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安现在有什么好特产 临安最好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安现在有什么好特产 临安最好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2 14:57:36

一.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天目菜竹笋

天目竹笋是天目山区,以人工栽培为主,以食用鲜笋为主的一批中茎笋竹。 临安市主要的竹笋品种二十多种,其有雷竹、早竹、毛竹、天目早竹、石竹、篌竹、红竹、高节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尖头青竹、毛金竹、淡竹、水竹、木竹、刚竹、五月季等。这些竹笋壳薄肉肥,色白质嫩,鲜中带甜,清香松脆,鲜食其味特别鲜美。其中雷竹、高节竹竹笋作为蔬菜,以鲜食为主,故叫菜竹。雷竹、高节竹由于出笋早、价格高、产量高、商品率高,故经济效益好。雷竹在所有竹笋中出笋最早,一般三月初出笋,通过早出高效技术,可在春节前后大量出笋,笋期长60~90天,秋季9~10月还有秋笋出土,春笋亩产达2000多公斤,秋笋亩产达200多公斤。雷笋价格,每500克从83年的0.57元,增加到95年的2.02元,春节前后出土的雷笋从86年的每500克要1.6元,增加到近2年的17~18元。据95年统计,平均亩产值8000元,最高达50700元。 高节竹笋,笋味美、适应性强、产量产值高,一般亩产1000~1500公斤,高的达3500多公斤,亩产值3000多元,出笋期在4月下旬到5月底,是雷笋后的接力品种深受笋农和消费者的喜爱。雷竹笋和高节竹笋,笋味鲜美,鲜中带甜,营养丰富,清爽可口。据测定蛋白质含量雷笋为2.7%,高节笋为2.76%,均为大白菜蛋白质含量的二倍多,脂肪含量了高于常见蔬菜;总糖低于一般蔬菜,粗纤维的含量较常见蔬菜低,磷含量丰富,还含有18种氨基酸。自一九八四年开始,经临安县委县府及有关业务部门的发动指导,菜竹笋的发展很快人十来个乡镇扩大到35个乡镇,占全县39个乡镇的89.7%;面积从一九八三年的3.37万亩增加到一九九五年的15.54万亩,增长了3.61倍,成为江南最好的菜竹园。产量从一九八三年的710.5吨,增加到一九九五年的4.6万吨,增长了63.7倍,产值从一九八三年的82.4万元,增加到一九九五年的1.5亿元,增长了181倍,占农产品总值的29%,在临安的农产品中独占鳌头,成为临安农民直接得利的高效产业,中国林业报称誉“临安竹笋甲天下”。( 临安)

二.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昌西豆腐干

主要原料:豆腐干 特色特点:咸鲜香辣、口感细腻、带韧性 典故内涵:相传很久以前,昌西一点由于交通不便,生活艰苦,每逢过年,只能 做些豆腐充当好菜。为便于存放,将豆腐卤成咸辣味,然后铺上稻草 用文火烘,这样卤过再烘,烘过再卤重复几次,使豆腐干色如棕栗,其 独特的制作方法便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临安)

三.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天目烘青豆

产品产地:杭州临安天目

产品特性:色如翡翠常绿,味界咸淡之间又略呈清甜,天然清香。

产品功效:有爽口舒胃消腻之功。

产品简介:产于东、西天目山,取青色黄豆沸煮,烘干精制。《本草求真》中即有“天目烘青豆治内热郁蒸”的记载,民国《天目山名胜志》也记述“色青而大,味浓而厚,诚为他处所不及”。天目烘青豆色泽清翠,入口清香,是休闲佐餐或助酒品茗之佳品。

产品历史:天目青豆始于何年,尚未考证。但从天目山香火鼎盛之时,天目青豆已经成名,迄今至少已有三百余年。清康熙四年(公元一六六五年),西天目山禅源寺建成。寺院规模宏大,雄伟壮丽,参天古木绿荫丛中,碧瓦红墙,钟声悠远,庄严佛象引动江南万千香客,朝山进香,观瞻风光。每年七至十月为香火鼎盛之期,沪、杭、嘉等地香客,游人三五成群,接踵而至。山脚之九思村,为进山必经之地,游人常在此驻足憩息。当地农民为备急需,采鲜嫩之豆加盐用竹焙烘干,随时供香客、游人佐酒品茶,或解饥消闲。天目山寺僧也因香客云集,缺少素菜,事先到村中定购,以供寺院接待之需。食者皆称其清鲜隽永,有爽口舒胃消腻之功。且为干燥易带之物,故竞相添购以供回赠亲友之土产,使声誉广播于江南,商人遂年每携款进山批购,转销于沪、杭市场。因销路大增,农民就逐年扩大种植,形成规模生产,流传至今。

四. 福建省 厦门 湖里区 厦门好清香烧肉粽

厦门“好清香”座落于厦门市大元路32号,旧称“赖厝埕”,1940年王朝基先生创办,以经营饶有风味的“烧肉粽,”、“芋包”等小吃驰名中外。厦门好清香大酒楼数十次应邀于日本、新加坡、菲律宾、香港及省内外的大宾馆、酒店举办厦门风味美食节;多次在全国烹饪大赛上荣摘金、银、铜、名优奖,成为风格独具的“中华老字号”。厦门“好清香烧肉粽”,50多年来,以“三精”取胜(精选、精配、精制),不断至美,以味浓鲜香、油而不腻、糯软爽口,芳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赢得市民和海内外侨胞由衷厚爱,以致有“不到好清香,枉费鹭岛行”之赞语
( 厦门)

五.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昌化鸡血石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

产品特性:鲜红色彩和美玉般的 天生丽质。

产品简介:昌化鸡血石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宝石,具有鸡血般的鲜红色彩和美玉般的 天生丽质 ,历来与珠宝翡翠同样受人珍视,以“国宝”之誉驰名中外。它产 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西北的“浙西旅游大峡谷”源头的玉岩山。

产品历史:昌化鸡血石形成于7500万年前的火山活动,发现与开采有1000多年历史,广泛利用兴于明清明代,昌化鸡血石工艺品已成为皇宫和英国博物馆的珍藏品,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宣统等历代皇帝与后妃选昌化鸡血石作为玉玺。现代,毛泽东主席曾使用和珍藏两方大号昌化鸡血石印章,1总理曾选昌化鸡血石作为国礼,馈赠日本前首相田中。郭沫若、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钱君淘、叶浅予等众多文化名流,与昌化鸡血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今,一个以采集,收藏,研究,展销为主的昌化鸡血石热,正风靡中华大地。昌化鸡血石文化及五大洲,尤其在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及世界华人界更享盛誉。

昌化鸡血石的工艺用途主要是制作印章、雕刻工艺品和原石欣赏等。在众多印石中,昌化鸡血石是中国“印石三宝”之一,并以撩人的美姿,赢得“印石皇后”之誉,为中国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同时又为我国的玉雕工艺创造了“鸡血”巧雕的独特流派,其作品以“瑰丽、高雅、精巧、多”著称。

昌化鸡血石在1999年以来的历次中国国石评选中,均为首选国石之一。宝玉石专家称昌化鸡血石为“中华瑰宝”。

产品典故:在昌化一带的民间曾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安徽九华山上有一对漂亮的锦鸡。一日,那只雌鸡不甘寂寞,偷偷外出游玩,当它飞到浙皖交界的昌化上溪地界时,停落在玉岩山顶,发觉此处风光秀丽,很想在此安窝,没想到半山腰里遇上了黑蛇精,它们大战七七四十九天,那只锦鸡终因势单力薄被黑蛇精咬伤,鲜血流遍全山。后来,缕缕血丝从岩石缝中慢慢渗透下去,变成十分好看的鸡血石。

六.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无核方柿

产品名称:无核方柿

产品产地:浙江临安

产品特性:果皮薄,肉质细,汁多味甜,品质极佳。

产品成分:大量的单宁、胶质及可溶性收敛剂等成分,还包含维生素A,C,葡萄糖和果糖。

产品功效:可治咽喉干痛,口舌生疮,肺热咳嗽,咯血,等症,有降压止血,清热滑肠之功效。柿叶茶,可防止动脉硬化,治神经衰弱失眠。柿皮烧成炭用植物油调和治烫伤有奇效。柿花还是良好之密源,柿木细而坚硬,可制优质家具。

产品简介:无核方柿是临安市昌北山区特有的优良柿种,因呈方形又无核而得名。世代相传已逾二百余年,全区最高年产可达50余吨,株产可达500-1000公斤。昌北无核方柿经济价值很高,全身是宝。柿果色泽美丽,甜美爽口,涩味极轻,其维生素A、C的含量比苹果、梨高。柿蒂可治因寒凉引起的打呃不止。柿叶中维生素C含量,每一百克鲜叶含2700毫克,比枣、柑桔、猕猴桃高10-50倍,经加工制成夏日,柿树叶大茂密,可遮阴纳凉,是绿化的理想树种。 繁殖方法是以丁香树为砧木进行嫁接,三至五年即可见果。

产品历史:栽培柿子历史悠久,明朝万历年间就有记载,千年柿树、百年柿林比比皆是。

七.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天目云雾茶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杭州市天目山

产品特性:清澈明净、鲜醇爽口、叶质肥厚,芽毫显著,色泽深绿,油润有光。

产品成分:茶多酚、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明显益思、止渴、利尿、提神、解忧之功效,对伤风感冒、腹胀吐泻、肠胃不适有一定疗效,亦能防蛀牙、抗病毒。

产品简介:俗称天目云雾茶。产于天目山、杨岭乡的小岭坑、临目乡的太子庙、龙须庵、朱家、金炉坪、横畈镇的径山灵霄峰等地。宣统《临安县志》载:“天目云雾茶,天目各乡俱产,惟天目山者最佳。”其品质特色,紧结成条,叶质肥厚,汤色清澈明净,芽叶朵朵可辨,滋味鲜醇爽口,清香持久,头酌味淡,二酌浓郁,三酌醇和。因高山茶出汁慢,多珍视二、三酌的风味。唐代陆羽《茶经》(八之出)云:“杭州临安、於潜二县茶生天目山者与舒州同”。皎然饮天目山茶亦云:“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宋《太平寰宇记》亦有“天目山上多名茶”的记载。明代屠隆《考磐余事》将“天目”与“虎丘”、“天池”、“阳羡”、“六安”、“龙井”六个名茶同列为佳品。明代将天目茶列为“贡茶”。清宣统二年(1910)天目云雾茶获“南洋劝业会”金质奖。此后,天目茶名闻遐尔,远销香港、东南亚等地。“天目青顶”分顶谷、雨前、梅尖、梅白、小青五个品级。顶谷、雨前称青顶;梅尖、梅白称毛峰;小青为高级绿茶。其中顶谷为青顶特级。采摘标准顶谷为一芽苞一叶和一芽一叶初展;小青为一芽二叶开展。择晴天叶面露水干后开采。制作工艺从杀青、摊凉、轻揉、做条、上焙笼成茶全部手工操作。抗日战争时天目青顶生产终止。解放后于1979年恢复生产,1986年至198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名茶,1989年荣获省农业厅颁发的名茶生产合格证书。现有天目青顶专业生产点。

产品历史:天目山区产茶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古老茶区之一。唐代陆羽《茶经》记载:"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至明代,有茶人著书将天目青顶与龙井茶等六个茶品同列为佳品。据明万历年间的《临安县志》记载:"云雾茶出天目,各乡俱产,唯天目山者最佳。"后因战乱,失传。20世纪80年代,经当地政府的努力,天目青顶得以重新扬名,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名茶评比中获"文化名茶"称号。

八.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天目青顶

天目青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天目青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天目青顶,又称天目云雾茶,天目青顶条紧略扁,开似雀舌,叶质肥厚,银亮隐露,色泽绿润,滋味鲜醇爽口,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净,芽叶朵朵可辨,色、香、味俱佳。天目青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地特征:产于浙江省浙西东天目山之太子庙、龙须庵、杨岭之溪里、小岭坑、东坑等地。古木参天、山峰灵秀,属国家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土壤疏松,腐殖质厚达二十厘米左右,色黑、酸性,山上终年云雾缭绕,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加工工艺:鲜叶于晴天上午茶树上露水干后,采一芽一、二页初展,即以雀舌状为标准。经摊放、杀青、摊凉、揉捻、炒二青、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成品以后“顶谷”、“雨前”、“梅尖”、“梅白”、“小春”五个等级。

品质特征:成品外形紧结挺直成条,叶质肥厚,芽毫显露,色泽绿亮,带铁灰色,油润有光;汤色清澈明净,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持久性好,冲泡三次,色香味犹存,芽叶朵朵可辨。

茶史追溯:唐代陆羽《茶经》记载:“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至明代,有茶人著书将天目青顶与龙井茶等六个茶品同列为佳品。据明万历年间的《临安县志》记载:"云雾茶出天目,各乡俱产,唯天目山者最佳。"后因战乱,失传。20世纪80年代,经当地政府的努力,天目青顶得以重新扬名,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名茶评比中获"文化名茶"称号。现已批量生产,年产量可达5吨左右,除内销外,先后销往荷兰、加拿大、德国、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广受欢迎。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天目青顶”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域范围

产于临安县东天目山的太子庙、龙须庵、溪里、小岭坑、朱家村及森罗坪等地。

特定品质

为茶叶挺直成条,叶质肥厚,芽毫显露,色泽深绿。滋味鲜醇爽口 天目山,香气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净,芽叶朵朵可辨。冲泡三次,色、香、味犹存。

地域范围

天目青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1′-119°44′,北纬29°56′-30°23′。生产地域范围为:浙江省临安市天目山区的太湖源镇、西天目乡、高虹镇、於潜镇、藻溪镇、太阳镇、潜川镇、乐平乡、昌化镇、河桥镇、湍口镇、龙岗镇、清凉峰镇、大峡谷镇、岛石镇共计16个乡镇78个行政村。区域边界东起临安市高虹镇大王岭,南至临安市湍口镇二联村,西到临安市马哨乡浙基田村,北至高虹镇林家塘村。现有茶叶种植面积2800公顷,年产量680余吨,保护区域面积187256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天目青顶形似兰花、叶质肥厚、色泽绿润,滋味鲜醇爽口、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净,芽叶匀齐成朵。 (2)理化指标:天目青顶水分含量在≤6.5%,总灰分含量≤6.5%,粗纤维含量≤13%,水浸出物含量≥36%。 (3)质量安全规定:天目青顶质量符合DB330185/T007-2007《天目青顶茶》和NY 5244-2004《无公害食品 茶叶》的标准。

九.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昌化小核桃

昌化山核桃产于杭州临安昌化地区,产量高,品质佳,香脆可口,营养价值很高,有补血、补气和化痰等功能,还能治腰疼。

十.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天目笋干

天目笋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天目笋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

产品特性:青翠、肥嫩、清香、味美、壳薄、肉厚、质嫩、鲜中带甜。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清凉败毒,助食开胃。

产品简介:杭州传统名产。天目山属杭州辖临安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最适宜于竹的生长。所产竹笋有壳薄、肉厚、质嫩、鲜中带甜的特点。临安竹笋面积及产量居全国之首。天目笋干由鲜嫩石竹笋精制而成,以“清鲜盖世”、“甲于果疏”著称。传统品种有“焙熄、扁尖、肥挺、秃挺、小挺、直尖”等,保持青翠、肥嫩、清香、味美的特色,并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清凉败毒,人称“保健蔬菜”,现与天目云雾茶、昌化山核桃同称“天目三宝”。它所制成的笋干,清香味美。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等多种成份,可以助食开胃。

天目笋干的加工方法为,将选好的鲜笋削蔸剥壳,留好笋衣。然后用 30% 的盐水煮熟,最后烘焙干燥而成毛坯 。 按质量分焙熄、肥 挺、秃挺、直尖等品级。焙熄系取笋的嫩尖精制而成,为天目笋干的珍品;粗壮而柔软者称肥挺;粗壮次于肥挺经搓、锤成扁圆形者称秃挺; 石笋煮后焙干,长度不超过40厘米称直尖。肥挺宜烧肉,秃挺、直尖宜作汤料。优质品保持青翠、肥嫩、清香, 味美之特色。除国内销售, 还出口日本、港澳、东南亚等同家及地区。

产品典故:早在南北朝时,梁武帝有个儿子,叫萧统,后被立为太子。他幼小聪明,五岁时就遍读了“四书五经”。有一年,他母亲去世,在商议家事时与父皇发生争执。太监鲍邈之从中挑拨,使他受到父皇的指责。他是个性刚强的人,就毅然离了这是非之地,游历天下名山大川去了。

这一日,萧统来到山清水秀的天目山。走啊!走啊!迎来的是葱翠的竹林。他将这支小竹捏捏,那支摸摸,感到十分喜爱,不知不觉在竹林深处迷了路。这时候幸亏看到远处有一茅屋,便放开脚步,朝茅屋那边走去。一进茅屋,见有一个老和尚,盘着莲花座捧着经书在默念。萧统不便打扰,就在一旁等待。闲着无事,走过来,走过去,来回踱着轻步,走个不停。

大约过了一支香的功夫,老和尚收好经书,打了个哈欠,才慢慢地站起来,自言自语道:“哎!太深奥了!”老和尚所说的深奥,一点也不假。经书用词深奥,那时候,又没有标点符号,不知读到哪个字为止。老和尚一走,萧统就摊开经书,一句话一个圈,一句话一个圈,认真地圈点起来。哪知,圈点的活儿一上手,把锅里煮的笋早忘记得一干二净。当想到锅里有笋在煮时,揭开锅盖一看,笋已煮得干干的了。“呀!笋干了。”笋干就这样被叫出名来。

萧统皱起了眉头,一边想,一边撕着笋干。撕啊撕啊,石桌上撕满了一大堆。他想:这么干的怎么办呢?转念一想,还是回到锅里再煮一煮吧!老和尚回山来,萧统又想起了锅里的笋,忙揭开锅盖,一看,愣住了,手里拿着锅盖呆痴痴地站在那里。原来,萧统在笋干回锅的时候,只抓了一把笋干,而水加得多,所以,成了满满一锅汤哩。老和尚一看,也呆了一呆。他想:这一锅汤,怎么个吃法?又一想:既然一锅汤,不妨尝一尝再说。他尝了一口,啧啧嘴,高兴地说:“汤真鲜!比吃笋还好呢。”萧统也尝了尝,果然清香可口,味道蛮鲜。笋干可泡汤,就一传十,十传百,被传开了,并成了人们夏令喜爱的佐餐佳品。从此,每逢笋期,在山上,你搭个茅棚,他搭个茅屋,把原来任其自生自灭的鲜笋,烘制成笋干。鲜笋烘笋干,十斤变一斤,就变为千斤鲜笋一担挑,四季都有鲜笋尝。直到现在,在笋干泡汤时,人们总喜欢把它撕撕开,不仅吃起来方便,而且汁味也容易出来。所以,笋干实在还是昭明太子发明的呢。

推荐特产