啼哭,直哭得喉咙嘶哑,两眼滴血。

三天很快地过去了。这天清晨,乡亲们纷纷往莲黄岗上涌去,他们都要送一送水花姑娘,大家一上岗,只见水花姑娘身穿一件雪白的孝衣站在岗头,两眼血戏,一根雪亮的银簪插在发辫中。她默默地对众乡亲施了一个礼,然后一步一颤向阖闾的座船走去。阖闾好不耐烦地等到了这天。天不亮,他就破天荒地从龙床上爬了起来,吩咐张灯结彩,准备美酒佳肴,迎接美人的到来。

不一会,水花姑娘像一朵白云飘上了阖闾的船头。阖闾高兴得手舞足蹈,口里说着:“美人儿,可等到你了!”脚下摇摇晃晃向水花扑去。当扑到跟前,阖闾一下愣住了。只见在灿灿的朝霞映照下,水花柳眉斜竖,-的两眼,闪跃着0的怒火。突然,她从头上拔下锋锐的银簪,向阖闾当胸直刺来。阖闾慌忙躲闪,被水花一簪刺中左肩,惨叫一声倒了下来。水花想挥簪插回头上,转身一跃,跳入滚滚的鼓蠡泽。

吴王气得脸色铁青,咆哮起来:“把她的尸体捞上来,给我剁成肉酱。”卫士们下湖横摸竖捞,也找不到水花的踪迹。结果却捞上了一种奇怪的鱼,它长约一寸,浑身银白,两眼血经。阖闾一看,觉得这是彭蠡泽中的银鱼,立即吩咐烹炒给他吃。厨子烹炒好了端了上来,只见盘中闪烁着许多晶亮的红点,好像点点星火,阖闾喜欢得不得了,提起筷子夹了一条,恶狠狠地吞进口中。谁知,鱼一入口,就变得奇硬无比,像一根簪横刺在喉咙中,吞不下,吐不出,痛得阖闾“哇哇”直叫。急得伯喜否又是请医,又是求神,一直奈何不得。那银鱼在阖闾喉中二十二天后,把阖闾作难得骨瘦如柴,直到吐出一口口污血,那条银鱼也被吐入湖中。那条银鱼也怪,一入水又复活了,自由自在游了开去。阖癌气得干瞪眼,只好拖着病拉拉的身子,垂头丧气出了彭蠡泽,随江而下回了姑苏。

从此,鄱阳湖中就有了极为名贵的红眼睛银鱼。凡是善良的人们打捞起来,不论烹、炒、煮、烧,其味都鲜美无比;要是恶人打捞起来,它就无滋无味,扎口刺喉。

八. 江西省 九江 浔阳区 九江酥糖

九江桂花酥糖”: 是九江副食的传统名产。它选用富强粉,白麻仁,白砂糖,饴糖及糖桂花为原料,精制而成。其色乳白,质地细嫩,具有骨脆、麻香、油润、甜爽、香醇等特点;并且有润肺、健胃、止咳的功效。是一种深受游客,尤其为妇孺老幼所喜欢的风味食品。 1962年在广州交易会上“桂花酥糖”倍受中外客商好评。七十年代,该厂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桂花酥糖”进行了一些创新,使其质量达到“香不见花,甜不见糖,酥不顶口,脆不觉硬”的境界。1980年至1986年先后三次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

九.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三都米粉

周末回家,因为转移户口的事,我去了三都镇派出所,回想起来差不多有十几年没去过三都镇了,刚进三都镇,面对一排排整齐的新街道,一座座新楼房,我再也找不到我记忆中熟悉的三都镇了,三都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变化,现在是焕然一新,再也不是两条小街的乡镇了,以前的木房早已被现在的漂亮的楼房代替,以前的地摊都变成了现在一排排整齐的商铺。唯一的熟悉的那就是大街上还是人满为患,人群密密麻麻,整个市集充斥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广告宣传语,显示出三都不愧是市集重镇。

办完事到了中午,肚子有点饿了,心里不由自主的想起吃米粉,小时候的我非常喜欢吃三都的米粉,十几年没吃了,我非常怀念三都米粉。三都的茶馆很出名,十几年前,三都镇的大街小巷里大大小小茶馆无数,无论春夏秋冬茶馆永远是最热闹的地方,特别是到了中午,每个茶馆爆满,座无虚席,男女老少都挤在在茶馆里,大人们喜欢喝茶,泡上一杯茶,吃点甜点,一边喝茶,一边高谈阔论,有吹嘘之谈,也有内幕曝光之料,有点评国家大事之论,也有生活琐事之争……小孩子不喜欢喝茶,包括我在内,大部分小孩都喜欢吃三都的米粉,茶馆里也有米粉,三都的米粉粗而滑,吃起来特别有嚼劲,口感非常好,而且米粉都是店主手工制作,再配上三都特有的米粉调料,煮出来的米粉还没端出来,我们就闻到了香飘飘的米粉味道,让我们这些垂涎欲滴的小孩更是受不了,米粉一出锅,我们这些小孩就抢着去端,谁先端到,就是谁的,没抢到的只能一边等下一碗,一边嘴馋的看着别人美美的吃着,三都米粉主要有炒粉、汤粉、拌粉,每种又分鸡蛋粉、肉丝粉、素粉。小的时候条件困难,尽管鸡蛋粉、肉丝粉只贵五毛的钱,我们经常只能吃素粉,偶尔父母豁达一次,我们才能吃到鸡蛋粉或肉丝粉。尽管是素粉,三都米粉的香、辣、鲜、滑,我们吃的是相当过瘾,每次吃的是连汤的不剩一丁点儿。吃饱了就坐在茶馆里听大人们讲故事、笑话(小时候听大人们说的事觉都是在说故事)。记得每次为了想吃三都米粉,父母要去三都时,我们这些小孩就想跟去,父母们不肯带,我们便使出全身解数:有撒娇的,也有哭闹的,有谈条件的,也有地上打滚耍无赖的,什么办法都用了还是不行,那只有偷偷的跟着父母后面,等到了三都才现身,父母无奈只能接受现实。三都镇是我们的临乡,离我家将近有十公里。那时候交通工具不发达,为了缩短路程,我们去三都都是走山路去,要走一小时。实在是三都米粉太诱人,我们是宁愿走一个小时的山路,也要去,而且是特别兴奋,都是你追我赶的跑着去,快到了三都才停下来等被我们远远甩在后面的父母。

十几年过去了,如今再次端起一碗三都米粉,还没吃就闻到了那熟悉的香味,顿时小时候吃三都米粉的一张张画面清晰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画面的生动演义,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夹起一筷子米粉,送到嘴边,嗖一下,一根根米粉滑进嘴里,香、辣、鲜、滑,还是这熟悉的味道。和小时候一样,连汤的不剩,美美的吃完了一大碗。十几年吃过了各地的米粉,感觉还是三都米粉最好吃。虽然三都米粉没有桂林米粉闻名于全国,但三都米粉的味道我最喜欢,也许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我就是喜欢三都米粉味道,或许我更想回味的是我小时候生活的味道吧?(杨仪平)

十.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禾杆扣碗肉

禾杆扣碗肉

修水武乡山口和漫江一带做的禾杆扣碗肉,现已成为一道名菜,搬进了县城的大宾馆,成为招待贵宾、接待游客的一道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佳肴。

做这道菜要求选本地带皮的五花猪肉和瘦肉。先把肉切成约1厘米厚,5厘米宽的块状,待油热置锅中加白糖、佐料炒至赤红色,起锅后,将肉装在碗内,要求选中等薄胎

兰花碗。先要在碗底铺一块切得较薄较大的瘦肉,再贴碗壁;依次铺一层瘦肉,然后一层一层的铺上五花肉,将一些不规则的放中间,一直铺到堆成堆,再用一个同样的碗扣上。外用干净禾杆(稻草)交*捆住,放入木增或蒸茏中蒸至烂熟即可。

出笼后,两只碗仍然扣着端上桌,食用时才揭开。先解开捆绑的稻草,然后将两碗倒扣后揭去原底碗(此曰顺碗),即是一碗堆得满满的禾杆扣碗肉。此肉颜色赤红,如红烧肉;香味扑鼻,带稻草香,观之勾起食欲,闻之垂涎欲滴,尝之甜而不腻。

据说宋英宗时,时任枢密使的魏国公韩琦遨游江右至宁(今修水、武宁境内),品尝了修水的禾杆扣碗肉后曾大加赞赏。归家后还常常与家人说起这禾杆扣碗肉的风味,并对儿孙们说:“宁地山环水绕,人民风俗犹为近古”,“宁邑是为子孙安乐窝,惜受国恩厚,不得迁焉,汝后人毋忘斯志”。后来,韩琦的后裔承其之遗志,分别于南宋理宗宝庆年间和清康熙年间迁入修水,成为今日修水本地韩姓、客家韩姓始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