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临泉金寨有什么特产 安徽临泉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临泉金寨有什么特产 安徽临泉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更新时间:2022-06-03 11:12:47

一.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青阳绿茶

青阳绿茶主产于九华山脉,“黄石毛峰”为“九华佛茶”极品,曾被评为巴拿马国际金奖,上个世纪中后叶一直是国务院办公厅和外交部定点的礼品茶。我县推荐生产企业—安徽雄风贸易有限公司江南青龙生态茶场生产的“九华青”云雾茶和“江南青龙”牌绿茶分别获中国(安徽)第五届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安徽省十大名茶”和金奖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佳商标展示奖。

二.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撒汤

撒(音)汤撒汤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小吃,起源于古颍州,即现在安徽省阜阳市。撒汤以其简单的做法和鲜美的口味被流传开来。主要是用羊或者鸡的骨头来熬制的汤,汤里稍微勾点芡汁,让汤浓一点。打一个鸡蛋在碗里搅匀,用滚开的汤汁一冲,冲成蛋花,鲜美的撒汤就做成,当然最好是放些荆芥和几滴麻油,味道更佳!

三.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李老庄枕头面

手艺独特枕头面

其实,李老庄不仅只有卤猪蹄一种美食,李老庄的枕头面也在当地赫赫有名。李老庄的枕头面颜色发黄,宽厚均匀,比机压的面条还要薄,吃起来十分劲道,甚至可与阜阳的格拉条相媲美。当地人介绍,枕头面的创始人是当地农民李进广,今年80多岁了。几年前,他一直靠在李老庄集卖面条为生,他的面条需要在头天晚上掺碱面、盐和好,发酵一天后第二天用擀档使劲擀,擀出又薄又劲道的面条。一次,李进广和周围群众打赌,说他的面条放在枕头内睡一晚上后第二天照常下锅,结果他那枕头面的名声就这样出来了。李进广说谁愿意和他学这种面条制作工艺他让谁学,结果只有李老庄李飞卤猪蹄店和王楼一家饭店学会。让人有些担心,这门手艺以后会逐渐失传。

四.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鲖蒜

鲖蒜盛产于临泉县鲖城集西头火星街一带,古代鲖城又一贡品。鲖蒜九叶,又名九叶云香草。紫红皮、小四瓣,蒜头呈扁圆状,似狗牙。捣碎后汤如米汁,味道鲜美,辛辣十足,营养价值也颇高。鲖蒜蒜汁可以连兑三次水而辛辣依旧,享有“鲖城蒜辣掉蛋,两口子难吃一头半”之美誉。鲖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死蒜”,早晨调制的蒜汁,到晚上仍味鲜如初,没有臭味。鲖蒜可作药用,有治痈疽,解百毒、止疼痛之功效。患红白痢疾者,只要两三头鲖蒜放在火里烧熟,早晚吃下,两天既愈。常吃鲖蒜,能增食欲、强体质、治病疮。群众有“吃鲖蒜,疮不见”之说法。据传,东汉明帝封其表弟阴庆为鲖阳候,阴庆将鲖阳城的鲖鱼煮鲖蒜进贡明帝,明帝食后,对其香辣共济、味鲜可口大加赞赏。自此鲖鱼、鲖蒜为每年进贡之珍品。

信息来源:临泉县人民政府网

五.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金寨天麻

金寨天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寨县位于大别山腹地,自然环境适宜天麻生产,野生天麻历史悠久。上世纪九十年代引进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技术后,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现年产量达5000多吨,成为安徽省天麻生产大县。

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是金寨县传统的名贵中药材,群众一向把天麻说成“神麻”,野生天麻主要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上的阔叶林地带,当地农民在春季采挖天麻,上世纪70年代以前,采挖野生天麻是山区农民一项传统的副业收入。

金寨天麻的人工栽培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1973年八河公社(今青山镇)一位姓乐的医生在室内无性繁殖天麻试验成功。1974年,青山供销社派一姓江的辅导员到黄畈公社大石药场(海拔800米)进行人工栽培试验,经过四、五年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以后供销社逐步向外推广,到1984年已普及到全县,外省有些地方到本县学习和引种栽培。往年药材部门收购野生天麻每年只有一、两百公斤,1983年入库成品麻有1000公斤,再加上供销社及社会上的留用量,1983产量为5000公斤以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由于人工栽培获得成功,1980年县供销社受到六安行暑科学大会的奖励,给了奖金80元,奖状一张。上世纪90年代初,县科委引进了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技术,该技术生产的天麻麻籽多、商品麻产量高、质量好,深受群众的喜爱。1994年,县科委、县政协研究所在梅山联合举办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培训班,邀请陕西省宁强县天麻研究所专家讲课,同时县科委与该所在白塔畈乡西冲村试验生产萌发菌。当年,青山镇姜河村有一菇农从宁强县购买萌发菌种4瓶,开展有性繁殖天麻试验取得成功。此后,全县各地群众,竞相效仿,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日趋成熟、逐步推广,但因宁强县萌发菌质量不稳定,造成有性天麻生产难以形成规模。1999年,县科委为了打破制约天麻有性繁殖的技术“瓶颈”,特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王秋颖来金寨传授天麻有性繁殖新技术,并引进该所生产的石斛小菇萌发菌新品种,经过青山、燕子河、双河等地的栽培试验,商品麻的产量高、质量好、麻籽多、繁殖系数高。随后,该技术及萌发菌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0年,全军乡何家湾村有一姓柳的农户种植有性天麻2000平方米,收入30多万元。2002年,由于市场行情好,天麻产量高,全县天麻的总产值达1亿元。2002年,县食用菌生产办公室编写了《天麻短料细枝栽培技术》,并在南溪、汤家汇、沙河等乡镇推广,该技术既节省了木材,又提高了效益。

随着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县内”天麻热”迅速兴起,2002年后,山区农村几乎家家种植天麻,城乡工商户,乡村干部,承包山场,成片种植,有的天麻种植大户产量达百余吨, 2003—2005年,全县天麻产量保持在3000吨以上,产值过亿元。2010年全县天麻产量达5000多吨,产值2亿多元。

天麻性味甘,平,有平肝息风的功能,常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有“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的奇效;《名医别录》记载,天麻能“消痛肿,下支满,寒疝下血”;《日华子本草》记载,天麻能“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开宝本草》记载,天麻能“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骨”;《本草纲目》记载,“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木。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小儿药证直诀》、《圣济总录》、《普济方》、《外科正宗》、《兰台轨范》等记载,天麻分别配伍相关药物,可治疗急惊风发热、痉挛抽搐、偏正头痛、筋骨疼痛、风湿脚气、早衰白发、眩晕、肢体麻木、手足不遂、肝虚头痛、中风偏瘫、破伤风等症。此外,还用于保健。《本草衍义》记载,“天麻,用根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仍须加用之。人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则得矣”。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面风,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风活络药,研末酒调,热熨患部;光绪头痛眩晕,也常用天麻配伍相关药物煎水洗头。在现代,天麻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中国药典》记载,天麻有“具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天麻“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一些名医把天麻的作用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近年来,对天麻的医疗保健作用不断有新发现。将天麻用于高空飞行人员,作为脑保健药物,可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疗老年性痴呆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麻化学成分及药理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天麻产品的开发也在不断扩大。

金寨县天麻种植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依托基地建工厂,发展潜力巨大,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金寨县发展天麻加工企业。

金寨天麻

金寨县中药材协会

12973040

天麻(中药材)

六.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卞蛋

京彩松花皮蛋本市清代即有制作。蛋体透明,呈松花纹状、清香醇厚,味美爽口,在省内外同行业质量评比中曾屡次夺魁。1983年被评为省出口糖心蛋优质第一名,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颇负盛名。早期的皮蛋主要以石灰、草木灰、松枝等土法配料制作面成。建国后工艺不断革新,目前制作过程为:首先以光照、手敲、耳听等方法精选优蛋,然后下以料液泡制、浸泡时间是影响质量的因素之一,应根据季节、气侯条件而定,一般为30天左右。浸泡起缸后再经检验分级,包泥下缸,方为成品。( 天长)

七. 安徽省 六安 雁鹅

雁鹅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中型肉用型品种。原产于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和江苏省的镇江、南京丘陵山区。在江苏通常称雁鹅为“灰色四季鹅”。

外貌特征:体型中等,体质结实。头部圆形略方。喙黑色、扁阔。头上有黑色肉瘤,质地柔软,呈桃形或半球形,向上方突出。眼睑黑色或灰黑色,眼球黑色,虹彩灰蓝色。颈细长,胸深广,背宽平,腹下有皱褶。皮肤多为黄白色。全身羽毛紧贴,呈灰色,背羽、翼羽、肩羽及胫羽为灰底白边的镶边羽,腹部灰白羽。成年鹅羽毛灰褐色和深褐色,颈的背侧有一条明显的灰褐色羽带,体躯的羽毛从上往下由深渐淡,至腹部为灰白色或白色。除腹部白色羽外,背、翼、肩及胫羽皆为银边羽,排列整齐。肉瘤的边缘和喙的基部大部分有半圈白羽。胫、蹼橘黄色,趾黑色。雏鹅全身绒羽墨绿色或棕褐色,喙、胫、蹼灰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公鹅109克,母鹅106克;30日龄公鹅791克,母鹅810克;60日龄公鹅2437克,母鹅2170克;90日龄公鹅3947克,母鹅3462克;120日龄公鹅4513克,母鹅3955克;成年公鹅6020克,母鹅4775克。成年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6.10%,母鹅83.80%;成年公鹅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2.60%,母鹅65.3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鹅平均开产日龄250天,早者210天。平均年产蛋65枚,平均蛋重159克。平均蛋壳厚度0.60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51。蛋壳白色。公鹅性成熟期120-150天,公母鹅配种比例1:(5-7)。平均种蛋受精率90%,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0%。母鹅就巢性强,就巢率83%,一般年就巢2-3次。公鹅平均利用年限2年,母鹅3年。

八.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黄精

黄精在九华山普遍生长,是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又名“鸡头参”、“老虎姜”,多生长在阴湿山坡或沟谷两侧,一枝多叶,叶短似竹,花绿白色,三至五朵集成伞状,花梗下垂,根茎横生,肥大肉质。加工考究,一般经九蒸九晒工序,通称“九制黄精”。黄精加工成品,油润、气香、味甜,既可药用,也可食用。具有补中益气,除风温、安五脏、强筋骨、止寒热、填精髓之功效,能补诸虚,久服神清气爽,延年益寿之功效。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不进米饭,食黄精为生,终年110岁。( 贵池)

九.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迎仙板鸡

在美食之城临泉,名吃可谓众多,说起迎仙板鸡,那可是让人垂涎欲滴。迎仙板鸡以其肉质细嫩、富有嚼劲、清香宜人、色泽诱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而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迎仙板鸡被评为临泉首届十大菜肴,最近迎仙板鸡又从街头摆摊设点的小吃进入临泉各大酒店,投资几十万元的临泉迎仙板鸡大酒店也正式开张,开始迈上正规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文化底蕴深厚迎仙板鸡起源于临泉县人口大镇迎仙镇,该镇位于临泉西南,离县城20公里,和河南省新蔡县接壤。迎仙镇总人口7万多人,耕地6.5万亩,当地盛产小麦、红薯、大豆、芝麻等农作物。自古以来,迎仙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生活。改革开放后,一些富有远见的迎仙人开始走出家门,到沿海开放城市或务工或经商。也许因为和外省交界的原因吧,迎仙民风彪悍,当地人性格耿直,容不得外人欺压。迎仙文化底蕴深厚,临泉有名的迎仙马戏团和飞燕马戏团就诞生于此,杂技艺人众多,享用“燕舞大江南北,仙游长城内外”的美名。关于迎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这里曾有个道人,在百姓遭瘟疫时送出大量灵丹妙药挽救了许多百姓的生命,百姓纷纷前去迎接这个道士,最初的这个小集市就成了迎仙店,后来称为迎仙。2007年8月临泉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总理、-副总理亲临迎仙察看灾情,指导救灾工作,进一步激发了迎仙人建设家乡的豪情和勇气。在迎仙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迎仙人创造出众多美食,如板鸡、粉鸡、馓子、锅巴、麻叶、芝麻盐等,迎仙板鸡则是其中最有名的。迎仙板鸡采用农家养殖的土公鸡,宰杀干净后放在由食盐、大茴香、小茴香、、丁香、生姜、黄酒、葱、白糖等材料配制的腌制液中进行两次腌制,腌制的整鸡再放入清水后进行漂洗,漂洗后的整鸡经过整形和晾干后就可以放入烘房慢慢烘熟了,烘房温度控制在五六十度,经过几个小时的烘烤,就成了脆而不焦、硬而不柴、外观呈金黄色的迎仙板鸡。迎仙板鸡以冷食最佳,烘烤后的板鸡完全冷却后就能用快刀片成薄薄鸡肉饼或切成条状的鸡肉块了。板鸡装盘上桌,上面淋着芝麻香油,一片片板鸡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绽放在盘子里,麻油和鸡肉的清香无不挑逗着人的食欲,食客无不争先下筷去品尝这平时难得品尝的美食。迎仙板鸡的骨头和鸡肉很容易分离,这为食客省去了很多麻烦,老人和孩子完全可以食用。和板鸭名称的来历一样,迎仙板鸡由于肉质较硬,肉的纹理清晰,富有层次,类似木板的纹理,故名板鸡。在迎仙镇几十户板鸡经营户中,徐氏兄弟加工的板鸡最受人欢迎,据说他们加工板鸡的手艺已传了好几代,在配料、鸡的选用、腌制、烘烤等方面都很讲究。几年前,笔者和几个食客专程来到徐氏兄弟的家中品尝板鸡,他兄弟二人主要在集镇上摆摊销售板鸡,很少在家中接待食客,但也挡不住一些食客的脚步。在徐家的客厅内,一张八仙桌、几张长凳、一大盆板鸡、几斤老酒就能让食客大快朵颐、开怀畅饮,忘记世间的纷纷攘攘。

新的时代新的发展

2009年,迎仙板鸡迎来了新的发展,临泉最大的餐饮连锁店小有天餐饮公司投资五十多万元在县城创办了第一家迎仙板鸡大酒店,以迎仙板鸡为主打菜,向食客提供具有临泉本土特色的菜肴。小有天餐饮公司有六家大型酒店,这些酒店的兴起全靠公司创办人郭俊伟。郭俊伟是临泉单桥镇人,离迎仙镇不过二十多里地。郭俊伟十几岁时就拜师学艺,成为一名出色的厨师,对于临泉名吃迎仙板鸡有着特殊的感情。郭俊伟在县城承包酒店有了稳定的发展基础后,及时出资注册了迎仙板鸡商标,开办了第一家迎仙板鸡大型酒店。郭俊伟和店里的厨师对迎仙板鸡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将最初的烘烤环节改为在阳光下晾晒,使腌制过的板鸡自然风干,然后在食用前一段时间将板鸡进行浸泡和蒸煮,最后将完全冷却的板鸡进行分割装盘。这种板鸡色白如玉、肉质细嫩、鲜味十足,得到众多食客的喜爱。在迎仙板鸡大酒店,与板鸡一起装盘的还有经过精心加工的鸡肠、鸡胗、鸡血、小鸡蛋等物,这些配菜各有风味,让食客难以释筷。如今,迎仙板鸡大酒店生意异常火爆,得提前才能订到房间,吃迎仙板鸡已成为临泉人的一种时尚。相信在迎仙板鸡大酒店的带动下,迎仙板鸡一定会走出皖北,叫响大江南北的。

十. 安徽省 宿州 泗县 泗州面粉

泗州面粉是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的。“中原大帝”牌小麦粉(特一粉)被评为宿州名牌产品。

安徽泗州面粉有限公司是泗县县委、县政府2005年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由江苏登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独家投资兴建,占地60亩,员工80人。一期工程投资4000万元,新建了日处理小麦300吨全自动面粉生产线以及相配套的仓库、检验设施,2006年8月竣工投产。年产面粉可达5万吨,年销售额可达1亿元。近年来公司被授予安徽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质量奖、宿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宿州市粮食协会先进会员单位,“中原大帝”牌小麦粉(特一粉)被评为宿州名牌产品。2009年3月公司追加投资6000万元实施二期扩建工程,其中:投资3500万元,新建5座总容量4万吨的水泥储备粮仓;投资2500万元再新上一条日处理小麦500吨的全自动面粉生产线。二期扩建项目投产后,可增加产值3亿元,销售3.2亿元,利税2000万元。

公司一贯坚持“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精益求精,诚实守信”宗旨,从原料进厂到产品进入市场严把各道关口,出厂产品经市、县质监部门抽检合格率100%。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目前生产的“中原大帝”牌面粉主要品种有超级粉、特一、特二普通面粉和饼干粉、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面包粉、糕点粉、面条粉、馒头粉、饺子粉等系列化专用面粉,还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制作特定质量的面粉品种。产品不仅站稳本地市场,而且远销上海、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地,深受客户好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